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史论文

发布时间:2017-05-26 21:00

金融学不仅限于金融理论方面的研究,还包括金融史、金融学说史、当代东西方各派金融学说。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金融发展史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金融发展史论文篇1

英国金融发展史简概

摘要:英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经济强国,其金融业也是十分发达的。经济的繁荣,金融的发展,二者可谓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近代的金融业发源于意大利,后中心移至荷兰,但英国后来者居上,到19世纪英国已成为世界的钱庄。本文着眼于英国金融的起源和发展,从小到乡村银行,金匠银行家,私人银行,大到苏格兰和英格兰银行的发展,股份制银行的创立和发展伦敦证券市场和英国股票市场的起源于发展等方面简要地介绍英国的金融发展史。

关键词:银行 证券 英国。

一 引言

英国作为金融界的后起之秀,最终在19世纪成为世界的钱庄,国际金融中心,其金融业有许许多多创新,在银行业务体系的形成,证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起源和发展,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地方。

二 英国银行业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银行业的发展是英国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英国银行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对英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银行能起到快速大量融资的作用,这无疑对英国政府借贷提供了便利。随着时间的发展,英国的银行业务体系逐渐完善。

(一)早期的银行家—金匠

统治者的违约以及战争和火灾频发给人们带来生命与财产的不安全感,而金匠能给人们带来财产的安全感,于是人们纷纷把财产交给金匠保管。另一方面,金匠由于为客户制作金银物品的业务日益萎缩,也很欢迎新的或扩大的银行型业务。金匠的铸币兑换由此也与保管活期存款以及记录客户现金使用状况的基本账户联结起来,他们的私人客户业务与政府放贷业务逐步成长为基础性、高利润的业务,为了吸引更多存款也开始向定期存款支付利息。 支票现在被广泛地使用,它给人们的支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英国金匠的创新就是支票、内陆汇票以及银行券等纸质支付文件。汇票市场传统上是以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的外汇市场为主导,伦敦的金匠长期参与这个市场,由于比较了解汇票发行者和背书者的信用状况,就将其在处理海外贸易汇票方面的专业经验扩大到处理内陆汇票。银行券是对原金匠收据的一种改造,金匠收据或银行券是支付能力的证明。之前,银行券只签发给存款人,后金匠进行创新,也发签发给借债人,打下了现代银行业的基础。

金匠大量从商人和大地主手中吸取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而定期存款则会按存期确定不同的利率。 其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大,通过活期存款帐户开立信用证或垫款提供有息贷款,贴现国内或国外汇票以及各种正式的有价证券,他们还接受可以随时通过支票转让的存款,以附有持票人条款的本票发行有息证券,其票据也并不限于存款证明书,还发行为贴现业务和贷款融资的票据。而这些存款、结算、贴现和发行银行券都是具有现代意义的。

(二)英格兰银行和苏格兰银行的形成与发展

金匠只能进行小量融资,无法提供大量大资金,而且只能提供短期借款。而当时英国正与法国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急需大量的军费,而金匠和税收无法为英国政府长期大量提供资金。由于给政府提供借款并不是毫无疑问,毫无风险的。查理二世的违约;光荣革命后仍然存在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不承认现政府借债的风险;同时英国经常处于战争或战争的威胁下,具有政府资金危机的可能性。

以拿破仑战争为例,在滑铁卢战役开始之前,许多人持观望态度,并不愿意购买英国国债。因为一旦威灵顿战败,英国国债将变得一文不值。而内森,罗斯切尔德家族在英国的成员却因最先知道威灵顿勋爵获胜的消息而狂赚20余倍金钱,当然,这是后话。许多人不愿意承担此风险,而政府只能通过向银行借债,这就引发了对了银行这种金融机构的迫切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英国政府启动了向大型国家主办公司发放特许状的政策,给予贸易垄断或商业特权,换回这些公司向政府发放贷款。对于投资者而言,这种公司的股份交易活跃,消除了政府债务发行的流动性风险。第一个这种类型的公司就是英格兰银行.

英格兰银行是各国中央银行的典范,它成立于1694年,成立之时就被赋予了政府银行的职责,英格兰银行不仅向政府发放贷款,而且组织政府债券的发行,向公众融资,并用英格兰票据进行支付,且该票据可以在英格兰银行自由兑换成黄金.由于英格兰银行给政府提供贷款,故受到了政府的许多保护政策的保护以及许多特权.英格兰银行资本金不断扩大,且具有发行钞票的权利,在伦敦金融市场享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似乎具有最高的信心与保证性,其银行券一步一步稳稳地支配了伦敦的市场,伦敦金匠银行家的银行券到1720年时只相当于英格兰银行发行量的很小一部分. 英格兰银行的“杰出”表现,使它在银行界脱颖而出,成了“银行的银行”。

现在英格兰银行是英国的中央银行,地位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英格兰银行的成立鼓舞了一批居住在伦敦有影响力的苏格兰人,他们倡议在苏格兰成立一家类似的公共银行。1727年5月, 苏格兰皇家银行成立,它是欧洲甚至世界第一家由私人个人组织的股份制银行,目的是进行银行业交易,完全依靠私人资本,完全与国家无关联。苏格兰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全国性分支银行体系,比较早地从法律上确立自由银行的原则。

(三)乡村银行和私人银行

早期的乡村银行经常被称为“银号”,乡村银行的来源多种多样,合伙人初次成为银行家时的职业几乎覆盖各个行业。最普遍的来源是长期习惯于经手他人钱币的实业家和资金传输者。几乎所有早期的乡村银行都是作为其他主业的副产品成长起来。世界知名的米德兰银行和劳艾德银行都是由17世纪60、70年代成立的乡村银行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随着补贴成长中银行业务的非银行业务被分离、出售或放弃,乡村银行成为专业化金融机构。小型乡村银行仍然有效地为18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农业和工业发展提供了所需的运营资本。乡村银行通过短期贷款的更新为企业家提供许多中长期资金,也向生意人提供其运营资本,使公司的利润能够用于固定资本。

英国早期的私人银行出自金匠银行家业或是私营银行券发行银行,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期间,巴林兄弟银行是伦敦城最大的商人银行,也是当时欧洲最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在19世纪的前大半个世纪里,私人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是国家贷款业务。私人银行家经常利用政府的困境在政府债券发行中牟取超常的利润。

(四)股份制银行的发展

1820年后,由于英格兰银行和政府的政策过度刺激了经济,规模小而且虚弱的乡村银行无节制的发行小面额钞票,引起了银行危机,大量银行倒闭。股份制银行比私人银行更能抗危机,于是人们要求废除银行合伙人不得超过六个的法律。《1826年银行法案》通过后的7年时间内,英格兰中部和北部地区就成立了近50家股份制银行,股东总数约1万名。这些股份制银行接受存款、发行银行券并提供短期商业信贷。而其中内地股份银行比伦敦股份银行有较好的发展环境,发展较快。而之后的《银行牌照法》对英格兰银行的进行了一些限制,之后伦敦股份银行克服种种阻挠也取得较大发展。

英国本土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伦敦城的银行家以及在殖民地从事贸易活动的英国人发起成立专门在英国殖民地从事银行业活动的股份制银行公司,被称为海外银行(overseas banks)。海外银行不从事英国本土的银行业务,与本土的银行也没有股权联系,是专门为进行英国本土以外的银行业务而成立的,但是其所有权和控制权都牢牢地在英国。

(五)英国银行体系地进一步完善

到19世纪,英国的银行逐步走向集中化和稳定性,在此阶段,股份制银行有较大地发展。股份制银行的稳定成长与公司法律的改革,更推动新的银行成立,也推动许多私人银行转变为股份制银行或与股份制银行合并将。股份制银行的成长带来了英国银行体系19世纪后半期空前的银行业集中进程。银行的并购是银行的规模不断增大,资金储备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由于重视流动性的管理银行职业培训的发展以及英格兰银行成为英国的中央银行,对全国金融市场起到很好地调控作用,英国银行的稳定性不断增强。

三 证券和股票市场的发展

(一)英国证券市场的兴起

在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之前,伦敦证券市场发展缓慢规模很小,交易零星而且无组织。除了少量的国库票据和海军票据交易,股份公司股票和债券交易也非常有限。

—在17世纪的多数时间里,英国数量有限的股份制公司仍然是封闭的,由规模比较小而且相互联系的富裕投资者集团持有。英格兰的东印度公司早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在1600年成立,其股份的年度交易量很小,皇家非洲公司与哈德逊海湾公司的证券交易也非常有限。

政府债务市场的发展先于公司证券市场的兴起,17世纪90年代股份制公司的发展将伦敦证券市场置于一个永久的而且更具有实质性的基础之上,新股份公司的股票和债券发行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扩大了证券市场的规模,英格兰银行的成立对于英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银行的长期大量放贷,非常受广大投资者的欢迎。众多投资者持有大量永久性证券,他们定期买卖,为了短期和长期目的以及对价格上升或下跌进行投机。1694年到1717年之间平均每年有1千到6千次,伦敦现在有了有组织和稳定的证券市场。伦敦证券市场也很快就引入了阿姆斯特丹市场的诸多交易技术,股票市场投资者可以使用复杂程度不同的五种类型交易:股票即时交割的现货交易;未来交割清算的远期交易;允许购买者支付费用后在未来某一时期按声明的价格买入股票的看涨期权;允许购买者以类似方式卖出股票的看跌期权;以及同时的买/卖或卖/买交易,即当今的回购协议。

英国南海公司股票泡沫给英国的证券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南海公司将国债私营化,购买南海公司的股票的红利很大,导致南海公司股票一路飙升。而之后股市暴跌,导致大量地破产那时,证券市场阴云不散,人们对它恐慌不已,为规范证券市场,英国旋即通过了“泡沫法”,设立股份公司,从此“有法可依”。政府坚持向从南海公司获得的贷款支付利息,南海公司的股票也被众多投资者持有而且容易转让,对伦敦证券市场的交易量作用很大。伦敦证券市场的运营逐步精细化和技术化。市场的复杂性也逐步提高,经纪人数量随着市场的扩大逐渐增多,证券经纪业务也逐步走向专业化,无须即时购回或再售出,市场的灵活性大幅提高。

(二)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诞生和发展

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出现之前,人们在咖啡店里进行证券交易。而之后又出现类似“针线胡同”的交易所,但都不够规范,这些交易所未能控制伦敦证券市场,也没有根本性地改变市场组织与控制的方式。1801年3月3日伦敦证券交易所正式诞生,不仅提供一个证券市场而且形成了业务如何进行的规章,并有专门的委员会负责这些规则章程的执行。伦敦的证券交易市场从开放的市场转变为封闭的市场。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机构化、组织化与规则化,不仅是伦敦证券市场进步中的一个里程碑,而且是正式有组织证券交易制度的开端,对未来英国内外证券市场的发展道路都有重大影响。而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与证券市场的分工推动了英国金融体系内的专业化进程。

(三)英国证券市场的继续发展

19世纪上半期,英国证券市场继续成长,市场中国债的比重逐步缩小,外国证券增加,公司证券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在伦敦之外的地方性证券交易所也发展起来。外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给伦敦证券市场带了巨大压力,伦敦证券证券交易所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市场来满足这种需要。这个时期伦敦持有美国大量的证券和股票。《泡沫法案》的废除,英国出现了股份公司发起热潮,这无疑对英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801年伦敦证券交易所实行收费制变成封闭性市场,代表着伦敦证券市场的巨大进步。由于有了驱逐权,伦敦证券交易所就有了执行规则和章程的能力,能够治理证券市场中的从业行为。在国际上,随着伦敦成为世界货币市场的中心,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作为一个机构,伦敦证券交易所也使自身成为伦敦城的一个永久性因素。在公众的眼里,伦敦证券交易所就等于是整个证券市场,虽然它从未能垄断证券市场。同时证券市场也扩展到英国的许多城市,证券交易所在全国如雨后春笋,为地方融资给予了极大的便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向前发展,以及产业革命带了的贸易国际化,英国证券市场与国际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到一次大战前夕,支持英国证券市场发展的越来越多来自国外的影响。同时金融资产比例不断增加,如可转让证券,证券体系越复杂的证券财富形式比例越来越高。随着证券越来越受人们欢迎,越来越多的人投资证券市场。而股份制银行,保险公司,投资信托等金融机构又为人们间接进入证券是市场提供了契机,这些发展进一步使证券市场的运行复杂化。

参考文献:

【1】 货币战争中关于罗斯切尔德家族的介绍

【2】 论文《走出商主义的藩篱》

【3】 文章《伦敦金融城》

金融发展史论文篇2

浅谈西方金融史

【摘要】历史是反映未来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全球金融业经历了将近500年的历史,通过研究西方金融史的发展可以为我国未来金融业更好的发展提供清晰的指导路线。

【关键词】西方 金融史 浅谈

通过研究欧洲的金融历史,可以看到阿姆斯特丹的崛起对今日欧洲乃至世纪金融业的格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西班牙和法国为了驱逐犹太人和异教徒,将这些人赶到了阿姆斯特丹,但是这些人群恰好是金融家和从事商业的人士,再加上阿姆斯特丹是港口城市,这些条件促使其成为整个欧洲的金融中心。直到1609年阿姆斯特丹从西班牙划分给荷兰,就在同年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了,这家银行的成立为今后世界银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指导作用,阿姆斯特丹银行建立了统一的标准货币标准,这使得荷兰的货币成为世界很长一段时间内通行的标准货币和值得信赖的货币。同时这家银行也发行了纸质的银行券,这使得商人在交易过程中不用携带实物贵金属的麻烦,从而可以直接用银行券进行商业结算。

战争的背后往往是各大金融财团利益的驱动,英国垄断金融体系的崛起就来自于这样金融财团的力量,英格兰银行掌控着英国的金融体系,为英国未来在全球的殖民扩张和资本扩张起了关键性作用。通过研究汇丰银行、渣打在中国设立的分行就可以看到这些银行的诞生实际上就是书写英国在中国掠夺的历史。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中国香港的大部分商行都是从事鸦片贸易,随着业务量的扩大和对资金的需求,这些商行出资建立的汇丰银行。

英国为了使英镑作为全球的货币,将在历史舞台存在两百年的复本位货币制度推翻,建立了金本位制度,英国政府在1816-1821年之间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并启用了金本位的货币制度。最终英镑成为全球的标准货币,一英镑相当于7.32克纯金,这使得黄金的价值与货币进行了挂钩。英格兰银行发行的英镑只是代表相当于多少克黄金,作为流通的纸质凭证。

通过对美国金融史的研究,可以发现这样一条定律就是,垄断企业的形成是通过银行业助推起来的,金融业的银行家掌握了国家大部分的金融资本,几乎凌驾于政府之上,这些金融寡头通过资本操纵政治,控制政府。美国的摩根财团有几个家族分支,但摩根家族的兴起也是建立在黑金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屠杀印第安人以及海盗活动积累了家族的第一笔财富,我们现在所熟知的J.P摩根第一桶金也是通过军火生意发家的,可以看出美国金融财团的成长历史并不是通过持续稳健的经营所发展起来的。

通过研究日本金融史的发展,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近现代日本财团的发展。日本幕府时代没有给明治政府在经济上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18世纪60年代在日本国内的外资银行纷纷倒闭,明治政府为了统一国家的货币,稳定日本的金融秩序,在很短的时间内发行了太政官纸币,从这个时候起,标志着日本政府在金融市场有了统一的货币。

18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修订了银行法,导致日本经济过热,以及通货膨胀,其实政府是通过这种手段来进行原始财富积累,同时,政府也大力发展了日本的交通,开通了连接大阪、神户、京都的铁路,将日本的这些重要经济城市连接起来,使之成为金融贸易中心。18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建立了近现代史上的中央银行—日本银行,日本银行统一注销了其他银行的银行券,发行了统一的货币,抑制了当时的通货膨胀,从此日本形成了现在金融体系的雏形,以日本银行为中央银行,其他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近现代金融体系。日本的重工业从这一时期开始兴起,日本的几大财团,例如三菱、三井、富士、住友在这一时期开始兴盛。我们当今所熟知的丰田汽车、索尼品牌都属于三井财团。三菱财团主要业务在于重工业、船舶、运输、采矿等。富士财团主要业务有金融、汽车、快速消费品等。通过日本的金融史可以看到,日本的四大财团基本覆盖了日本的经济体系,包括重工业、金融业、矿产、能源、日用消费品等。

通过研究我国的金融史,清政府也开展了洋务运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作为革新思想的倡导者创办了兵工厂和造船厂。但由于当时我国清政府在金融主导权上没有独立性,这样就限制了我国经济以及工业的发展。鸦片战争之后,美、英、法等国家的金融财团在我国纷纷设立分支机构,例如,汇丰银行进入中国,把我国当时的钱庄和票号基本挤垮,清政府当时也依赖国外的资本,先后向汇丰银行借款,进行镇压运动、修建铁路等,十年间汇丰银行在中国赚取的白银约为3000万两,利润率高达100%。通过研究我国的金融史可以看到,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金融主导权,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就会受制于国外的金融资本,也就受制于国外的政府。

研究美国的金融史不得不谈到美联储的设立,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这使得美国成为当今全球的金融霸主是十分重要的。如今的美联储实际上扮演了美国中央银行的角色,但是美联储在成立初期实际上扮演了各大金融财团的权力工具,19世纪初,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推动了《奥尔德里奇法案》的出台,从此私人银行家们控制了美国的中央银行体系。美联储的设立为当今全球的中央银行体系起了指导的作用,实际上我们现在各国的央行所执行的一些货币政策和调控工具都是源于美联储的做法,例如调控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最低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和回笼央票等,这些对全球的近现代金融体系都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真正使美国拥有了世界金融霸主的地位,事实上这个体系就是为了瓦解英镑作为国际第一结算工具的地位,体系的建立使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间接的与黄金挂钩,这样美元就变成了黄金的等价物,并且美元锁定了会员国货币的汇率区间,成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影响外汇市场的主导货币,这无疑确立了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体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余治国.世界金融五百年(上,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2]姚遂.中国金融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陈雨露.世界是部金融史[M].北京出版集团公司,2011.

金融发展史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