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17-06-18 18:04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篇一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进行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XX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文章来源:0s.net.cn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XX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教化为本、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孕育中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篇二

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若由著述载籍而论,经史子集,万亿卷帙,概以“三玄”、“四书”、“五经”为其渊薮;如由学术统绪而言,三教九流、百家争鸣,则以儒、道两家为其归致。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至于文学、艺术皆根植于上述思想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以地方为特色的区域文化,其中不乏下里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但有许多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部分逐渐散失了,于是传统文化传承就突显出了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在经济社会告诉高速发展的今天,拜金主义、虚无主义等社会意识形态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文化中其中许多的重要环节已经出现了缺失的情况。在这种环境下,不乏有一批诸如冯骥才、余秋雨等学者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对传统文化的抢救、传承和弘扬的工作,但这些还远远不够。此次的两会上,陈爱莲委员的提案“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加快国家软实力建设”获得40余位委员的联名支持。40位委员分别来自侨联、宗教、科技、妇联、致公五个界别。这份饱含深情的提案指出,为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国家软实力,就必须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掘民族和谐文化资源,并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在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中正本清源,让文化精华不要在利益面前迷失。另一方面,在社会上,对于传统文化创新的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尤其是在韩国抢注“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后,有关我国将春节等传统文化节日伸遗的工作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不难看出,如今的整个社会都已经逐渐地意识到了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性。

当然,也有一些声音,认为传统文化的创新也很重要。在这里,我们其实并不否认一部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的作用,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传统文化的创新是应该首先以传统文化的传承为前提的,没有传承,哪来的创新呢?不论是最近易中天的品三国,还是于丹的读论语,都是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事实上,创新只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手段,目的还是传承。毋庸质疑,作为目的的传承显然要比作为手段的创新更加重要。更何况,现在诸多的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大部分也只是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外表,而无法撼动传统文化的内核,既然如此,又怎么能说这种所谓的创新重要性大于传承呢?

不过,有少部分的真正创新的确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内核,形成了所谓的新文化形式,但改变传统文化内核的成果是怎样的呢?且不说大话西游,大话三国之类的恶搞文化,就便是最近的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和许多现代戏说的历史剧,也不过是现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被流行元素所扭曲的结果。另外有一些文化悲剧也是在这种创新的背景下发生的,诸如纳西族、东巴教等例子,结果只能使本以十分脆弱的传统文化走向毁灭,所以我们说这样的创新不仅对传统文化没有好处,反而有害。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经过了时间的考验,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因此,在时代今天的我们,就更应该努力传承传统文化,继承并使之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篇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具有丰富文化及传统的国家之一。在数千年文明和历史的积淀下,蕴藏着很多未知的遗迹,这些遗迹记载了我们的过去,也揭示了我们的未来。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城市化步伐加快,与传统农业文明相适应的民间文化正在急剧消亡,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面临着毫不留情地被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所淹没的危险。人们越来越担心,一些弱势民族的文化语言不断地消失,人类文化多样性在不远的将来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关注本土化问题,关注人类自己生存的根系。在著名作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的呼吁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国家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一个陌生的名词,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2003年开始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使一批珍贵的频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和拯救,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初见成效。

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了解,笔者认为普查保护不是目的,必须传承才能使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发扬光大。

过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的传承方式,是技艺传授,由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的,是口传心授,基本上没有文字的记录。随着社会发展,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形式都在消失,由于我们没有充分的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和作用,所以,很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的眼前消失了,很多东西是在也无法可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精神家园。鉴于全球他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存在的基础日渐狭窄,现代生活方式对它的消解,以及灾害性破坏、建设性破坏,都对其存在形态构成程度不同的危害,因此,保护和传承是目前当务之急!

教育传承是目前最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式。然学生们接触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和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从小就对家乡和祖国深入了解,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更能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世代相传。

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

作为对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一个切入点,当我们把保护和抢救非物资文化遗产与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儿童美术教育融为一体的时候,无论是对儿童美术还是濒临消亡的民间美术,都将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民间美术融进美术教学的课堂,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已不再仅仅只是单纯的美术课程,而是一种责任,一种重要的对儿童对文化传承的责任。

从2003年开始,我们参加了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办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 “全国蒲公英行动”课题研究,开始尝试从小学校园着手,把适合校园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带进了试验性教学中。对于在农业文化和民族文化双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他既要接受外部学校的教育,又要吸收来自本土本民族文化的熏陶。这样做一、使学生们知道了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学生们在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过程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了解达到传承作用,三、从孩子们着手,从小树立爱国主义思想,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通过考察和分析,我们对具有地域特色的当地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美术)进行认真的梳理,以传统的皮影、民间面塑、泥塑作为民间艺术传承和教育的试验,给学生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了民间美术的历史和现存状态,加强了学生们对于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选择民间美术作为传承的主要内容是:民间艺术的乡土性、地域性适合在学生中开展,易于被学生接受。

在校园进行传承的实践中,我们的做法:

1、初期以欣赏教学为主,让学生初步了解其特点及审美价值,提高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加强他们对本土文化基因的认知和启蒙;

2、带领学生们参观民间艺人的制作技艺,加强学生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性认识;

3、对制作工艺相对容易,工具材料要求简单但花时较多的内容,采取课内课外结合的办法,使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掌握和学到一些基本的技艺和方法,如泥塑;

4、对制作工艺有难度,工具材料相对复杂的内容,则采取课外美术小组学习的办法,学校为其提供工具材料,让一部分学生学习和制作,如皮影、面塑等;

5、对于工具材料简单、制作工艺不太复杂,且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内容则大量引进课堂,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如彩色剪纸等;

6、为拓宽教学空间,在农村校园让学生把制作带回家,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共同参与下完成;在城市校园要求孩子与爸爸妈妈共同上网收集和整理民间美术的资料;了解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形式;

7、各实验学校根据本地的具体实际,选择和开发适合自己学校的课程资源,做成具有操作性的且在40分钟内可完成的教学案例,并把它们编成乡土教材,逐渐在学校推广。

2005年我们设立了蒲公英美术基地,以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为主培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使辅导教师们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从市区各学校抽调部分学生轮流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培训,再由这些学生在学校中带动其他的学生共同学习。逐步的扩大课题队伍,由市区发展到县区小学和农村小学。使我们在施行教育传承民族民间艺术的同时,加强了爱国和爱家乡的热情。

在进行传承试验中,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了深刻理解,以教育传承逐步的扩大,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全部的继承,因此要提高全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形成国家、社会、个人参与的全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有条件的部门、单位、企业、大专院校都应该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构,特别是加大基层文化教育单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保护措施真正得到落实,这样才能够起到教育传承和保护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全人类的重视。保护这些无形的财富,不仅仅是对祖先负责,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后代负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