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读后感
《题西林壁》是苏轼写的,那么读者们都写了哪些感想?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题西林壁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题西林壁读后感篇一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后世影响本诗被纳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页以及苏教版练习中。中心:《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后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
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题西林壁读后感篇二
在苏轼的诗作当中,有一个作品,初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但越琢磨越有味道。那就是著名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是东坡居士题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自从写完这首诗之后,他本人的行文及书画境界,就跟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甚至用“跃迁”二字来描述,都毫不为过。不少人认为这是一首哲理诗,其实这是一首禅诗,是苏轼对禅悟状态的一个描述。
从整体上来看,这首诗大致表达了这样的一些思想。其一、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截面和层次来看,得出来的东西,往往会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样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都有自己的合理性。但都比较片面,都有所不足。如同盲人摸象,属于片段化、碎片化和截面的认识。
其二、要客观、全面和准确地认识某个事物,就要以一种旁观者心态,置身事外去观察。不把自己的情绪、利益和偏好掺杂其中。这实际上是一种“抽离”,也可以叫做“出离心”。对于认知事物的本来面貌,这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方法。
其三、看待问题,既要沉浸进去看,又要抽离出来看,感悟和体验是完全不同的。沉浸的时候,还要从不同角度去沉浸。所有这些认识和判断,叠加起来所产生的东西,事实上更加接近事物的本来面貌。不同的看法和观点需要相互融合。
其四、“沉浸”还须“抽离”。“沉浸”和“抽离”必须相互补充,整体上的效果才会更加理想。如果这首诗再加两句,其所要表达的内涵就会更为完整、科学,“识得庐山真面目,还须身在此山中”。诗中表面上看强调的是“抽离”,那是因为已经“沉浸”过了。如果先做的是“抽离”,那就还需要深入其中,去“沉浸”上几个回合,甚至还须恶补。
题西林壁读后感相关文章:
1.题西林壁读后感5篇
2.题西林壁的读后感
3.《题西林壁》读后感
4.《望庐山瀑布》读后感
5.四年级作文读后感
6.鱼我所欲也的读后感
7.读书心得100字大全
8.农村语文教师心得体会3篇
题西林壁读后感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