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评论的形态创新和语态创新
电视新闻评论从最初借鉴报纸媒体新闻评论的“移植期”,发展到今天的“独立期”,凭借其独特形式和舆论引导功能,已经成为我国电视屏幕里最具魅力和影响力的节目样式。目前,电视新闻评论逐渐进入一个“多态并存”的时代,其舆论引导的效果和力度越发显著,在推动社会转型和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形态创新
随着媒介融合,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机制不断变化,在新的观念与理论的带动之下,一些新的节目形态也悄然出现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一) 深度报道+评论员模式——《新闻1+1》
200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改版之后,推出了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新闻1+1》,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突发事件、公共话题等焦点问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话题展开评论。“1+1”即一位主持人和一位新闻观察员的双人谈话模式。
《新闻1+1》在形式上既借鉴了《时事开讲》的“主持人与评论员谈话”模式,又借鉴了《焦点访谈》深入报道新闻事实的方式,两者结合,改变了传统电视评论节目的刻板说教,大胆触及关系国计民生的敏感话题。自2008年3月24开播以来,节目收视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每期首重播收视率0.7%左右,最高收视率达1.09,跃升为新闻频道日播栏目收视率第1位(除并机直播的《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
CSM提供的数据显示,《新闻1+1》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神七发射等重大新闻事件周期内收视率均上扬3-5倍。在受众方面,该栏目的定位更偏重于“25至54岁、高学历、高收入、管理层的男性”。具体分析,这档节目的成功经验在于:
1、时效性强
《新闻1+1》每期所选择的话题大部分是当天所发生的热点新闻事件,或是短时期内的社会敏感话题。如2010年7月的选题,有广州强拆富人区别墅、中国观看世界杯人数全球最多、河南伊河桥垮塌事故等,都是时事热点。一个典型案例是,2008年9月1日晚上8点半左右,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突然宣布辞职,《新闻1+1》在一个半小时之后,率先对此进行了报道解析,让观众及时掌握讯息。凭借央视的雄厚实力,《新闻1+1》表现出了时效上的优势。
2.节目言论突出
《新闻1+1》的栏目宗旨是“给您不一样的解析”。他们的做法是不抢“第一落点”,只抢“第二落点”,也就是注意区别于其他评论类节目,形成自己的言论立场,有效地引导社会公众思考。
如2010年5月17日播出的《新闻1+1》之《问题疫苗:处理“从重”难“服众”!》,背景是此前江苏曝出问题狂犬疫苗事件,国家药监局对生产问题疫苗的两家药企罚款三千万元。
主持人(李小萌):“三千万,作为一笔罚金来讲,从绝对数字上来说也许不算少了,相关部门也说,三千万是按照从重处罚的一个处理结果,但是这一起处罚涉及到的是与我们生命健康相关的疫苗,同时三千万也仅仅是涉案企业一年销售收入的十分之一,三千万究竟是多还是少?”
节目一开始,主持人便抛出了“三千万”和“一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这两个数据,让之后的评论有了具体的切入点。之后是特约评论员、法学博士王锡锌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国家药监局对这起事件的定性。
评论员(王锡锌):“是否从重关键是涉及到定性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处罚这一块儿,处罚是按照销售收入乘以一个倍数,最高倍数可能就是叫从重了。我们看到这里面是违法所得的三倍来进行处罚,三倍系数或者说这个标准,显然是把这一批次问题疫苗认定为是劣药,而不是假药,如果是假药,处罚会更加严重,处罚的最高倍数应该是五倍以上的罚款。所以我觉得这里面很难说是否从重了,关键在于这种有问题的疫苗到底是假药,还是劣药。”
这里又引出一个专业性的话题——“假药还是劣药”。节目组电话连线北京协和医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黄建始教授,分析问题疫苗的定性。接下来,特约评论员王锡锌的评论从对企业的处罚拓展到对监管部门是否存在渎职的追究。节目的最后,由“罚款三千万”处罚,进一步推导出“监管部门不仅要事后处罚,还要懂得事前控制风险”、“公众为什么对监督部门不信任”、“在药品生产销售过程的利益链条中,政府不能扮演某种功利角色”等更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在电视媒体上传播意见性信息,言论突出,角度独特,绝对是取胜之道。
3.构建公共话语平台
《新闻1+1》的选题大多采用网络上热议的话题,利用网络平台的造势,着力对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议题进行探讨,并且充分尊重不同利益群体的话语权诉求。
还是来看《问题疫苗:处理“从重”难“服众”!》这一期节目,记者在电视新闻片中加入了网民的声音。
“(网民评论一)三千万听起来很多,但对于此前获利颇丰的大企业来说恐怕只是‘毛毛雨’吧。
(网民评论二)2008年江苏延申的一年销售收入就是1.88个亿,河北福尔当年产值是1.3个亿,2500万和500万的罚款对他们来说太小意思了。给人的感觉是,监管部门对两家违(犯)法企业的处罚依然是‘心太软’。
(网民评论三))国外都是会罚得企业倾家荡产,下次重手,对企业才有威慑力。
(网民评论四)两家药企是罪魁祸首,受罚天经地义,但监管部门也难辞其咎,监管人员怎么就无人被问责?”
通过网络话语和官方话语互搭的方式,让草根阶层的观点走上公共议题的舞台,构建公共话语平台,让观点的发表得到平衡,同时又通过舆论引导,让偏激或者非理性的网络语言得到修正。
(二) “随口说式”——南方电视台《马后炮》
这个词语引申自“STAND-UP COMEDY”,这是一种美国流行文化,意指站在没有任何布景和摆设的舞台上讲笑话。香港演员黄子华将这种表演文化移植到香港,开始被称为“是但噏”(广式语言,“STAND-UP”的谐音),就是普通话“随口说”的意思。
凤凰卫视杨锦麟的《有报天天读》“剪刀+口水”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成了荧屏热门。这种模式,又引申出了南方电视台《马后炮》这种“随口说式”的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马志海每天挑选五条民生热点话题,进行深度评论,早期还有“你来我网”环节,读取部分网友的观点,有时候主持人还会对这些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现在则换成了“名人快语”——读取名人微博的一些观点性信息。《马后炮》于2005年开播,三年之后,也就是2008年,主持人马志海获得了全国金话筒奖。在领奖现场,有评委私下对马志海说,“中国就需要多一些这样的评论节目”。
来分析一下《马后炮》的优势。
1.主持人的语言能力
主持人马志海对自己的定位是“中年气盛的资深愤青”,他曾经说过“年龄和阅历同样会令我有一个理性的大脑,但我不愿意放弃那种酣畅淋漓的表达”。一方面是其经历——当过工人、做过厂长、曾经是电台DJ,也一度加入到记者行列——让他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另一方面他自幼喜爱评书、曲艺并从中吸收了独特的讲故事手法,因而,“有理有趣”成为了他的话语标签。
例如2010年8月18日的《马后炮》节目,主持人对于《奶粉竟然“没事”,公众为何担心?》的评论:
“卫生部公布调查结果,湖北3例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与食用圣元奶粉没有关联。这个调查结果,可以说是够权威,可以让人信服了吧,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我发觉,这两天,好多家长更加不安,怎么回事呢,来看相关的评论:奶粉竟然‘没事’,公众为何担心?
评论说了,如果没有新的更有说服力的案例以及更为科学的说法,这个事情就算是告一段落了。无论你我是否还心存狐疑,接下来的事情是对各个品牌奶粉用人民币投票的问题,而不可能是以公权力所能决定的问题。但是,回顾这件事情,诡异的是‘雌激素奶粉’何以如此迅速地发展成为公共事件?这是我们必须拷问的。
评论说了,虽然说圣元奶粉的这次安全着陆看上去虚惊一场,但不能说就此可以高枕无忧了。无论是奶粉厂家还是权力部门,都需要反思事情发展的整个过程,要看到‘无事变有事,有事变大事’的社会背景并积极弥补监管机制上的缺陷,以此修正自身行为来重建公众信任。
我们说,社会诚信缺失,政府公信力差,这才是最要命的问题。谁都信不过,都活得战战兢兢的,又何来幸福感可言呢。”
可以看到,评论中只有调侃没有说教,只有层层深入的逻辑分析而没有一锤定音的结论性表达。主持人仅仅是跟观众分享自己的想法,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并且欢迎各种反对的声音。
马志海曾经说过:“观众对我有各种各样的称呼,有老马马大爷马大叔马哥小马,惟独少有人称我做马老师,我觉得这就是我的成功之处。”
2.积极构建“电视新闻评论的个人门户”
《马后炮》从一开始便善于利用网络媒介,一来,节目挑选话题的“阵地”就是网络,二来,节目依靠互联网搭建与观众和政府有关部门沟通的平台,运用丰富的媒介符号和广泛的参与,使这个节目成为群体舆论的阵地。早期设有“你来我网”的环节——节目组在南方电视台官方网站的BBS和橙色驿站的留言板块里设置了专属版面,主持人与网民直接互动,为节目培养了不少忠实的“炮兵”,如“珠海老周”、“潮州老农”,这些网民成为了网络名人。随着微博的兴起,《马后炮》将辩论的阵地搬到了便捷性更强的微博这一新媒介,继续保持互动性。节目改版后设置了“名人快语”环节,从微博中挑选“加V”名人的观点来读取,一方面广开言路,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节目的宣传推广。《马后炮》还出版了同名书籍汇集节目的部分精彩内容,利用纸质媒介拓宽受众面。主持人马志海还会不定期举办一些沙龙讲座,如2010年两场走进广州大学校园的见面会。无论是利用网络平台,还是举行沙龙讲座,都属于栏目的辅助延伸,改变了以往电视评论“上行下达”的单向传受关系,使传受双方的角色在平等交流中不断自由转换,这些都是构建新闻评论个人门户的积极尝试。
(三) 新闻资讯杂志式——南方电视台《今日最新闻》
南方电视台的《今日最新闻》是国内第一档在民生新闻中加入纯评论环节并有融媒体特征的新形态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今日最新闻》一开始的“今日最争议”环节,约3分钟,选取每天最有争议价值的一个民生话题,由主持人介绍两三个选项,观众可以通过短信或网络平台进行投票,并表达自己的看法;之后是新闻资讯节目,内容多为公共话题、突发事件以及民生新闻,主持人会对每条新闻进行简短的评论。节目播出过程中,走马字幕不断显示观众发来的短信内容,节目最后会预留3至5分钟,由主持人读出当晚的投票数据并对事件进行分析评论。
《今日最新闻》开播短短半年,收视率最高达到3.7%,平均收视也有2.6%左右。主持人彭彭的微博粉丝截至2011年2月已经超过12万。节目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呢?
1.传播模式突围——二元化传播模式
《今日最新闻》借鉴了英国Channel4的经验。在主管Channel4的亚当?吉(Adam Gee)看来,“新媒体=互动媒体”。《今日最新闻》从环节设置到确定选题,再到评论内容,实现了与受众之间良好的互动,呈现出专业内容制作和普通受众内容制作并存的二元化传播模式。
2.形式突围——杂志式的节目形态
如今,受众对新闻的诉求,不仅要有事实性信息,还要有包括意见性信息。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要么重评轻述,要么重述轻评,很难做到观点与内容的平衡。《今日最新闻》则在民生新闻节目的基础上,嫁接了一个时事评论环节,满足电视新闻受众对意见性信息的诉求。
3.内容突围——有争论性的民生话题
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话题通常走两种路线:一是高端宏大化,一是揭黑调查。《今日最新闻》则着力于民生话题,而且是富有争论性的话题,例如“你会否生二胎”、“老公你会挑嘴甜的还是嘴笨的”、“干部美国挂职你怎么看”等,这些未必是当天的新闻热点,但却是茶余饭后非常给力的三姑六婆话题,极具贴近性。
4.主持人诙谐幽默
《今日最新闻》主持人彭彭,走街坊路线,致力于以诙谐幽默的语言点评民生琐事。如对于一单“保安殴打记者”的新闻,很多评论都会落在“保护知情权”上面,但彭彭的点评却是:“如果你真觉得自己很能打,建议你到那些治保会去比拼一下。”这句话轻松幽默又不失道理,让人回味无穷。
二、语态创新
当媒介环境及传播理念发生变化时,电视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也在改变,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特点,促使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走上创新之路。
1.个性化
对节目进行准确定位,让形式、内容和主持人形象都跟着定位走,凸显个性。《今日最新闻》,节目口号是“最新最热最吸引、同声同气自己人”,从题材上多找贴近性强、本土化强的话题,主持人的形象也塑造成“邻居家的死胖子”这样一种亲切的感觉。《新闻1+1》,它的受众定位是“25至54岁、高学历、高收入、管理层的男性”,在话题选择上偏重政治经济法律、重大时事、生活压力等,评论员的选择以专业和高端为标准。
2.平民化
所谓“平民化”,包含两种意思:首先,即便是高端节目,宏大议题,也要找到平民化的视角和切入点,拉近和目标受众之间的距离,避免说教式的传播意见性信息。第二,尽量选择平民化的议题,特别是地方电视台,在办评论节目时,要走差异化道路,关注受众身边的事,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提炼,发表观点见解,进而达到大众传播广泛教化的功能。
3.思辨性
以往的新闻评论,讲究“政论性”,往往过于严肃,很容易产生距离感。如今,电视新闻评论讲究的是“思辨性”,一方面,所选取的话题要有争论感,在“是”和“非”之间存在灰色地带,而不是一竿子就能打死一方的传统说教式话题;另一方面,在节目中把观点的产生和对撞过程展现出来。以前《实话实说》邀请观众参与讨论的模式,在当时是非常新鲜和有创意的,虽然已经停办,但它所带来的启示还是非常值得参考。
目前,中国仍然有很多“沙龙式”的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如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和南方电视台的《全民议事听》,这些节目所挑选的话题都是具有思辨性的,电视谈话场内的正反双方势均力敌,唇枪舌战,荧屏外的观众也各有倾向,随着电视谈话场的传播,受众之间也可以形成谈话场。这类节目改变了以往“舞台式”的现场环境设计,变为“中心式”的环境,主持人在中心,以他/她为圆点四周环坐嘉宾,观众也分为正反两方,这种编排使得辩论的气氛更加浓厚。针锋相对的谈话场,成为节目吸引眼球的地方,也很适合多元化意见的表达。
4.话语表达多样化及互动性
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应该注重话语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和增强互动性。例如通过对网上跟帖进行讨论,或者在节目中邀请不同类型的观众参与发表意见,尤其是利用手机3G技术、QQ视频连线和SKYPPE等方式进行直播,让更多受众参与其中,使更多意见性信息得到呈现和交流并延伸到电视以外的舆论场中。
电视新闻评论的形态创新和语态创新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