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2《大众传媒的变迁》练习试题
对于高一历史的学习,除了认真听课之外,还要怎样有效的做练习呢?接下来不妨和小编一起来做份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大众传媒的变迁》练习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大众传媒的变迁》练习试题
选择题
近年以来,社会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
A.电影B.电报
C.报刊D.电话
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 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 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 )。
A.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
B.将取代传统的传播媒体
C.成为思想解放的主要手段
D.激发了信息技术的革新
伊朗门事件、美军虐俘事件、西方其他国家高级官员的丑闻屡屡被曝光。这突出反映了( )。
A.西方国家民主政治进程出现曲折
B.政府完全处于公民的监督之下
C.第三次科技革命负面影响增大
D.报刊、网络和电视等媒介监督作用增强
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电影的情景。当时的票价还比较低,是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以下叙述你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当时情况的是( )。
A.“电光影戏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
B.“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露诧异情”
C.“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
D.“电影初创寂无声,旁有吹吹打打人”
创刊于清咸丰年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 )。
A.娱乐大众B.报道国内外大事
C.宣传政治主张D.传播商业信息
用QQ聊天,用Email发邮件、用Blog(博客)写日记,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这表明( )。
A.邮电通信事业获得了新发展
B.广播影视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
C.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
D.新技术、新观念深入人心
美国许多青少年无休止地看电视,日益 “发福”,成为“沙发土豆”。这主要说明了( )。
A.电视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B.电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C.美国的电视事业发达
D.电视引领了文明的发展趋势
电视是当前最为普遍的大众传媒,电视的出现( )。
①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②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③取代舞台艺术和电影
④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世纪70年代初,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到的 “纸”是( )。
A.传单B.信件
C.报纸D.电报
1896年8月10日《申报》刊登广告:徐园初三夜仍设文虎(灯谜)候教,西洋影戏,客串戏法。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西洋影戏”已遍布中国各地
B.中国人的娱乐活动更加丰富
C.“西洋影戏”伴随着优美的旋律
D.中国大众娱乐发生彻底改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材料二 1895年到l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是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这就是近代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
——方晓红《中国新闻史》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报刊这一传播媒体在当时发展的突出特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三份报刊所宣传的主要思想。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
高一历史必修2《大众传媒的变迁》练习试题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