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一政治企业与劳动者知识点总结

发布时间:2017-06-05 09:41

企业与劳动者是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课程的内容,具体有哪些知识点需要学生了解的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政治企业与劳动者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政治企业与劳动者知识点

企业与劳动者

1、企业的含义: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它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2、企业组织形式:

(1)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

(3)在我国,除公司外,还存在大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3、(1)公司,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股东不得少于两人)

(2)两种法定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3)共同特征:

“有限”:指股东仅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负有有限清偿责任。在付出各自的股金后,他们就不再对公司的债务负责。

“合股”:由若干人共同集资来建立一个公司,这笔资金被分成股份。拥有股份的人叫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

(4)不同点:课本P41表格

4、公司的组织机构

(1)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及选出的董事会,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助手,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督机构(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2)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5、公司经营如何才能取得发展(公司能否经营成功,取决于什么因素)

(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良好形象。

A、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

B、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所特有的,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

C、它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并随企业的发展不断延续和更新,最终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D、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一个企业,如果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它一定不会长久,不会真正取得成功,违法者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6、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只有两条路: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

(1)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2)企业破产,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企业破产,及时淘汰落后的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7、人类生产出是任何财富,都是劳动、生产工具、劳动对象这三种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劳动是其中的决定性力量。

8、就业的重要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合理配置下的劳动就业,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

(2)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就业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9、应该树立怎样的择业观

(1)树立自主择业观(2)树立竞争择业观

(3)树立职业平等观(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10、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休息、休假的权利;

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E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

F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2)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为义务为前提的。

(3)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4)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5)党和政府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高一政治常考知识点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二者是统一的。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②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2)二者又是对立的。①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价值,为此他必须让渡使用价值给购买者。②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他必须付出价值给生产者。③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2.正确理解“货币”的概念

①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货币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③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只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3.正确理解“纸币”的概念和发行

①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②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③纸币不是商品,自身没有价值,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④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商品数量(正比)、商品价格水平(正比)、货币流通速度(反比),这个关系叫货币流通规律。⑤纸币的发行权在国家,一般由国家的中央银行负责发行。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发行量,但决定不了纸币实际代表的直接量(纸币的实际购买能力、币值)。

4.正确理解价值规律

①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②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④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调节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可以促进商品生产者实现优胜劣汰。

5.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②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直接因素。居民收入包括居民的当前收入、过去收入、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以及居民的收入差距的大小。价格高低影响消费水平。一般来讲,价格上涨,消费水平下降;价格下降,消费水平上升。④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影响消费水平。⑤居民家庭人口数量、消费观念等影响消费水平。

6.正确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以及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②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7.正确认识公有制为主体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②体现:共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③范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④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⑤意义:在我国只有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8.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①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②实行这一制度的必然性: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决定的。③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性: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④态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经济,国家鼓励、支持、引导、加强服务和监督。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9.正确理解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与企业形象。④公司还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强强联合和企业兼并,提高经营者的素质。

10.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

①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②劳动者:加强文化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劳动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在思想上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等多种方式就业观,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11.正确理解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①在我国现阶段,除了按劳分配,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②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是指个体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的一种分配方式。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③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④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⑤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⑥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与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由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2.了解生产分配的种类以及对应形式

①按资本要素分配。如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权所得利息、私营企业的税后利润等。②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租金或转让金。③按技术要素分配。如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④按劳动要素分配。如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⑤按管理要素分配。如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⑥按信息要素分配。如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

13.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公平

①收入分配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②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③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性: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④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⑤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当前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高收入者的收入,着力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项重要举措。国家通过税收政策等措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14.正确认识国家财政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②国家财政具有资源促进合理配置的作用。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15.正确区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

①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增发国债等。②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新代理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如利率的调整等。③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属于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起作用。

16.正确区分违反税法的四种表现

①含义不同。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补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②手段不同。偷税是以欠税、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欠税是以拖欠的方式逃避纳税。骗税是以欺骗方法获得税收优惠。抗税是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抗拒税法规定。

17.正确理解市场调节

①方式:主要是通过、供求、竞争来进行资源配置。②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③优点:市场能够及时、灵活地反映供求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④缺点: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

18.了解市场秩序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②市场规则是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做出的具体规定。③市场规则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④市场交易规则:资源、平等、公平、诚实守信。⑤维护市场秩序:国家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市场规则,建立健全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每个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心观念,遵守市场道德和市场规则。

19.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0.正确区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①含义不同。自发性是生产经营者在价值规律支配下自发追求自己的眼前利益和不正当利益导致的。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帐号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因此决策带有一定的盲目性。②表现形式不同。自发性是通过市场主体的不正当经济行为来表现的。盲目性是通过市场主体经营决策的失误来表现的。③导致后果不同。自发性可能导致盲目竞争、不当行为和两极分化,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和收入差距扩大。盲目性导致供求失衡,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资源不能得到合理配置。④解决手段不同。解决自发性的弊端,主要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解决盲目性的弊端,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新课标高一政治企业与劳动者知识点总结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