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四大精神要领
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太极拳在养生和教育上有重大意义,我们今天学习太极拳的四大精神要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四大精神要领。欢迎阅读!
太极拳的四大精神要领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内家拳,习练太极拳要做到内外双修,太极拳是一种深层内涵的功夫。
太极拳讲究含而不露,“养我浩然之正气”。
太极拳在攻防方面讲求“沾连粘随”、“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和“后发制人”。这里很重要的是积极的“随”,在“随”中寻找变化,不提倡主动进攻;技击中还讲究“点”到为止,不争输赢高低,而是在悠闲高雅、妙趣横生的太极推手中,去探求哲学与力学的真谛。这种谦和的精神与道家的“贵柔”、“无为”、“不争”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太极拳的精神要领1、自信
中正向上,柔中寓刚
太极拳不是一味地讲柔,更不是柔弱无能,而是处处带掤劲,柔里藏刚,棉里藏针,极柔软然后极坚刚。攻防技击上注重以圆破直,化而后发,“化”是为了“发”,化即是发。太极拳在技击中,还讲究“得机得势”,就是讲在变化中始终占据主动的地位。强调中正安舒,与提倡“一身正气”的理念也是相合的。
学习太极拳要掌握正确的身法,身体要保持中正安舒,不偏不倚,这样才能达到练拳的效果。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们更加注重“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更加注重自然的自强之道,而淳朴传统的太极拳正是使人类的身心均处于一种积极自信的状态之中去展示健康的形体,健康的追求与健康的精神。
太极拳的精神要领2、包容
海纳百川,大度适度
佛家讲究“慈悲为怀”多行善事,大度包容。太极拳也是处处求圆,柔和圆活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胸怀;太极拳讲求顺乎自然,含蓄、贵和、不争的博大胸襟。
能包容才能开放。太极拳的体系始终是开放的。由于开放,才能广泛地吸收中国武术各流派的精华,来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我,才能最大限度地从祖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完善自我。
现代人学习太极拳能提高心理素质,扩大胸襟,学习太极拳要容纳百川,太极拳是门博大精深的功夫。
太极拳的精神要领3、和谐
阴阳平衡,中和相合
“和谐”是人类社会和人体自身健康发展的理想境界。“阴阳和则万物生”。在这里,儒家学说的“中和”观,对太极拳有很大的影响。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强调“中和”、“中庸”,而太极拳也突出一个“中”字,讲求“中正安舒”“不偏不倚”;讲求刚柔并用,适得其中;讲求动静兼修,上下相随,内外共养,在动态中把握阴阳平衡。在这一点上又与传统中医的整体观、综合观及辩证施治是相通、相合的。
太极拳的精神要领4、至善
生而不已,至善至美
太极拳讲求“上善若水,随物赋形”,这是一种动态平衡。太极拳论讲“神为主帅,身为驱使”,这就是要以意导动,以意导气,把意念、动作、劲道和呼吸高度地融为一体。我把之归纳为“三调”(调身、调心、调息)“三兼修”(动静兼修、内外兼修、性命兼修)“三合一”(内外合一、形神合一、天人合一),最后达到“三和谐”,即。
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哲学观。
人与人之问和谐的伦理观。
人体上下、内外和谐的整体观。
应该说,这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完美境界。
学习太极拳的基本要素
一,练好四功、兼学拳架
哪四功呢?即腿功、腰功、臂功、桩功。这四功是练习技击技术内容,达到具体规范和要求的必然基础。拳家们常说“打拳不遛腿,到老冒失鬼;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未习打.先练桩”,“桩要站、鼎要拿,劲力稳固托泰山”(鼎功就是臂功)。
基本功是初学拳法者的入门之艺。太极拳是内外合一的运动,它不仅需要人体各个关节、各大肌群、肌腱、韧带具有灵活性、柔韧性和劲九还需要内脏器官的协调配合。
练习基本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而且为今后的技法掌握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
二,明路线、守规矩
太极拳法变化多.复杂的动作更是富变化。故学拳时,一定要将拳势路线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对拳架的高低和到位与否暂时可不必在意。当弄清楚和记住拳势的来往路线后,就要进一步追求拳势的工整、准确,这叫守规矩,合规矩。
三,讲攻防、重含义
太极拳主要以攻防动作为素材.以技击术为基本内容。初学时将复杂的攻防动作先分解再完整练习.是太极拳的特色练习方法。练习中均要求“轻柔练习、注重技击意识”,重点突出攻防含义和培养攻防意识。
而快打重击.既不符合太极拳的行云流水的风格,又极易破坏技术成型效果.难以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这类练法,有教学经验的拳家视为不妥。
四,重技法、重形神
学会拳架,懂得每一拳势的攻防含义,并不意味着能自然地将拳法的“手眼身步法,精神气力功”协调完整起来。
学拳者在独立演练拳法时要表现出这种”协调完整”,需要多观察老师或功夫好过自己的拳友,要多向他们请教,在练习的不同阶段有侧重地兼顾练习.逐渐进人技法熟练、形神兼备的境界。
太极精神要点讲解
劲
打太极拳要有劲,能静,純净,精进,不能紧。
太极拳讲劲,时时劲,处处劲,劲劲相连,意劲不断。
太极拳重视劲,柔劲、沉劲、实劲、虚劲、不用劲。
太极拳反应劲,听劲、发劲、喂劲、鼓荡劲。
太极拳接受劲,领劲、顶劲、引劲、拔跟劲。
太极拳的全身劲,腰劲、腿劲、周身劲、虚领顶劲。
太极拳的各种劲,长劲、短劲、寸劲、豪劲。
太极拳的劲,枚不胜举。
可见是用劲的拳术,不仅仅是现在社会上讲的老爷爷,老太太的玩意儿。
因为是拳所以不可能不讲劲,这就是中国武术的真谛,需要内劲外练,外劲内练,内外劲同修。
劲的延伸就多了,有同精、气、神结合的,有同意、气、神结合的。
和拳的各势各式结合的劲,无穷无尽,太极拳的精深奥妙,见此一斑。
静
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太极拳要旨。动静皆宜的太极拳向人们展示了“禅”的理念,展示了内省的方法和条件。
在拳里的表现是相对的变化,应该静中生动,动中寓静的概念。
我认为太极拳里还应该做到内静外动,外静内动,这样对身心健康,德艺修为更有利,也更完美地阐述了太极拳的优良品格。
传统太极拳的技击,遵循后发制人的理念,所以静观其变是太极拳的切入点。
对于静的观念,太极拳强调人不动己不动,人若动己先动的实践方法。
静的观念在中国文化中处处展现,时时提及。所以这里的静,其涵义应该放在更为宽广的范围去认识,“宁静致远”,太极拳也讲究“心静”“宁静”“冷静”的修练,这在格斗中尤其重要。
净
太极作为一种文化已然成为大众喜爱的项目,气功有气功的演练方式,养生操,舞有其养生的练习要点和理念。
作为拳自然有其严格的要求和方法。现在社会上有些把这一切混为一谈,不加区分,拉到篮里就是菜的做法这有悖于太极拳的发扬和光大。
还有一些人理论滔滔,实际体悟不到,引用各种概念、穴位、气道等越来越玄的东西悬殊太极拳,既误自己,又误别人,使初学者被各种概念弄糊涂了,试图寻找各种秘籍。
前段时间遇一山东访者,从视频中学会拳,已有四年了,要纠正拳架,一看只好说,可惜了,完全走形了,既不拳,又不操,更不舞,而且在寻找所谓提肛和气沉丹田的感觉。
我只有哑然了。劝道,做做广播体操吧,千万不要运气,会有损健康。此君已有心脏病刚开完刀,不知是不是练法错误造成的。
所以在此我想奉劝练太极拳者不仅要心静更要心净。不要刻意去呼吸,刻意找穴位,找丹田,功到自然成。太极拳崇尚自然,崇尚无为,练到一定时候感悟会向你招手,体松意净,错不到那里,刻意会坏菜的。我认为。
精
精神、精进、精准、精、气、神太极拳之要求。
一套拳打下来不仅是拳架的正确,更在于他的精气神,所谓的精气神是一种内涵的外在表现,在现场。
是玲璃致尽致的。通过现代视频会有逼真的表现,但终不如现场亲临其生动、灵动和意蕴不是现代摄像机所能为的。
精进的武术功夫是长年积累的,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练就的,是反复雕琢,精心体验,不断感悟的过程。
精准,在技击方面太极拳重要的一环在于精准的听劲,得机得势的发挥,不拘一格的借力打击,又要求精确到位。
手、眼、身、法。步一致是精进的武术修为是形成打击压力的精准手段。
紧
由紧入松、由呆到灵、由滞到沉是太极拳的习练过程写照。
紧是一切动物对周围过激事件的应激反应,是正生理反射。
怎样培养负生理反射,是太极拳的课题,就是遇激不过激,以柔克刚,见微知著,得机得势,顺势而为。
拳架上的反应,就是松,所谓松,做到松肩沉肘,松腰沉胯,没有死点,粘连相随,不丢不顶,随化即走这样的境界,紧是做不到的。
经过长期的训练太极拳习练者能越来越随重就轻,驾轻就熟,去紧,制呆,得柔,随曲就伸。到了这一步,太极拳的天地就宽广了。就无限了。
太极拳的四大精神要领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