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哲学的论文
庄子哲学思想的博大深远已是人所共识的,而人生哲学是庄子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人生哲学的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关于人生哲学的论文篇一
浅谈庄子哲学思想的人生哲学
摘 要:庄子哲学思想的博大深远已是人所共识的,而人生哲学是庄子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思想不仅在道家心性理论的发展史是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面对现世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极度扩张的情势下,它可以为人们在精神层面上提供一种矫正的力量,促使人们不断反思自己的价值追求,避免向外追逐,使人为物役的心性异化和扭曲。本文着重探讨庄子的人生哲学,同时加深了对他的哲学思想的理解,对现代社会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现实意义
一、《庄子》概说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在唐朝又被尊称为《南华经》,由庄子及其后学所著,是道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此书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所流传的,现今已失传。目前所传的三十三篇,已经是由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做。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的思想核心,而外篇、杂篇的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了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司马迁认为庄子思想“其要归本于老子”。然而就庄子书中寓言、义理及《天下篇》对老子思想所评述,老子与庄子思想架构有别,关怀亦不相同,所谓“道家”思想体系与《庄子》书,实经过长期交融激荡,经汉代学者整理相关材料。
二、庄子哲学思想的特征
人生哲学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庄子的人生哲学典型地代表了道家的人生观,对后世的影响很是巨大。庄子的人生观是一种谋求个体精神独立自然的人格理想,这种理想人格的人生实践实际上就是企图克服、摆脱必然性的一种努力,它同时具有真实性、理想性和幻想性的三重特性。
首先,庄子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具有真实性,它实际上是指一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环境。摆脱由生死之限、时命之囿、哀乐之情而产生的精神纷扰,从而形成一种宁静的心理环境。庄子对于死生大限的突破是一种观念性的突破。《庄子》写道:“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庄子・内篇・德充符》)意思是死生的观念界限被超越,死产生的恐惧,生带来的欢欣,既对死生的不同情感界限也就不存在了。庄子理想人格中这种超脱世俗事物和规范的生活态度,蕴藏和体现着一种安宁恬静的“定”的心境。如《庄子》中写道:“死生存亡,穷打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不知能归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庄子・内篇・德充符》)可见,庄子的“游乎尘垢之外”的精神境界实际上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一个精神过程:当一个人理性的把自己的存在和一种永恒的、无所不包的存在整体结合在一起,理智地感受他个人的存在也是一种无限之时,胸襟就会变得宽广起来,就会成为有道德的人。这里有道德的人不是指一般的道德,而是智慧充实、有完美的世界观,视宇宙、自然、社会为一整体,并能将这种统一世界观用于人生的人。能在这个高远的位置上来审视人世,得丧祸福,贫富也就无足萦怀了,世俗的纷扰也就化成心境的宁静。所以,庄子的这种超脱,在本质上是一种经过哲学升华的自我意识的特殊表现。主张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应该因顺于自然,相通于大道。
其次,庄子理想人格精神境界的本质内容是对一种绝对超越世俗的、对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的追求,具有理想的性质。自由作为理想,不仅成为人类活动的深层内因,在某种意义上,它也构成了人类全部活动的价值性基础,深刻地体现了人的本质,对自由的渴望无疑是人类活动最强大、最内在、最持久的动力,而庄子思想中色彩最鲜明感人、最能深植于民族文化心理之中的内容就是他对自由的深切渴望和热烈追求。这一自由境界的情态,《庄子》中是这样描述的:“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子,一龙一蛇,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外篇・山木》)这种自由是超越时空局限的、无条件的、绝对而又永恒的自由,不是外在的现实性的自由,而是内在的精神上的自由。因为庄子把人不自由的原因从本质上归结为对心灵的束缚,他认为人之所以不自由,不是源自于外,而是源自于内,源自于个体精神的自我束缚,即心存“桎梏”、怀有“心结”的结果。所以,庄子认为个体生命的自由,不能靠对外在必然性规律的积极认识、支配和改造而获得,而因充分意识到必然的不可抗拒性,从而对之采取不执的态度,即在精神上对现实存在的必然性予以超越。因此,庄子所谓的“解其桎梏”(《大宗师》)乃心灵的自我解脱,其自由也只能是精神上的自由。正是由于对自由的深度理解和热切渴望,《庄子》全书布满了种种超越生命困境,实现精神自由的理想人格形象。显然,这种自由的理想毫无生人之累的绝对自由,在现实世界不可能真实地和完全地存在着,而只能以想象的形态在观念世界中显现出来。也正因为这样,庄子的理想人格形象却在精神上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却在心灵上获得了绝对的自由。庄子的自由观具有鲜明的个体性、自我性、内在体验性,只能以某种感性直观的形式来显现,无法在现实世界中予以证成。因此,这种理想的自由只能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绝对理想性质的心灵自由观。
三、我的观点
关于庄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毫无疑问,中国文化史上不能缺少这样一位空前绝后、飘摇不俗的至圣人。作为道家杰出的代表,他对整个中国的哲学、政治、历史、诗词、美学、艺术、医学、养生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行文恣意诡谲,渗透着深远的人生智慧,通透、练达,直指生命的真理。庄子的思想绝非简单、粗鄙,事实上其每一个方面都是值得玩味和深思的。但由于文化偏见,很多人提到庄子就把他和“消极无为”联系在一起,甚而认为庄子的思想是一种逃避世间、完全消极的出世学说。但其实,他着重探讨人在顺应自然实现物化的过程中能够追寻个体精神上的自由,这是所设想的理想社会的状态,在现实中,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他所能带给我们的只是一种精神上的熏陶感染,以无所羁绊的思想和意志自由昭示着人们,引发人们对个体尊严和个人意志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对当今社会来说,物欲的充盈、享乐的泛滥以及对名利的追逐,让人们的心智蒙上了灰尘,因看不清世界的本源而像飞蛾扑火般冲入泥沼中不能自拔。庄子的思想就在时刻警醒着世人,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往往更重要,世界本就是浑然一体的,一切顺应自然就好,以一种超功利的的心态,坦荡真诚的心胸去面对一切,世界自然不会这么污浊不清。庄子的哲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受名利所困的人们能够暂时得到精神上的自由,从而放松身心,找回自我。
结语
庄子及其著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具有崇高地位和巨大影响的,当然,庄子思想也并非是完美无暇,今天看来也有这样那样的缺憾,但是他在传统文化中不可撼动的位置依靠的是自身价值,庄子被后世作为追求思想自由和精神独立的象征,借以争取自由逍遥生活来抵抗高压的坚强盾牌。
关于人生哲学的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