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励志创业故事精选

发布时间:2017-06-07 13:57

这世界上没有优秀的理念,只有脚踏实地的结果。马云:永远不要让资本说话,让资本赚钱,让资本说话的企业家,我觉得不会有出息。但是重要的是让资本赚钱、让股东赚钱。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名人励志创业故事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名人励志创业故事精选

名人励志创业故事精选篇一:胡雪岩的生意之道

一天上午,胡雪岩正在客厅里和几个分号的大掌柜谈事。谈到最近的几笔投资,胡雪岩绷着脸,教训起其中几个在投资中获利甚微的大掌柜,告诉他们下次投资时必须分析市场,不要贸然投入资金。

胡雪岩话音刚落,外面便有人禀告,说有个商人有急事求见。前来拜见的商人满脸焦急之色。原来,这个商人在最近的一次生意中栽了跟头,急需一大笔资金来周转。为了救急,他拿出自己全部的产业,想以非常低的价格转让给胡雪岩。

胡雪岩不敢怠慢,让商人第二天来听消息,自己连忙吩咐手下去打听是不是真有其事。手下很快就赶回来,证实商人所言非虚。胡雪岩听后,连忙让钱庄准备银子。因为对方需要的现银太多,钱庄里的不够,胡雪岩又从分号急调大量的现银。第二天,胡雪岩将商人请来,不仅答应了他的请求,还按市场价来购买对方的产业,这个数字大大高于对方的出价。那个商人惊愕不已,不明白胡雪岩为什么坚持按市场价来购买那些房产和店铺。

胡雪岩告诉商人说,自己只是暂时帮他保管这些抵押的资产,等到商人挺过这一关,随时来赎回这些房产,只需要在原价上再多付一些微薄的利息就可以。胡雪岩的举动让商人感激不已,他对着胡雪岩深深作揖,含泪离开了胡家。

商人一走,大家问胡雪岩,有的大掌柜赚钱少了被训斥半天,可这笔投资赚钱更少,而且到嘴的肥肉不仅不吃,还主动给对方多付银子,这倒底是为什么。

胡雪岩喝着热茶,讲了一段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我还是一个小伙计时,东家常常让我拿着账单四处催账。有一次,正在赶路的我遇上大雨,同路的一个陌生人被雨淋湿。那天我恰好带了伞,便帮人家打伞。后来,下雨的时候,我就常常帮一些陌生人打打伞。时间一长,那条路上的很多人都认识了我。有时候,我自己忘了带伞也不用怕,因为会有很多我帮过的人为我打伞。”

说着,胡雪岩微微一笑:“你肯为别人打伞,别人才愿意为你打伞。那个商人的产业可能是几辈人积攒下来的,我要是以他开出的价格来买,当然很占便宜,但人家可能就一辈子翻不了身。这不是单纯的投资,而是救了一家人,既交了朋友,又对得起良心。谁都有雨天没伞的时候,能帮人遮点儿雨就遮点儿吧。”

众人听了之后,久久无语。后来,商人赎回了自己的产业,也成了胡雪岩最忠实的合作伙伴。

名人励志创业故事精选篇二: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

蔡衍明,旺旺集团董事长,被商界奉为“米果大王”、“传媒大亨”,在“2012中国内地外来富豪榜”上,蔡衍明明以500亿元财富稳居第一。那么蔡衍明的名人创业故事是怎样的呢?小编马上为你揭晓。

蔡衍明的父亲曾是一个商号老板,当时的蔡衍明游手好闲,经常逃课,高中时期换了两所学校,都没顺利读完。高中二年级肄业后,蔡衍明就再也没有进过学堂。离开学校之后,第一次真正踏入商场的蔡衍明,就交了一份高达1亿元新台币的学费。失败的经历让曾经骄纵的蔡衍明性情大变,慢慢收敛和踏实。

1980年,蔡衍明前往日本,拜访日本米果之父——祯计作,希望合作在台湾生产米果产品,但是,当时已经64岁的祯计作并不相信这个只有23岁的毛头小伙。两年之后,一直坚持的蔡衍明以诚心和毅力打动了祯计作,终于取得了难得的技术合作机会。

在获得核心的米果制造技术之后,蔡衍明很快推出了旺旺产品,并迅速占据台湾米果市场老大的地位。在90年代初将旺旺集团落户湖南,开始抢滩大陆。

1993年,旺旺集团参加了郑州糖烟酒展销会,这种来自台湾地区的美味米果一下子赢得不少订单,可谓盛况空前。

根据介绍,如今蔡衍明持有旺旺集团48%的股份,整个集团的市值达到15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2011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30%,达到近30亿美元。

名人励志创业故事精选篇三:一个人的豆瓣

一年前,北京朝阳门丰联广场的星巴克咖啡店多了一位常客。这个30多岁、衣着休闲的年轻人是“豆瓣”网创始人杨勃,网名“阿北”,每天都会在这里饮着今日咖啡工作到下午4点多。据杨勃讲,“豆瓣”网几乎就是在北京和上海的几家星巴克写成的。

从2005年3月至今,由一个人开发、运营的书评、影评、乐评网站“豆瓣”网,已经有5万多注册用户,成了Web2.0们的明星。这对于曾经把物理作为事业,“计算机不过是工具和兴趣”的杨勃来说是“玩”出点名堂。

从“驴宗”到“豆瓣”

2004年7月中旬,辞去一家物流咨询企业CTO职位的杨勃跑到美国求职。“面试官是个华人,他说很羡慕我,有在大陆创业的经验。”杨勃说,跑了一圈之后,觉得还是应该回来创业。

“我选择项目的方法就是和朋友聊天”杨勃说,“很多朋友是MBA,他们点子很多,提出了很多建议,直到一天说起旅游”。2004年9月,杨勃为自己的旅行网站制作了商业计划书,并命名为“驴宗”,但后来他又觉得,自助旅游的人群还是太少了,于是,杨勃将目光投向了“书”。

如今,杨勃将“豆瓣”的核心思想总结为,“可以找到不同的东西,并且适合自己”,他解释说,朋友的推荐往往对购买某种产品非常关键,现在“豆瓣”扩大了推荐的群体,你会相信特定陌生人的推荐,这“可以理解为一种以书等具体物体为媒介的人脉关系网”。

在确定以“书”为主要方向前,有人曾建议用时髦的数码产品、汽车等,但是杨勃认为手机的新品也就那么几十种,很容易研究透。对每个手机的评价虽然具有价值,但是让大众参与,“让每个人都点评的价值不大”。这种产品更适合由几个工程师完成评论,采用类似硬件网站目前的模式。“书就不同了,每年出版的书大约数十万种,没有人知道全部的种类,因此需求是最为旺盛的,价值也是最大的。”杨称。

名人励志创业故事精选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