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具有的三个重要特征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创新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与重要源泉,而创新思维是创新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下面是小编整理了创新思维具有的三个重要特征,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创新思维具有的三个重要特征
(1)流畅性,指发散思维的量.单位时间内发散的量越多,流畅性越好;
(2)变通性,指思维在发散方向上所表现出的变化和灵活;
(3)独创性,指思维发散的新颖、新奇、独特的程度.
创新思维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这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收集和整理资料,储存必要的知识和经验,准备必要的技术、设备及其它有关条件等。对于任何领域的创造,都必须首先对前人在这个领域内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有比较完全的了解,必须对必要的塞础和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学习(例如,爱迪生为发明电灯,所收集的有关资料据说竟写了200本笔记,总计达4万页之多),因此,就创造性思维的整个过程而言,准备阶段是它起点的第一步。
(二)酝酿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对前一阶段所获得的各种资料、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从而明确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与方案。在这个阶段中,有些问题虽然经过反复思考。酝酿,但仍未获得完满解决,思维常常出现“中断”、想不下去的现象。这些问题仍会不时地出现在人们头脑中,甚至转化为潜意识,这样,就为第三步(顿悟阶段)打下基础。不少创造者在这一阶段往往表现为狂热或如痴如醉状态。我们所非常熟悉的牛顿煮手表、安培不认识自己的家门以及黑格尔一次思考问题竟在同一地方站了一天一夜等故事,都充分说明了处于这一思维阶段中的人,常常被认为是“某种程度上的狂人”。
(三)顿悟阶段有人曾把这一阶段称为狭义的创造阶段或“真正的创近阶段”。由于经过前一阶段的充分酝酿,在长时间的思考后,思维常常会进入“豁然开朗”的境地,从而使问题得到突然解决。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为“顿悟”或“灵感”。灵感的出现无疑对问题的解决十分有利,然而,灵感是在上一阶段的长期思考或过量思考的基础上才会产生的,没有苦苦的“过量思考”,灵感是决不会到来的。
(四)验证阶段这一阶段又叫做表现阶段,也就是把前面所提出的假设、方案;通过理论推导或者实际操状来格验它们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可靠、可行件,从而付诸十实践,通过检验,很可能会把原来的假设方案全部否定,也有可能做部分地修改或补充。因此,创造性思维常常不可能一举就获得完满的成功。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
(一)理论思雉 理论一般可理解为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理论思维是指使理性认识系统化的思维形式。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因为理论思维具有科学性、真理性。凡是理论思维混乱,或不符合客观规律,其结果不是收效甚微,就是失败。理论思维在实践中应用较多。如系统工程就是运用系统理论思维,来处理三个系统内和各个有关问题的一种管理方法。钱学森同志认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的规划、研究、设计、创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是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又如有人提出的“相似论”,也是科学理论思维的范畴;有人见鸟有翅膀能飞,就根据鸟的翅膀,鸟体几何结构与空气动力和飞行功能等相似原理发明了飞机,有的又称“仿生学”。还有许多地步也要常常运用到理论思维,如对一些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归纳和总结,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分析。所以说,理论思维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
(二)直观思雉直观思维一般是指在实践中,外界事物在人们大脑中产生的感觉,它个有生动性、具体性、直接性的特点,是开发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基础。直观思维决定于观察力。想象力和记忆力。爱因斯坦有一个思维过程的模式:经验——直觉——概念(设想)——逻辑推理——理想实践。在创造活动中,人们往往靠知识的积累程度,知识在人们头脑里储存的越多,创造力的基础也越强。画家必须对自然界的颜色、标记、布局、人物、建筑先产生直观思维,才可能进行创造。日本的松下外出时,经常带着放大镜、卷尺、计算器等各种工具,通过观察计算,产生创造性直观思维。毛泽东同志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深刻地阎明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产生直观思维的道理。法国地理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就是从地图上巴西的一块突出部分和非洲的喀麦隆海岸凹进去的部分,形状十分相似的地貌而直观到的;池田菊苗发现“味精”也是从饭桌上的黄瓜汤的直观中想到的;等等。许多创造发明都是通过直观思维后创造的。
(三)倾向思维倾向思维也是一种基本思维形式,即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往往是从一定的目的、倾向而进行的思维。在创造思维过程中,这种思维形式也常常被运用,一般是指创造者通过接触到某一事物,从一定倾向出发,即在思考某一问题时,或有意或无意、或正常或偶然中突然开了窍,找到了创造成功之路。人们认识事物,不完全是直线性的,有时是曲折的,甚至要反复多次,才能对事物有所理解。不论何种情况,都会有“触发”、“媒介”的机会,会在偶然和无意中激发新的创造思路,正所谓“多思出智慧”。这种思维,也有人称之为灵感思维。钱学森同志认为:创造性思维中的灵感是一种不同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思维形式。在创造实践中,由于倾向思维的作用而取得成功的例子不少。这种激发往往寓于创造和创造活动之中。如,俄国肖像画家米海依洛夫在创作一个盛怒面容的人画时,说什么也画不好,后来看到涂有蜡油油渍的旧画,忽然从油脂污沾的奇型怪状中得到启发,使那幅怒容画获得了成功。邓禄普发明充气轮胎也是这样。他原是苏格兰一名医生,他看到自己的儿子转着硬轮自行车颠簸地在卵石道上行驶,非常怕其摔跤,一直在思索,能否用一种新的可以减震的轮胎来代替。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充气的橡皮管既有弹性又有坚硬性,于是触发创造成功了邓禄普充气轮胎。这些都说明倾向可以开发人们创造能力。
(四)联想思维客观事物都有一定的相互联系,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事物往往会反映在人们头脑里,形成各种不同的联想。联想思维就是指由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而产生认识的心理过程。在一般的思维过程中,联想思维也常常被运用到,如由某物想到远方的亲人或由某事想到另外的事情,这都是经常性的。联想思维对于创造发明、开发人的创造力也有很多成功的事例。例如,上海橡胶模型厂职工,创新制成光电跟踪轮胎模自动绕花机的过程,就是很好的例证。过去加工橡胶轮胎金属模,全靠手工绕制,花费时间多,后来他们去参观上海船厂的自动仿样切割机时受到启发,联想到这种原理可以在绕花机上运用,后通过实践获得成功.现在只需3天就可自动绕制一副轮胎金属模。上海灯具厂的冲床机械进给制动安全装置,原采用光电控模原理,由于冲床回转惯性,存在缓冲距离,还有不可靠的因素,后来他们由火车刹车的抱闸原理,联想到抽键式冲床的机械部分也可改为抱闸式,使光电安全装置更可靠。后来,他们又从平面车床齿轮刹车得到启发,使两种冲床在光电信号发生之后,滑块可立即在三分之一秒钟内制动,在360度回转任意位置上均可制动,保证了安全生产。这些。都是联想思维启发的作用,这也说明,联想思维能开发人的创造力。
(五)联结和反联结思维事物的相关联结和分离,同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或事物之间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这种思维形式在创造活动中也很广泛,经过联结,可使一物品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新物品。如把电子表与圆珠笔相联结,成为带有电子表的圆珠笔;把手电筒与笔相联结,可以制成带光源的光笔;还有既能计时,又能作秒表、带有计算器和报时器的多功能表;用电炉原理与保温杯相联结而成的加热杯;带模胶皮头的铅笔,是橡皮和铅笔的联结;连衫裙是衬衫与裙子的联结;双体客轮则是由两个船体的联结。反联结思维则是一种与联结相反的分解思维,它使二个以上相结合的物质分解,从而产生新的物质和新的用途。例如,水(H2O)可以分解成氢和氧,水经过稀土物质吸氧,变成氢燃料,可与汽油等综合使用,节约能源又如,常用雨伞柄太长,不易携带.于是就把柄分解成可以收缩的二节或三节,这就是折叠式雨伞。杂技团的独轮自行车,也是从双轮自行车分解而成的。 还有一种反向思维,就是向某一物质的反方向去展开思维。如由浮在水面的兵舰发展为沉入水底的潜水艇等等。
(六)形象思雉形象思维就是依据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选择、分析、综合,然后加以艺术塑造的思维方式,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始终不脱离具体形象.并包含着创造者的强烈情感。形象思维是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高尔基说过:文学创作“主要是用形象来思维,是艺术的’思维”。鲁迅先生所创造的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如阿Q、祥林嫂、华老栓等,都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和事件进行选择,分析。综合概括,给予艺术加工而创造出来的。形象思维在科技发明中也是经常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如法国化学家凯犀勒对于苯环的创造,就是在睡梦中看到一条银蛇起舞,受到启发获得成功的。又如现代创造出的各种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盆景也都是形象思维的结果。
(七)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不同,它是用科学的抽象概念揭示事物的本成,表达认识现实的结果,它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逻辑思维是具有严密的科学性的思维形式,它必须完全符合客观规律。这种思维能力的强弱,与知识广泛性密切相关,它直接涉及到创造成果的成功率以及时间的长短。从18世纪法国的莱布尼茨提出数理逻辑后,经过许多人的研究,到英国罗素同怀特海合着《数学原理》时,数学逻辑就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就是在逻辑思维指引下创造的一种成果。就是文艺创作中,也不能完全离开逻辑思维。任何创造都不是科学家的主观臆断,而是通过观察分析、判断、推理、进行符合客观规律的逻辑思维的结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逻辑思维被广泛地应用着;在日益广泛的创造活动中更是有意识地、主动地使用逻辑思维这种形式培养创造能力;在研究预测,开发未来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将占有极重要地位。应当指出,应用逻辑会预测未来。研究和开发人的创造能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八)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概念最早是由武德沃斯于1918年提出,以后斯皮尔曼、卡推尔作为一种“流畅性”因素而使用过,吉尔福特在“智力结构的三维模式”中更明确地把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作为智力操作明确地提了出来。50年代以后,通过对发散性思维的研究,提出了发散性思维的流畅度(指发散的量)、变通度(指发散的灵活性)和独创度(指发散的新奇成分)三个维度,而这些特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内容。心理学者们编制了发散性思维测验来测创造性思维,而用智力测验来测集中性思维。这样,逐渐地就把创造性思维和发放性思维划上了等号,造成了把集中性思维排斥于创造性思维之外的倾向。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只用发散性思维的创造性思维;主要是指那种具有多种答案的问题。如要求对一简短故事提出各种题目,被试者就可作出多种答案。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一个新解答的问题要得到创造性的解决,必须也发散之后,进行集中,才能逐步导致正确的结论。因此,我们认为,发散性思维的确是创造性思维的最重要成分,但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的相互关系却是一种辩证关系,相辅相成。
创新思维具有的三个重要特征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