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经营方式
中小企业是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小编整理了一些中小企业的经营方式,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中小企业的经营方式
当前,企业并购已是司空见惯,大企业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在国际、国内日益巨大的大企业挤压下似乎生存的道路更加狭窄,如何能找到行之有效的策略获得自己的竞争优势是中小企业刻不容缓的问题。
树立信心寻找优势
首先作为中小企业应该对自身有个客观的认识,记住一句话“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必然也会打开一扇窗”。如果由于企业的弱小而丧失信心就很难将精力集中在如何找寻自身优势上,很多中、小企业正是由于没有信心一直没能找到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只要能做点加工或者能暂时存活仿佛就已经很满足,这是没有信心,不敢去想不敢去做也就谈不上发展。上海的阿明瓜子也是从炒锅炒瓜子起家,现在是休闲食品的领军品牌之一;武汉的精武路的鸭脖子以前只是个排挡,现在已经年销售几个亿,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鸭类肉食品加工企业……如果没有信心,谁会想到这些不起眼的小生意能作成这么大的产业。
中国的中小企业太多的是为生存而担忧,因此蒙蔽了看清自身的眼睛。诚然作为中小企业先生存才有发展,这是个必然前提,但不能因为这种担忧而丧失自信,正因为这个自信是个态度、是个决心、是解决问题的动力,因此我们中小企业要想发现优势、获得优势就必须先树立信心。
运用策略制造优势
运用策略产生的优势其实就是“田忌赛马”,以己之长攻彼之短,以集中攻零散,以错位方式攻对方薄弱环节,这就应了“商场如战场”的老话,运用战术得当就能以弱胜强。
集中产生优势
尽管中、小企业的人力、财力不能与大企业同日而语,可是中小企业可以将自己的资源集中在一点,取得局部的优势,大品牌不可能为每一个市场都投入一样的精力和资源,因此中、小企业仍可获得局部的优势。
在浙江桐乡一个卖场采取了竞标方式,拍卖日化区一年的陈列、宣传权,卖场根据陈列区域的不同划分了5个标的,结果一地方品牌以25万高价成为标王,经过竞拍,日化区只剩下6个品牌,即便是宝洁这样的大品牌尽管还保留在卖场内,然而被调整到非常差的陈列区域,销售急速萎缩,而重标企业因为有资格设立导购并相应有陈列、宣传的巨大优势,因此成为标王的企业日销量从原来的几百元猛增到3000元左右。
依仗地利的优势
很多地方性品牌都是依仗占据地利获得优势,从生产、运输的成本上本地企业有着巨大优势,作为全国性大品牌尽管财大气粗,不过强龙难压地头蛇,与地方品牌的硬拼也未必占到什么便宜。丝宝总部在武汉,一向重视武汉及华中地区的领导地位,在武汉市场的洗化、日用多个产品中始终保持着第一的位置,就是依仗地利的优势,在促销战中只要对手宝洁发起攻击可以说丝宝都给予更严厉的还击,因为丝宝生产基地就紧邻武汉,占尽仓储、运输等成本优势,不论促销战如何激烈,丝宝也能在武汉这个地盘上具有更大的优势空间,将任何品牌击败。这还不算其他由于本地化的政策、人员关系等产生的一系列优势。
找到对手的空白或薄弱市场
大品牌大多占据着重要的市场,但是由于资金和能力有限,大品牌也无法顾及所有的市场,因此他们的重点都是从最重要的市场开始,逐步向二、三级市场发展,作为中小企业可以把大品牌不是特别重视的市场甚至是空白市场作为自己的主要战场,避免了与大品牌在主要市场的正面交锋,同时也攻击和占领了对手的薄弱环节,非常可乐主攻农村市场成就与两乐的三足鼎立局面就是成功的例子。
转变劣势成为优势
产品单一变专业:
产品单一就突出一个专字,我们只做这一个产品所以更加专业,企业做大为了适应自身的发展要求和扩大消费群体都必然选择产品延伸、多品种甚至多元化发展,此时正好暴露出了其短处,这个企业就不可能一心一意只在一个产品上面,此时中、小企业尽可能将自己打扮成一个非常专一的角色,我们只做这一种产品,大宝在激烈的化妆品市场能发展壮大完全是体现在一个专字上,很长时间内大宝只生产sod蜜一种产品,让这种产品成为“专为咱老百姓生产的化妆品”使之市场地位不能撼动。另外从企业的资金实力来说,专注一种产品或服务更容易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根基不稳化时尚:
作为品牌历史悠久给人诚实可信的感觉,可是也会给人老化的印象,所以中小企业可以将品牌历史较短转化为时尚、新一代的感觉,当年百事可乐就是凭借这一招“新一代的选择”才在可口可乐的面前立足。我们可以看到市场中的后来居上者大多与新潮、时尚有关,因为中小企业无法和老牌大企业比拼资历和实力,但是在时尚面前这些老牌企业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甚至成为劣势,此时中小企业就能与大企业在公平的环境下竞争,甚至还能因为自身的历史较短而抢占先机。
规模太小利定制:
小企业的生产往往由于没有大规模采购、生产的成本优势导致在市场中的完全被动局面。反向思考,中小企业如果转为定制产品,根据客户需要灵活的调整产品,就可以让大企业的规模效应优势荡然无存。大企业不可能为了与中小企业抢占定制的细分市场而发动进攻,只能是任其自由发展,小企业就在定制市场中获得了优势,赢得了宝贵的生存空间。
资历太少服务好:
中小企业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们都服务过哪些客户”,客户希望以此证明企业的能力、实力及信用,这时中、小企业应该避开正面的回答,而从反面说明正是因为目前客户较少,因此服务会更加周到,价格也会很有竞争力。例如印刷行业有很多小的印刷企业很受青睐,原因就是大印刷厂定单特别多,肯定要保证大客户的任务先完成,自然中、小客户就会受到冷落,此时小印刷企业合理的价格、快捷周到的服务当然比大印刷厂更能赢得中、小客户。
价值不明利润高:
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由于尚未被消费者认可所以很难被经销商接受,其实价值未认可本身也是优势,记得一个超市老板曾说过宝洁的产品他根本就不愿意进货,原因是该品牌太大,所以给予经销商的利润很低,支持、结算各方面的政策也非常苛刻,只是这样的品牌如果超市没有货消费者就会对该超市产生怀疑,正是客大欺主,宝洁才敢依仗自身的强大实力对下游经销商如此强硬。因此中小品牌才是超市的真正利润来源,大品牌不过是个门脸,价格非常透明,就好象是消费者的一个价格参照物,消费者会根据不同超市间这些知名产品的价格差异来判断哪家的价格比较便宜,因此有些超市会在日常大品牌上不赚一分钱甚至倒贴来给消费者一个“质优价廉”的好印象,那么赚钱就只能是靠不知名的产品,懂得这其中的机巧,中、小企业就能由于价值的不透明而给予商家更多的利润,自然就转劣势为优势。
巧妙经营获得优势
独特个性
只要产品有个性,就会有优势。食草堂原本是个手工牛皮制品的小作坊,自己用手工加工牛皮的钱包,皮包等,这个作坊现在却在全国开设了多家连锁店,而且都有不错的销售业绩,这其中就是因为独特二字。小作坊原本无法与国际、国内的名牌皮具相提并论,但正是因为独特个性就在市场中站稳的脚跟。首先“食草堂”这个个性鲜明的名称刻在木制的匾额上就让人觉得很与众不同;其次整个店铺尽管地方不大,可是全都精心用木雕及草绳装饰,货架及陈设也全是木制,并且所有的木制品经过烧烙等方式处理成非常陈旧的样子,门前经过的人无不被吸引近来驻足观赏;最后每个产品都是手工制作并压上“食草堂”的品牌名称,显得非常精巧别致,手工也让这个“作坊”里出来的产品价值倍增,价格丝毫不逊名牌皮具。同样专卖木梳的“谭木匠” 也属此例子,能够获得这样的竞争优势都只是因为他们独特的个性。
限制规模
和大的企业不同,小企业规模增加并不一定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曾经有一家小餐馆只有二十多平米,可是由于菜的特色和别致环境每天都是从中午到晚上都是排队等候的顾客,后来这家老板看生意这么好决定扩大规模,一下就扩大到150平米,原以为这样生意就更好了,结果恰恰相反,只有零零星星的几个顾客,结果没多久就关门了。同样的情况在小服装店、饰物店也时有发生,这就舍弃自己的优势而造成的结果,小店有时靠的就是物以稀为贵的人气,正是因为有人排队所以更多人才会慕名而来,可是一旦规模扩大不但经营管理等各项成本上升,而且顾客也就不再把这当作一个别致的小店看待,就会同别的大店铺、大企业比较,自然优势就变成劣势,因此小企业不妨限制规模及产品的供应量,以求获得稀缺的优势。如考虑发展,可以开两家小店也许比一家大店更能保持自身优势。
引起好奇
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吸引注意是个立竿见影的方法,这个方法就连必胜客这样的大型企业也在运用,必胜客刚登陆国内的时候没有多少广告,可还是马上就引起了消费者的注意,就是因为只要有必胜客的地方就一定会有人排队等候,排队是最好的广告,即便没有任何人给你形容它的披萨多么美味,你也会好奇的去尝试一下。其实必胜客完全可以增设一些就餐席位或者再多开几家,可是为了有这种口碑效应及长远发展,他们宁可让“上帝”天天在门口排队等候。
同样原理的新加坡面包新语无论是登陆北京还是抢滩上海都获得的强烈的市场反响,尽管价格是同类烘焙食品的一倍左右仍然是每天“长龙”不断。采用不锈钢与玻璃为主要结构完全区别的其他面包店;全开放式的厨房每道工序多在消费者眼皮下完成;“阿扁”“香姑六婆”“蕉点”等名字新奇独特;自助式挑选等多种手法让消费者无法抗拒好奇心的驱使……难怪2000年才在新加坡成立的“小企业”2003年就在新加坡上市,现在已经把店开到了全世界。
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
(一)生产规模中等或微小,因而投资较省,建设周期短,收效较快
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的首要特征之一,即在于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但凡是小企业,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使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完全体现在经营者的积极性上。由于经营者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反应灵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治理权合一,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其次,中小企业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个人在企业中的贡献轻易被识别,因而便于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不像大企业那样在庞大的阶层化组织内容易产生怠惰与无效率的情况。可见,中小企业在经营决策和人员激励上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因而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作出迅速反应。所谓企业小、动力大、机制灵活且有效率。当有些大公司和跨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得不压缩生产规模的时候,中小企业却在不断调整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从中获得新的发展。
(二)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机制灵活,能发挥“小而专”,“小而活”的优势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也无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从世界各国的类似成功经验来看,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这是众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此外,随着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摆脱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生产同大型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不仅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大企业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三)经营范围的广泛性,行业齐全,点多面广;成本较高,提高经济效益的任务艰巨
一般来讲,大批量、单一化的产品生产才能充分发挥巨额投资的装备技术优势,但大批量的单一品种只能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主要方面的需求,当出现某些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时,大企业往往难以满足。因此,面对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突出个性的消费需求,消费品生产已从大批量、单一化转向小批量、多样化。虽然中小企业作为个体普遍存在经营品种单一、生产能力较低的缺点,但从整体上看,由于量大、点多、且行业和地域分布面广,它们又具有贴近市场、靠近顾客和机制灵活、反应快捷的经营优势,因此,利于适应多姿多态、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非凡是在零售商业领域,居民日常零星的、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都可以通过千家万户中小企业灵活的服务方式得到满足。
(四)中小企业是成长最快的科技创新力量
现代科技在工业技术装备和产品发展方向上有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向着大型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向着小型化、分散化方向发展。产品的小型化、分散化生产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非凡是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许多中小企业的创始人往往是大企业和研究所的科技人员、或者大学教授,他们经常集治理者、所有者和发明者于一身,对新的技术发明创造可以立即付诸实践。正因为如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型的中小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在微型电脑、信息系统、半导体部件、电子印刷和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有许多中小企业仅在短短几年或十几年里,迅速成长为闻名于世的大公司如惠普、微软、雅虎、索尼和施乐等。
(五)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差;资金薄弱,筹资能力差
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在流动资金提供方面可能是世界上最多的,虽然有很多对银行贷款的抱怨,贷款资源的配置问题始终需要解决,同时债务部分比例失调蕴涵着金融风险,要想办法予以解决。
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热线
流动资金占GDP比例较高
在中国经济中,与世界情况相比,中国是商业银行提供流动资金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流动资金也是有风险的,比如产品是否能够销售出去。但是在中国形成这么一个概念,就是流动资金可以完全依靠银行,中国流动资金占GDP70%以上,有些国家只有中国的一半左右,还有的只有中国的1/3。
流动资金贷款这么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原材料库存,中间材料库存很大;企业自有资金如公积金、保留利润等被大量用于扩大再生产、基本建设等投资,造成流动资金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银行。
企业融资按渠道的不同主要分为四类:上市发行股票融资,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民间借贷。我国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小生产的生产方式,规模较小,很难达到我国对于上市企业的要求,所以大多中小企业不能通过上市来融资。而发行企业债券在我国是被严格控制的,不但对发行主体有很高的条件要求,并且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目前只有少数大型国有企业发行了企业债券。对中小企业来说,发行企业债券是不现实的债权融资渠道。事实上,大多中小企业更希望通过银行借贷的方式来进行融资,然而在商业银行方面,更愿意贷款给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许多中小企业被各种严苛的条件拒之门外。据不完全统计,中小企业贷款申请遭拒率达56%。
对于上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2012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地区及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相关政策,对企业反映的部分行业领域进入规则、标准和条件仍不够明确具体等问题,要抓紧研究解决。有国务院新36条细则做后盾,融资租赁或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重要渠道,中小企业融资重见新曙光。
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
一、以取得外部规模经济作为战略选择
走“小而群”的中小企业发展之路 一般认为,缺乏规模经济优势是中小企业相比于大企业所具有的一大显著不足。而与大型企业产生于内部分工和专业化的规模经济相区别,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地理上的产业聚集,亦即依据外部分工和专业化协作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例如,在外界印象中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浙江经济发展,它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立足于一乡一品、一县一品乃至一市一品,将许多同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集中在某一地区进行,因而使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随着整个地区产业规模的扩大而不断降低,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有效地构成了其在国内和国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可见,通过企业集群化,既能够促进其彼此之间的合作来节约交易成本和中间费用,减少生产投入,提高经济效益,改变单个中小企业因自身规模原因而处于竞争劣势的不利地位,又可以利用集群内企业生产经营同一产品的特点,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地区规模经济”,从而有力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二、实施“小而专”和“小而配”的协作化经营战略
一方面,与大型企业通过分工和专业化建立稳定而密切的协作关系,成为大规模、集中化生产体系的组成部分,这是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途径之一,既有利于改进专业化生产技术,保证产品质量,又可以使中小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为其提供零部件生产和服务的中小企业。
美国的福特、通用两家汽车公司各有4万和6.2万家中小企业分别与之建立了各种协作关系,日本的松下、日立、东芝等公司的产品中有 70%的零部件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当前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内中小企业应当摒弃“小而全”和“小而散”的经营模式, 跳出外延式扩张的窠臼,避免规模不经济,力争成为与大企业生产经营相配套的外围企业,为大企业提供相关配套服务,依托大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逐步走上以小补大、以专配套和专、精取胜的良性发展道路。
三、根据中小企业贴近顾客、贴近市场的有利条件,采取“小而特”的差异化经营战略来进行拾遗补缺
中小企业投入少,经营规模小,生产能力有限,不容易达到大企业那样的规模经济要求而保持成本水平的领先地位,以获得竞争的主动权。但中小企业点多面广、贴近顾客和市场,可以根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特”的原则来选择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进行目标营销。
通过突出特色经营和个性营销, 着力满足小批量的特殊用户需求,以与众不同的服务或产品特点来吸引消费者,占有那些批量小、个性强、营销微利的市场领域,从而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当今国内外消费品贸易中,特色化、多样化、个性化已成为营销方式的主流,中小企业可以凭借其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和显著的经营特色,在满足多样化、小批量的市场需求中呈现优势。
四、积极推行技术创新战略,不断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所谓企业的竞争优势,说到底是由它所能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决定的,但这种价值的多少则取决于企业的核心能力——技术创新力。市场竞争与其说是产品竞争、服务竞争,不如说是技术竞争。因为通过服务及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所带来的价值增加毕竟是有限的,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开发的新产品所带来的价值才是无限的。
鉴于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低成本劳动力的传统优势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因此,通过技术创新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已成为中小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焦点。具体来讲,中小企业应从自身的人才、资金相对不足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应积极利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科研、技术优势,通过共同分享研究开发成果来促进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开发新产品的条件和经费,因此要注意扬长避短,专注发展自己的核心专长。
中小企业的经营方式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