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军事教程与国防教育的论文
近年来,我国为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普通高校应届生中选拔部分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并出台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就业服务等政策,鼓励、吸引毕业生献身国防。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军事教程与国防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军事教程与国防教育的论文篇一
《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国防教育关注情况调查及对策》
摘要:调查分析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国防教育的关注情况。在此基础上,把握近年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成效,同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285-02
0引言
2011年11月,我们以南京地区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为样本,进行了大学生对国防教育关注情况的问卷调查。为了使调查更具有代表性,本次调查采用了分类和分层相结合的方法,共发放了593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08份,有效回收率85.7%。其中大学生的性别抽样为:男性占34.3%,女性占65.7%;年级的抽样分布为:低年级(大一、大二)占67.1%,高年级(大三)占32.9%;专业分布为:文科类占28.0%,理科类占55.1%,艺术类占16.9%。之后,在汇总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为深入了解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国防教育的关注情况进行定性分析和材料收集。
1大学生对国防教育关注程度现状
1.1对普通高校实施国防教育的必要性的认识目前,我国正在建立学校、家庭、单位、社会“四位一体”的国防教育体系。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是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将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在大学阶段加强学生的国防教育,有助于为国家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感的高素质人才。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83.5%认为高校开设国防教育课程很有必要,有4.9%认为没有必要,有11.6%认为可有可无。在对国防教育意义的认识方面,39.7%的学生选择“非常大”,43.1%选择“大”,15.4%选择“一般”,1.8%选择“没有意义”。从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近九成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意义重大。这是一个很可喜的现象,也是近年来该地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富有成效的表现。
1.2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和关注度对该方面的调查采取了主观评测和客观标准相结合的方法,既直接考量学生对国家安全的关心程度,也通过考察学生掌握的基本国防知识情况来反映学生对国防建设的关注程度。调查中有19.5%的大学生非常关心国家安全,68.1%比较关心,12.4%不关心。对于国际时政的关心程度统计结果也大体与该结果相同,均证明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度是比较高的。但在“您每周上网看国防军事内容的时间是多少”一题中,调查显示93.5%的学生花在国防军事内容的时间不到1小时,而大学生每周平均上网的时间在5个小时以上。
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是普通高校实施国防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测试大学生的基本国防知识,既可以掌握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效果,又可以反映出大学生对国防建设的关注程度。调查显示:有59.3%的学生不知道全民国防教育日是哪天,68.9%的学生会很少的革命歌曲,31.3%的学生不爱看战争题材的影片。综合两种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对国防的关注大多停留在口头上,在实际行动上明显不足,导致基本国防知识匮乏。
1.3对军事课程的认知程度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使大学生掌握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高校军事课分为军事理论课和军事技能训练(以下简称军训)两部分。调查中,26.2%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军事理论课,68.6%表示一般喜欢,有15.2%表示不喜欢;对于去除军训的纯军事理论课教育形式,41.3%表示支持,40.2%表示不支持,18.5%表示无所谓。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能认识到军事理论课的重要性,但这种认知度并不高,远没有上升到当作兴趣的阶段。这些数据也从侧面反映军训因为其实践性强,受到学生的肯定和欢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调查中还反映军训对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明显。对于多选题“军训对您思想上的影响有哪些”,58.5%的学生选择了“增强爱国情感”,55.5%的学生选择了“加深对国防的认识”,47.4%的学生选择了“更加理解军人”;此外,有41.7%的学生认为通过军训提高了独立性和责任心,52.6%的学生认为军训增强了自控能力和适应力。军训还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凝聚力:调查中,有61.8%的学生表示经过军训更加关爱同伴;56.7%的学生表示经过军训提高了沟通能力,感觉自己对人对事更加宽容了。以上数据说明军训达到了增强学生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目的,军训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成效显著。 1.4对当前高校国防教育的整体评价国防教育意义重大。普通高校更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整体情况如何直接影响国防教育效果。调查显示:对当前高校的国防教育效果有11.6%的学生的评价是“非常满意”,35%的学生的评价是“满意”,38%的学生的评价是“不满意”,15.4%的学生的评价是“很不满意”,另外有63%的学生觉得在高校接触国防教育的机会比较少。这些数据说明目前高校国防教育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分析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活动开展了但宣传和推进不够,致使影响面和深度不够,学生印象不深刻;二是活动开展缺乏重点,又没有长期性和计划性,缺乏经验和积累,无法形成品牌效应;三是相对于其他学习和实践活动而言,国防教育活动难以得到各方面的重视。期望值低,关注人少,也是造成整体水平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2对调查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心系国家安全,乐于学习国防知识、接受国防教育,对国防教育具有正确的态度和较深刻的认识,能够认识到国防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通过进一步的知识能力和行为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国防意识、国防态度、国防敏锐性及国防责任感这几项组成的国防意识范围中,在某一项或某几项领域内存在认识上的局限。这说明在学习生活中,大学生不如其主观意识上表现的那么积极主动,对国防教育的实际关注度并不高。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教育体制的弊端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是在九十年代后期,而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成长时间则在此之前,在经历了长期应试教育后,要改变其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比较困难。因此,尽管他们十分清楚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但多年养成的习惯使其只重视专业课程,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
2.2当前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这给在校大学生带来沉重的思想包袱。面对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他们不得不把全部精力放在各种考试或社会活动上,以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找到一份好工作增加筹码。相较于个人前途,国防教育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即使是对军事知识或技能有特殊爱好,也被迫放弃,全身心地投入到激烈的学业竞争中。
2.3高校国防教育体制存在弊端在资源分配上,国防教育工作难以得到管理层的足够重视,致使基层工作容易陷入遭漠视冷遇继而应付敷衍的恶性循环当中。粗糙态度导致的教育方式简单枯燥,也成为遏制高校国防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
3提升高校大学生对国防教育关注度的对策
3.1加强领导的自身修养,提高其对高校国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这是完善高校国防教育的基础。高校领导在国防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其个人国防意识的强弱及工作思路直接影响广大师生员工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3.2加强师资建设,提升军事课教师素质,是完善高校学生国防教育的桥梁首先要做到严格选拔军事教师。各高校应在全面考核、坚持标准、严格把关的基础上,力争做到老中青结合。其次要完善师资培训体系、坚持教师进修制度。最后要把军事教师的岗位、编制和职称落到实处。目前,军事教师的职称仍不统一,大多是挂靠式的。应从军事教学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出发,解决人才发展的后顾之忧,才能稳定师资队伍。
3.3完善教育内容,构建国防教育施教体系,是完善高校学生国防教育的关键认真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将军事课纳入高校教学计划的要求,把军事理论课和军训共同纳入教学计划。整合军事理论课内容,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划分层次,突出重点,抓住课程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军训保障,合理设置训练场所,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立综合性大学生训练基地,实现资源共享。
3.4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完善高校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是言传身教“熏陶感染”。组织学生与带训教官展开各种交流和研讨。用军人的信念、精神、意志和作风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实现国防教育由自发到自觉的转变。二是与其他专业课相结合。发掘各个专业课程与军事国防相关的结合点,在专业教材中适当融入国防因素,在专业教学中,以隐性渗透的方式对学生国防观念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三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看得形象,听得生动,充分调动起学习兴趣。四是多渠道开展各类考察实践活动,激发学习热情。
3.5创造平台,丰富国防教育活动体系要使高校的国防教育深入人心、薪火相传,还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创建各种学生团体,搭建各类平台,在“做中教、做中学”。以南京某高校为例,除了传统的国防协会之外,该校人武部还以校报为宣传窗口,定期刊出国防教育专版,并依托该专版组建了一支学生编辑队伍。在工作过程中,人武部军事课教师坚持不懈地给予专业细致的培训指导,使得参与学生的国防观念更强了,国防知识丰富了,文字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也得到了迅速的提高。这些宝贵的经验和能力也是大学生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所渴望收获的。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发展壮大了学校的国防教育事业,实现了双赢。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46.
[2]吴温暖.高校国防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2):44.
[3]陈宝华.高校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78.
[4]杨绍愈.高校国防教育与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52.
[5]刘卫平.略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有效途径[J].湘南学院学报,2006,(6):110.
[6]黄济.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89.
[7]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8]赵兴隆.高等院校国防教育理论课程教学环节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大学军事教程与国防教育的论文篇二
《论国防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的作用》
【摘要】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我国全民性国防教育的范围之一,各省已经制定了相关规定具体落实。在校大学生入伍参军、毕业生踊跃走向军营都体现出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作用,国防教育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通过它来促进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本文从增强爱国主义荣誉感以及培养民族精神、克服大学新生的不适应感、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以及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全面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和身体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等方面来具体论述国防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国防教育;综合素质;爱国主义;不适应;全面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湖北省国防教育相关规定》都明确要求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和战争观、毛泽东思想为主的理论教育;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国防精神教育;以国防科技、国防法规、国防历史为主的国防知识教育;以轻武器射击、战术、三防、军事地形学为主的军事技能教育;以《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纪律条令》为主的纪律养成教育。从内容上看来,国防教育注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国防教育又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通过国防教育有利于全面培育大学生综合素质。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具体论述国防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的作用。
一、国防精神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荣誉感,培养其民族精神
国防精神是在国防实践中形成的、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意识、思维和心理状态,是适应国防需要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锐利的思想武器。从一般意义上讲,国防精神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和优良文化传统,坚决保卫祖国的安全、主权和民族尊严。二是爱军尚武精神。表现为关心国防建设,热爱人民军队,对军事知识和军事技术有强烈的求知欲;爱军习武,拥军优属,尊重军人职业,支持部队建设,自觉强化国防建设意识。三是牺牲精神。其最高表现是为国献身。四是斗争精神。主要表现为抵御外敌入侵、救亡图存的战斗精神,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精神以及同自然灾害搏斗的抗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井冈山、长征、延安和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两弹一星精神等这些都具有强烈爱国主义荣誉感。在爱国主义旗帜的感召下,无数中华儿女用他们的优秀品质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比如台湾问题、南海问题这种有关国家和民族的荣辱兴衰的大事,最能在大学生中引起思想共鸣,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这些都是国防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我校每个学期都会精选专题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这类教育。通过国防建设、军事斗争的古今对照和中外对比,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激情。可以说,国防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国防精神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荣誉感,培养民族精神。
二、以军训为主要内容的国防实践教育有利于克服大学新生的不适应感
军训是高校对大学新生进行国防军事技能教育的必要手段,我们知道,大多数大学新生刚入校存在着对大学生活环境、学业、人格心理等多种方面不适应感。军训同时强调自觉性和强制性。一方面要求端正大学新生的学习动机,强调积极性、自觉性,从而自觉接受教育、搞好训练;另一方面根据军事教育的特点,达到训练的标准,实现训练的目标还具备强制的因素。军事教育对教育训练标准的规定,是以战争的客观要求为依据的。因此,军事教育就必须靠强制的力量,让军人在艰苦复杂的环境条件下磨练,在超强度的训练中达到实战规定的标准,在学习训练生活的各个方面严格按条令纪律规范自己的行动。这种强制性,有利于大学生在艰苦的条件下磨练自己、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从而培养百折不挠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不畏艰难的精神。军事教育对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素质的培养,是高质量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也有利于提高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以及抗压能力。同时,军事活动的团体性和军事斗争的对抗性是军事领域的显著特点。团体性,有利于培养集体意识、协作精神,激发集体荣誉感。大学新生可以把国防教育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带到他的学习生活当中,以集体利益为重,善于与人沟通合作。因此,就能克服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国防教育发挥了军事学科特有的优势,把学校和军营,大学生和军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军人在大学生中的崇高威望,都会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激发着他们努力克服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尽快适应新的生活,摆正态度,认真学习,为建设祖国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国防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是在实践中养成,这与国防教育的基本方式相一致。队列训练、战术训练、行军野营等训练,不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渗透性,对纪律作风培养具有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防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组织纪律、集体主义观念等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国防教育实行军事化的管理环境,一切生活条令化、行动军事化。从作息时间、内务卫生、军容军纪,到请假销假、礼节礼貌等各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全天候、全方位的对大学生实施军事化管理。内务的整齐划一,列队动作的令行禁止、军容军纪的严整统一,都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军训中一切活动都是集体活动,所有训练科目都是通过班、排、连、营、团等集体形式去完成,有序组织的队列会操、内务评比、歌咏比赛、板报展评、文艺汇演、体育竞赛等活动都是在集体中完成的,激励着大学生奋勇争先的热情。行军野营,特别是野外生存训练,艰苦的生活环境,超强的体力消耗,不仅强健了体魄,更磨练了意志,有利于英勇顽强、不畏艰难的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国防教育在突出集体主义和国防精神的教育中,同步注重培养大学生独立个性,竞争意识,不服输精神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品质,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国防教育在操场、宿舍、食堂、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的日常生活行为方面都按照军事化进行规范,实行了对大学生行为规范的日常养成教育。课堂内外做到了教育目的一致、教育内容连贯、教育步调协调,使素质教育的课堂得到了延伸和拓展。
四、国防教育完善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身体素质的培育,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国防教育所依托的学科体系是军事科学,现代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现代军事斗争的对抗性、残酷性和复杂性,孕育了军事思维的创造性特点。国防教育可以提高大学新生的实践性、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式,拓宽思维空间,进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军事科学知识也是每一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学习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国防教育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军事技能训练有很强甚至超强度的体能运动技能的锻炼。特别是集中军训期间,每天“摸、爬、滚、打、练”,对大学生锻炼体魄、增强体质能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近年来,省内许多高校还开展了定向越野、素质拓展、体能训练活动,都可以增加大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综上可知,国防教育不仅为大学生走向军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加强了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重要途径,同时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措施。充分认识国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不但可以充分发挥育人的综合效力,而且可以使学校国防教育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和鲜活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国防教育办公室.学校国防教育文献选编:1949~2004[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4
[3]李先德.国防教育学概论[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3)
[4]王传中,黄建军.国防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活动载体[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93~95
[5]刘志民.国防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特殊作用和功能[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4):55~58
大学军事教程与国防教育的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