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论文
人与自然是一种既辩证又统一的关系,是既矛盾又斗争的一个统一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论文,供大家参考。
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论文范文一: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考
摘要: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只有了解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化,认识其失调的主要原因,树立大自然观,大价值观,克服人类功利思想影响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和谐。
关键词: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思考
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反映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界定在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并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化
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演化发展、生物界长期进化的结果。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从人类社会的演化上看,它大体上经过了原始社会的和谐——农业文明的初步异化一~工业文明的基本对立三个阶段。人类在诞生之后的数百年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绝大部分处于原始和谐之中。这一时期,原始人刚从动物界分化出来,智能低下,缺乏对自然界的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面对异常强大的自然力束手无策,几乎完全依附于自然界。
在这一时期,人类想生存下来,只能顺从自然,依赖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原始社会的和谐。到了农业文明时代,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效仿自然,利用生物规律和生态规律进行有机物质再生产的过程。人类通过与自然的密切交往,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自已和自然的区别,开始建立适合自己生存的人工自然环境,利用自然的同时试图改造自然,开始向自然进军,砍伐森林,开垦土地,以获得必要的粮食,这种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破坏。因此,在农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关系已出现异化的态势。到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俨然成了自然的主人,进而对自然的利用也就变为征服,为了让自然适应自已的生存,发动了向大地、森林,荒山、江湖等方面的全面进军。
“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成了人类的奋斗目标和口号。但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却忘记了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忘记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忘记了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同时还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忘记了随心所欲地对自然征服行为只能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从而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对立和恶化。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自然孕育人类,人类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同时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人类必须以大自然为基础来改造自然。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正好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另一方面,人类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
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总是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反过来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其自然状态。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对这两种作用关系处理不妥,就极易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如人类对某些自然资源的长期滥伐、滥捕、滥采造成资源短缺和枯竭,从而不能满足人类自身需要,这就是大自然受破坏后所产生的一种反作用。
二 人与自然关系失调的主要原因
(一)受人类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
一些人工自然工程和一些人工自然物,虽然对人类有一定的效益,但是它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破坏作用是早已为人们所认识的,人类本应采取相应对策来克服其负面效应,然而由于人类为了单方或局部利益,不顾人类整体和长远利益,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化。
(二)受人类对自然认识水平的限制
人们在进行某个人工自然项目之前,建设过程中和建成之后如何利用,往往只考虑它的正效应如何,而对其产生的负效应却认识不足,或限于认识能力,暂时还没有认识到。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之后,负效应的影响已造成后果了,人们才逐渐认识到该人工自然物的消极作用。如DDT的发明就是最好的例证。
(三)受人类对自然界价值认识水平的限制
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物产价值的多重性,有限性、不可再生性的认识不足,所以,在创造人工自然的实践中往往只注意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视自然界物质资源永恒存在的价值。于是利用现代尖端技术对某些自然资源进行毁灭性开采,严重地危及人类社会的发展,直接破坏了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
(四)受人类在一定时期内对技术控制能力的限制
人类在进行某项天然自然物的人工化过程中.开始人们就知道该项人工自然物建成运行后对人类与自然界的协调关系有破坏性,但基于人类可以对该项技术产品的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假定,而忽视了技术失控所带来的严重问题。
三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之路
(一)提高认识水平,树立大自然观
造成当代世界面临的空前严重的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就是以往人类对自然的错误认识。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凭借自认为先进的“高科技”试图主宰、征服自然,这种严重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虽然带来了经济的飞跃,但造成的环境问题却是不可弥补的。实际上,人类也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仅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不在自然之上,也不在自然之外,而是在自然之中。尽管人类具有意识,具有改造自然的巨大能力,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很大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人类要以自然物质系统辩证法原理为指导,树立现代意义上的系统生态自然观,即大自然观。把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看做一个和自然界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从整体上把握其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物质代谢的规律。一方面,在生产中只能因势利导,合理开发生物资源,而不可只顾一时,竭泽而渔。
(二)提高价值认识水平,树立大价值观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所以要提高人类对自然界价值的认识水平,树立大价值观,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放弃一切以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在计算经济生产中,不应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或者无限的,而是用大价值观念,考虑到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影响。
(三)克服功利思想影响,树立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
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这就要求人类在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在思维视点上,不能只关注在征服、改造、索取上,而要放在共生、共赢、共荣上,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的心情,努力为失去平衡支点的自然界做些“亡羊补牢”式的修补或调整。克服急功近利、自私自利思想,摒弃短视眼光,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利用科技的进步,将破坏降低到最大限度,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此外,还有树立生态伦理道德观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等。
总之,我们要明白人类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的任何侵犯都具有无数的效应,其中许多是不可预料的,2008年5月12日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就是例证。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正确认识自然,合理改造自然、有效保护自然,这样大自然才会成为人类的朋友,与人类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论文范文二:浅谈生态文明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摘要: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就是要正确对待地球自然系统,特别是要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自然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并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充分认识统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新构架。应当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1、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1.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有显著的不同。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辨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1.2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间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成的。人不能选择脱离自然的道路,只能选择某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的能力空前提高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和谐。生态文明发展到今天,不能不说是人类开始了为有效遏制生态危机,为自己重建一个可以使儿孙万代永续发展的绿色家园做了一次有益的伟大尝试。 2、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
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此,人类为了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必须充分认识自然规律。人类发展到今天,应该而且已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人们保护好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
事实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生态的死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的衰竭。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先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生态伦理所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实质上仍然是指人与人的关系,行为者与他人的关系,以及现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在今天,人类再也(下转第93页)(上接第90页)不能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而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这是生态伦理学的重要内容和道德规范。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实现的,就是说,它是以自然为中介而表现出来的。生态伦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中去,比传统伦理学的内容更丰富了。
3、确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环境与发展悖论,应该确立一种新的文明即生态文明,也就是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文明。
3.1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
3.2全民动员,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3.2.1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
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
3.2.2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参考文献:
[1]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2]路甬祥:把握人与自然关系实质深入探讨和谐发展规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
[3]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4]郭艳华:走向绿色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5]黄鼎成、王毅、康晓光著,人与自然关系导论,1997年7月第一版,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6]陈敏豪编著:归程何处——生态史观话文明,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7]廖福霖编著: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论文相关文章:
1.试论当代中国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文化传承、文明进步与社会和谐论文
3.人与自然的作文
4.略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国绿色发展论文
5.浅谈生态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6.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