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时间管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7-06-26 16:29

导语:美国著名管理大师杜拉克曾说过:“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也不能管理。”幼儿园管理者如果不重视时间的管理,往往会造成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教职工,都觉得“整天有做不完的事,但又不知道做了什么”。同时,也带来人、财、物的低效和浪费。

幼儿园时间管理方法

幼儿园时间管理方法

一、树立目标

将目标上升为自觉目标后,目标就能对人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因此,幼儿园时间管理的第一要务就是树立组织和个人的目标。

例如,我们分别从学园层面和教师层面设定课程目标。学园层面的目标为:形成以“海丝”文化(2014年泉州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为切入点,富有闽南特色的园本课程体系。

教师层面的目标为:围绕“海丝”文化的课程体系,建立个人课程专项研究领域,争取每年一个突破,3年一个台阶。两个层面的目标一旦确立,每个人都朝这个目标努力。这样,不仅幼儿园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教职工的工作也有了强大的动力,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作状态。

实践中我们感到,在制定目标时应尽量做到:(1)目标适宜,即所制定的目标要适合本园和本人的实际情况,不可太高或太低。目标定得过低,轻易即可达到,起不到动力的作用。目标定得过高,则可能成为空中楼阁,无法落实。

(2)目标具体,即所制定的目标是可测量的,可触摸的。目标越具体,对行为的导向性越明确。

(3)目标有层次,即对目标进行层层分解。首先规划3年、5年或更长期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分解出年目标、月目标、周目标,构成目标的金字塔。目标分解的层次性越详细,对时间的管理作用就越强。

二、追求有序

就时间管理而言,做得多,做得快,并不代表做得对。我们经常被烦琐的事情围绕着,整天忙忙碌碌,按教师的话讲,就是“忙得连喝一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但回头看看,离自己当初确定的目标却越来越远。

时间管理的关键是要抓最核心、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情,而不是抓鸡毛蒜皮的事情,更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面对一堆需要完成的工作,我们应该按轻重缓急进行处理。要经常问自己“现在最重要的是做什么”,而非问“我现在最愿意做什么”。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选择一个较佳的时间次序,确定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有条有理,才能减少忙乱,保证自己在正确的时间内做正确的事。

例如,我园在学年末、学期末都要召开园务会,就下学年、下学期的工作思路进行讨论,形成相应的重点工作,以便管理人员有目的地思考与准备。新学年、新学期开始,各部门负责人把这些重点工作再分解到每个月,让各级、各部门都清楚每月的工作重点,并据此开展工作。

此外,我们还坚持每周五召开行政碰头会,把下一周的工作重点确定和公布出来,让大家能目标明确地围绕重点安排工作。通过这种方法,管理者能抓住每周、每月、每学期、每学年的工作重点,并围绕重点有序安排和检查工作。

在时间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引导教职工采用“6件事法则”,即1天中选择6件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把它们列入“每日的工作清单”中。然后,再从这6件事件中选出1件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放在首位。接着,再在剩下的5件事中,选出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这样一步步就把做这6件事情的时间顺序排出来了,确保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经过实践,教师们发现采用“6件事法则”不仅能保证每日如期完成重要的工作,还能有序地安排好其他事务,仿佛一天的时间多出了许多。

三、提升效率

幼儿园的时间管理追求的是在有限的8小时工作时间里,不仅“做正确的事”,而且“正确地做事”“做更多有效的事”。为此,我们的做法是:

1.确定科学的做事标准

每一件事都有一定的标准,掌握具体的做事方法,就可以较少“返工”,节约做事的时间。比如,通过培训让教师们知道教案、观察案例等文字材料的撰写要求和标准,减少修改的次数,从而为教师们节省大量的时间,也为管理者节约大量的修改时间。

2.研究工作的程序化

我们根据每一项工作的特点,研究其合理的流程,确定最佳的程序,并把它们用文字或图表的形式公布出来,让教职工明确并执行。这样,一方面可节约思考的时间,另一方面可避免出现疏漏,在降低返工概率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比如,我园实施的“保育员一日工作流程”,让保育员明确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怎么做事,提高了保育员的工作效率。

3.减少工作的环节

著名的时间管理理论“崔西定律”告诉我们:任何工作的困难度与其执行步骤的数目平方成正比。比如,完成一件工作有3个执行步骤,则此项工作的困难度是9;完成另一工作有5个执行步骤,则此项工作的困难度是25。

为此,在不违背有关政策法规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我们尽量减少教职员工的工作环节,降低工作的难度,节省工作时间。如一些工作的汇报和研究,年级组长能解决的,就不需要园级管理者研究和拍板;副园长可以决定的,就不需要再向园长汇报,把工作环节缩减在最优范围内。

四、合理整分

“时间块”原理启示我们:应把一天的时间尽量合理地分成完整的时间块,在每个时间块中只专心做一件事情。时间管理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是不是每分钟都在工作,而在于我们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有的事情需要大块的时间去做,有的事情用零碎的时间去做就可以了。

因此,我们指导教师灵活地安排各项活动的时间,并根据自己大脑生物节律的特点,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的时间。有的人愿意把一件事情分成几次去做,中间穿插一些小事情或者有几次小休息;有的人喜欢连续作战几个小时,然后有一个较长的时间来休息……选择哪种方法,就看是否适合自己。

对于量大、完成时间长的工作,我们将其分割成若干项相对较小的工作,然后用相对固定的时间去逐步完成,达到“化整为零”的效果。例如,我们把大环境的修缮分成3个步骤:第一步,修缮西街走廊、围墙的燕尾脊部分;

第二步,在正面墙体上创设“海丝”扬帆主墙饰;第三步,在楼层的走廊上创设西街一条街、“海丝”情深、火红闽南等环境。在园本课程建构中,我们也利用整分的方法来管理。先确定园本课程建构方案,然后分步实施探索。

第一个学期,集中精力开展“走进西街”主题教学活动;第二个学期,在区域活动中有机融入闽南元素;再下学期,把领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相结合……通过整分的方法把园本课程建构这个大工程分解到教师可操作的每学期工作中。

对于量小、完成时间短的工作,我们则采用“同类合并”的方式,把具有同一性质的内容在同一时间内完成,达到“归零为整”的效果。例如,新教师的评课,园行政在听完若干个新教师的课后寻找一个“时间块”,把新教师集中起来一起评课。

由于新教师更多地存在共性的特点和问题,这样的评课针对性强,也能节约不少的时间。对于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可以考虑利用零碎的时间去完成。如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可利用离园的时间,把具有相同问题的幼儿家长集中在一起,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幼儿园时间管理方法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