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书籍《小时代》火!只因中国观众太傻
这篇文章在人人网上,已分享了2万次,阅读超30万次,当然作者的观点很偏激,得罪大部分人。《小时代》与郭敬明的众粉丝,请稍安勿躁,允许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嘛。
在中国,有个神奇的现象,只要犯同一个错误的人足够多,那这个错误就不再是错误,而变成了中国特色。
上大学的时候曾经被老师问到“你们觉得电影是什么?”,我们一帮导演专业的同学递交的答案里,无非能提取出来几个关键词:艺术、创意、概念、情怀、故事、技术——技术!在我们这一帮学导演的理想主义学生看来,技术在电影中的地位,相比于前面几项已经很低了。
“导演的定位是艺术家而非技工,导演的工作是创作而非堆砌器材”这句话就常被我拿来警醒自己和身边的人。在我们看来,导演对技术的追求应该是属于一个基础的,地基般的需求,或者说,在和电影相关的元素里,技术大概就是离艺术最远的词了。
但真正让我记住的,却是随后老师对我们答案的评价。
“我希望你们从业了以后,还能坚持你们刚才说的答案。”她说,“因为从现在来看,中国的电影有且只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不是你们说到的任何一点,而是钱。电影不是为艺术拍的,而是为钱拍的,衡量一部电影的不是口碑,而是票房。始于钱而终于钱,这就是中国电影。”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但我们并不是惊讶中国电影的核心是金钱,而是惊讶这项我们一直认为是潜规则的东西,已经被堂而皇之地被放在了台面上。
何谓《小时代》?
《小时代》这部片票房会大卖,这点我从第一次听说郭敬明的这部小说要改编电影,就毫不怀疑,甚至连片子会用帅哥、美女、奢侈品这些元素来吸引观众,也都猜了个八九不离十。这部片子的出现并没有使我惊讶,而只是引发了我深深的惶恐。
片子本身的质量,在我一个大学主修导演专业的人看来,是彻头彻尾的垃圾。这部导演一栏赫然挂着郭敬明的电影,实际究竟是不是郭敬明导的,我在无法求证之余,只能表示深深的怀疑,因为片中的构图剪辑分镜,甚至两个长镜头的调度,显然不是一个没有接受过正规导演培训的人能够驾驭得了的。
当然,并没有明文去规定,导演在片场具体要从事什么工作,所以镜头设计可能全部都堆给了摄影,调度设计可能全部由副导搞定,导演中心论这种没用的思想,在中国特色电影产业下,也被自然选择般淘汰。
但除了这些,这部电影真正带给我们的又是什么?
在这里又带出另外一个故事,我以前有幸跟随一位在上影厂有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录音师,学习影视声音创作,她常抱怨的就是,国内年轻导演在拍片时,已经越来越不注意声音上的细节,也越来越不把录音师老前辈的建议当回事。
这点我认为在《小时代》里体现得近乎完美:片中声音上的问题,简直让人分不清这是一部主流院线的商业片,还是一部学生作品,同期录音和后期配音交替之混乱,人物声场错乱的毛病屡有发生,动效的拟音做得也只是差强人意,更可怕的是这部电影基本没有环境音,在人物无对白、调度无动效的时候,整部影片就和静音了一样尴尬,配乐没有一次是符合情节逻辑或情绪诉求的,大段的歌曲配上平行剪辑,也没能让观众对片中人物关系信服。
同样的声音错误和问题,在《西游降魔篇》中也层出不穷。
你可以说好莱坞也有烂片,但没有一部“好莱坞烂片”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现在批评一部好莱坞电影“无节制堆砌特效垃圾”,已经和无责任甩下一句“唉又是老套的个人英雄主义”,显得一样无知而又自以为是了。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当代导演对自己电影声音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不严谨?我研究了这个问题许久,直到有一天向别人阐述这个问题的时候,得到了如下的答复:
“哪有普通观众会去注意这个呀。”
茅塞顿开,原来都是观众给惯的。你花不花心思在声音上都有票房拿,傻子才去费工夫。
除此之外,意淫和浮夸的故事,缺乏逻辑的情节构建,平面而脸谱化的人物塑造,观众认同感的缺失,矫揉造作的对白,绝望地企图缝补支离破碎的叙事,以及——一如既往的——根本不会演戏的俊男靓女。
仔细一想,上面的这些元素,可以套用于国内大部分叫座不叫好的电影当中:《西游降魔篇》、《致青春》、《富春山居图》用的又何尝不是相应的套路。国产片近几年的发展,可以被类比为“食客品味决定餐馆水平”,制片人导演们绝对知道什么是好的电影,但他们仍然可以毫不犹豫地为了那数量众多、审美拙劣的观众去扼杀那些好的电影。
毕竟,有品位的人,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实在占少数,得罪他们的代价小。
何乐不为?
何谓能火起来?
我经常听到不理解的声音:为什么像《致青春》、《富春山居图》之类的电影,在时光、豆瓣之类的电影网站评分都非常低,却依然能狂卷内地电影票房呢?电影观众真的不知道好赖么?
这里就可以类比一下,前些日子传得很火的那个“幸存者偏见”来解释:
二战时候,英国的轰炸机每次执行任务回来,都损失惨重,许多飞机被击落。然后军方坐不住了,打算给飞机加防护钢板。可如果全身加钢板的话,飞机就没法正常执行任务了,于是请来了一个数学家。数学家来到机场,对每一架飞机身上的弹孔进行统计,结果发现机翼和尾部的弹孔最多,而驾驶舱和油箱最少。当数学家汇报给军方时,军方立刻就打算给机翼和尾部加固。可数学家却说应该给驾驶舱和油箱加钢板,因为那些机翼和尾部中弹的都飞回来了,而驾驶舱和油箱中弹的,都被击落了。后来军方听了数学家的,果然损失的飞机大大减少。
同理,在豆瓣、时光之类网站,记录电影并打星的观众群体的平均影商,一定比其余观众群体的平均影商高。换句话说,真正想去看这些不尊重观众的电影的人,一定不是关注或者在乎豆瓣时光评分的群体。能在豆瓣时光网上给烂片差评的人,就好比那中弹之后飞回来的飞机,每发现这么一个人,要意识到他身后,有至少十个喜欢看烂片或者根本不介意看烂片的亲戚朋友。这是非常恐怖的。不要从网络媒体评论来审视中国人的影商,因为数量最多,影商最低的永远都是沉默的大多数。
《小时代》能火起来的原因,除去成功调动这沉默的大多数以外,和院线排片也有紧密联系:在上映的当天,几乎所有电影院都将此片安排为优先放映——这种待遇基本是每部大片都有的——但个别院线甚至让这部片子占据了100%的排片,这可是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这就已经等于剥夺观众的自由选择权,“爱看看不看滚”一般的流氓行径了。
豆瓣上有人自曝是电影院工作人员,来给豆友答疑解惑,有人问到这个院线的排片,是否是被制片方暗箱操作过了?此人给的答案是,据他所知没有。
即使这个答案为真,我觉得如此排片肯定也是经过暗箱操作的,只不过不是来自制片方,而是来自于影院管排片的经理的自主意识。如此一来,上到制片人下到影院经理,全都可以不惜为了赚到多数人的钱去得罪少数人,真可谓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这种情况是现状,是事实,但不是健康的或持久的。
何谓傻逼?
在文章开头,就给全中国大部分观众扣了这么一个帽子,当然需要详细解释解释。
之前陈谌的一篇“这个世界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其实已经基本把这个现象描述的特别清楚了,但我特别不满意的就是,那篇文章最后戛然而止于这么一个结论:
“不同的商品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这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从票房上看,确实有不少人就是爱看这样的片子,觉得这片子不烂,这是个人喜恶,我无权干涉。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的市场的确还不够成熟,不能为一些真正好的东西提供保障,反而成为一些残次品甚至‘畸形儿’温床,试想一下,当一个好的东西不能给他的生产者带来甜头时,自然没有人会愿意去冒这个风险将它做得‘好’,究其原因,我不再过多阐述。”
假如这个话题继续阐述下去会获得什么呢?我推测,就是我标题中的结论,可能我也是作者文中说的“高姿态”、“不冷静”者。但作为一个不甚安于现状的电影人,只想问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1、现在中国电影产业和市场的发展,以国际标准来看是健康的么?
2、如果不是,那怪谁?
陈谌的看法就是,观众和消费者永远是上帝,面对他们我们要谦卑,要冷静,要去迎合。我觉得他能想到这一步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典型闷声发大财的节奏,他赚得盆满钵满的几率,比我大到不知哪里去了。
但引用一下《暗夜骑士》里的台词:He’s the hero we deserve, but not the one we need right now.
市场需要这样作品,但进步不需要。阻碍电影产业进步的元素可能有很多种,所以我们有时就要稍微大胆一点,稍微无畏一点,去指责那看起来无辜、庞大而愚蠢的观众群体。在无意识中仰仗自己拙劣的审美去贡献票房、助纣为虐的观众,真的只配得上傻逼二字。
自从谢飞写了一封呼吁电影分级的公开信之后,许多真假电影人都觉得,分级才是影响产业发展进步的最大瓶颈,总有人把中国电影质量发展不起来赖到审查制度上,对此我只有一句话相送:没有审不过的皮克斯,只有看不腻的喜羊羊。国民审美才是电影质量发展的根本瓶颈,而非审查制度。那无辜、庞大而愚蠢的观众群体,才是整个产业的死敌。
另外说郭敬明大学念的影视专业的,在自证傻逼之前,麻烦查查他最后拿没拿毕业证以及原因。
说你牛逼你拍个好的之类话的,在自证傻逼之前,想想自己写过什么文章,你牛逼你写个好的。
以上就是网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内容哦! ,因你而精彩。
励志书籍《小时代》火!只因中国观众太傻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