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试题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攒珠髻(zǎn) 嫡亲(dí) 宫绦(tiāo) 蜂拥而至(yōng)
B. 醉醺醺(xūn) 伶俐(lín) 歆享 (xīn) 上蹿下跳(cuàn)
C. 数落 (shǔ) 惬意(qiè) 翱翔(áo) 不屑一顾(xiāo)
D. 裙裾 (jū) 嗔怒(chēn) 蜷缩(quán) 刚愎自用(bì)
2.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箱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鹊。
B.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的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C. 她像是受了泡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
D. 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补救的办法也没有。于是他走回船稍,发现舵把的断成有缺口的一头还可以安在舵的隼头上,让他凑和着掌舵。
3.下列选项中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chén)翰之宝”。
B. 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 。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C. 我在娘家这几天,就有人到贺家坳去,回来说看见他们娘儿俩,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唉唉,她真是交了好运了。
D.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4.下列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四十岁后,曹雪芹进入了凄苦的晚年,家迁到北京西郊,生活日渐贫困,竟然到了食粥赊酒、围毡御寒、卖画谋生。
B. 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C. 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
D. 这种鱼天生地要吃海里一切的鱼,尽那些鱼管游得那么快,身子那么强,战斗的武器那么好,以至于没有别的任何的敌手。
5.下列语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海明威反对传统的史诗式的小说结构,②但他又要让读者强烈地感到它的存在。③他的小说往往只是截取故事的一个时间段或一个时间点,④他也从不写恢宏的长篇巨著,⑤则当作“冰山”的八分之七隐匿在洋面之下,⑥海明威的“冰山”风格还体现在他的作品结构上。⑦以集中反映重大的主题或历史事件,⑧至于故事的经过和历史背景,
A.③④①⑦②⑤⑥⑧
B.⑥①④③⑦⑧②⑤
C. ⑥①④②⑤③⑦⑧
D.③②⑥⑤④①⑦⑧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8题
长城的象征意义与历史作用
①长城就自身价值来说,原是“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的战略防御设施。由于视角和价值取向的差异,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心目中的长城所象征的底蕴并不那么一致是十分自然的。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现代的事。这是在中华民族处于最危险的时刻,举国上下高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同仇敌忾浴血抗战中提炼锻铸的象征。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世代传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长城列为世界重点保护文物,宇航员遥观地球所能辨识的人工构筑物的报道,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则产生了另一番意义。
②对于长城成为民族共识的象征作出根本相反的解释无疑应该十分审慎。那种把长城简单类比为“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称为“巨大的悲剧纪念碑”的观点,于古于今都是荒谬的。中国不再需要孟姜女,刻薄饶舌者不过是中华文明之树的蛀虫。
③长城与封闭保守并没有必然联系。事实上,长城既可以是“限隔华夷”、自我封闭的壁垒,也可以作为向外开拓进击的桥头堡。不在“物为”而在“人为”。首筑长城的赵武灵王并没有保守、退缩,他“变俗胡服,习骑射”,登上了开放革新的大舞台;标榜“众志成城”、斥长城为废垒墟墙的清政府反而深陷闭锁的泥潭。古代高明的政治家,不以长城自缚,他们运用这条军事防卫线和经济、文化聚汇线,调控了中原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把农业经济与游牧经济融合在一起,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开拓了新路。他们也通过这播撒封建文明的文化带,有效地促进了民族融合、边疆开发。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傍长城而西延,古罗马的治国法典,波斯国的经营之道和什色物产,北非与欧罗巴的算学、文学,都在这条路上作过并不折本的旅行,金发碧眼的商贾、哲人经这条路回国时常怀着收获的喜悦。这条往来者络绎不绝的国际通衢盛期数百年,洒过张骞们多少汗水,输出过炎黄子孙多少文明智慧!这一切都离不开长城的护卫。长城怎么能说是“限制文明空间的环”呢?
④两千多年来,长城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的积极效应构成中华民族心理认同的客观依据,而这种底蕴、内涵又与长城雄伟博大的景观所激发的豪情壮志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最终积淀、熔铸成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6. 第②段中说“那种把长城简单类比为‘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称为‘巨大的悲剧纪念碑’的观点,于古于今都是荒谬的”,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长城比作“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比作“巨大的悲剧纪念碑”,都是就长城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而言的。
B.有人把长城类比为“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是认为长城在历史上起到了自我封闭、保守自缚的作用。
C.有人把长城称为“巨大的悲剧纪念碑”,是认为长城具有一种悲剧美,能够激发中华民族的危机感。
D.这句话表明作者对“长城的象征意义与历史作用是消极的”这种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
7. 第④段中作者说“长城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效应”,下列不能表明“积极效应”的一项是( )
A.首筑长城的赵武灵王“变俗胡服,习骑射”,登上了开放革新的大舞台。
B.古代高明的政治家运用这条军事防卫线和经济、文化聚汇线,调控了中原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
C.长城并不必然导致封闭保守,也可以作为向外开拓进击的桥头堡。
D.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傍长城而西延,促进了东西方商业的流通和文化的交流,这一切都离不开长城的护卫。
8.根据原文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城就自身价值来说,原是“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的战略防御设施。为了“有备”,今天依然需要维护和修复长城。
B.标榜“众志成城”、斥长城为废垒墟墙的清政府深陷闭锁的泥潭,正是由于清政府没有认识到长城的积极意义。
C.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世代传唱,顺应了中华民族对长城积极效应的认同心理。
D.由于长城的护卫,古丝绸之路沿线出现了繁荣的商贸交流的景象,由此兴起了许多颇具规模的文明古城。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马伶传 侯方域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①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②。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③,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④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注释】①梨园部:戏班。 ②)《鸣凤》:指明传奇《鸣凤记》,演夏言、杨继盛诸人与权相严嵩斗争故事。椒山先生:即杨继盛,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因弹劾严嵩被害。 ③两相国论河套:指《鸣凤记》第六出《两相争朝》,情节是宰相夏言和严嵩争论收复河套事。夏言诸人主张收复,严嵩反对,所以发生廷争。
④昆山,古人习惯以籍贯指代人,这里即指顾秉谦。下句“分宜”,即指严嵩,严嵩为分宜(今江西分宜县)人。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迨:等到
B.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 且:将要
C.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 过:责备
D.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俦:同类,同辈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梨园以技鸣者 /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 无所干求 / 某所,而母立于兹
C. 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1.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是表现名伶技艺高超的一项是(3分)
①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 ②引商刻羽,抗坠疾徐③坐客乃西顾而叹 ④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⑤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⑥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大堂会两边的场子演出中,马伶与李伶分别都扮演宰相严嵩角色,这是他们的第一次技艺较量 ,最后马伶大败,遁匿他乡。
B.三年后归来的马伶再次与李伶较量,同样是扮演相国严嵩,而他的登场演出,确实令李伶震惊万分,匍匐在地,自称弟子。
C.马伶去京城相国严嵩门下当仆人,籍此观察相国的言行举止,从而把握人物的特点,这可说是让严嵩本人来教演严嵩的人了。
D.马伶与李伶较量技艺先败后胜,其成功得益于他能意志坚定地在生活中从师学习,吃苦耐劳,潜心钻研艺术,技艺精益求精。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6分)
好事近 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19年辞官离开朝庭,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作者在词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借此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3分)
(2)请结合全词简析下片的表现手法。(3分)新课标第一网
15.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8分)
①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的王安石在《 》这篇课文中,阐述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的观点。
② ,俯察品类之盛。
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④ ,泣孤舟之嫠妇。
⑤寄蜉蝣于天地, 。
⑥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余音袅袅, 。
⑦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