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离不开勤奋的名人故事3篇

发布时间:2016-12-09 12:47

勤奋是一把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的关于成功离不开勤奋的名人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成功离不开勤奋的名人故事1:梁从诫

1994年,61岁的梁从诫放下了从事多年的史学研究,与朋友创办了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

不久,他们就收到一则求助信。云南某县为解决财政困难,准备砍伐100多平方公里原始森林,而那里正是滇金丝猴的栖息地。梁从诫当即找人在媒体报道,给中央领导写信。他们的努力成功了。

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梁从诫赠给他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照片。克林顿问:“这种金丝猴还有多少?”梁从诫回答:“不足1200只,这是灵长类中除了人类之外唯一的红唇动物。”克林顿说:“哦,那是我的表亲!”在场的人都笑了,也提醒人们要善待这些“表亲”。

20世纪90年代,藏羚羊羊绒披肩“沙图什”是很多欧洲人追捧的奢侈品,大批藏羚羊因此被偷猎者射杀。青海省治多县县委副书记索南达杰组织了“野牦牛队”,与偷猎者搏斗,甚至献出了生命。“自然之友”与媒体合作,宣传“野牦牛队”事迹,筹款建立“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英国是“沙图什”主要经销国,梁从诫致信首相布莱尔,请求打击国际藏羚羊制品非法贸易。布莱尔很快回信,并在访华期间与梁从诫见面。1999年春,国家有关部门发动了著名的“可可西里1号”行动,严厉打击了盗猎分子。

不过,事情并不总是那么顺利。一次,梁从诫应邀到某国家机关演讲,前来听讲的却只有五个人。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如果我能在你们五个人心中种下五颗绿色的种子,我就很欣慰了。”

1995年,他与一位官员同去风景区。官员随手往车窗外丢矿泉水瓶,梁从诫下车把瓶子捡回来时,官员极不耐烦:“这有什么关系,扔的人多着呢!”

他以一种堂吉诃德式的勇气坚持着。1999年,梁从诫应邀参加全球500强财富论坛,他直言不讳地说:如果十几亿中国人都过上你们那种生活,中国的资源能支持得起吗?如果现在中国要达到美国1990年的生活水平,把全世界的能源供应中国都不够。这不仅是中国的灾难,也是世界的灾难……他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然而在一些人看来,不过是荒唐、傻气的言语罢了。

还有一次,“自然之友”去内蒙古沙漠义务植树。当地人每隔七八里就横上一根木头,拦车索要“过路费”,理由是雨天行车会轧坏他们承包的路段。他们不断解释是去义务植树,改善沙漠环境,却没有人理会。结果,两个半小时的路他们用了五小时,过路费花了几百元。

在宁夏,他看到一对姐弟在沙漠里挖发菜,换取几分几毛钱维持生计。挖发菜对草原有致命威胁,但看着这对在严重缺水环境下长大、至今可能没怎么洗过脸的孩子,他实在不忍心责备,“与那些连基本生存都难以为继的人谈环保,我有一种负疚感”。

梁从诫意识到,必须有一个可行方案来解决实际问题。他说,“自然之友”最大的成就不是保住了哪一座山或哪一种动物,而是为许多关注环保的人找到了一个共同发挥作用的可能性。

“自然之友”做的都是小事情:拒用一次性筷子、不乱丢弃废旧电池、留下洗衣服的水冲马桶、给孩子们举办环保夏令营、组织观鸟小组、到学校巡回宣传等。

他首先从自己做起,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两室一厅的房子几十年没有装修,家里没有一件新家具;每次在外吃饭,他都自带餐具;他和“自然之友”专职工作人员的名片都是用废纸印刷,办公室的打印机、文件柜、保险柜,都是别人淘汰下来的;连他坐的沙发也是捡来的……

作为政协委员,他穿着布鞋、骑着自行车去政协开会,结果被警卫拦住。“你给谁报到?”警卫问。当梁从诫说,他给自己报到时,警卫吃了一惊。

这位将后半生献给环保事业的老人,有着声名显赫的祖父和风华绝代的父母。他是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之孙,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儿子。

梁从诫坦言:我们祖孙三代如果说有共同点的话,那就是社会责任感。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这块土地养育了我们,我们不能不尽我们的力量,为这个社会、为这块土地、为这个民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回报。

他又说,亿万人的警觉,会形成宏伟的力量,而亿万人的无知和漫不经心,也会给地球带来沉重的负担,乃至巨大的灾难。

2010年10月28日,这位可敬的老人在北京逝世。

成功离不开勤奋的名人故事3篇

成功离不开勤奋的名人故事2:铁飞燕

2009年农历大年初二7点多钟,回家过年的她,和往常一样走出家门到菜市场买菜。当她走过土地庙附近时,听到断断续续的婴儿啼哭声。她顺着声音寻去。发现地上有一个小纸箱,里面是一个女婴,脐带还没有剪掉,一边哭一边蹬腿,把襄着的脏兮兮的衣服都蹬开了。

她顾不上买菜,立即把女婴连同纸箱一起抱回了家。善良的父母想到女儿当时才17岁,刚参加工作。还要谈恋爱,养育一个孩子不知要付出多大的精力和代价,还不说来自四面八方的闲言碎语,因此。坚决反对她收养这个女婴。她却坚持收养,发誓无论再苦再累也不放弃,并给她取名“子建”,希望她能像男子汉一样坚强、有所建树。

为了养育这个弃婴。她一个月八百多元的工资,除了留足给父母买药钱和必要的生活费外。其余全花在子建身上。还常常入不敷出。看到孩子一天天长大。她忘记了人们的流言蜚语,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小学毕业时。她曾被选送到昭通体校参加游泳训练,还获得过两块金牌。2010年5月6日,她和父亲一起到四川绵阳旅游。下午6点左右,当他们走到绵阳市南山大桥附近时,突然刮起一阵狂风,架设在大桥上的施工钢架被吹倒,五名作业人员有一名人员落水,很快被卷到河水中央。只见她深吸一口气,飞身跳入冰凉的河面,潜下水去。一次、两次、三次,终于找到了落水男子,她拼尽全力提、拽、推、拉,把落水的男子托上脚手架。但男子早已昏迷,她顾不上少女的羞涩,给他做起了人工呼吸。五分钟后,男子恢复了呼吸和心跳,终于脱离了危险。她松了一口气,悄悄离开了。

她勇救落水民工的事迹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和好评。上级有关部门奖励她9 000元钱。虽然她的父母长年有病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她抚养女孩也需要很大的花销。但是从贫困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她知道,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有的连几毛钱的作业本都买不起,他们更需要钱。因此,领到这笔奖金后,她给父母和子建各留下了1500元。剩余的6000元。捐给所在的青岗岭中学2000元。捐给母校青岗岭乡大营村小学4000元,用于资助3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

她就是铁飞燕。

2011年1月13日,铁飞燕被新华社评选为“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人物”。成为网民心目中的草根英雄。被称为集少女的“柔”和侠客的“义”于一身的“最美90后女孩”。

铁飞燕常说:“其实,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个普通的农村女孩。没有他们说的那么伟大,只是做了一些对得起良心的事,让天下的可怜人和无家可归的人少点儿。”她还说:“请学会通过使别人幸福快乐来获取自己的幸福。”

什么是最美?这就是最美!

成功离不开勤奋的名人故事3:史铁生

生前是传奇,身后是绝唱

2010年12月31日,这一年的最后一个凌晨,6点。一辆救护车呼啸着冲进茫茫雪雾之中。救护车护送的,是一个肝脏,它刚刚离开陪伴了59年的躯体,现在它要继续前行,去履行一个庄严的使命,延续另一个垂危的生命。

“能呼吸时,就要有尊严地活着;临走时,我要毫不吝惜地将自己的生命像接力那样传递给别人。只要我身上还有一件对别人有用的器官,当最后离开现实世界时,就一定无保留、无条件捐赠他人。”

他怕冷,他盖着自家的那条羽绒被走了,却留下了他的脊椎、大脑作为医学研究;留下了肝脏给濒临绝境的患者带去生机。彻骨的寒夜,一瞬间,被一个叫“史铁生”的名字温暖了。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这九个字放在史铁生身上,是那样令人心酸地契合。17岁中学未毕业就插队去了陕西一个极偏僻的小山村,一次在山沟里放牛突遇大雨,遍身被淋透后开始发高烧,后来双腿不能走路,运回北京后被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症”,致使双腿永久高位瘫痪。20岁便开始了他轮椅上的人生。

史铁生与各种病痛周旋了三十多年。十多年前肾病加重,转为尿毒症,必须频繁地做肾透析才能维持生命,只有中间不做透析的两天上午可以做一点事。即使这样,他也没有停止写作。他曾不无幽默地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

在最生龙活虎最狂妄的20岁青春年华里,突然没了双腿,他的脾气变得阴郁无比且暴怒无常。他常常会突然狂暴地捶击自己,喊着:“我活着还有什么劲!”母亲扑过去抓住他的手:“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活,好好活。”事实上,这个时候母亲的肝病已相当严重,常疼得整宿整宿睡不了觉,可她将儿子瞒得紧紧的。

母亲猝然离去之后,仿佛一记闷棍将史铁生敲醒——在他被命运击昏了头的时候,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人,其实孩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要加倍的,母亲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20岁的儿子。积郁于肝,才让她四十来岁便被肝病夺去生命。他懂得了母亲临走前未说完的那半句话:他与妹妹两人在一块儿,要好好活。

当史铁生的头一篇作品发表的时候,当他的头一篇作品获奖的时候,他多么希望他的母亲还活着,看到儿子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了一条小路,至少她不用再为儿子担心,欣慰他找到自己生存下去的道路和希望。当他被生活的荆棘刺得满心疼痛时,他没有沉沦,而是勇敢地抬头,他看到母亲的眼神是荆棘上开出的美丽花朵,在陪伴他一路前行。他有一次在广州刚去医院透析完,就去领奖。透析之后是很痛苦的,然而他就那么静静地、微笑着面对每个人。

他一路弹着命运的琴弦,高歌。

“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无字的白纸……”就像他自己,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就那么永远而执拗地扯紧命运这根弦,不去看那空茫而又无情的人生。

成功离不开勤奋的名人故事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