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政治时事论文
时事政治教育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对最新时政新闻展开深入分析的一种教育方式。下面是小编网络整理的2016政治时事论文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6政治时事论文(一)
一、时事政治教育概述
(一)时事政治时事政治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某个时间段内发生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时政新闻,是基于国际局势视角之下能够总揽全局、概括性较强的时政新闻事件。在该时政新闻时间背后,往往能够直观的体现出一个国家执政党、社会集团以及各方利益主体在国家治理以及国际关系处理上的方针政策。就我国当前时事政治而言,主要是由社会生活之中政治关系的重要性来决定其对国家政治生活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因而,针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对于掌握政治及舆论前行方向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
(二)时事政治教育的重要性1.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保障时事政治教育通过分析不同时政新闻事件可以明确判断出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下的国际关系,从而促使高中学生了解及掌握未来国家发展的前行方向以及可能采取的应对方针政策,继而不断提高自我分辨能力,在西方自由主义、金钱主义思潮冲击之下能够保持一个情形的思想认知,正确传承及弘扬我国先进的历史文化,将和谐思想融入于日常生活之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添砖加瓦。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动力的有效手段传统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课本内容千篇一律的向学生灌输枯燥乏味的内容,使得学生课堂学习效率降低的同时,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将时事政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之中,通过最新新闻动态来吸引学生关注目光,并通过该时政新闻将思想政治内容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阅历,同时推动了知识的正迁移,可谓一箭双雕之举。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时事政治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一)开展时事政治教育自主探究活动时事政治是某个时间段所发生的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新闻事件,具有典型的时效性特征。而传统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所采取的“教师整理时事政治事件相关内容→课堂之中教师照本宣科式讲解→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模式显然无法体现时事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因而课堂教学质量及成果自然而然较低。所以在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背景之下,在课堂教学工作中着重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从而概念传统教学观念,通过开展时事政治教育自主探究活动,构建“学生资助搜集感兴趣的时事政治资料及内容→课堂开展分组讨论→总结梳理多元化结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从旁辅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工作中,在充分培养高中生思维发散能力的同时,可以促使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事半功倍。如:2013年10月2日有我国发起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ianInfrtructureInvestmentBank,AIIB),其成员遍布世界五大洲,并且其他国家和地区今后仍可以作为普通成员加入亚投行来共同承担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以此来促进亚洲社会经济发展。此时,高中政治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开拓思维,通过新闻时政事件表面来仔细分析其对于我国、亚洲国家地区以及国际贸易的交流与发展所发挥的重要影响作用,并结合其他学科内容展开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讨论与分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高考乃至今后走向社会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定期组织专题讲座活动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时政新闻发生之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都应该及时组织相关的专题讲座活动,以具体实例的形式来深度解读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内涵。如:2013年9月和10月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该新闻事件背后,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和品崛起的愿景,也是我国人民为之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此时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专业性知识,结合新闻事件内容向学生传递出尊重历史文化的传承,贯彻合作共赢理念以及和谐包容的发展原则,正确理解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构建“亚洲人的亚洲”核心思想,从心目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观,做一个勇于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三)构建多媒体数字化平台,拓展时事政治教育内容转播范围步入到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后,互联网技术得到了普遍的推广使用,极大地丰富了高中生日常生活内容,使得其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德国价值教育论认为,教育内容必须传递精神信仰,促进信仰的树立。但是具备良好的科学取向并不是教育或者教学工作的唯一标准,伦理教育同样重要。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要想与时事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全面锻炼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正确掌握社会伦理,促使其日常行为与社会公序良俗相吻合,必须利用多媒体数字化平台,不断拓展时事政治教育内容转播范围,有效发挥其实践育人的功用。而为了实现此目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进行时事政治新闻的采集、撰写,成为高新技术的推广者与享用者,在全面锻炼与提升高中生沟通理解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基础上正确引导其度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强化其是非辨别能力及善恶观念。此外,通过多媒体数字化平台还可以有效宣传党和国家的执政方针理念,弘扬我国文化传承的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坚守高中生的精神高地,辅助引导高中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三、结论
综上所述,时事政治教育对于高中生树立正确的认证关、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需要在今后工作中着重强化此方面工作。同时,希望本文提出的开展时事政治教育自主探究活动、定期组织专题讲座活动以及构建多媒体数字化平台,拓展时事政治教育内容转播范围能够为当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开展时事政治教育、弘扬文化传承的主旋律、全面提升高中生综合素质提供帮助。
2016政治时事论文(二)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理论,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类解放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过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这一系列理论成果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七大把它们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开创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和阶段性成果的内在统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重要论述,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明确而科学的评价,深刻地揭示出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重要观点,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提出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飞跃。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依法治国、科教兴国等重大战略,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得到进一步丰富发展。正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他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党的十七大报告既高度概括了科学发展观四个方面的内容,又深刻阐述了每一个方面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内涵,进一步揭示出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明确指出我们的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以及发展布局、发展战略、发展道路的认识,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表明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艰辛探索,凝聚了新中国近6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好实践。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一经提出,很快得到全党全社会广泛认同,日益显示出巨大指导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从沿海到内地,从塞外到江南,从城市到乡村,举国上下处处涌动着科学发展的春潮,展现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如此“神奇”,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深刻发展变化着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顺应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在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的发展既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也承受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约束的巨大压力。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过去未曾凸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科学发展观正是为了解决新问题提出来的,它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够平衡问题,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思路,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在当代中国,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党不断思考和研究这一事业所包含的各方面的目标、任务,逐步形成和完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党的十五大、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全面发展的目标和政策,深化了对总体布局的认识。党的十六大以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进一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因此,科学发展观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016政治时事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