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务谈判国内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1-09 16:01

国内与国外的商务谈判由于历史,文化习惯等有很大的差异而导致谈判风格的不同。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国内外商务谈判的研究,供你阅读参考。

关于商务谈判国内外研究

关于商务谈判国内外研究1.心理差异

世界上所有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差异和冲突首先表现在心理上。绝大多数的人心理上往往自然会有一种民族自豪感和本土文化优越感,在与外方打交道时,往往会对对方文化不自觉地产生排斥和抵触,这是不可避免的。中俄两种文化也不例外。这种心理上的差异自双方合作开始时就会出现,并伴随整个商务谈判的过程,例如在谈价格、运输、保险、商品质量、索赔等方面,双方都会经常遵循本国文化优先的原则,站在本国文化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和理解问题,从而忽视了对方文化的存在。这样双方的意见就不可能完全一致,就会出现种种不和谐,甚至可能因此造成双方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由于双方文化冲突而导致谈判破裂。

关于商务谈判国内外研究2.思维方式差异

思维方式、思维模式或者说思维习惯从大处说是一个地区或者民族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文化积淀、哲学思想和生活习惯的传承而形成的,是人们对现实世界认知的一种路径模式[3]。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具有该民族的社会文化烙印,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是有差异的。中俄两国由于各自的自然地理条件、种族变迁、宗教信仰等差异,便形成了不同的、具有各自民族文化特色的思维方式。中国人通常从总体上观察事物,首先从全局出发,先对目标事物进行总体的评判,然后再对目标事物进行进一步细致的综合研究。而俄罗斯人观察事物时喜欢用分析性思维方式,他们注重对目标事物的分析,关注具体细节,换言之,他们喜欢从小到大,从细微处入手,经常先对目标事物进行细致的研究,然后再对其进行总体的评判。

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在商务谈判中具体表现为:中方谈判人员总是把商务谈判总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放在第一位置,通常会先讨论双方所共同遵守的原则和共同利益,认为谈判双方只有顺利协商好谈判的总原则,接下来的具体条款和细节问题才能容易解决。因此当中方为谈判的主导一方时,往往不会在谈判的初始阶段就开始讨论双方感兴趣的具体商务问题,而是常常把这些具体的商务问题安排到原则问题解决之后再谈,这种“先总后分”的谈判方式正是中国人经常采用的谈判方式之一。而俄方则恰恰相反,他们更注重具体细节,往往不会把过多的精力放到讨论原则问题上。

他们采用的谈判方式是“先分后总”。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在商务谈判时的具体体现就是直接和简明,因此他们惯于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讨厌拐弯抹角、遮遮掩掩,总是敢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对价格和技术细节方面意见的表达更是直截了当。中俄两国人民思维方式的不同也直接体现在谈判过程中双方对“利”和“义”的取舍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提倡“重义轻利”,中国人认为,经营好谈判双方的相互关系是保证商务谈判成功的关键。因此中国人总是先交朋友再做事情,在谈判过程中,中国人信奉“买卖不成仁义在”的思想,中方更看重的是双方长期合作的前景,希望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中国人总是希望能在友好的氛围中讨论并解决相关问题,谈判过程中处处贯彻顾全大局的思想。尽管俄罗斯民族与中华民族一样,也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但面对生意时,他们绝对不会因为情谊而影响到自己获利。因此在商务谈判过程中俄方会给人造成一种缺乏人情味的误解,他们认为生意是生意,人情归人情,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关于商务谈判国内外研究3.价值观差异

所谓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追求而对个人或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念。价值观不是人们在一时一事上的体现,而是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观念,它是文化的核心因素,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在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念中集体主义观念一直占据其核心位置。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认为,先有集体后有个人,个人是集体中的一员,强调人与人之间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帮助,强调团队的作用和团队精神,团队的成员应该愿意为了群体的目标和利益而牺牲个人的需求和利益。而在俄罗斯传统文化中占据核心位置的则是个人主义,俄罗斯文化突出的是个体的价值。俄罗斯人强调自立,个体的存在是团体存在的前提,没有个体也就不会形成集体,所以整个社会以人本主义为前提,强调个人价值、个人能力和个人权利。俄罗斯人十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以个人成功来衡量人生价值[4]。正是由于中俄两国人民不同的价值观,在商务谈判的交流中中国人强调的是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的利益,只有整个集体得到发展,个人才能得到最大利益。在商务谈判中中方的谈判人员通常会认真听取各方的意见,并且中国人在商务谈判过程中发表意见时,一般不会用“我认为”这样的句式来直接表达个人观点。而俄罗斯人在谈判过程中,则总以“我”为中心,交流语言直截了当,他们为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使用各种手段和技巧去说服对方,他们看重是个人诉求的表达,不会因自己的意见不被别人认可而妥协或者放弃。

关于商务谈判国内外研究4.社交礼仪方面的差异

中俄两国都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都是著名的礼仪之邦,两国的礼仪文化都是两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两国的社会历史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中俄两国的商务谈判就是两国社会的缩影,谈判的双方只有充分了解两国礼仪文化差异,才能在交往中避免误解与冲突,保证商务谈判顺利有序进行。(1)有关呼语方面的差异。任何商务谈判首先都是从称呼对方开始。正确使用呼语并能进行得体又不失礼节的寒暄是迈向商务谈判成功的第一步。中国的传统教育一直是以儒家思想作为指导,尊老爱幼、亲仁善邻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日常交往中,中国人往往以交流感情、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为目标。中国礼仪文化具有深刻的感情烙印,这种感情的烙印在小辈对非亲属的长辈称呼中得到有力的体现。例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这些呼语融进了强烈的情感因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传统的俄罗斯礼仪文化强调个人利益,维护个人权利,在交往中非常注重个人隐私。在与陌生人交往中,凡是能够间接反映出对方年龄等隐私的呼语较少使用。在俄罗斯的日常生活中较流行的呼语是молодойчеловек(对年轻男人的称呼)、девушка(对年轻女儿的称呼)、господин(先生)、госпожа(女士)等。

在商务谈判等正式的场合中,中俄两国的称呼使用也差异很大,各具特点。在商务谈判中中国人习惯用姓氏+职务或者头衔的方式来作为称呼。在称呼中体现出被称呼者的社会地位,以表示对他的尊重,例如王经理、刘董事长等。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在中国是很重要的,参与谈判人员的职位越高就说明对此次商务谈判越加重视,因此,这样的称呼就不难理解了。而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在商务谈判等正式场合中不管其职位高低,无论是否有头衔、头衔多显著,一律都用先生(女士)+姓,或者使用名字+父称这样的传统方式来称呼。俄方人员的职务或者头衔是不会出现在称呼中的。(2)有关赠送礼品方面的差异。中俄两国是礼仪之邦,馈赠礼品是社交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礼节。商务谈判时互赠礼品是体现双方礼仪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人馈赠礼品的种类五花八门,既可以是金钱,即红包,也可以是各种纪念品,但总的来说中国人的礼品以财物居多。但无论是钱还是礼品,在数量上都很讲究,通常会选择“6”、“8”、“9”等吉祥数,寓意为六六大顺、恭喜发财、长长久久等。

而俄罗斯人也喜欢互赠礼品,但他们看重的不是礼品的实用性,而更看重它的纪念意义,作为礼物只需一个纪念品便可。从数量看,俄罗斯人通常在不同的场合赠送单、双数的礼品,双数的礼品一般是参加葬礼时使用的。日常生活中他们最喜欢的数字是“7”,因此,商务谈判赠送俄罗斯人礼物时,选择具有纪念意义的赠品和“7”这个数字是十分明智的选择。(3)有关谦虚表达方面的差异。中国文化中推崇的是谦虚。在交往过程中中国人往往会贬己尊人,会尽量夸大对方的益处。

比如在受到赞扬时,中国人往往会自贬一番,会谦虚地说“不好”、“还需要更加努力”、“和您比还差得远呢”等,这是因为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而俄罗斯人则更愿意突出个体和个人价值,它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追求个性,推崇个人成就和荣誉,提倡个人的自信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商务谈判中,中方一般会十分委婉和谦虚。但如果中方过分地遵守中国式的谦虚准则,会使俄方感到莫名其妙,严重时更会影响到谈判的进行,因此谦虚适度最好。

关于商务谈判国内外研究5.结语

中俄国际商务谈判不同于国内商务谈判,需要参加谈判的人员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商务谈判中应该正视双方的文化差异,应该学会去适应中俄文化差异,用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态度去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求同存异。参加谈判的人员要培养跨文化谈判的意识,要善于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尊重对方的思维和判断方式,使自己的谈判风格与对方的文化相协调,这样才能促进双方相互了解,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谈判环境,以使谈判取得成功。

关于商务谈判国内外研究相关文章:

1.商务谈判风格研究

2.国内商务谈判案例

3.国内商务谈判策划书3篇

4.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5.跨文化商务谈判策略

6.国际商务谈判案例及分析3篇

7.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关于商务谈判国内外研究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