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粽子情的文章
粽子飘香的端午,离家在外的游子,似乎吃不出,那香味,唯有乡愁。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粽子情的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粽子情的文章1:粽叶情
文字/香袭书卷
六月初始,粽叶飘香。
再过两三天就是端午节了,星期六照例回到婆婆家,年岁已高的婆婆最喜欢全家人回家吃饭。结婚许多年来,我一直保持着刚进家门的样子,是婆婆惯着我,家务总是和我不沾边的。以至于很多年来,我都只会做简单的饭菜。有哥哥姐姐们争着做家事,我也乐得偷闲着。
姐姐叮嘱我明天回来拿粽子,我知道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
每年的端午节,都会吃上婆婆亲手包的粽子。她会早早的去菜场选了上好的糯米,挑选最新鲜的粽叶,然后用不同颜色的毛线,把不同馅的粽子区分开来。有红色的红枣粽子,有白色的净味粽子,一只粽子一份情。婆婆把心种在粽子里,是为了子女们的幸福。
记忆最深的,不止是粽子的香味,更是粽子的情谊。
婆婆会把包好的粽子用一个大铝锅煮熟,然后泡上一夜。等到第二天端午节的早上,挨着门户给楼上楼下的邻居送去。当婆婆笑着收获着大家送给她的谢意,慈善的脸上就会更加和蔼可亲。
这些年,婆婆的身体大不如从前,却还是会让姐姐包粽子。姐姐就应了婆婆的要求,继承着这个中国的传统。
我也每年都会吃上自己家的粽子,家里包的粽子和外面卖的粽子,吃起来感觉不是一样,有一份亲情随着粽叶渗透在粽子里,格外的亲切。明天我会带上美丽的心情,提着一兜自己家的粽子,过这个古老的节日。
我依然保持着少女的心性,是因了家人传递的爱。那种一直以来被厚爱的情分,在身心处,结出了许多的美好因子,一展开,就是小小的幸福。
粽叶情里,有生活的香。
关于粽子情的文章2:粽子叶
作者:枫林主人
每逢端午,我总要想起青山,想到碧水。青山碧水下,湘楚一带的男子,头包黄巾,赤膊擂起大鼓,江上龙舟,在鼓声填然中势如箭发。女子们则站在水边,将一颗颗五彩丝线扎好的香粽,抛入清流。波浪翻滚处,鱼虾争食,继而托出一个须发冉冉,衣带飘卷的诗人,口吟着他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拂袖悲愤而去。
江浪与龙舟,屈子与离骚,艾草与粽子,都是这个节日独有的符号,但对于长在北方的我,端午节从来都是模糊的,不具体的,它和寒食、清明、重九一样,仅仅是个飘忽一闪的日子,除了在这天吃上几颗粽子外,亦未感觉特别。自从大前年,因父亲没于重阳前两日,所以后来每遇重九,才不免勾起一线别样的伤感。
就像我小时候,不知道奶奶手中的蒲扇是用什么做的一样,现在我依旧不知道包粽子的叶子来自何物。关于这个问题,其实稍稍打听一下,便可悉知的,可不知为什么,我总不愿弄明白它的来历。在我看来,人生百年的光景,若带上几个类乎此的小迷茫去生活,大概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记得每年秋天,父亲总会从外面捎回一些粽子叶,绿绿的搭在车子后面,带着一团清新的凉气。它们看上去没有玉米的叶子宽,也没有高粱叶子长,是家乡的田间所没有的。因而,那时不但觉得这些叶子神奇,而且觉得那几天的父亲,也很神秘。我疑心他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费尽了诸多波折,才把它们弄来。也许是花钱买来的吧,也许是远房亲戚送他的,我甚至想到,说不定是从哪里偷偷摘来的。
母亲把这些叶子清理了,洗过一遍水,便挂在东屋的窗前,任由它们风干日晒,此后便不闻不问。外面起了秋风,飘了冷雨,甚至到下霜封冻,落雪拥门,它们就一直这么挂着。过新年,过正月十五,过二月二龙抬头,也不见摆弄过它们,一直到了端午节前一天,母亲才把这些叶子摘下,泡到清水里,它们才又现出些微的翠色来。
南方人做粽子用的江米,在我们那地方是没有的,通常是用粘软的黍米。黄黄的米粒儿从水中捞出一把,略略沥一下,便填到握成尖筒状的叶子里,然后再陷上两三颗红枣,用丝线扎紧了,待为蒸煮。我本来就不爱吃枣子,现又弄到粽子里面,待张开大口痛快咬下去时,总可恨尖硬的枣核猛地硌了牙。张家大小姐说,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在我却只有一恨,粽子里放了枣儿。
让人欢喜的是,这些包过粽子的叶子,会分外染上一股清香。因而每每吃完粽子,我还要把叶子盖在脸上闻一闻,才觉彻底,为此也总要在鼻子上挂了吃相,到末了还需劳烦舌尖去舔一回,这或可算作尽兴之余的一点不便罢。
关于粽子情的文章3:又是一年粽子飘香时
作者:小小小健
又是一年端午节!雨,下了一整夜,滴在房檐上的声音,匆匆又响亮,我在睡意朦胧中,听到雨声急急,老天恨不得把百里之内的倾盆大雨灌溉给大地,以慰屈原在天之灵。雨声越来越清晰,关于屈原的故事,在我脑海里瞬间掠过,心中不免生出一丝惆怅。雨声彻底把我唤醒,往窗外望去,树木层层似麦浪般翻滚,极力扭着它的身躯,向我点头又摇头,花儿在狂风暴雨的洗礼中四下飞散,雨,密密集集,雨点清晰可辨。天,一片阴沉,一股莫名的哀伤如雨在心里飘洒,冷冷清清,这雨要下到何时?
母亲4点多就起床准备包粽子的材料。洗米、搓绿豆皮、煮粽叶、切肥肉、冬菇、蛋黄、拿出早已洗净的棕滕,一切准备就绪,母亲就坐在小凳子上,包起了粽子。一条粽子,在母亲的手中,犹如穿针引线般熟练。拿起一片叶子,弯成漏斗的形状,抓一把糯米,均匀散放在叶子底部,再铺一层绿豆,挑选肥美的半肥瘦猪肉,往中间一放,按两下,把切好的四分之一蛋黄放置中间,两头镶嵌冬菇,上面依次重复开头的步骤,又依粽叶的边缘绕多几层粽叶,轻轻拍一下粽身,好让米厚实些,再将粽叶往左向下相折。拿起绳子紧紧绕上两三圈,打结,就完成了。
不到一小时,一条长方型,又大又粗的粽子就放入高压锅依靠百度的水温来浸泡和煮熟。母亲包得乐此不疲,一条接一条,脸上挂满了汗珠,滴到眼角,渗入眼睛,我知道那种感觉是疼得火辣辣的。此时,隐隐觉得心痛,赶忙拿毛巾拭去母亲脸上的汗珠,轻轻按摩一下眼角。两小时过去了,粽子已熟透,母亲关了火,过半个小时拧开锅盖,用长长的筷子和左手一起把热腾腾的粽子放在风扇底下吹干,接着又开始包第二锅。
香气四溢,粽叶的香气飘满整个客厅,鼻子简直享受了一场浓得化不开的芳香盛典。此时,闻着这正粽叶子的香味,早已饥肠辘辘的我忍不住解开了绳子,撕开了粽叶,呀,那糯米粘得严严实实,粽叶上几乎没有残留的糯米。香气再次扑鼻而来,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是糯米夹杂着粽叶的香气!这粽叶,是母亲从乡下带回来的,是母亲亲手洗净煮过的,是她亲手晾晒的,这个味道,是那么熟悉,那么沁人心脾啊!咬一口,飘来绿豆的香气,再一口,是蛋黄的纯香,又一口,是浓郁的冬菇味,最后,连着肥肉的香气一口咬下去,所有的香气集中在一起,让我回忆了以往母亲包粽子的情景。
小时候,家里穷,买不到上等的糯米,粽叶也是在就近市场买的,没有冬菇、蛋黄、虾米、瑶柱、腊肠,就只有绿豆跟肥肉,在那个岁月,粽子已是比较奢侈的食品了。可是,母亲依然年年包粽子,不仅是在端午节。往常,我们是吃不到肉的,煮粥,也是放少许的米,多多的水,米,由我来吃,水,由父母亲来喝,只有小半碗黄豆拌着吃。我们全家都喜爱吃粽子,为了填饱肚子,为了能吃到香香的粽子,母亲一年都会包几次。一家人围坐在小小的桌子上,吃着母亲包的令人垂涎三尺的粽子,感觉很温暖很温暖!
等我长大一些,家里的经济稍好,母亲包粽子越发频繁,糯米也买最贵的那种,粽叶,都是从乡下带回来的,馅料也丰富了许多,我们一条接一条的吃。经济再富裕一些,母亲就包了许许多多的粽子,分给邻居、同乡、亲朋戚友尝尝,一分,每家总能分得七八条。邻居们吃了,竖起大拇指,赞扬母亲的手艺好,也回些小吃给我们尝尝;同乡吃了,感激涕零,说让他们想起了自己已过世的母亲,有好亲切的家乡的味道;亲戚朋友吃了,都乐呵呵的,边吃边笑得合不拢嘴!
“健,我送些给黄阿姨吃!”母亲甜美的声音覆盖了我的回忆,回过神来,便说:“可是正下着大雨呢!”“不怕,很快回来!”望着母亲打着伞,一家一家的送重重的粽子,我的眼睛湿润了,不知是泪水还是雨水。
一股愧疚涌上心头。我从来没有为母亲包过一条粽子,只知道吃,只知道年年端午想想屈原那另个心情沉重的故事,可是实在的事情却没有做多少。是的,今天,我第一次吃着粽子,感动得落泪!这些香气,是什么味道?原来,它是母亲的味道,它是母亲不辞劳苦、无私奉献的味道,它是母亲大爱的味道啊!
我是不是应该也为母亲包一次粽子呢?
关于粽子情的文章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