幼儿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社会价值观整体缺失情况下,对少年儿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而有效的国学传播对其身心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欢迎查看!
幼儿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篇一
目前教育存在的误区——注重“养形、养技”而不是“养正、养心”,注重“养规、养法”而不是“养志、养气”。“不养正、不养心,没有培养根本性的东西,所以很多孩子读书没有自觉性,为了父母而读书。” 学国学,就是要让孩子“养正、养心“。
国学理念把人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即“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每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特点。
“幼儿养性”指的是为孩子奠定优美的人格。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在零至三岁时形成的,后来虽然有变化,但整体特点没有质的改变。心理学证明,零至三岁是人生中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的阶段,正是教育的黄金时期。很可惜,多数的父母大都轻易错过了。如何在纯净的白纸上绘出最优美的底案,建构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石,是天下父母应该关心的重要课题。心理学认为,良好的习性一旦养成则终身受益不尽,反之将受害无穷。幼儿阶段几乎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其纯净的心灵对外界信息靠高度的直觉而全面吸收,此时的教育都依赖父母亲主动地给予正确的引导。
“童蒙养正”指的是用圣贤智慧陶冶孩子的情操。幼儿四岁后,慢慢地学会了应用语言来表达情感,学习能力也在逐渐增强,此时应该把“童蒙养正”教育提上日程。“养正”是指培养孩子端正的心性及行为习惯。四至六岁儿童理解能力弱,学习生活中依赖父母之处尚多。此时也是孩子心性依然纯净,记忆力最强的阶段。父母选择四书五经及老庄等重要经典为主要教材,以历代优美古文诗词等为辅佐教材,来教导儿童反复熟读,进而鼓励其背诵,充分发挥其记忆力的特长,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趁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经典的价值也将随伴其人生成长,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克服人生逆境有着重要作用。
“少年养志”是指鼓舞孩子追求崇高理想,培养远大志向。孩子告别幼儿园,就进入了少年时期,理解能力显著发展,渐渐脱离父母的关怀照顾,正是意气风发的学习独立阶段。此时即应迈进“少年养志”的教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正是我中华民族青少年们立志向学的典范。至于到了初高中的青少年时期,除了学校正常课业及特别感兴趣的学科书籍外,建议父母选择有助于孩子立志的课外读物,鼓励他们阅读。有了书籍的力量,就会点燃青少年立志的热情,建立坚定的信心和为理想奋斗的勇气。
“成人养德”指的是积累厚重的德行,以高尚的道德修养展开真实的生命旅程。成年以后,孩子进入社会,开始发挥自己的专长,进而立业成家。此时应尽力以求自立,在与人交往、与社会对接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成为成熟的个体人,能够在为人处事中常常反省自己的缺失与不足,自勉改过以求进益。
人生的四个阶段是环环相扣的,深入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每个阶段都与国学思想有着密切关系,而幼儿养性正是其入门的门票。因此,抓好幼儿国学教育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华传统美德的18个德目中,有三分之一是关于行为习惯的,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劳节俭、诚实守信、谦虚礼貌等待等,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既要靠家长和老师的正面引导,也要靠国学知识的熏陶。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小太阳,两代人四颗星围绕着太阳转,衣、食、住、行都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极易养成孩子自私、任性、骄傲、脆弱等不良习惯,生活中类事例比比皆是。开展国学教育,可以让孩子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得到熏陶。如读了《弟子规》中“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孩子就会产生感恩父母的初始心态,为以后孝敬父母打基础。读了“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就会引导孩子关注修德育才,少些与别人攀比吃穿的想法。诵读《诫子书》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就会引导孩子形成节俭的习惯,诵读《易经》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就会引导孩子心灵向善。
(二)有助于开发孩子的记忆力。
记忆力是人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智力因素,记忆力好的人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高人一筹,即使是在交际场合,想要谈吐文雅、引经据典也需要有较强的记忆能力。
心理学认为,人的记忆能力在两周岁前就已经开发了65%,到6岁时开发至80%,入学后的开发已经很有限了。因此,有效利用学前时间,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来开发孩子的记忆力是很必要的。
实践证明,孩子的记忆力是惊人的,千字有余的《弟子规》,整整千字的《千字文》,经过几天时间的诵读,孩子们能从头到尾全篇背诵,真是令人惊叹。如果老师和家长与孩子同读同背,都只能零散地记得部分句子。记忆力强的孩子读《千字文》6、7遍之后,基本上能背下来。
幼儿时期熟记的知识是最牢固的,在以后的学习中很有用处。有人做过研究,幼儿时期诵读过国学经典的孩子,到了初高中学习古文比没诵读的孩子上路快,理解深刻。同时,对写作文有极大的帮助。很多孩子上初中后不会对联,每年中考对联的2分都有部分孩子得不全,如果将《笠翁对韵》、《声律启蒙》或者《训蒙骈句》作为孩子诵读内容,到了初中对联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有利于帮助孩子识记和理解文字。
识字是孩子学习的基础,关于幼儿识字教学争议较多,什么时候开始识字?幼儿阶段识多少字?识字到什么程度?都是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一般理论讲,幼儿阶段应从1.5周岁开始识字,识字量应该在600-1000之间,识字要求应该是读准字音、掌握字型、初步理解字义。
幼儿识字理论历来有两大派别。一派是传统识字派,讲究的是音、形、义统一,例如,识记“休息”的“休”字。另一派是现代识字派,讲究的是整体认读,快速识字,不求质而求量。如果将两派综合起来,幼儿阶段识字的量就会增加,许多孩子在背诵过经典之后能自己阅读图文并茂的儿童文学作品。
(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做到声音动听,发音标准,是每个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追求。孩子们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能够一边走着舞步一边背诵,把握读经“一心二用”的特点。通过背诵,也锻练了幼儿的记忆能力,并随着年龄增长和对经典的进一步理解,大大提升孩子们的分析判断能力。诵读国学经典的同时,也可以积累大量的优美语句,作文水平提高。
(五)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核心因素,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都是为思维能力报务的。没有思维能力的统合,其他的智力因素都是散在的不成体系的能力。只有思维能力发展得好,孩子才会在初中,特别是高中的学习中显示出优势。
瑞文智力测试、韦克斯勒智力测试,都是对孩子智力水平的测量。不同孩子的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但对同样智力水平的孩子,学习能力却有不同,这就是思维能力的不同。国学经典中许多语句都是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的。对于训练孩子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着很好的作用。
(六)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是家长和幼儿园的基本责任,孩子独立能力培养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发展。国学经典中有许多教育孩子独立自主的内容,学习国学,对形成孩子的独立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七)有利于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接触难懂的古文词汇,是孩子产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渠道。一般说,古文超出了孩子的理解能力,他们的兴趣不会很大,但是集体诵读这种形式,激发了孩子对古语的热爱。对于孩子来说,只要是读书,故事类也好、科普类也好、文史类也好,文章中即使有一些超出理解能力的词语,孩子都喜欢也能坚持听下来。一些孩子还可以延伸背诵其他的文化经典,如《三字经》、《笠翁对韵》、《论语》、《图解山海经》等等。接近一本新书,就是为孩子打开一个新世界,尽管陌生词汇很多,但孩子喜欢听新鲜事物的愿望却得到了较大的满足,在此基础上,会激发孩子的阅读愿望和养成阅读习惯。
人类道德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吸取各方面的精神营养,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好的营养就是祖先留下来的国学经典。实践证明,一个人要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只靠科学知识和职业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习和继承前人的优秀道德品质。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领导事业和企业单位实现科学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开创时代、引领潮流的一代宗师。从这个意义上讲,进一步提高家长认识,积极配合幼儿园,在幼儿阶段进行国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后世的惠民工程。
幼儿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篇二
一、引言
用传统经典塑造教育平台,以国学智慧灌输幼儿教育。新梦想国学幼儿园是立足于传统文化熏陶的基础上,引之以现代化学习相辅的特色基础教育机构。
在国际化发展与竞争不断的年代,基础教育项目必不可少。新梦想国学幼园开展适应市场运用而生的各种学习项目,比如国学经典教育、外语课程学习、托管式教育服务、幼儿礼仪教育,个性培养,等等。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让幼儿从小就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背景,学习如何待人处事,有利于孩子们让一些劣根在小时候的教育中慢慢有所改变直至摒弃,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成才。在日常生活中,借助一个个特定的情景,把美德教育与自身的行为结合起来,和孩子一起身临其境享受国学、温故知新,使之浸润在“孝、礼、勤、诚、耻”之中,感受美德就在身边,在亲力亲为中逐渐使自己的品行高洁起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要知道,很多古老的国学经典,在今天看来,仍然适用!所谓经典,经久不息;传承,传诵不衰。
3—6岁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儿童良好习和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目前中国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最常见的是“四二一”式的家庭模式。在这种成长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着普遍性的问题: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蛮横,自私,合作与分享能力差。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开始的基础教育应当让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占据相当的内容。传统文化经典中汇集了中国很多思想精粹和美德,有很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东西。比如:热爱学习,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
二、国学经典教育的必要性
1、早教市场面临洗牌,管理规范化从行业自身发展状况来看,无论是中国传统早教还是洋品牌都因种种弊端遭遇发展瓶颈,早教市场面临洗牌,呼唤更科学规范的早教体系的诞生。中小早教机构生存难度加大,而大型早教结构则全方位发展,管理趋于规范化,市场强者愈强、弱者面临淘汰的局面。市场整体朝着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早教行业缺乏相关法律规范,伴随着行业市场规模化的发展,国家政府对早教行业重视程度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也将为我国早教行业科学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国学文化影响根深蒂固,影响深远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华文化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它们是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而狭义上的经典国学通常指的是在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以儒学为代表的主流文化,目前学龄前孩童学习的经典国学大多是指《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和《唐诗三百首》等。这些经典著作是传统文化千百年历史的积淀,不管从文化内容上还是道德上,都能启迪孩子们的智慧,都能达到积极教育孩子的目的。
3、多媒体时代下国学热的趋势促进学龄前儿童思想道德的发展 道德感是人依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可以通过道德理论教育、具体的道德事实或情景教育、现实生活中的先进榜样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影响感化社会成员强化人们的道德感。学龄前的儿童在五六岁的时候道德感逐步发展起来,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文明千百年的历史道德经典,借助于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龄前儿童的思想启蒙,达到道德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培养他们关爱父母、尊敬师长、热爱生活的意识。促进学龄前儿童美感的发展 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是人对美的认识、评价与欣赏,不是人的自然的禀赋,而是人在自然的禀赋的基础上经由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通过多媒体,儿童们可以对美的事物的色彩和声音不断感知与理解,加上教育的作用,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和认知感。同时,多媒体呈现出来的诵读音律、节奏和发音都是比较准确的,这对儿童语言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我国国学教育的瓶颈当前我们中国大部分幼儿园包括国学性质的幼儿园在内,存在着传统教育管理方面的弊端。
常规的教育理念限制了幼儿个性的开发:在很多的幼儿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常规、传统教育方面的东西在大规模应用在园内管理建设方面中,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原因很简单,3-6岁的幼儿,正是个性发挥的好时机,但是园内的教育却过度要求他们在活动时整齐划一地坐好,在活动中过度干预幼儿的活动性质,一味强调组织跟纪律,成熟的教学方法,全面的教学规划,强迫性地要求幼儿接受体制下的东西,使得幼儿学习兴趣下降,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硬板的校园变相体制以及过度强调指示性教育,师生关系紧张:在现在时事社会新闻中,我们呢不乏看到这样一些报道,虐待学生事件、师生关系不和谐等等。在校园这个大群体中,学校的变相体制使得学校往往充当的是一个处于主动地位的角色,自然,学生群体是一个被动的角色。学校里,学生被要求严格遵守一切规定好的制度,过度的指示性教育使得学生处于封闭状态;校园暴力时有发生,老师呵斥学生现象层出不穷,师生关系不和谐,传统弊端显露。
不适当开展评价导致幼儿心理发展扭曲:在当今很多幼儿园,可以看到学校开展各种评价机制以激励幼儿,这种做法利弊相衡。采取得当,确实能够起到激励作用,但是,部分学校的做法却太过头,比如按衣服、帽子、红领巾颜色给幼儿进行分类评定。试问,幼儿尚且处于有待开发成长的阶段,强加给幼儿的评价还是出于分类的目的,这样有利于他们塑造健康人格吗?其实幼儿在本质上没有差别,科学合理地为他们提供更好地条件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问题。
不切实际实际引进国外教育模式,结果与现实背道而驰:竞争时代,很多幼儿园为了赶上国际潮流,大幅度引进国外的教育理念跟教育方式,例如双语教育、蒙特教育,而忽视了国内教育模式的植根性,结果幼儿飞弹接受不了,甚至产生反感的情绪。在实际上,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跟模式是必要的,但是幼儿处于一个被文化环境熏陶已久的状态,盲目选择并引进,变相夸大价值,并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四、幼儿国学教育研究对策
4.1 国学的语言形态传播。
目前公共图书馆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等,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国学学校以及幼儿馆亦可开设专题的国学讲座,建立“国学第二学校”,开展学术讲座,利用长白讲坛、社科讲坛、吉林省传统文化公共播讲团等资源,系统讲授国学知识,普及国学教育。
4.2 国学的实践形态传播。
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元宵”、“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节日,开展国学兴趣沙龙、读书竞赛等国学体验活动。国学传播不应流于说教,需适合少年儿童的特点,寓教于乐,雅俗共赏,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可以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系列活动,如征文、知识竞赛、趣味沙龙等等活动,吸引少年儿童读者的兴趣,潜移默化地传播国学知识。
4.3 国学的传媒形态传播。
“古为今用”指在国学内容上,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今为古用”则指在国学传播形式上,以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来弘扬古老的国学知识,使其焕发出青春的光辉。古老的国学与现代传媒的有机结合,方能产生更深远的传播效果,也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
4.4 国学的历史体验形态传播。
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激励作用,利于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只有亲身体悟到文化的魅力,才能真正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底蕴,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少儿馆可组织国学寻根方面的冬、夏令营,进行文化寻根、考察活动,让少年儿童读者融入到历史文化的氛围中,同课堂教学、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立体的传播形态。
4.5 国学的复杂性
国学传播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文化、文学、艺术、思想、教育等诸多学科,单靠少儿馆本身是无法完成对少年儿童的国学传播与教育的,因此借助少儿馆搭建的传播平台,寻求广泛的外部合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依托高校的科研力量有效地开展文化的传播,已经成为国学传播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共图书馆搭建国学传播平台,高校学者提供相应文化智力资源,充分体现了文化精英研究与公共传播的紧密结合,高校科研力量与公共图书馆平台的人才资源共建与共享,使文化建设形成了良性的生长。
五、结语
在当前社会价值观整体缺失情况下,对少年儿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而有效的国学传播对其身心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国学幼儿园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学传播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教育价值,通过不同路径的探索与开拓,可为国学的传播开辟新路,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篇三
国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国学能培养孩子的知、情、意、行。在国学教育下,孩子对社会,对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不断扩大和加深,因而,他们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观念也就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发展起来。国学教育中有许多经典故事,它们能引起孩子们在情感上的共鸣。
国学可以启迪孩子的天性,亦作用于成人。国学,教给了老师和孩子们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处于这种精神熏陶之下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意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路向和“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同时,古代知识分子十分注重以“内省”来提高道德修养,并且主张通过自身的体验而体验到快乐。也正是因此,“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循人伦而以和为本,重体验而以乐为本”成为传统人文精神的体现,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有指导作用。
孩子学习国学到底有什么好处呢?1.开发孩子智力潜能,培养儿童记忆能力和语言学习能力
幼儿时期是宝宝智力和记忆能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宝宝如果在这一阶段通过学习经典古籍和诗歌,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智力和记忆力方面的开发,有实验表明,通过学诵读经典,他们的语言能力也会明显提高,识字量明显要超过一般的小孩。在学习和朗诵古典文学经典的同时,宝宝也学习了优美经典的文字、文言、文章。孩子既学了“语”又学到了“文”,两者融合为一个整体,为宝宝今后语文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培养了宝宝良好的阅读意识、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教人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凡出言,信为先”......孩子在诵读这些朗朗上后的语句时,不仅能够识字认字,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中包含的的美德,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
3.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当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宠爱,家长的疏忽,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现在许多孩子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心里不成熟,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觉;自私狭隘》......而在《弟子规》、《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先贤的著述中的大多经典恰恰是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 学习国学的三大环境1.多播放古典音乐
多放能开发右脑的音乐,如:《潜脑音乐》、古琴曲等。音乐能让小孩心情放松,同时更能对国学中的意境有所共鸣。小孩在轻松的环境下就能体验到自由,学国学的热情也就更旺了。
小提示:小孩多听会让耳朵更敏感
2.多布置名画
可选择色彩比较亮丽的、庄严的、厚重的名画,多熏陶不同风格的名家风范,这将直接提升孩子的审美标准。名画不一定要是很贵重的,有时一张韵味十足的画也是可以的,关键是画的内涵和画功。欣赏名画也对孩子的品质和性格发展有着明显的熏陶作用,可谓多利而无一害。
小提示:孩子多看会让眼睛更明亮
3、多跟孩子一起读经典。
言传不如身教,如果父母真的认可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那就从自身做起,父母亲的兴趣也将直接传递给孩子,这“内在的环境布置”比外在的环境更重要得多!父母的陪同和支持是对孩子的最重要的鼓励,父母同时也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指导作用是不可推卸的。这样的亲子活动好处多多,相信能得到孩子们的喜爱,不过,父母要合理安排好时间,万不能一味追求表面的背诵,而强迫孩子!
幼儿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