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服务营销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18 18:10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想了解事物的真相,就必须深入实际,进行分析研究。那么下面是小编整理关于微信服务营销案例分析相关资料,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微信服务营销案例分析一

善用产品,微信“僵尸关系”就不会再令你焦虑

“僵尸关系”或许真的触碰了我们的痛点,也给我们整日面对微信朋友圈的焦虑感、力不从心等情绪提供了某种解释。也许许多人会由此开始清点自己的朋友圈,让那些不会再有交集的“僵尸关系”永远长眠。

然而,随着微信不断成为工作、职业社交、营销、推广等大杂烩平台时,我们基于利益需求而建立的临时社交关系会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潜在的“僵尸关系”也会越来越多,而我们也会因此感到更多的倦怠感和孤独感。

不过,我对“僵尸关系”的思考并没有停留于此,反而越来越好奇,什么样的关系会以及如何转化成“僵尸关系”?在什么样的环节会发生?“僵尸关系”对微信平台信息流内容、用户本身会带来什么?

一、?“僵尸关系”如何产生?临时社交关系转化;信息分享过程中“同台不同境”

上篇文章中已经详细分析了,因为工作、职业社交、营销推广等原因而建立起来的临时社交关系最容易成为“僵尸关系”,最主要原因就是双方的交流缺乏动力。

但是,这种“僵尸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只要有条件转化,仍可能成为有情感的紧密社交关系。临时社交关系转化成互动性更强的情感关系大概有三个条件:真实的面对面互动交流;不间断地在微信平台上沟通交流增进了解;寻找与他人的共鸣区。如果很难做到这三点,那么这种临时关系就很容易成为“僵尸关系”。可以说,临时社交关系在微信上的直接交流和沟通方面存在很多难以突破的问题,加之彼此的不熟知,双方进一步在朋友圈产生互动的频率更少,于是临时社交关系更容易成为僵尸关系。所以,临时社交关系在转化成僵尸关系方面占很大比重。

除此之外,另一种能让微信上的社交关系变成“僵尸关系”的情况则会发生在朋友圈信息分享阶段。在信息分享阶段,我们的大脑对朋友圈其他人分享的信息有一个处理过程,这个过程是:“接触信息—过滤/筛选信息——感知到信息并留存/未感知信息到并抛弃”。

如果我们经过信息筛选和过滤,感知到了某些朋友的发布的信息并留存在大脑中,这时我们便对这个信息有了理解甚至认可,紧接着可能会有意愿跟这个人进行朋友圈互动和交流,此时“共鸣区”就产生了。如果这种“共鸣”时常发生,那么双方关系便会因为信息的分享而变得更加熟悉或紧密。

相反,如果我们在看到某些朋友发布的信息后不感冒(感知不到),那么这些信息很难进入我们的大脑,我们便不会有动力去更多了解,所以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忽视那些未达到“共鸣区”的信息和“朋友”(因为人会下意识地回避自己不需要的信息),因此跟这些人在朋友圈信息分享阶段的互动会越来越少。一旦处于这种状况,“舞台中央孤独的表演者”便会频频出现,朋友圈“自说自话”的情况会越来越多,双方的社交关系便可能向僵尸关系发展。

无论这种关系是由不熟悉的人临时建立的社交关系,还是原来真实的社交关系,都很有可能转向僵尸关系。也就是说,“朋友”虽然在同一平台展示信息,但因为所处境况/环境的不同,所以感知到对方信息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慢慢会在微信上“分道扬镳”。(所谓的话不投机半句多)。

二、朋友圈信息分享阶段发生了什么?

这样看来,决定着朋友圈里谁是“长久沟通的朋友”“谁是无信息互动和交流的朋友”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你对朋友圈分享信息的过滤和感知,以及你筛选后留下的信息和自己的匹配程度。然而,这个过程可能是我们意识不到的,但却对我们最终的行为产生影响。那么我们是如何过滤朋友圈信息?

我来举个形象的例子,A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卖面膜的微信信息,B先是看到了这条信息(视觉上),紧接着这条面膜信息开始进入B的心理层面进行过滤,此时便有几种情况发生:(1)B不感兴趣(兴趣),所以自动忽略面膜信息,B与A不想有交流。(2)B很讨厌推销信息(态度),认为推销信息都是骗人的,所以忽略信息或删除A。(3)B很爱美(本能),对面膜信息有需求,所以B点击打开查看详细信息,B和A交流互动。

当然这只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却说明,B对A发的面膜信息有不同的过滤和感知方式,不同的过滤和感知又决定了B对这条信息最终的处理方式,以及B和A的关系和互动情况。

不光是B,其实每个人在心理层面过滤信息的依据都是跟自己的个性、自我感觉、兴趣、态度、习惯等因素有很大关系(这个过程如下图所示)。也就是说,这些方面的因素决定了你对朋友圈信息的筛选,决定了你对哪些信息理解或不理解,对哪些信息认可或不认可,需要或不需要,决定了什么样的信息能跟你匹配上,最终也决定了你会将什么样的人划入“僵尸关系”名单。比如,某个人发的信息总是在你的关心之外或兴趣之外(匹配不了),那么长久来说,这个人最可能在微信上跟你不相往来了。

从本质上讲,人们心理上或本能上是希望跟他人产生共鸣的,也是希望得到认可的。所以,如果要让更多人感知到你的信息并跟他们产生共鸣,就意味着你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定位自己在微信上的角色和所属圈子,并不断发布跟朋友圈里的朋友产生尽可能多交集的信息,以此来引发跟其他人更多的互动和交流,最终维系朋友圈的诸多关系。当然,我们也会因此感到筋疲力尽和力不从心。

但是,我们的时间和精力的确是有限的,我们能够驾驭的形象角色也就一两个,所以,你在朋友圈分享的信息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不能被你角色定位之外的圈子感知到,比如你在微信上是工作形象,你分享的信息多与你工作关联,那么你其他圈子的朋友就很难最终感知并理解到你发布的信息,你和他们的共鸣会越来越少,交集少,互动和交流也会变少,很可能成为长久沉默的僵尸关系。(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解释,即便以前是同学和朋友关系,但在微信上似乎也感觉越来越不了解和疏远,互动和交流越来越少的原因。)

因此,我们更进一步确定跟哪些人的关系会成为“僵尸关系”是在朋友圈信息分享传播阶段发生的。

三、如何缓解僵尸关系带来的心理失衡感?除了逃避,谨慎地、有选择地、积极地分享信息

面对僵尸关系以及由此造成的信息处理压力,我们会产生强烈的焦虑和不舒服,这种焦虑其实是心理的一种失衡状态。为了缓解这种失衡感和消极状态,可能很多人会选择一种处理方法就是逃避朋友圈,打开的次数减少,正如上篇文章中分析的那样。因为,从心理学上讲,逃避可以减少失调心理。比如我们买了一个产品,好多评价都说不好,但我们会有意识的回避这些不良评价,让心理产生平衡,从而确定我们购买的决策是正确的。

而另一种缓解僵尸关系带来失衡感的方法则是弥补这种失衡,只要你更理性(微信产品本身已经具备了这些功能):

(1)更在意和注重自己分享的内容,控制发帖数量,谨慎地撰写评论,以迎合自己所属的圈子;

(2)有筛选性地分享内容,多数人希望自己分享的内容能赢得某些圈子成员的互动;

(3)不断与他人在朋友圈建立互动(点赞、评论、甚至转发他人发布的内容等),以此提高双方关系的黏度,最终减少僵尸关系带来的不良感觉。

(4)更注重使用微信分组功能,提高自己分享的信息在不同群组里的活跃度。不过这样的时间成本还是很高的,会不会觉得自己很分裂?

其实这些弥补失衡的方式就好比,我们买了一个产品,特别希望看到很多正面评价、家人朋友的认可,甚至还会专门去搜集对这个产品积极的评价,以证明自己的决策正确,从而达到一种心理平衡。所以,相比于逃离朋友圈,这是一种比较积极对待僵尸关系状态的方式,但长期来说,更易引起身心俱疲和患得患失心理,比如,如果不时常刷朋友圈就会感觉不安。

所以某种程度上讲,在朋友圈信息分享也是积极转化“僵尸关系”为更紧密关系的一种手段。通过分享信息,我们获得更多在圈子中曝光的机会,获得并寻求更多的肯定,从而希望产生更多互动,失衡感得到缓解,最终也维护了这种关系。

四、“我们”在训练自己成为优秀的“信息推销员”

正如上面所说,为了缓解僵尸关系状态造成的心理失调或者为了更积极地转化僵尸关系为紧密关系,我们会对自己分享的信息越来越重视,选择哪些内容分享也变得严格和慎重,对分享的内容会仔细考量。因为,一方面自己不希望制造太多信息冗余引起他人不满,所以要精简;另一方面则希望通过筛选后而分享的信息能跟某些社交关系产生共鸣区,从而把双方关系的不活跃变成活跃状态。

所以,这种情况越来越考验个人对分享信息或转发内容(文章、视频、音频、甚至广告)的“推销能力”。比如,我们会给筛选后决定分享的信息添加转发评论,希望这条信息通过自己的转发评论或者说“推介”而被他人关注和查看,从而希望他人能与自己在这条内容上产生共鸣;希望通过分享的内容来获得认同感;希望分享的内容会树立自己在圈子中的形象、角色、风格、品味,甚至是地位。

因此,在信息分享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练习自己提炼信息内容的技能,每次转发分享信息都在训练自己的评论能力,也是在提升自己的“推销策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微信上其实是潜意识地“练习”自己成为出色的信息推销员。

五、对微信平台信息流内容的质量要求越来高,但好内容也怕巷子深

当面对微信上不活跃的僵尸关系以及由此造成的大量信息内容和刷屏压力时,我们会疲于查看和阅读他人分享的繁杂或无关信息,所以朋友圈分享的内容被打开的频率会降低。这反过来也说明,我们越来越希望跳出冗余信息,渴望看到更多高质量的内容,也会协调“刷朋友圈浪费时间”的失衡感。

但是,好内容被发现并传播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了。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朋友圈杂乱信息的疲惫;另一方面则是微信上信息流内容的海量和庞杂,并且信息内容只能显示“标题”,我们在时间非常碎片和精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往往会单根据标题来确定是否查看。如果内容好,但标题不好,好内容仍会瞬间被淹没。

所以,微信上信息流内容的“标题党”问题可能会越来越严重,而好内容也会更加依赖好标题,这考验着微信运营或编辑人员的能力。另外,如上分析,个人对信息流内容的转发评论或推荐评价(信息推销能力)将变得十分重要,会成为好内容被发现并得到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方式。

微信服务营销案例分析二

5大品牌微信营销成功分析

1.可口可乐——我们在乎

前段时间,可口可乐“我们在乎”席卷朋友圈,它的真身本是一份肩负企业CSR重任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内容虽然力求形象,但依然难掩厚重。为了在社交时代更接地气,可口可乐尝试用H5为报告“瘦身美容”:选取报告中的部分核心数据,用十五页的画面,直观展现可口可乐的努力,变成适应网络传播特点、特别是移动端观看及分享需求的形式。

营销启示:杂糅图片、文字和视音频等多媒体是H5的又一大优势。而当这种生动的形式与一些严肃的内容相遇,往往发生出人意料的化学反应。

2.维多利亚的秘密

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可谓将触屏手机的特点发挥到极致!为了预热七夕,维秘在7月初上线了一款形式炫酷的轻应用:首页是一幅经过雾化处理的照片,用户只需用手指摩擦屏幕,就会有一位性感女郎浮出水面,继续浏览下去则是品牌介绍,最后到达内衣抢购页面。这项互动体验既能后来被多个品牌效法,从肥皂泡到玻璃珠,从触屏到重力感应,技术永远是最好的武器。

营销启示:互动体验对于用家来说可是乐此不疲的新鲜玩意儿。“科技改变营销”,这是真理。

3. Burberry——从伦敦到上海的旅程

21世纪最吃香的是什么才?全才!Burberry深谙这个道理,所以在“从伦敦到上海的旅程”上,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要进入这个浑身上下散发着浓浓文艺气息的H5,第一步,得先“摇一摇”;第二步,点击屏幕进入油画般的伦敦清晨;第三步,摩擦屏幕使晨雾散去;第四步,点击“河面”,河水泛起涟漪;最后点击屏幕上的白点,达到终点站上海。总而言之,你能想到的互动方式,burberry都用在里面了。

营销启示:技术的精进最大程度满足了移动营销多元化的交互与联动,技术宅也有春天就对了!

4.天创时尚——亲们,爱吧!

以上介绍的都侧重在技术,但真正能够深入人心的微信营销,应该是通过激发人们的情感因子来持续进行的,比如天创时尚在2014年推出的“亲们,爱吧!”。作为行业内首款带有慈善捐款功能的H5互动游戏,“亲们,爱吧”通过鼓励用家上传自己的语音或选择明星的声音,定制专属示爱声卡,分享之后,品牌方即代用户捐出一定款项作为公益基金,同时,用家也能获得在门店消费的现金券,以及产品等多种奖励机制,达到引导用家实现到店消费的行为,整体即实现了情感传递又能达到企业销售O2O的导流目的。

营销启示:营销3.0时代将从产品导向、满意度导向上升为价值导向,能产生消费者情感共鸣的移动营销才是成功的营销。

5.澳贝婴幼玩具——小鸡砸金蛋

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管是技术还是情感,吸引到消费者的就是好传播!这款界面有趣、互动简单的“砸金蛋”游戏,就把品牌传播回归基本步,直接把产品软性植入其中,从而赢得更多的曝光点。用户进入活动页面后,点击金蛋抽奖,一旦中奖就可以领取现金券,继而跳转至微店购买使用。而未中奖用户,按照指引分享到朋友圈或分享给好友,还可以再获得一次抽奖机会。对于一个全新上线的企业微信号来说,未尝不是一种可以借鉴的有效方式。

营销启示:别把消费者想得太复杂!最简单的用户体验,有时就能带来最直接、最成功的传播效果。

目前,微信公众号总数为853万个,每天还以2.5万个的速度增长,很显然,微信营销的热潮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品牌也将加大微信营销的投入。值得提醒的是,微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流代表,信息传递和媒体功能依然无法忽视。品牌应该理性对待微信营销,注重内容创意和首批用户的积累以及黏度维护。要知道,微信运营是一场信息内容的竞争,表现形式的创意度决定着用户的选择权,在这个碎片化的社会,如何借助最新的技术打造话题性和情感性兼备的营销方式,是品牌需要深思的问题。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微信服务营销案例分析相关内容

微信服务营销案例分析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