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7-06-05 18:41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优势,对于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探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探究论文篇一

《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本文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良好的维护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体育运动 大学生 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高校招生和分配制度的变化,给大学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压力,导致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趋严重,心理健康不良已经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关专家、学者和《文汇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内新闻媒体都进行了调查和大量的报道,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尽人意,有心理障碍达到了30%以上,并且还在不断的增加,呼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正确认识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优势,对于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进行正常学习、生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和标准

人们的心理活动是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的行为表现又是丰富多样的。对心理健康的界定也是众说纷纭。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这一概念改变了以往健康仅指无生理功能异常,免于疾病的单一概念,明确、概括地指出了人生命活动过程中生物、心理,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要求。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内容:(1)智力正常:(2)能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3)人格健全,正确的自我理念,了解自我,悦纳自我;(4)意志健全;(5)人际关系和谐;(6)适应能力强,正视现实,接受现实;(7)心理行为与年龄相符。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思想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变,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就业求职理想和个人能力间的矛盾而造成困惑、焦虑;激烈的竞争和缺乏自信的矛盾而造成的心理自卑;这些都给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当前的大学生中,多数是独生子女,没有受到过多大的打击、挫折,承受能力差,感情脆弱。当生活、学习、恋爱稍有不顺利,就会在他们的心理产生波动,影响到身心健康。

2.人际交往调节能力差。人是具有社会性的,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必须与他人进行交往。这是个体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形成丰富健全的个性的基本途径。但是由于大学生的心理不成熟和社会复杂性,使得一些学生在交住中遭受挫折,进而自我否定,产生自卑,陷入苦恼,甚至产生对抗的攻击行为,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不适。

3.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大学生中很多学生都感受到对自己过分理想化的要求与自己现实表现之间的冲突。他们对自我评价不成熟,有时为取得的一点成绩而过高评价自己,对自我充满信心;有时又会因微小的过错对自己评价太低,产生自卑心理,常常是生活在这种矛盾之中。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极大影响,很多学生因此遭受巨大的痛苦。

4.失恋。大学生心理不稳定,对恋爱中的情感问题处理能力也较差,部分学生把失恋看成是极端严重的生活事件,一旦恋爱失败就难以自恃,陷入悲观的漩涡而无法自拔。使得他们的情绪,自我评价、人际交往、生活规律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由此造成诸多心理问题。

三、体育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影响

大学生阶段正处在人一生各系统器官发育的高峰期,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运动竞赛的特点、方法、手段可以使身体形态、机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有助于消除、纠正、克服心理障碍,调节人的心理状态。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工具,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改善和发展。

1.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主导作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利用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技术练习时,应引导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树立自信心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游戏和竞赛教学时,应注重激励学生增强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在考核课中,注重帮助学生消除紧张、焦虑等各种心理负担,增强学生耐挫折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在逆境中的竞争能力、应对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和环境的适应能力。

2.体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缓解压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学、运动竞赛有很多是需要多人参加的集体配合活动,不论是体育游戏,还是激烈的比赛,还是体育社团的活动,这种集体性的活动把每个人的能力完全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也有利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这样对自己也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也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3.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生活在复杂的社会中,就要与其他人接触、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体育运动恰恰提供了这样的有利条件,通过体育运动增进了相互了解、交往,提高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关心集体、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平等相处、礼貌待人的良好性格特征,达到改善协调人际关系,增强了社会的适应性。

4.培养良好的品德,塑造健康心理

体育运动是通过克服困难,经过激烈、紧张的对抗、竞争来进行的,也是需要同学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的。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拼搏进取,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和意志品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大学生能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5.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运动生理学已经充分证明了体育运动对人体五大系统及各器官的积极良好的影响,参与体育运动能使人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大学生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把自己的情绪、情感、行为、意志完全真实地表露无遗,易于发现存在的心理障碍,及时进行对症治疗。通过体育运动能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合理的宣泄,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平衡,从而消除了心理疲劳,有利于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

四、结束语

一位联合国的专家曾断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它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也是大学生将来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潜能、适应社会竞争的必备条件。体育运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经,对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小艳.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O06,(1):91-93.

[2]季浏.体育与健康[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于红民.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体育[ J ].体育学刊,2004, (1 ):87-89.

(作者单位:吉林北华大学体育学院)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探究论文

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探究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