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大学的散文精选3篇

发布时间:2017-06-07 14:05

大学是一生中储备知识、性格成熟的最为宝贵的时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赞美大学的散文精选3篇,希望我们的文章你能喜欢。

赞美大学的散文精选篇一: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继工业革命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攀升。时至今日,这种势态任然继续,大学生则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对象。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自身技能要不断完善,而且自身素质也要不断提高。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则离不开高原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一种美好的愿望,一个人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同时,他也是一个人精神价值取向的试金石。树立高远的理想,勾画精彩的人生。

树立高远的理想,是一个人对人生路有目标的表现。如果说,人生是大海,那我们就是风帆,理想则是灯塔,指导者风帆前进的方向。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不凡有高远的理想。正由于这种理想,所以在他们的内心处总亮着一盏灯.他们内心的这盏灯总告诉他们自己,我要干什么,我的目的是什么,我这样做对吗?等诸如类似的问题。正是这样一次一次的拷问和提醒自己。所以他们不会感到迷茫、怅惘。在自省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且不断的弥补自己的缺点。如此循序渐进,最终也就成就一番大事业。

当代大学生正值星光璀璨的年代,人才竞争愈趋激烈。正如达尔文所说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里所说的生存与淘汰则是活得好与活的差的区别。而大学生处于即履行、承担更多的责任的更年期。大学生将来的发展与社会息息相关。就那家庭来说,如果在一个家庭里子女的发展好、前途明媚。父母的负担也会减少,又随着素质的提高,家庭也会更加和睦。反之,一个家庭也会支离破碎。理想则能为大学生开通一条正确的大道。就像你无论在哪,你都能见到北极星,时刻都有方向感,以至于不会迷路。

常言道:只空想而没有实际行动是不行的。嘴皮子上说说,不能当饭吃,只有实际行动才是最有力的保证。

然而在实际行动中,有一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几经磨难,几经坷砍。毛泽东初加入共产党时,并未取得政治上的确认,苦苦磨砺十四个春秋,才得以在政治委员会上谋得一席之地。这到底是什么持续着他麽一直向前呢?这就是信念。在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坚信马列主义,代表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必将取得胜利。

一个信念,可以让一个人抛头颅、洒热血。可想而知,信念的力量是如此的雄浑浩大,我曾听说村里的老人在自己临终前总是把着一口气,等着见自己的家人,当看到自己的亲人后就老了。我想这就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它能使人与子弹相搏,与死亡相抗,包含着一种不屈不挠的斗争意识,一种大无畏的精神。

我想,在我们处于的这个复杂大家庭中, 这种信念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初次开始步入这个复杂的大舞台。不免会碰得满脸是灰,往往会产生自卑自弃的心理,导致自己意志消沉,不断的堕落下去。这是没有恒心,没有正确看待问题的表现。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不断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学习,才能赢得成功。坚信自己一地能做好,无论多么困难,风雨无阻。所以大学生培养坚定的信念是将来成才、成功的重要前提。不怕苦,不怕累。相信有一句话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栈头自然直。

无论是高远的理想,还是坚定的信念,对当代大学生来说,熊掌与鱼两者兼得。只有把高远的理想作为目的地,坚定的信念化为倚天屠龙,不论前方有多大的困难险阻,大学生都能披风斩浪,铺出一条康庄大道来。

赞美大学的散文精选篇二:最后的大学生活

五月的夏天,只有记忆是潮湿的。我们不是植物,不能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青春在窗外的风中飘逝了。玻璃做的风筝摔下来,发出最后短暂的呼救声。谁来救我们呢?水瓶躺在墙角,布满灰尘。快要走了,没人那样勤奋,跑到水房去订水。宁可渴着。床头那个明星帅哥的笑容已经苍白,像一朵枯萎的忘忧草。房间里还是那首令人心恼意乱的老歌,劣质的声音,快要唱不动的样子。

毕业论文上的字,像蚂蚁,各自爬回自己的家。我们或留下或离开,这座城市,我们呆了四年,尚未熟悉。

某某人上班了,某某人签合同了,某某人找到了一个肥的冒油的工作,某某人被“遣返”到偏远的家乡。一切以平静的语气诉说,一切都不能引发一点激动。大四的最后几个月是一潭死水。

一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考上研究生的朋友诚恳地对我说:“没意思”她拿到那张梦寐以求的通知书后,静静地端着一盆衣服,冲洗去了。洗手间哗哗的流水,总有好心的舍友去关上。而时间是关不上的,虽然我们谁也不说。

蝉还没有鸣,我们的心已经开始鸣了,毕竟我们还年轻。

深夜,哗啦啦地响,打扫楼道的阿姨开始拖地了。楼上传来几声遥遥的咒骂,却像是上帝在说话。翻个身,又迷迷糊糊地睡去。把愤怒留给新生们,把倦怠留给自己。

窗外,一对情侣在吵架,旁边一对情侣拥抱在一起甜蜜地说着情话。

爱和被爱,似乎都没有发生过。自行车骑的太快了,蓦然回首,才发现停在没有方向的十字路口。

大家都庸懒的窝在床上,不再去教室了,不再去听课,即使讲课的是妙语连珠的教授。也不去图书馆,尽管图书馆里有30万册藏书。躺在床上是自由的,看不下去的时候,便随手把武侠和爱情扔到床下。

这是一座宽敞而狭小的校园。

校园是不能缩到鞋底带走的。被单已经洗得发白。老师的批评和表扬都忘记了,因为我们将生活放在彼处。

昆德拉说,聚会是为了告别。

毕业前夕的小饭馆里挤满了毕业生,大声嚷嚷着劝酒的,默默地一杯杯喝光的。酒是青春的象征,那些撕心裂肺的话,是刚刚喝醉的时候从心底流出来的,其实,也只有在这毕业前的醉酒中,大家才会显露一回真实的自己。

第一次喝醉酒。原来醉酒的滋味这么难受,睡又睡不着,站又站不稳,大脑是停止转动的风车。

老板娘说,每年五六月,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她已习以为常。而对毕业生来说,这是最后的狂欢。

剩下的钱刚够点一盘花生米,那就来一盘花生米吧。

有人提议焚烧教科书,主要是考研的人,可没有多少人响应。更多的人把书搬到宿舍楼前,廉价卖出,一元一本,两元一本。其实他们不指望这些或者象新书一样的旧书或者翻的稀烂的书籍能卖得多少收入,他们更想体验学弟学妹那羡慕的、崇拜的目光,似乎毕业很幸福很伟大似的。

毕业生不再给家里写信。每次在电话里,懒洋洋地应付几句。这并不能说明他们不爱父亲和母亲了,他们只是找不到更好的表达方式。毕业生比新生更爱母亲。新生最爱的是女朋友或男朋友,而经历过酸甜苦辣的毕业生们明白,最可爱的还是母亲。

故乡的小屋和校园的宿舍,两张照片重叠在一起。

哪里才是真正的家?

哪里才有家的感觉?

一生何求,这是陈百强的歌。

一生何求,这是毕业生的歌。

那么多的哲学著作,还是没有解答这个问题。两点一线间匆忙的日子里,也没有时间思考这个问题。考试分数、名次、奖学金,这是一部分人的生活。及格、无所谓、糊弄过关,这是另外一部分人的生活。

两种生活都是一样的。嘲弄对方不如嘲讽自己。试卷就像枯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回想起绞尽脑汁向老师套题时的情景来,每个毕业生都想笑。

怎么就到大四了?能够标识大四的,是蚊帐上的眼眼,是饭盒上坑坑洼洼的摔掉瓷的地方。而我们自己,失去了什么呢?可惜我们不是蚊帐,也不是饭盒,镜子里还是那张并不漂亮的脸,只是眼神暗淡了些。

再看一眼校园,才发现校园陌生的像大观园。原来认为熟悉的地方其实好多没去过,这最后一次走过才发现有好多风景好多秘密。

照不照一张穿学士袍、戴学士帽的照片?表情和动作是庄重多一点还是滑稽多一些?

翻开那些读过的书,密密麻麻的批语是自己写的吗?怎么自己也读不懂了?

赞美大学的散文精选篇三:大一感怀,属于自己的一年

大一一年匆匆忙忙地结束了,匆忙得来不及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暑假也在不知不觉中接近尾声,在这不知不觉中,也来不及整理下自己的心绪。我们总是在结束的时候才开始检点自己的日子,发现岁月如流水一样偷偷滑过,就如小沈阳说的:眼睛一眨一闭一生就这么过去了。有时候,我们总想在岁月的间隙抓住点什么,后来才发现,原来早已过去。就像花儿的凋零,秋叶的飘落,知道却不曾留意,大一的日子已然远去。

可能对于社会上的人们来说,他们会在每年的结束时用自己的方式来计算在一年里过得怎么样,有的人会以一年挣了多少钱来衡量,有人会以交了多少朋友来衡量,甚至有人会以去过多少地方来衡量。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每个人都想让自己过得更有价值。

我们也一样。当大一结束的时候,我们总会不自觉的回头想想自己在这一年到底干了些什么,过得是否充实,是否有意义。有人会以一年的成绩来对自己做评价,有人会以自己认识了多少新朋友来衡量,有人会以读了多少书来衡量自己的一年,有人会计算自己一年来做了多少兼职,得到了多少社会经验,有人以参加了多少活动和比赛来衡量自己。

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喜欢的事而付出努力,只要自己有兴趣做下去,不要荒废学生的正业就可以大胆的去做。但有时候,我们总会为自己找很多的借口,而情愿什么事都不做直接躺在宿舍里从天黑睡到天亮,又从天亮睡到天黑。当我们想看书的时候,总会说今天太累了;当我们想写点东西的时候,总会说不知道写什么。。。。。

当我们雄心壮志想做点事情的时候,才发现,时间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们总是在后悔的时候才知道真的失去,也才在失去的时候才真的后悔。但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大一,时间不会因为可怜我们而回来,如同生命只有一次一样,不允许我们找借口,更不会因为借口而生命会重来一次。我们不禁问问自己:大一,我过得怎么样?

对于自己来说,说句实话,自己也不知道大一到底过得是否有价值,好还是不好,有时候总不是自己来评价的。我没有和别人一样,热中于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和竞赛,甚至有时候总是做出让大家觉得惊讶的事情来,比方说:第二学期我把团支书的职位给辞了。有人问我后悔吗?我说没有,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未曾后悔过。有人问我大一都做了什么,我说我是什么事都做,也是什么事都不做。这样的答案多好,别人被你搞得摸不着头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回答什么,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所做的事情,是否真的有价值,是否真的值得去做,但我还是一样在做。

辞掉团支书,我就只剩下学生会一个职位,这样我能安排给自己的时间就比较多了,虽然有人常说,时间就如牙膏一样,是挤出来的。但是当牙膏完全没有了的时候,又怎么能指望挤得出来呢?况且我不是一个超人,我只是一个平凡人,24小时里面我还得休息吃饭等等。

所以,我不会看着大家都去做什么,我就跟着做什么。现代人包括自己在内,都很浮躁,都很急功近利,我不相信所有进入学生会的同学就都是想锻炼自己,其中肯定有很大的一部分人进入的原因是看到别人竞选班干或者进入学生会,觉得自己也必须去尝试,不然我就会落后于别人了。是啊,只要能找到自己喜欢做而又不违背其他原则的事情,都可以做,但是不能永远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做决定,这样的决定不可能永远都是正确的,一个会思考的人比一个只会跟着别人走的人,更值得肯定。我当初竞选班干和进入学生会,坦白的说,自己的主见只占了不到30%,其他的都是看着别人或听着父母的建议得来的,也才有了后面毅然辞去团支书职位的事情。

虽然,我只当过一学期的团支书,也在学生会里半忙半闲的度过了一年,没敢说自己学到什么东西,也不敢想学到很多东西。但是至少给了我有所体会和有所感悟的机会。大学里的班干,不能和高中的班干相提并论了,我高中也当过班长,从初中到高中结束一直是政治科代表,所以我才领略了其中的不同之处。所以,真正想进入学生或竞选班干锻炼自己的,可以尝试一下,但是如果是报着其他目的而来,我觉得还是趁早灭了这个想法吧。因为想法不正确,做事情就无法做好,更无法真正的坚持到最后。

大一一年里,自己做最多的事,就是看书,不管什么书都看,除了小说。但是一年下来,感觉好象自己没看过什么书,心里还是空荡荡的,或许是因为我较多的时候是在网上看书的吧,因为那样不用花费很多钱去买一本书。但实际上,我却比较喜欢直接手里捧着一本书来看,有书的形体,看起来比较有书的感觉。高中时代,我完整的看过的一本书叫〈台海战争〉,印象中就再也没有看过其他书了,有也都是半途而废的。不是我不想看,而是现实不允许我去看,早知道当初浪费那么多时间学习,还是这样的结果,倒不如花多点时间看多几本课外书,岂不更乐哉。

有时候我会对书达到痴迷的程度,比方说有次看了季羡林的一本书,越看越有滋味,看到了晚上4点多才依依不舍上床睡觉,因为第二天还得上课。又或者经过一些书店任何有卖书的地方,我要是看到我喜欢的书,我都会宁愿用我吃饭的钱来买这本书,自己没钱的时候,就向同学先借着。当然,我也不是所有书买来之后都有看的,有些就放起来,几个月后才去翻动它,所以,更应该说我喜欢看书的同时更喜欢藏书。

这两个月来,我也经常写点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写过瘾的时候,就是一天一篇,不写心里面还不舒服。两个月,写了超过10万字了,重要的是能写出自己的想法,扩展自己的思维。

在有人看来,看书写文章,其实是很不值得的事情,宁愿把时间花在兼职上。我也想兼职,但我不认为看书或者写文章就没用。我只需要问一个问题就可以了,上大学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学一门技术还是其他的,如果是学一门技术,那么我们读这么多年书出去,还不如一个小学没毕业的人,甚至他们都比大学生优秀百倍了。所以,读大学的目的就是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让我们想想,让我们透过社会上的现象分析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这不正是在思考吗?又怎么能说这样做是无用功,甚至是不务正业呢?如果这样做是歪业,那大学生的正业又是什么?我搞不懂。

曾经我看过一段文字,我觉得很有道理,我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男人到了二十几岁后,就开始要走入社会了,一个有知识的男人一定是常看书的,一个有智慧的男人一定是常写作的。无论自己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看看书,写写文章。因为这样做能够改变一个男人的思想与行为。一个男人要改变自己思想首先要做的就是读一本好书,读一本书就像交了一个好朋友,他能够帮助你走好自己的路。读书的生活是最丰富多彩的,写作的时光是最能启迪智慧的。”所以,看书的时候,不要想着这本书到底有没有用,写文章的时候,也是一样,人不能太势力眼,不然难以取得成就,也许现在感觉是没用,但在将来的某一天,谁能大声的说,真的就没用吗?

坦白的说,我们以后做什么,我们一辈子,到底会走到哪里,我们是不知道的,生命会有很多的改变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是,至少有一点我们是可以做到的,就是自己想干什么,主动权是在我们手中的。比如今天我想做什么,都是自己的脑袋决定的,我可以选择看书,也可以选择睡觉,也可以选择出去玩。这都是由自己决定的行为,所以把每一天过好,就把这一辈子过好了。

如果我们潜心的看书,我们就会越来越喜欢看书,因为在看书的过程中,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富足。凡是读书多的人,发展潜力一定是强的,因为你有厚度,你的事业就有高度。如果书都没读过,怎么会有思想?书都没读过,怎么能从多个视角来考虑问题?书都没读过,怎么能有底蕴?但是,我要强调一点,读书多了,不一定就代表很会为人处世了,除了读书,我们还要在读书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性格,要活得大气,活得快乐,要善待别人。

虽然现在才刚刚大一结束,但是,我总是会经常想到自己的将来会是什么样,想多了,也就越担忧越迷茫。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快乐和烦恼的事情,现在已经不再是童年时的纯真和少年时的冲动了,总得为自己的将来做一番打算了。但是,我是越“打”越迷茫,不知道自己将“打”何处去,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想过,有没有经常想,会不会是自己的“杞人忧天”呢?

虽然我迷茫,但是我从不彷徨。有些事情,正所谓“当局者谜”,对于自己的事情,有时是很难想明白的,特别是自己思考得越多的时候,对于问题的答案越是难找。但我坚信良好的思考是成功的一半,没有思考或许连担忧和迷茫的机会都没有。

我要走向哪里其实我也不知道,但至少在这过程中,我还有不同的体验和乐趣。走在路上,只为了揭开明天那个谜。

今天,我可以努力,然后可以想象明天的太阳,走在路上,坚信明天的太阳会更好。正像《赢在中国》里的刘欢的那首歌《在路上》一样:“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心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

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我也是一个专科院校的学生,我的起点比别人落后,但我的终点未必比别人差,生命对于每个人,有时候总是没得选择,当我们没得选择的时候,我们只能不断往前看,努力在每一天,每一天的日子就是产生距离的积累,度过日子的方式不同,人自然也就产生不同。

我是一个充满了梦想,但却不知道梦想在什么地方落地的青涩少年,但我依然使自己每天都处于向上生长的状态,对未来保持一种热情和激情的心态和追求。在这个世界上,失去什么都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连自己的心也丢了,没有了激情和奋斗,人生终将颓废。当梦想遥不可及的时候,我们就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实现自己能实现的事情,或许在不久以后,你想实现的梦想自然而然就实现了。就如《三傻大闹宝莱坞》里说的那样: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大一已经成为过去,把过去留给回忆,回忆向左,未来向右,梦想在中间,未来才刚刚开始。大一、大二、大三。。。人在路上,这就是人生。

这就是我对大一一年来的思考,写给自己,谨记在自己的心中。随着自己的心,迈向前方,走向远方。

最后,祝愿我的每一位恩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我们09行管(1)班越来越优秀,祝愿这里的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团结、追求、奋斗!还想对远方的朋友们说句:你们也一样!

赞美大学的散文精选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