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
在高中历史课本上我们了解过很多中国古代名人,而有些同学也会对一些相关名人发励志故事感兴趣,那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项羽
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死得窝囊,固然与其缺乏谋略,逞匹夫之勇有关,但他一生最大的失败莫过于鸿门宴上的一时纠结,优柔寡断,错失良机,致使功败垂成。
当时项羽的纠结,总结起来就是:打不打?杀不杀?追不追?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破咸阳,欲在汉中称王。当时项羽是各路诸侯公认的带头大哥,做小弟的刘邦竟敢拔份儿,这让他十分恼怒,下令大军枕戈待旦,收拾刘邦这个流氓混混。
此时,项羽的叔叔项伯顾念旧交张良,就连夜跑到刘邦大营通风报信。刘邦自知实力不如项羽,不敢硬拼,就跟项伯说自己并无称王之意,并决定第二天去向霸王当面赔罪。
项伯赶紧跑回来,跟项羽说了很多刘邦的好话。耳根子软的项羽本该责罚叔叔的通敌行为,可是他的脑袋却像进了水,在打与不打之间,纠结了起来。纠结最后的结果是答应刘邦赔罪的请求,看看他的表现再说。晚饭时还咬牙切齿磨刀霍霍,临睡就改成约在一起喝酒了。
对此,项羽的干爹范增却不认同。他对项羽说:“刘邦早先是个贪财好色的混混,入关后却秋毫无犯,肯定憋着什么坏。我曾让人给他相过面,此人有天子相,将来是跟我们争天下的劲敌,应该尽早除掉,免留后患。”两人商定在明天的酒宴上派项庄刺杀刘邦,并在帐外安排刀斧手,不留一个活口,项羽答应依计行事。
第二天,刘邦果然轻车简从,只带了张良、樊哙等人登门赔罪。一见面就给项羽说好话,反复强调自己并无称王称霸的野心。项羽觉得刘邦认罪态度很好,也没有带护卫前来,对于杀不杀刘邦又开始纠结起来。
范增却不像项羽这样想,他觉得简直是天赐良机,必须好好把握。酒席宴间提出让楚营的舞剑器高手项庄表演个节目,活跃一下气氛。不待项羽表态,就安排项庄登场。项庄已经秉承老板干爹的旨意,剑花一抖,舞将起来,剑气森森,充满杀意。在座项伯感到不妙,就拔出佩剑跟项庄对舞起来,处处护着刘邦。对此,范增很不高兴,而项羽却装作没看见,他的内心纠结成了一团,觉得刘邦已经登门谢罪并表示臣服,干吗非要赶尽杀绝?干爹的担心是多余的,项庄舞剑有失厚道。
项庄一登场,张良就看出了玄机,名为舞剑助兴,实则意在取沛公性命。连忙说道:“我们的樊哙将军也是舞剑高手,何不让他跟项庄勇士切磋一下?”转身出帐告知樊哙情况危急,赶紧到帐内护驾。樊哙可是刘邦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连襟,一听危险,就仗剑怒冲冲地闯进了大帐。
如果此时项羽顺势怪罪,使个眼色就可以把刘邦等人剁成肉酱。可他偏偏没有这样做,就连干爹范增屡次发出的暗号也装作没看到。反而扔给樊哙一个半生不熟的猪肘子,赞许他豪气干云。宴饮当场刺杀刘邦的机会就这样溜了。
此刻的刘邦如坐针毡,项庄冒着寒气的剑影,让他很难受。即便樊哙进来,也不够人家收拾的。于是,借故尿急跑出大帐,留下车辆随从和一对玉璧,所有擦屁股的事情全权交由张良处理,自己从小路逃了。
见刘邦撒尿迟迟不归,项羽派人出去找。张良进来道歉:“沛公不胜酒力,不能当面告辞,命我奉上白璧一双敬献大王。”项羽追问刘邦去向,张良回答已然返回。刘邦尿遁项羽是看出了端倪的,如果即刻派兵追赶,取回刘邦首级就是小菜一碟,可是他看到张良献上的玉璧,又纠结起追不追来。他这一纠结不要紧,鸿门到霸上抄小路不过20里,刘邦早就跑回自己的地盘了。
就这样,项羽的再三纠结,让煮熟的鸭子飞走了,为他千古悲情的人生埋下了祸根。
在当今我们很多人也跟项羽一样,百般纠结,举棋不定,错失良机,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自我较劲儿与反悔中,以至于把人生输得精光。请关闭你的纠结模式吧,把握住最佳的时机,让你的人生精彩纷呈。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欧阳修巧计救勇将
宋仁宗时,狄青率部多次与西夏作战,西夏兵溃不成军,西夏王李元昊只好向北宋称臣。宋军班师还朝时,百姓们纷纷堵在路上,来看他们心目中的大英雄。狄青不断向大伙儿拱手致意。
宰相陈执中进宫对宋仁宗说:“狄青已深得民心,如果不除,必成大患。”宋仁宗暗暗有了除去狄青的念头。
皇四年,岭南侬智高煽动部分少数民族造反,他们声势很大,没多久就控制了几个州县。宋仁宗想到了狄青,又不放心,就与陈执中商议,先命陈曙带兵十万前去迎敌。
陈曙是陈执中的心腹,精于吏道,却不会打仗,被叛军打得落花流水。宋仁宗只好再次起用狄青。陈执中心里不快,又怕狄青再立大功,派人密令陈曙:狄青大军一到,侬智高必败,这头功你一定要抢到手。
临走前,欧阳修为狄青饯行,说:“这一去,你要冷落百姓,如果他们再围观,你就用鞭子狠狠抽打,尽量让他们恨你。”狄青不解,欧阳修说:“当初韩信领兵在外,听了张良的话‘自污’,并在行军打仗时大肆掳掠,以至于百姓们怨声载道。刘邦知道后,虽然嘴上对韩信严加斥责,心里却不再怀疑他。”狄青恍然大悟。
狄青离开京城没走多远,便遇上一群百姓来看他。狄青狠狠心,下令说:“给我乱棒打散。”一连打了几次,狄青的名声彻底坏了,人们都说他升了官就忘了本。
消息很快传到宋仁宗那里。宋仁宗大喜,对陈执中笑道:“狄青是莽夫一个,怎能如此对待百姓?朕一定要严惩他。”陈执中暗暗嘀咕:狄青怎么变聪明了?
到了阵前,狄青传出命令:谁都不许贸然进兵,违者一律斩首。他想先查清敌情,再一举破敌。陈曙以为狄青怕他抢功,暗暗带兵出去,偷袭侬智高,谁知被敌兵牢牢困住,搅乱了狄青的计划!
狄青大怒,亲率精兵,冲进敌营,救出陈曙。陈曙跪下,正要谢恩,狄青大吼一声:“给我绑了,拉出去斩了!”陈曙料想不能活命,心生毒计,对众士兵高声说道:“狄将军是真龙天子,死在他手下,我没有怨恨。你们还不快拜?”说罢,就对着狄青叩头,高呼“万岁”。一些士兵没明白怎么回事,随着他跪下,高呼“万岁”。狄青惊得浑身发冷,一刀杀了陈曙。
狄青很快平定了叛军,逼死了侬智高。凯旋时,他很紧张,陈曙喊他“万岁”一事,沉沉地压在他的心头。
欧阳修出城迎接狄青,最早知道这件事,说:“你怎么能杀陈曙?岂不是有杀人灭口的嫌疑吗?当时,你应该随着陈曙转身跪拜,就当是你们一同拜皇上的……”狄青怔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欧阳修想了一会儿,骑上狄青的宝马,飞速回京,找到好友刘敞,请他赶快打点一份厚礼,送到陈执中家里,想方设法缠住陈执中。
陈曙喊狄青“万岁”一事,陈执中也是刚刚知道。他高兴坏了,正要出门去见皇上,刘敞突然登门。刘敞是监察御史,陈执中不想得罪,况且刘敞是来送礼的。于是,两个人慢慢拉起家常来。
欧阳修匆匆来到宫里,见了皇上就说:“臣请罢了狄青的官职。”宋仁宗一愣,说:“狄青刚打了胜仗,怎好罢官?”欧阳修说:“臣夜观天象,发现狄青这个将星属阴,西夏属阴,叛贼也属阴,近年的大洪水也属阴。如果罢了狄青武官之职,一切灾难便会自然消退。”
宋仁宗非常迷信,说:“以这个理由罢免狄青,是很充分的。以卿之意,狄青该到什么地方去?”欧阳修说:“陈州属阳,可让狄青执掌陈州。”仁宗当即颁旨:狄青有功,但其性有违天意,回京后,稍做休息,即前去陈州上任。
见太监拿着圣旨出了宫,欧阳修长出一口气。这时,陈执中也来朝见皇上,气喘吁吁地说:“臣请处置狄青。”宋仁宗笑道:“处置过了,让他到陈州去了。”陈执中得知圣旨已下,一切不可挽回,说了句“陛下英明”,又看了一眼欧阳修,悻悻地回家去了。
狄青到了陈州,安安乐乐地度过了晚年。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苏东坡买房
北宋那年的春天,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来到了汴京。汴京宽阔的大街上,兄弟二人左顾右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世上还有这么繁华的城市。在一处幽深的巷子里,那个花蝴蝶般的妓女朝苏洵招了招手,苏洵的脸立即涨成了猪肝色。他看了两个儿子一眼,对这座城市刹那间充满了无名的恐惧。
照苏洵的意思,在汴京租一处房子住下算了,等谋取了功名,说不准都是要外放的。苏轼不同意。苏轼说:“租房子哪如买房子!”苏轼又说:“租的房子永远是人家的,买的房子才是自家的。”
苏辙也附和哥哥,说:“我们应该买一处房子。”
于是,他们就有了一栋房子。这栋房子在仪秋门附近,房前房后遍栽高大的榆树和槐树。房子的后面,是一处占地约半亩的小花园,园内的花儿已开始含苞吐蕾,有早熟的蝴蝶在花蕾上扇动翅膀。
不久,朝廷的任命下达,苏洵被任命为校书郎,在京城任职。苏辙只有辞去外补职务,陪同父亲住在汴京,这是宋朝的规矩,无须赘言。
苏轼却去了凤翔府,出任签书判官,不得不告别刚刚入住的房子。苏轼的这一西行,在他以后人生的旅途中,或许埋下了某种暗示。
以后的若干年,苏轼辗转于凤翔、杭州、徐州等地方任上,居住的都是官舍。年轻的苏轼,一心想建立功业,还没有出现过为自己造房筑屋的念头。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开始筑建他一生中最有田园风味的“雪堂”。
这一年的冬天,黄州飘起了鹅毛大雪,雪稍霁,苏轼就开始在黄州东门外东坡故营地筑造房屋。房屋建好,苏轼给它取名雪堂。
苏轼在雪堂的四壁画上了森林、河流及渔夫垂钓的景致。雪堂的石阶下有一座小桥跨沟而过,除了下雨天,这条水沟都是干涸的。沟里常有野兔出没。在雪堂的东边,苏轼栽了一棵柳树,每天早晨,枝头有黄雀梳理着羽毛。苏轼雇人在柳树下打了一眼土井,井水清澈,除了汲水做饭,苏轼还用井里的水浇花、洗衣服。绕过柳树,走下山坡,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稻田旁栽着几棵高大的桑葚树,桑葚成熟时,小孩子吃得满嘴红紫。
雪堂后边,是一个小土岗,遍栽青翠的毛竹,荫翳蔽日,苏轼搬一把躺椅,就在这下边乘凉,间或打个小盹儿,立即就有蝴蝶飞来,在他眉毛上翩翩起舞。
这一段时间,苏轼喜欢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赋。在田间耕作时,他将《归去来兮》中的句子打乱,重新组合起来,配上当地民歌小调,教家人吟唱。他用竹枝敲击着接牛角,敲出了优美的旋律。
一幅多么美妙的田园图啊!
然而,这种生活不久就被打破。朝廷一张诏书,苏轼由黄州迁任汝州。是夜,苏轼站在雪堂的院子里,遥望满天星辰,长久地沉默不语。
苏轼九月抵达金陵,和王安石在一起数日,饱览了秦淮河两岸的美景,他怀恋雪堂,想在这儿再置一处房子。他想,朝廷这样把他调来调去,每到一地都得寻找房屋,很是操劳,不如趁早找一个养老的去处。
消息传出,仪真的太守邀请苏轼,让他把养老的房子建在仪真。
仪真靠近金陵,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
湖州太守腾元发是苏轼的好朋友,亲自登上门来,迎接苏轼去湖州小住,并劝他在山清水秀的宜兴买上一块田地,还出主意,让苏轼上表朝廷,一家老小需要靠种田谋生,申请朝廷允许他把家安在宜兴。
恰巧,腾元发有一个亲戚,在宜兴城外二十里的深山中有一处田地,每年可产八百担大米,苏家可以凭此衣食无忧了。苏轼有点儿动心。托人卖掉了他父亲当年在汴京买下的那处住宅,筹了银两,用来购买田产。
一天清晨,苏轼去看那片田地。船在荆溪里行走,两岸繁树浓荫,恍如仙境。想到将来要在这样的环境中颐养天年,苏轼几乎陶醉了。
那果然是一片肥沃异常的土地,可以说旱涝都能保住好的收成。
苏轼站在那片田地上,开始谋划起来,那儿种水稻,那儿种桑椹,那儿种柑橘。等等。他手舞足蹈,像一个小孩子。
苏轼把这片地买了下来,又写信给腾元发,说已决定在荆溪边买上一处房子,然后把家小接来,要长期定居于此了。
过几天,房子找到了,这是一栋老宅子,房子建得古朴而精巧。
几经说合,原房主人同意五十万钱出手,苏轼掏干净所有口袋,才凑齐这笔钱。买下房子,苏轼掐着手指头定了个黄道吉日,准备在那一天搬进新房子里去。
离搬进新房子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这天晚上,有着很好的月亮,苏轼与朋友邵民瞻在月下散步,邵氏就是这所房子的说合者。他们偶然进了一个村子,听到一个老妇人在一间茅舍里很伤心地痛哭。苏轼听得心酸,就推门进去问个究竟。
老妇人说:“我有一套房子,世代相传好几百年了,可我生个不争气的儿子,卖掉了房子,把我撵到这间茅屋里来了。看到明晃晃的月亮,想起祖宅,很是心酸。”
苏轼一问之下,暗自吃惊。老妇人所说的房子正是自己刚买下的那所。苏轼弯下腰安慰那位老妇人说:“你不用伤心了,我就是买你房子的人,现在我就把房子还给你。”苏轼掏出买房的字据,当着老妇人的面撕掉了。
苏轼带着家眷要离开宜兴了。小船在荆溪里穿行,两岸有怪鸟惊起。小儿子问苏轼:“父亲,我们的房子呢?”苏轼站在船头,抬目望向远处。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