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哲学智慧的感悟

发布时间:2017-06-12 07:36

中国哲学的智慧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沉淀的结晶,无论是胸怀天下的儒家思想,还是追求中庸无为的道家思想,它们都是人类文明的思想瑰宝。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对哲学智慧的感悟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对哲学智慧的感悟篇一

经过半学期中国哲学智慧课程的学习,在潘老师精彩的讲述下,对中国古代儒、道、墨、法、阴阳、纵横等九家的基本情况及主张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道家“自然逍遥,清静无欲,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思想观念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以道家而言,它期望人的生命达到一种智慧的解脱,无论现实世界发生什么事,都不会对我们构成限制或障碍,因为精神的力量可以超越它们。以老子为例,他认为要从区分到避难,最后再到启明。从“道”来看一切,才能得到解脱。换言之,老子的思想比较偏向于对人生许多事情都要“保持距离”,这样才能保全自己。学习道家之后,就像把握了最基本的防身之道,可以了解自己的限制,划定自己努力的范围,而不会随波逐流。

谈到道家不得不谈的就是庄子,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生活于战国时期(约公元前369—前286年),是宋国睢阳蒙县人,先秦道家的重要人物。在道德文化领域,人们如是说:《汉书·艺文志》曾云“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诸子之中,唯独老子和庄子的学说超然于百家之外,并不参与到“取合诸侯”的行列之中。老子思想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思想暂且不谈,今天我们着重来谈谈庄子思想。庄子思想是道家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也是不以人类为中心,表现出超越的性格,所超越的是空间、时间、义与利、生与死等相对的观念。庄子是先秦诸子中对生死问题思考最深入、影响最大的一位。他以理性主义、自然主义、个体主义为出发点来探讨生死问题,形成了“全生”、“保身”、“逍遥”的生命观和超越、达观的死亡观,调和了生与死之间的紧张、对立和冲突,最后达到对生死的超越,以实现人生的大自由。

生死问题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也是最高的哲学问题,是人们关于生命本体和终极问题的思考,它体现着人们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的总体认识。“生”是人生的起点,是偶然的际遇;“死”是人生的归宿,是必然的结局。生与死的不同观念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的生命历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生死问题历来受到古今哲人的关注和重视,是每一个哲学家都不由自主地对之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不解决生死问题,人生问题便无法解决。

死亡对生命的威胁,以及由此引起心理上的恐惧与焦虑,是人的精神不得解脱与超越的巨大桎梏。先秦时期的儒、道、墨三家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实现对生死的超越,其中以道家的功劳最为卓著。“在先秦儒墨道诸子百家的人生论中,有关生死之论,实以先秦道家为最富,其所涉及的问题尤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很深,他们的生死观实堪称为中国古代先秦时期死亡哲学的代表。”在道家中,老子讨论生死问题的言论较少。他认为如果人不太重视自己的生命,反而可以较

好地保存自己。对生死问题讨论最多、研究最深的是庄子。庄子以理性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态度来看待生死,力图探讨生死的本质,撩开笼罩在“生死”之上的神秘面纱,以寻求宁静超越的精神境界。我们称庄子的哲学是关于生死的哲学也不为过。

道家学派的哲学家们是中国哲学家中最会观察自然现象,并用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群人。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观点便是其思想的基础。老子从自然论的观点出发,将生死视为极普通极平常的自然现象。庄子继承了老子自然主义的生死观,继续对死亡的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以期揭开笼罩在人们心头的不祥之云——死亡的谜底。 死亡是什么?这一直是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因为不了解,所以人们对死亡充满着恐惧。这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是显现在外的人们能够观察得到的关于死亡的各种禁忌和中国历来的鬼神崇拜。二是人们对于死亡的态度。从总体上说,人们都是生而喜、死而悲的。对死亡充满了恐惧,这使得人们不得超脱。要从根本上消除死亡的阴影,就要对死亡有个合理的解释。庄子从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出发,对死亡做出了合理的解释。第一,死亡具有必然性。死亡是自然变化的必然轨迹,生是顺应自然,同样,死亡也是顺应自然,是自然大化的一个过程。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死和生是命定的,就好像永远有黑夜和白天一样,是自然的规律,这是人力所不能干预的。《庄子·德充符》篇也有“死生存亡、穷达富贵、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的话语。在这里,庄子认识到死亡的必然性和普遍性问题。第二,死亡是自然精巧的安排。“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吾所以善吾死也。”死亡是自然巧妙的安排,让人们在毕生的劳累之后,得以安息。相反,永生则是恐怖的,因为这意味着人们永远也得不到安宁。第三,气散则为死。庄子用气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死亡,认为“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天地万物是由气所构成的,同时人的形体也是由气构成的。气无所不在,气的运动变化导致万物的生灭和人的生死。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用气的聚散来解释生死,在当时无疑是对死亡的一种最合理的解释,它揭开了笼罩在人们头上的死亡阴影的本质,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死亡和对待死亡有着重要的意义。庄子自己本人的经历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庄子·至乐》载有庄子本人一个故事。庄子妻死,其好友惠子去吊唁,却看见庄子“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看不过去,批评庄子道:“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回答:“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在这里有一个情绪转换的过程。其妻刚生时,他也像常人一样免不了悲伤,后来悟到生死大化的道理,知道人死之后,回归自然,死得其所,因而死亡是一件让人值得庆幸的事情,没有必要为死亡哭泣和悲伤。这样我们可以看出,只有正确地认识死亡,才能达观地对待死亡。

从生死自然论和生死气化论的观点出发,庄子对死亡作了进一步考察,以实现对死亡观念的最终超越。庄子在这里对死亡的态度区分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

次是“善死”。“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如何善生善死?依庄子的观点,善生就要有能适性,善死就要能顺天,适其生,顺其死。作为一个人,要活得自在,也要死得自在,这就是善其生善其死。普通人以富、贵、寿、善为人生目标,患得患失,这样的人就不是善其生和善其死。“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惽惽,久忧不死,何之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庄子的善死观念,表现出庄子对待死亡的一种理性的精神和对死亡的一种客观态度。

对待死亡态度的第二个层次是“乐死”。庄子认为,人生最大的困扰来自“悦生而恶死”的心理倾向。人之所以追名逐利,卷入利害之争而不能自拔,就在于人不能超脱生死之变。因此,“悦生而恶死”,这是人生自我设置的桎梏或锁链,是人生最大的谬误。为了破除“悦生而恶死”的错误观点,庄子主张来一个“恶生悦死”的翻转。死之所以可乐,一方面是因为死是休养和安息。“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庄子认为,人生就是“终生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相对于劳作的人生,死正是自然赐予我们的恩泽,是解除负累,使人休止的一件大好事。死之所以可乐,另一方面是因为死是人生痛苦的大解脱。庄子借髑髅之口,表达了自己的乐死的观念。“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夜半,髑髅见梦曰:‘向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矉蹙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人生在世不免有种种负累,一旦死了,便一了百了。上无君主,下无臣子,也无四季的寒热,从容自得,与天地共长久,即使是帝王的快乐,也不能相提并论,难怪庄子想恢复骷髅的生命,重新回到人间,骷髅断然拒绝。

对于死亡的第三个层次是“超越死亡”。庄子探讨生死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探讨生死问题的本身,其真正的目的,是要在了解生死问题的基础上,达到对生死的超越。庄子的理想的人格为“真人”、“神人”、“至人”、“圣人”,虽然称谓不一,但其实质是同一的。而要达到这一境界,超越生死为必经之途,因此,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只要我们能够明白生死而自然物化,从主观上消除对生死的误解,就能达到对生死境界的提升,最终达到一种自在、自然与自由的超然境界。庄子自身就表现出了超越生死的达观境界。“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有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以不平平,其平

也不平;以不征征,其征也不征。”正因为参透生死之真谛,庄子才会对待自己的死亡有“以天地为棺椁”,“以成物为赍送”的达观、豪迈之情。

“生”与“死”本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一般而言,“乐生而惧死”,“恶生则求死”,但“生”与“死”的矛盾和冲突在庄子这里却奇特地结合起来了,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入思考。究其原因,庄子之所以能够调和“生”与“死”,是因为庄子将其生死观建立在“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和“齐物论”的认识论上。虽然其中有一点宿命和悲观的影子,但这并不妨碍庄子生死观的高明之处。庄子的生死观给人们展现了一个新的视野,提供了一条解脱生死的途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知死,焉知生,只有理性地认识死亡,才能理性地面对人生的种种际遇和坎坷;只有乐观地面对死亡,才能乐观地面对生活;只有超越死亡,才能超越自身的局限性,去追求人生的更高境界。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地方盛行厚葬,丧事大办.墓穴越建越豪华, 越建越大,死人跟活人争土地.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撒纸钱已不过隐,少数人竟然撒开了人民币.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亡人数约700 万人,相关的费用高达100多亿元,这是不符合我们发展中国家国情的. 回避死亡,恐惧死亡,丧事大办这些情况说明: 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对待死亡的观念是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我们需要学习庄子对待死亡的那种豁达而乐观的态度,为此,应在全社会开展和普及死亡教育.生死是两相依的,有生必有死.虽然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的寿命在不断延长,但改变不了"人终一死"的事实,死亡是生命发展的必然阶段,人有"生"的权利,也有"死"的义务.通过死亡教育,使人们拥有关于死亡的各种知识,懂得死亡的本质及意义,坦然地面对死亡;通过死亡教育,消除人们的死亡焦虑,象谈论生一样地议论死亡使之获得更加如意和快乐的人生;通过死亡教育,改革丧葬方式,建立死亡文明,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对哲学智慧的感悟篇二

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盛世,出现了百花竞放,百家争鸣的繁荣。三教包括:佛教、道教、儒教,九流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名家、农家、杂家。

一、孔孟儒学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我理解的知识分子积极入仕儒家思想的描写。

儒家主张率真、合礼、推己及人且不问后果的仁爱精神。儒家思想对中国文人的影响应该是最深的,古代文人十年寒窗,苦读诗书,为的就是能金榜题名时,一施自己的远大抱负,为国家兴利除弊。韦编三绝,积极去游说,宣传自己就是他们积极入仕治国的体现。他们一生中读圣贤书,闻天下事,谈到国家安危则忧之哀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达济天下”可以说是历朝来很多文人的人生信条。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文人的所有理想,忧国忧民、为国奉献是他们的追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对这种思想所产生的行为的很好诠释。

半部《论语》治天下,大部分封建集权统治独尊儒术,利用儒家思想来统治国家。中国知识分子包括广大民众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很多都形成了温顺善良的性格,不到最后一步绝不造反,我认为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个原因吧。

二、老庄道学

“宁生而曳宁尾涂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知识分子清静无欲,崇尚自然的另一种选择。

在封建时代,积极入仕的知识分子比比皆是,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的状况每朝可见,有时候性命都难保,更谈不上什么大展鸿图了。于是文人们隐居山林,玩弄花草虫鱼消磨自己的壮志,只留下“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田园趣句。三国魏时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是典型的代表。他们常集于山阳竹林之下,肆意酣畅,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

这种超越自古的传统礼制,其实都是对礼法尊严的一大挑战。这或许可能是当时的社会环境造成的,但是这种放浪形骸皆自然,鄙弃礼仪道德做性情中人的做法对后世乃至今世有很大的影响的作用。不管是从开始领悟自然即能逍遥,在无边虚无中体会有限存在,还是时代让他们感觉理想和现实差异很大,变的不愿留骨而光,但这种无拘无束融入自然的生活能够让人回归原始那份本性,回归豁达的率真。

这种与积极入仕对立的老庄思想无疑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另一条出路。进则儒,退则道;顺则孔孟,逆则老庄;进而得天下,退可居田园。这两种思想构成了知识分子主要的精神境界。

感悟:

中国哲学的智慧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沉淀的结晶,无论是胸怀天下的儒家思想,还是追求中庸无为的道家思想,它们都是人类文明的思想瑰宝。

对哲学智慧的感悟篇三

在形势与政策课上听过郎老师的课之后,我们都特别喜欢老师的讲课风格,所以就选择了这门选修课,而且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也渐渐地喜欢上了哲学。

这门课不仅仅是西方哲学智慧,更是西方哲学与我们中国哲学的交流,并且让我们也更加得了解中国的哲学智慧。这之前从来没有自己的思想,更加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但是现在觉得真的有些思想被改变了,被升华了。让我受益匪浅。

这门课里,郎老师举了好多例子为我们解释西方哲学智慧:从周星驰讲到李小龙,从中国的老子、庄子到外国的苏格拉底、康德。以前认为哲学是晦涩难懂的,但是现在发现也挺有意思的,每节课都有亮点。以至于现在学弟学妹们问该选哪位老师的课的时候,我们都会推荐郎琦的课。

一直觉得哲学是特别神圣的科目,从高中开始老师就讲:哲学就是起源于人类精神试图超越自身有限性通达至高无上的自由境界的最高理想。现在还不是特别的理解高中老师的意思,或许我没有那样的“慧根”吧!所以一直认为哲学是我们这些平常人不可以亵渎的高贵事物,并没有深刻的思考过。哲学不像其他自然学科那样只是积累的过程,它没有定论,只有各种各样的解答方式。所以,哲学不像我们学习其他的课程一样可以学出来,它需要我们深刻的思考。后来我就问我的一位学哲学的同学,哲学究竟是什么或者是要怎么样才能明白那些我不懂的语言。他告诉我说: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在希腊文

里面philosophia本意就是爱(philos)智慧(sophia)。其实觉得这个解释我早就想到了,作为英语本科生我只理解到了表面的意思,却始终不懂它的深层含义。他说智慧和知识是不同的概念,知识只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而智慧的含义太大。我想对于一个人来说,知识是可以学来的,但是如果爱智慧的话,必然想拥有智慧吧。所以我想这也是哲学家爱哲学、深究哲学的地方吧。

我给同学说我们的哲学智慧课讲到了周星驰、李小龙等著名人士,同学也问到这些名人和哲学有什么联系。是啊,在这之前把他们和哲学放到一块,我肯定不会想到他们会和西方哲学智慧有关系,但是现在只要说到他们,我就会想到郎老师讲的他们的一些事,特别是当音频和视频结合到一块儿用的时候。其中颠覆我的思想的是那首《我不是真正的快乐》歌以及MV,在我们的眼里周星驰确实是喜剧明星,而且从来都是那么快乐阳光,从来都不知道每个阳光的人背后都会有同样的灰暗,而且不是每个人的成功都是那么手到擒来,不是每个人在成功之后都可以笑傲群雄,不是每个人的成功都可以长久得不用劳动来培养。我们亦然,所以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坐享其成,安心地做自己的“啃老族”?

所以这门课不仅仅是教会我们怎样理解哲学,更是教会我们如何拥有自己的思想。哲学确实给我们营造了一个理想的境界,但是也在指导我们向那个境界攀升。

对哲学智慧的感悟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