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纪实摄影经验谈

发布时间:2017-06-23 16:36

导语:说起摄影里的“扫街”,不少影友非常熟悉,这句“黑话”可不是环卫工人天天工作的那种哦,而是特指在街头的拍摄,讲求画面的真实性,多数不进行摆拍,而是在逛街中,捕捉日常生活中种种动人的细节和瞬间。

街头纪实摄影经验谈

扫街很容易,拿起相机走到街上去,开拍即可。但是同时扫街也是摄影里最难的一个种类,街上人来人往,纷繁杂乱,要在其中捕捉到动人的瞬间,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

街头纪实摄影经验谈

湖南株洲,湘江之滨,一位在江边的建筑废料堆玩耍的少年,他举起双手,希望和心灵仿佛在这一刹那间飞翔,越过大江,越过城市,直到远方

不少中外摄影史上鼎鼎大名的摄影大师,比如纪实摄影之父创立“决定性瞬间”理论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无数次拍摄中国的马克·吕布,日本著名自由摄影大师森山大道等等,无不将大量时间放在街头摄影上,通过捕捉普通人的日常瞬间,留住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瞬间,作品感动着无数的人们。甚至可以说,通常帮助人们记住那些历史和时代的摄影作品,往往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而是记录常人生活的细节、记录时代特征的街头摄影作品。

街头摄影的观念和思路

街头纪实摄影经验谈

广州西关老城区,一家普通的卖鱼摊档,店里的猫儿突然回首

毋容置疑,街头肯定是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和特征的最重要场景。

刚开始扫街的时候,往往会有找不着北的感觉,街上是如此丰富杂乱,许多事件在同时发生,转瞬即逝,我们应该如何能寻找并在最恰当的时间记录下哪些最精彩的瞬间呢?

在这里,有必要先转述一下最基础的理论,布列松提出的“决定性瞬间”,他认为,世界凡事都有其决定性瞬间,即被摄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在这一时刻恰到好处地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他用极短的时间抓住事物的表象和内涵,并使其成为永恒。

布列松的摄影终身都坚持抓拍,但他的作品里面完美的构图与传统的绘画美学相兼容,使这些瞬间令人惊叹。“决定性瞬间”理论从五十年代被提出以来,虽然被不断质疑和打破,但是直至今日,仍然是中外一代又一代纪实摄影师入门的必修一课。

对于扫街,我们首先必须确认的是拍摄的意图和主题,否则必然会流于浮光掠影和走马观花,有些摄影师会执着于拍摄即将消逝的历史建筑和人文瞬间,也有些摄影师专心记录那些最有我们这个时代特点的人和事,还有些摄影师会在街头寻觅展现人性光辉、感人的庸常生活细节、记录突发事件、冲突和纷争……等等。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有记录能感动自己的事物,才能够使照片能感动别人。摄影作品里东西方艺术共有的人道主义精神,平等、悲悯、同情等折现人性的感情永远不会过时。

但是,街头摄影也必须具备自己独特的视觉,尽量选择别人没有拍过的主题或场景或拍摄方法,通过照片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在影像爆炸的今天,没有个性的照片必然会被淹没,不会给观众留下太多印象。

街头摄影器材的选择

街头纪实摄影经验谈

广州西关老城区,按着爷爷教的方法,一起练字

由于街头摄影的瞬息万变和丰富多彩,快门时滞较短的单反或旁轴相机是扫街的首选,体积小不宜引人注意的旁轴相机是理想的选择,当然数码DC扫街也可以胜任,不过DC由于快门时滞较长,需要对相机有相当的熟悉程度和对事件发生准确的预测,才能留住最精确的瞬间,而且扫街往往要用到连拍,相机的连拍速度也应该被考虑。

街头纪实摄影经验谈

广州琶洲会展中心,逛展览逛累了的一家三口

传统的摄影理论里,街头摄影一般建议使用28mm-50mm焦段的镜头,因为这个焦段的镜头往往具备更立体的景深和符合人的视觉习惯,使得记录的场面具备真实感和空间感。而太广或长焦镜头不建议使用,广角的镜头往往会带来强烈变形和画面内容过多杂乱,一般只适用于狭小的环境或追求广角变形带来的视觉冲击力的场景。长焦镜头往往由于视角过窄,不利于交代环境,同时长焦的视角压缩了景物间的透视感,容易使画面丧失现场感和空间感。

街头纪实摄影经验谈

广州西关老城区,小巷深处快乐的童年生活

不过镜头的选择也要视乎个人风格,如果喜欢保持距离感或主体难以靠近的拍摄,长焦镜头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喜欢广角的视觉冲击力,或者对画面控制的好的话,广角镜头扫街也是可以的。

街头摄影的抓拍、偷拍与沟通

一般来说,扫街的时候需要抓拍的时候特别的多,要求场景自然真实,不干涉拍摄的对象。那些最自然、最生活的才是最有价值的。抓拍事先可以预测的,只要背着相机出了门看到什么拍什么。深入生活,是抓拍的灵魂和真谛。

街头纪实摄影经验谈

春节前夕,广州广园汽车客运站,天气虽然寒冷,行李虽然沉重,却挡不住归家的期盼心情

抓拍的时候必须眼明手快,该出手的时候毫不犹豫,抓住最精彩的瞬间。笔者为了练习快门的精确性,曾经多次在坐火车的时候拍窗外的电线杆,力求每下快门按下,电线杆正好位于黄金分割点处才算及格,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这种练习方法。

抓拍也必须要求拍摄者要对事件的发展趋势要熟悉,大概可以预测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对该何时按下快门心中有数,才能胸有成竹,抓住想要的瞬间。

街头纪实摄影经验谈

成都街头,快乐的打公用电话的姑娘

当遇到合适的光影和场景,等待也是扫街常有的事情,选一个合适的场景,等待合适的人物出现或者合适的事件发生,再用抓拍拍下,是扫街是经常使用的拍摄方法。但是也不要在某个场景逗留过久,毕竟是扫街,多随意走动,要拍到一张好片子往往是一种缘分,说不定更精彩的瞬间就会在下一个街角发生。

街头纪实摄影经验谈

广州西关老城区,多少尘封往事的质感

扫街的时候往往要拍摄陌生人,这个对于摄影者似乎是一个心理障碍,往往是仓促按下快门,拍下被摄者惊愕诧异的表情。在扫街的时候,笔者认为沟通的技巧往往是最重要的,有些有趣的场景,或者需要近距离拍摄陌生人的时候,一两句简单的问候和善意提问,充满友善的笑容,常常可以缩近与被摄者的心理距离,对方如果不是在做非常规行为,一般会同意拍摄,对于在镜头前特别拘谨的人,可以在边聊天时边按下快门,多拍几张就可以得到理想的表情和动作。如果坚决不同意拍照的,应该停止拍摄或者按被摄者要求删除照片,这是对他人最基本的尊重。

对于抓拍和偷拍中被发现时候的质问,也应该友善处之,适当的应对很重要,笔者往往是傻乎乎的微笑并自称:“学拍照的,出来练习。”或“今天刚买相机,出来试下……”,往往会得到友善的回应,切记不要自抬身份为摄影师或记者,往往会弄巧成拙。咒骂不已穷追不舍的人笔者很少很少见到,人与人之间的壁垒往往是人的自心建造的,交流其实并不太困难。

街头摄影的常用技巧

街头纪实摄影经验谈

广州西关老城区,孤独晒太阳的老人,多少往事光影间篱落

扫街中,突发的场面处处可见,往往突发得往往连举起相机和自动对焦都显得太慢,因此盲拍的技术非常重要,所谓的盲拍,就是不看取景器也能大概预测某个角度能大致拍到什么画面和构图,这项技能需要练习同时也需要对相机焦段非常熟悉,可以在没事的时候拿相机先预测场景再盲拍,然后对照,如此反复锻炼一段时间可以较熟悉的掌握。盲拍在街头摄影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很靠近被摄者又不希望干涉对象的拍摄,还有对飞速瞬间的拍摄。还可以利用盲拍进行很低角度的拍摄,当角度足够低的时候,可以使得被摄事物显得高大,产生独特的视角新鲜感,还能使用天空为背景从而避开周围杂乱的环境。

街头纪实摄影经验谈

广州西关古玩城,外国游客

此外,你也可以采用举高双手跳起来盲拍得到俯拍的角度,这点要视乎你的体力状况,哦,当然还要注意安全。

相机的自动对焦如今是越来越快了,不过在很多场合还是没有时间对焦,这时要视乎你对相机的熟悉程度,笔者的做法在街上走的时候,相机从来不关机,而且苦练西部牛仔的拔枪手法,以便飞速从相机包里抽出相机。当然也有稳妥点的做法,就是使用每个焦段超焦距,比如50mm镜头的光圈为8的时候,对焦在三米距离,那么三米到无限远的距离都是合焦范围,使用这个特性可以使用手动对焦的方法,免去对焦的环节。

结语和题外话:

街头纪实摄影经验谈

我在这家老店守候良久,看着猫儿穿梭,跳上跳落,等候这个最合适的瞬间

对于街头摄影而言,最困难往往不是拍摄技巧的问题,而是你看待问题的角度。街头的景观如此丰富而且多变,你选取了什么主体,你选择了哪个瞬间,往往没有规律可循,而是取决于你的学识、气质、乃至人生阅历和价值取向。其实功夫在摄影之外,街头摄影某种意义上其实已经脱离了艺术的范畴,它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政治、经济、哲学等等学科的相关更为紧密,一张照片往往承载的不仅仅是愉悦人们的美感,还承载了许多来自真实世界的信息,使人沉思,让人关注,为之动容,产生共鸣。

街头纪实摄影经验谈

一个光影美妙的角落,我举着相机屏息等候,等待这个少年跑入我的镜头

有人问某位摄影大师拍摄某张作品的光圈快门数据,大师回答:“这张照片的拍摄快门是五十年又二百五十分之一秒”。也许这个对答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街头纪实摄影经验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