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奇故事会
历史就是过去出现过、发生过的人和事,具有时间久远、不可重现的特点 ,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历史传奇故事会。
历史传奇故事会1:汉高祖刘邦流氓无赖得天下
由于刘邦出身无赖,以行伍定天下,轻慢儒生,诛杀功臣,因而很少赢得历代正直文人的好感。历代文人更是耿耿于怀:“世无英雄,遂使胥子成名!”“原来刘项不读书”;“偶因乱世成功业,更向翁前与仲争”。在他们看来,刘邦平定海内,称雄天下,并不是靠品德和真功夫,而是由于他品性奸诈和历史提供的机遇。其实历史地看,刘邦确有过人之处和领袖魅力,并非一般凡夫俗子所能企及。刘邦毕竟不是一位草莽英雄,前人对刘邦最终获胜,成为汉高祖的原因多有分析。刘邦驾驭全局、举重若轻的雄才大略,审时度势、因时而动的精确的判断能力,能屈能伸、趋利避害、出生入死、大厦倾于前而不惊的大将风度,不拘一格的用人术,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的气度,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纵观刘邦的一生,其成功的经验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百姓。刘邦年轻时整日游手好闲,常常到酒店里赊酒,喝醉了就倒在酒店里睡觉,刘邦性格豪爽,对人很宽容,但他不太喜欢读书,也不喜欢下地劳动,他的哥哥和嫂子不愿与其同过,刘邦的父亲只好把长子一家分出另过,刘邦仍随父母居住。刘邦长到弱冠之年,仍是不改旧性,父亲就斥责他说:“你真是个无赖,什么时候才能像你哥哥一样买地置房!”刘邦并未觉悟,还是经常带着一伙狐朋狗友到哥哥家白吃。嫂子被吃急了,就厉声斥责,刘邦也不以为然。一次,刘邦一伙又赖在哥哥家蹭饭,嫂子急中生智,用勺子猛劲刮锅,弄出了震天的响声,刘邦一听,以为饭已吃完,自叹来迟,只好请朋友回去。等他送走朋友,回头到厨房一看,锅灶上正热气腾腾。刘邦这才知长嫂使诈,受了刺激,从此不再回来。
刘邦的这种“无赖”本性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改变。楚、汉相争之时,刘邦曾经兵败彭城,自己只身逃走,两个孩子也被冲散。其后在逃难人群中发现了自己的一子一女,但楚军紧追,刘邦急于逃命,嫌车重太慢,竟将两个孩子推下车去。部将夏侯婴看见,急忙把孩子放回车中,如此反复了三次。刘邦说:“我如此危机,难道还要收管两个孩子,自丧性命吗?”夏侯婴反驳说:“这是大王的亲骨肉,怎么能舍弃!”刘邦竟然舍人救己,拔剑就砍夏侯婴,夏侯婴无奈,再也不敢把孩子放在车上,只好把孩子挟在腋下逃跑。俗语谓虎毒不食子,也许因为刘邦非虎而龙,也就顾不得这条古训了。
楚、汉两军对峙时,项羽曾把刘邦的父亲拿到军中,想以此要挟刘邦。项羽此举虽不太正大光明,但两军对垒,似乎也情有可原。一次,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推到阵前说:“你如不撤兵,我就把你的父亲烹了。”两军将士本以为刘邦会十分为难,情感也都倾向刘邦这一边,谁知大家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了,刘邦根本就不在乎,竟然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们俩曾经结拜为兄弟,我爸爸就是你爸爸,你若把你爸爸煮了来吃,请把肉汤分一杯给我喝(分我一杯羹)。”面对这样的无赖,项羽能有什么办法呢?只得把刘邦的父亲放了。
“无赖”刘邦快30岁的时候,做了泗水的亭长,时间一久就和县里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在亭长这个官位上,刘邦整整呆了18年。
那时的刘邦虽然职位低下,但他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有一次刘邦送服役的人去咸阳,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远远看去,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羡慕得他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这句话泄露了他心中的秘密,表明他渴望成为一名威震四方的豪杰。
刘邦的妻子是吕公的女儿吕氏,吕公本来不住在沛县,后来和家乡的人结下冤仇,便带着家人投奔自己的好朋友——沛县的县令,所以就把家安在沛县了。在吕公刚刚到沛县时,沛县的许多上层人物听说了他和县令的关系,便纷纷上门拜访,借机向他拉拉关系,套套近乎。当时在沛县担任主簿的萧何负责接待宾客,由于客人很多,所以萧何就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刘邦本来就瞧不起这些官吏,他没有带一个钱去,却骗负责传信的人说:“我出贺钱一万!”
吕公听说了,赶忙出来亲自迎接他。萧何担心出现尴尬的局面,所以忙不迭地对吕公解释说:“刘邦平时就愿意说大话,很少干实事。”吕公本就是个善于维护别人尊严的人,况且一见刘邦器宇轩昂,超凡脱俗,所以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请刘邦入上席就坐。
这次刘邦不但吃了一顿免费的盛宴,而且散席之后,还被吕公单独留下,原来吕公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刘邦,所以特地征求刘邦的意见。刘邦当然求之不得了,可是吕公的夫人却不愿意,骂吕公说:“你常说这个女儿有出息,要嫁给贵人,沛县令要娶他,你都不肯,怎么会要给毫无出息的刘邦?”吕公说:“你们女人就是目光短浅。”于是不顾夫人的极力反对,硬是把女儿嫁给了刘邦,这就是以后历史上有名的吕后。汉惠帝就是她和刘邦的儿子,还有一个孩子就是鲁元公主。
利用迷信起大事
有一天,吕后和女儿在地里除草,有一个过路的老人向她们讨水喝,喝完水便给吕后和她的女儿相面,说她们都是天下的大贵人。老人刚走,刘邦就回来了,吕后便把刚才老人说的话告诉了刘邦,刘邦一听也很高兴,他赶紧又追上了老人,让他也为自己看看面相。老人说刚才之所以说他的夫人和女儿长得贵人相,就是因为他的缘故,而刘邦的面相是贵不可言。刘邦一听高兴极了,对老人拜了又拜,谢了又谢。
在秦始皇执政的晚年,全国政局已处于很不稳定状态。秦始皇征讨匈奴、建筑长城而动用大批人力、物力,加上原先进行的修驿道、修宫室以及骊山陵的工程,使政府原有的人力根本不足派用,只好由民间征调大量的劳役。
这一次,沛县接到征调劳役的命令后,县令不敢怠慢,立刻编造名册,并决定派遣一名亭长负责领队的工作。这次的劳役是建筑骊山陵,是件非常艰险的工作,加上大家对过多的劳役反感颇深,因此负责领队是件危险的差事,万一有人逃亡,领队也要连坐论罪。
历史传奇故事会2:张居正一石二乌夺大权
明神宗朱翊钧即位时才10岁,朝廷大权,由三个人分掌,宫内有太监冯保,宫外有内阁大学士高拱和张居正。其中数张居正最为诡计多端,为了独揽大权,他想出一条一石二鸟的毒计。
他先与冯保套近乎,拉关系,称兄道弟。明代一开始便接受唐宋两代宦官乱政的教训,前期对太监限制很严,太监名声不佳。冯保见张居正与自己亲近,自然喜不自禁,视为知己,遇事都与张居正商议。
第一步成功了,张居正就开始了第二步。他派一死党扮作太监模样,混进宫去,在上朝的半路上装作要刺杀神宗,吓得神宗哇哇大叫。众太监拿住刺客,但无论怎么审讯,那刺客都不讲谁是主使。冯保无奈,只好向张居正求教。
张居正装模作样地说:“这刺客扮作太监模样,分明是要嫁祸于您。权要大臣中,您与谁有过结呢?”冯保想了一下,权要大臣就是指张居正和高拱了。对,是高拱!冯保想起高拱对自己轻蔑的眼光和与自己的几次争辩,分明是他想要整死自己。于是他点点头,计上心来,回去继续审问。
回去升堂,冯保对刺客说:“我已知是高拱派你来的了。只要你招出高拱是主谋,我便不杀你,还保你做官。”刺客一见冯保已按张居正预先估计的那样来套供,忙点头承认,画押写供。
神宗见刺客之供,心中生气,但念高拱是前朝老臣,于是暗示他告老隐退了。
张居正并不就此罢手,又暗中派人让刺客翻供。神宗听说刺客翻供,亲自审问。刺客说他原先的供词是一太监审问时教给自己说的。神宗忙问是谁。刺客指一下站在神宗身旁的冯保说:“就是他!”冯保哑口无言,跪在地上请罪。神宗嫌冯保拿刺杀皇上的案子当儿戏,竟用来作打击政敌的圈套,心中生厌,自此也疏远了冯保。
这样一来,朝廷大权便落在张居正一人手中。他巧设计谋,一石二鸟,挑拨离间,用刺杀事件先搞倒高拱,同时设下圈套让冯保上当。而后又利用原先的圈套搞倒冯保,从而实现了自己的计划。
历史传奇故事会3:张居正年小志大
明嘉靖初年,湖北巡抚顾璘在视察江陵时,听属下说当地有一个七岁的幼童,聪明伶俐,十分可爱。于是派人把他找来,要试试他的才华。
顾璘见到幼童,遂口说一个上联:
雏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起;
幼童稍加思索,朗声对出下联:
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顾巡抚听后,连忙夸奖,并将自己挂在腰上的玉带解下来相赠。这个幼童便是被人称为“江陵神童”的张居正。
有一年夏天,新上任的湖广巡抚带着大队人马风尘仆仆地来到江陵,在岑河口附近的东司庙休息。庙里的住持连忙叫小僧到庙后瓜园,摘了十多个大西瓜来招待客人。
和尚种的西瓜又沙又甜,巡抚和手下人吃了,只觉得清甜可口,舒服极了。巡抚一时高兴,便顺口吟出一联:
东司和尚送西瓜,些小礼物;
他让前来迎接的江陵知县对下联,这江陵知县是个草包,根本对不上来,被巡抚训斥一顿,赶出庙门。
知县狼狈不堪地从庙中大殿上退下来,刚好碰到在庙里玩耍的张居正。知县想:“这小子号称神童,不如问他一问。”
知县叫住小居正,将刚才巡抚出的上联告诉他,并求他对出下联。小居正听后道:“这有何难?”随口说:
南极仙翁拜北斗,天大人情。
知县喜出望外,转身又上殿去,复述了小居正的下联。巡抚转怒为喜,但他不相信是知县自己对的,知县只好说出真相。巡抚把张居正找来一看,原来是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十分惊异。
历史传奇故事会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