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人物故事大全
励志故事可以照亮人生。那么关于励志人物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励志人物故事大全,供大家参阅!
励志人物故事大全:科学家霍金的励志人生
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着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着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这很自然使人将黑洞的面积和热力学的熵联系在一起。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 这迫使霍金一家搬离海格特的家园,迁到牛津避难。他们在霍金诞生后又回到了伦敦。童年时的霍金,学业成绩并不突出,但喜欢设计极为复杂的玩具,据说他曾做出一台简单的电脑。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非常引人注目,他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因为霍金现在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
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他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欢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不过他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因为他的手脚远不如头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他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而这种态度与当时其他同学是一致的,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他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然而,病魔出现了。
病魔出现了
从童年时代起,运动从来就不是霍金的长项,几乎所有的球类活动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有一两回没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昏迷,差一点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刚过完21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
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会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两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这种病恶化得相当迅速。这对霍金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他几乎放弃了一切学习和研究,因为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硕士论文的那一天。
轮椅出现了
霍金的病情渐渐加重。1970年,在学术上声誉日隆的霍金已无法自己走动,他开始使用轮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没离开它。
永远坐进轮椅的霍金,极其顽强地工作和生活着。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乡间别墅,上坡时拐弯过急,轮椅向后倾倒,不料这位引力大师却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丛中。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惟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在莫斯科的饭店中,他建议大家来跳舞,他在大厅里转动轮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
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来自直觉的启示:黑洞不黑
霍金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但他对观测天文从不感兴趣,只有几次用望远镜观测过。与传统的实验、观测等科学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觉。
“黑洞不黑”这一伟大成就就来源于一个闪念。在1970年11月的一个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时开始思考黑洞的问题。他突然意识到,黑洞应该是有温度的,这样它就会释放辐射。也就是说,黑洞其实并不那么黑。
这一闪念在经过3年的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断地辐射出X光、伽马射线等,这就是有名的“霍金辐射”。而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黑洞只吞不吐。
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霍金获得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我有爱和爱我的亲人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位女记者提出一个刁钻的问题,但霍金还是以恬静的微笑这样回答)霍金不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也以他顽强搏斗的精神征服了世界。励志照亮人生,成功改变命运!
励志人物故事大全:从身无分文到5000亿帝国,许家印是如何炼成的?
老板,要敢于冒险,敢于梦想;没有对公司愿景的梦想能力,你就不可能做出伟大的公司。同时,脚踏实地,让团队聚焦,统一他们的能力,带领他们去完成企业的目标,创造企业利益。
如果你对“许家印”的名字还有些陌生,那么“恒大”,你一定一点都不陌生。
广州恒大拿了中超五连冠。11月24日的亚冠决赛的门票已经卖出去了2亿多,全年奖金都赚回来了。恒大淘宝日前登陆新三板。恒大地产早已遍布全国,在全国楼市疲软时还宣布超前完成全年目标,上调全年预期。还有恒大的矿泉水、豆油、米面在占领超市……
恒大是许家印一手打造起来的帝国,是他的“罗马城”。
曾经的凤凰男
许家印1958年生于河南周口农村,在八个月大的时候,母亲得了败血病,家贫无钱就医,匆匆而去,许被称为是半个孤儿。1975年在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毕业后,他几乎做遍了所有的农村工种。这个不甘心与贫困为伍一生的农村少年,心里已种下了一颗“逃离”农村的种子。
1977年恢复高考,因为时间仓促,他没有考上。1978年,许家印开始第二次准备高考。许家印这样曾这样对媒体表述这个阶段:住的是破房子,盖的是一床满是补丁的被子。记忆里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是:自己带到学校的馒头和地瓜饼,过了三天就变霉长毛。但是还是舍不得扔掉,洗掉霉点以后继续吃。
1978年,他终于拿到通往物质和成功的第一张门票:以周口市第三名考入武汉钢铁学院(现武汉科技大学)。
从钢铁工人到千亿帝国的逆袭
1982年,许家印成为河南舞阳钢铁厂的一名工人,进厂两年后,他成为车间副主任,第三年成为车间主任。
1992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件大事——邓小平南巡。全中国流行下海,在这种大背景下,34岁的许家印揣着一份三十几页纸的简历,来到了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圳,南下寻梦,人生由此翻开新的篇章。
深圳崛起
1992年许家印来到深圳,进入一家叫“中达”的贸易公司打工,从业务员做起。几经折腾,到深圳第三个年头,许家印说服老板,踌躇满志地来到了广州,成立了一家名为鹏达的房地产公司。
在广州,许家印操盘的第一个项目就赚到上亿的利润,但他却只拿着3000多块每月的死工资,没得到老板的业绩奖赏。当他鼓足勇气要老板给自己涨到10万年薪,老板果断拒绝了他。严格地说,是为了省下6万多块钱脑残地放弃了他。
为生活,也为前途,1997年,许家印转身成立恒大,开始了在地产业的逆袭。
资料显示,许家印适时抓住了房地产迅猛发展的契机,集中精力发展广州市中心房产。恒大2002年销售额为20亿元,拥有2000名员工。2003年胡润《中国百富榜》上,许家印已经名列第38名,财富达到16亿元。
短短8年,许家印旗下恒大集团构筑起房地产、钢铁的联合舰队,实现年产值规模230多亿元。他的个人资产也迅速积累到120亿元人民币。
许家印在此期间称,“广州恒大能够取得目前的成绩,在于我们的决策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大的失误。”
2008年恒大启动香港上市步伐。几经周折,2009年11月,恒大地产终于实现香港上市,许家印一跃成为中国当时内地首富,身价达到422亿。
多元化经营狂飙突进
今天的恒大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的房地产公司。从2013年起,恒大进入一个多元化经营的大时代。
恒大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公司拥有总资产超过7500亿元人民币,年销售超3000亿元人民币。恒大绝对控制的上市公司多达10家,涉及地产、金融、体育、互联网、文化、健康等多个领域。
体育方面,许家印用了3年就打造了亚洲最成功、最具影响力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也是亚冠改制以来第一支两夺亚冠冠军的球队。
2013年,恒大一手拿起亚冠冠军杯,一手顺势推出自己的矿泉水品牌恒大冰泉。
2014年,许家印进军太阳能太光伏产业,首批项目落户河北省张家口市,投资近900亿元人民币。
金融资本全面扩张
2016年,许家印全面布局金融业。高调推出恒大金服,恒大金服拥有保险经纪、保理等相关金融牌照及业务经营资质,利用互联网平台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支付、基金支付、预付卡、基金销售等金融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理财、保险销售、基金销售、第三方支付业务及其他企业资产投资。
早在之前,许家印已布局保险银行业。2015年11月,将其以39.39亿元竞得50%股权的中新大东方人寿保险公司更名为恒大人寿。根据中国保监会公布的2015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数据,更名后的恒大人寿2015年规模保费149.89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208.08%。
近几月来,恒大频频豪掷巨资在A股买买买。
截至目前,许家印分别用旗下的恒大人寿和中国恒大两个平台合计买入了13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票。
其中,恒大人寿目前进入股东榜的A股公司共有十家,除上文提到的粤宏远A、金科股份外,还有智光电气、中航动控、宝鹰股份、金螳螂、世纪游轮、腾达建设、京运通、平高电气等。如下图:
怀揣着数千亿资金,许家印显然不会止步于目前涉足的这十几家A股公司,也不会满足于赚得的几十亿元账面浮盈,既然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许家印或许还能给市场带来更多期待。
既大开大阖,又事无巨细
许家印是雄心勃勃的冒险家,甚至可以说是野心家。他一出手就要做行业第一、中国第一,要做最大,最快,最好。但在雄心勃勃的另一面,他非常注重细节,善于把宏伟目标一分为二,一分为二,直到每个螺丝钉的运转上。
当年,在舞阳钢铁厂的“生产管理300条”中,他列出一条:值班人员身体打开幅度超过150度,就可认定为上班睡觉,要罚款。后来,在许家印起草的《恒大学习资料》里,有几万条规章制度,细到吃饭睡觉。
恒大甚至出台规定:许家印给所有人员打的电话,如果响了三声还没人接,要罚款2万元。据说,曾有副总裁在洗澡时候,让夫人在边上拿着电话,生怕耽误许主席来电。在这样的严格和高效下,半小时之内,许家印的任何指令都能够传达给全集团所有的基层员工。
首重利益管人
许家印的所有制度,最后几乎都会落实到利益上。许家印相信重赏之下有庸夫,也用重罚驱逐懦夫。在恒大的各个事业体系,都有重奖配重罚的制度,而且这套制度永远只对当下和未来负责,你过去是什么样,几乎忽略不计。包括对足球运动员的管理,也是如此。
2011年的中超,许家印最初设想的方案是“505”:赢一场奖500万,输一场罚500万,踢平没奖励。在别人的劝说下,他才改成了“513”:赢奖500万,平奖100万,输罚300万。
许家印对人性有深刻的理解,尤其对中国当下的人性有深刻的理解。这或者他首重利益管人的原因。他曾经说,当初自己要从钢铁厂离职,就是因为“没有得到其他提拔”。而从之前的那个老板那里离开,就是因为老板太扣,每年为老板创造上千万利润,而老板连10万年薪都不给他。因此,在他的恒大,只要你有能力,他一定既让你得到提拔,也让你拿到足够多,不让你成为第二个许家印。
喜欢搞运动,喜欢做思想工作
许家印追求一直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甚至人仰马翻的战斗状态。搞运动,不断搞运动,做思想工作,不断做思想工作,这是他实现这个目标的标准动作。他常说,抓业务是必须的,但思想上也不能放松。他到足球俱乐部,也是特别讲究做思想工作。
在恒大,他围绕抓营销、抓产品搞运动,甚至还搞过“清除三类人”的运动。
“清除三类人”
1、只讲不干、人浮于事的人;
2、水平能力低下又不学习上进的人;
3、混入恒大的蛀虫,想捞一把的人。
许家印的所有思想工作都围绕激发斗志,扞卫尊严,呼唤英雄展开,为此提出很多要求和着名的口号。比如,他要求恒大的球员:有激情,有血性,有狼性,有霸气,为了胜利:一不怕伤、二不怕死,时刻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和攻击欲望,打出舍我其谁的王者气势。在他自己作词的中超主题曲《崛起》里,他强调的也是:“向前冲,昂起头,身为战士,做英雄。男子汉,跟我走,狂奔燃烧热汗流!”
励志人物故事大全:扎克伯格奋斗史:成功源于自信与专注
美国《圣何塞信使报》网络版今天撰文称,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或许是唯一一个这么年轻就取得如此大成就的美国企业家,但他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源于他自始至终的自信和专注。
扎克伯格年少成名,隐然有乔布斯之风范
2004年秋,刚刚搬到硅谷的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出现在朱迪·福斯科(Judy Fusco)面前,要租下她在洛斯阿尔托斯(Los Altos)的一栋房子。这位房东立刻就被他的自信打动了。
“我说,‘哎呀,你多大了?’他说,‘20’”福斯科最近接受采访时回忆道,“我说,‘你觉得我会把价值100万美元的房子租给你吗?’他回答道,‘是的。’”
后来,福斯科又发现,这个租户的目的非常明确。当她两年后在帕罗奥尔托市中心碰到他时,她问扎克伯格,为什么要放弃雅虎1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他说,‘朱迪,我做这些不是为了赚钱。’”福斯科说,“钱对他而言只是实现梦想的一个工具。”
随着Facebook开始启动IPO(首次公开招股),这位Facebook创始人兼CEO也将迈入新的阶段:现在,他必须很关心钱的事情。今后几个月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很多问题,例如,这个当年站在福斯科门口的孩子已经成熟了多少?他担任CEO的热情是否像当年创造这款令人着迷的社交软件时那么高?
“扎克伯格将制定战略,这个孩子的智商显然比我们所有人想象得都要高出很多。但他是一个伟大的商人吗?他能否创建一家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美国证券公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迈克尔·帕赫特(Michael Pachter)说,“今后的股东会要求增加投资回报,他或许并不喜欢这样。”
挑战目标
很难说他会如何适应。回顾他以往的成长历程,便会发现“扎克”(Zuck)——几乎所有人都这么叫他——是一个罕见的将谦虚、专注和极度自信集于一身的人。他已经多次显示出理想主义的迹象。但同样有很多证据表明,他的专注和远见可以让他超出所有人的预料,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成功CEO。
“他还是当年那个他,”《Facebook效应》一书的作者大卫·柯克帕特里克(David Kirkpatrick)说,“他一直很谦虚,没有丝毫的傲慢,尽管他完全有权利这么做。”
美国历史上或许没有哪个商人能这么年轻就获得如此大的成功。也很少有人能像扎克伯格这样,在年轻的外表下,隐藏着优秀领导者的必备素质。
想想他以前的穿着吧。最初,扎克伯格每天的行头都是一件连帽运动衫和一双阿迪达斯拖鞋。最近则变成了T恤、牛仔裤和新百伦跑鞋。但与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一样,这种几乎一成不变的着装风格,恰恰凸显出扎克伯格一丝不苟、极度专注的人生哲学。
每年,扎克伯格都会给自己制定一个挑战目标。2009年,他决定几乎每天都系领带。2010年,他重点学习汉语。2011年,他几乎成了一名素食主义者——只吃自己亲手宰杀的动物。
领导素质
但在IPO之年,扎克伯格已经选择了一个更为专业的挑战目标。他对朋友说,他2012年的目标是“严格管理时间”。
一些不肯透露姓名的Facebook员工表示,他们都被扎克伯格清晰的愿景所折服。他偶尔会缺乏基本的沟通技巧,变成感情用事的苛刻老板。但在Facebook内部,扎克伯格却从不使用独立办公室,而是与其他工程师坐在一起。内部人士说,他已经在Facebook内部获得了很高的个人威信。
“他很专注。他认定的事决不改变,从这一点来看,他很傲慢。我认为,他也希望将这种傲慢和自信植入公司内部。”一名内部人士说,“这帮助他成为了伟大的领导者,一个值得他人信赖并追随他左右的领导者。”
对于身处高科技企业核心的工程师而言,没有什么比老板全身心地投入产品开发更能吸引他们。
安德鲁·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ht)曾是扎克伯格在哈佛的助教,他加盟Facebook后负责重新开发信息系统,以便与电子邮件、短信和即时通讯无缝整合。博斯沃思在去年的采访中表示,扎克伯格不仅规划了最初的创意,甚至还在产品发布前的周日晚上,与工程师们一同彻夜工作,修补漏洞。
“从对细节的苛求来看,扎克似乎具备乔布斯的品质。”他说,“他很有远见。”
年少轻狂
扎克伯格成长于纽约州一个名为多布斯费里(Dobbs Ferry)的小镇。这里位于纽约市北部,只有1。1万人口。他的父亲爱德华(Edward)仍在那里当牙医,并开了一家名叫“Z大夫无痛诊所”(The Painless Dr·Z)的门诊。他的母亲凯伦(Karen)则是一名专业心理学家,她后来也来到丈夫的诊所工作。
扎克伯格小时候就对电脑非常着迷,并且完成了很多自己给自己定下的艰巨任务。据《纽约客》报道,当爱德华告诉12岁的儿子,他希望更好地了解病人何时到达时,扎克伯格便开发了一款名为“扎克网”(Zucknet)的程序,这是互联网即时通讯服务的简化版。
进入哈佛大学后,扎克伯格则开发了facemesh等令人上瘾的软件。这款软件可以将任意两个哈佛本科生的照片随机组合在一起,让用户选择哪一个“更性感”。
这给当时还在读大二的扎克伯格带来了麻烦。到了2010年,当扎克伯格当年的聊天记录被曝光后,他还招来了全世界的非议。这些聊天记录是美国科技博客Silicon Alley Insider披露的,扎克伯格当时吹嘘自己拥有同学的电子邮箱和其他敏感信息。
“他们就这么提交给我了,”扎克伯格写道,“他们‘信任我’,蠢货。”
扎克伯格已经道歉,并表示,希望大家明白,他已经成熟了。
2004年2月4日,扎克伯格发布了当时还被称作the facebook。com的网站,允许哈佛学生彼此“交友”。这款服务很快蔓延开来,并在其他学校陆续推出。
不断成长
自那以后,Facebook的发展步伐就没有停止过。不仅如此,还有证据显示,扎克伯格本人也在不断成长。他的个人生活表明,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傲慢自大的哈佛小子了。
他和他的女友普莉希拉·陈(Priscilla Chan)已经从那套不起眼的出租房,搬到了价值700万美元、拥有5间卧室、面积达5000平方英尺(约合465平方米)的豪宅。这里毗邻老帕罗奥尔托(Old Palo Alto)的大学街(University Avenue),是扎克伯格去年买下的。
他与普莉希拉·陈的关系或许也将发生变化。他们从2003年11月13日就确立关系,她对《纽约客》说,她对他一见钟情,“这家伙好像就是我想找的那个人。”他们的好友和Facebook的同事都表示,并不清楚这对情侣是否已经考虑结婚。但26岁的普莉希拉·陈最近在Facebook上将凯伦与她的关系从“未来婆婆”改成了“婆婆”。普莉希拉·陈并未对此置评,Facebook也拒绝发表评论。
“他早在创建Facebook前就与她相爱,至今依旧。”柯克帕特里克说,“如果跟他们一起出去逛逛,你不会感觉他是全世界最有权势的27岁青年。你只会觉得,他有一些闪光的思想,会为女朋友做饭,还会跟哈佛的好友共进晚餐。”
黑客之道
当然,他的生活远不止于此。
Facebook上周三提交的IPO招股书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位创始人的一封信,全文2000多个单词。扎克伯格在信中阐述了该公司的多项指导原则,他将此称作是“黑客之道”。这封信明确地阐述了,他计划如何将理想主义与商业计划融为一体。
扎克伯格还在信中描述了一个近似于乌托邦的愿景。他说,该公司将推动全球信息的重组,一切都将围绕草根展开,而不会采用目前这种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多数人都能够使用互联网和手机的时代——它们是分享所思、所感和所为的基本工具。”扎克伯格写道。
但IPO招股书还表明,扎克伯格十分渴望权力。当扎克伯格早期出售股权时,他就曾要求投资者将投票权重新交还给他。加上他自己持有的股票,在Facebook上市初期,他将总共控制57%的投票权。
他何以如此目标明确?柯克帕特里克说,扎克伯格不是一个善于自省的人,就连他自己或许也不知道。“你没法从他口中得到答案,”这位作家说,“因为我试过,相信我。”
励志人物故事大全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