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年论文

发布时间:2017-02-22 11:44

语音是口头交际的基础,也是语言教学的出发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专业学年论文,供大家参考。

英语专业学年论文范文一:情感过滤效应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从情感过滤效应学说出发,解释了语言教学过程,不仅是认识过程,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同时,笔者认为情感过滤学说不够完善,不能解释语言教学中的各种现象,进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论文关键字:情感过滤效应 情感交流过程

情感过滤理论(Affective Filters)是在一九八三年由西方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他的理论可用正面图说明:

Filter(过滤器)

英语专业学年论文

英语专业学年论文

Input

(语言习得机制) (学习者的能力)

他认为,“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老师讲授的语言知识(即Input输入)需经过一个情感过滤器(即filter)的作用方可进入学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即languageacquisition device),其后再转换为学生的语言能力(acquirer’s competence)。”[1]所谓情感过滤器是指师生关系。他认为,“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老师采取愈理想的态度,情感过滤器的阻力则愈小;若情感过滤器阻力降至最低点,过滤时教师的输入对学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将呈完全开放状态,可完全通过过滤器而直达学生,使其获得最佳学习状态。”[2]这样,学生就会激发起更高的学习欲望,主动要求更多的输入,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多的输入。

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情感过滤理论把语言学理论与语言教学实践联系起来,认为语言是通过接受可理解性输入而产生的。由此可以看出,情感过滤学说是符合教育学与心理学规律的,有它新颖性,对语言教学活动,特别是对外语教学有重要指导意义。

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的主要实践活动。凯洛夫的《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前人已经认识了的知识技能,培养一定观点和道德品质的认识过程。”[2]即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一理论虽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它仅从哲学的认识论角度去说明教学过程的特点,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其它成份,特别是心理成份的研究,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简单化和片面的倾向。按照这一理论,教师只要专业知识丰富、扎实、备好课,就可以使学生学好知识。其实不然,从心理学角度去看,教学过程不仅是一种认识过程,教育论文还包含情感交流过程。教学过程不仅需要知识,而且离不开情感。换言之,教学过程中的认识过程应通过情感交流过程进行,良好的情感交流过程是认识过程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教师的情感,特别是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对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不难看出,情感过滤说将这一心理学规律应用学于语言教学中,并能形象地解释这一过程中的诸现象,不能不说是一个贡献。

但是笔者认为,情感过滤说亦有其不够完善之处,它还不能完满的解释教学过程的各种现象。本文下面提出三个改进型情感过滤效应图,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若干看法。

情感过滤效应图I

英语专业学年论文

英语专业学年论文

英语专业学年论文

英语专业学年论文

该图示含义如下:1、语言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为主导方面,而学生一方为主体方面。教师的职责是将教学内容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输入到学生一方。学生一方的任务则是应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将教师输入的知识吸收,为进一步转化为能力作准备。这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的主要任务。2、语言教学顺利进行的中介体是师生间的情感过滤机制(即情感过滤器)。换言之,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是师生间的良好情感纽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3]“心灵”是世界观、道德观、个性品质的总称。情感是心灵的窗口,心灵的接触主要是通过情感来实现的。由此可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不仅在传授知识、学习知识,而且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学过程不仅包含讲授的理智(认识)过程,而是包含感染、感受的情感过程。参加教学过程的,不仅有“正式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规定的),而且还有教师、学生的精神、道德面貌、教和学的态度等“心灵”方面的“非正式课程”。美国心理学家华尔特·B·科勒斯涅把这种“非正式课程”称为“看不见的课程”[3]。这种“看不见的课程”正是通过感情的渠道“传递”到教师和学生双方的。

简言之,语言教学过程要求师生间保持良性的情感纽带以保证其顺利进行。师生间情感融合,情感过滤机制的阻力则小,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吸收;反之,情感过滤机制的阻力则大,不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吸收。3、语言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是互为依存,相互激发的。任何一方的情感变化都会影响对方,引起对方的情感变化,从而影响情感过滤机制阻力的强弱变化,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情感过滤效应图Ⅱ

英语专业学年论文

英语专业学年论文

英语专业学年论文

体育论文

图Ⅱ可称最佳情感过滤效应图。其含义为: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当师生双方的情感纽带达到最佳状态时,即处于最为融洽状态时,情感过滤机制的阻力趋于0,教师对学生的输入呈完全开放状态,而学生的学习机制也同样处于完全开放的状态。此时教师与学生同处于最佳情感状态之中,保证并协助知识传授过程处于最佳状态。具体来说,在最佳情感过虑效应下,作为教学过程主导一方的教师的良好自身精神风貌及时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尊重、鼓励、期望等会激发学生对教师油然而生的亲近感、顺从感、敬佩感。这种情感的产生会直接从学生的眼神、面部表情、语言、行动中反馈给教师。师生双方在这种情感的彼此刺激下,教师一方的授讲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一方积极的学习兴趣、动机、态度都会激发出来,从而能最大地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换言之,在这种最佳情感过滤效应下,师生间扫除了情感上的壁垒,能在最融洽的气氛中,使教学的主导一方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动性,能使教学的主体一方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获得最完满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情感过滤效应图示Ⅲ

英语专业学年论文

学生

英语专业学年论文

英语专业学年论文

英语专业学年论文

论文 龙源网

图示Ⅲ亦可称最差的情感过滤效应图。其含义为: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当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纽带被破坏,双方无法进行情感沟通时,情感过滤机制的阻力就会达到最大值,使教师对学生的知识输入无法到达学生的学习机制;从而严重影响,甚至完全中断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使教学活动中断或形存实亡。具体地说,在最差情感过滤效应情况下,毕业论文由于师生双方情感的严重对应,学生一方难于或拒绝接受教师的知识讲授,无论教师的知识水平多高,他们都拒绝接受;另一方面,学生的对立情感反馈到教师一方,教师的情感也受到影响,从而降低授课的积极性,讲授水平不能正常发挥或达到拒绝授课的程度。如此反复反馈,就会造成恶性循环,输入严重减弱或中断,使教学过程归于失败。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理论将语言习得完全归功于语言教学输入者,习得者仅是个受感情因素影响的被动接受者,严重忽视了语言习得者输出的价值和作用而过于片面。众所周知输入和输出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动互补的关系,因此仅靠输入不能使语言习得者准确,流利地掌握和使用语言,如果语言习得者想使他们所学的语言流利而又准确,这不仅需要可理解的情感输入更需要可理解的输出,只有输出才能使习得者触发对己储存的语言知识的巩固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问题得以纠正,从而产生出修正后的再输入,达到输入的最终目标既输出的最大化并内化所学的知识和语言规律。再者输入和输出两者之间既需要互动互补也需要互相转化,以实现语言习得者对语言输入材料中的知识的掌握的准确性和灵活性,缩短学习和运用之间的差距。

以上简单介绍了情感过滤理论及在此基础上个人的一些思考,笔者认为,情感过滤效应在理论上是可信的,在实践上是可行的。它对我们共外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交际方式的多样化的出现,社会各界对外语教学的要求回越高,越全面。因此教师吸收新教学理论的同时,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自觉同学生建立正常的、良好的情感关系,获得最佳情感过渡效应,以取得最完美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2]S.D.Krashen.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Pergamon,Oxford.1981

[3]凯洛夫.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51

[4]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科勒斯涅克.

英语专业学年论文范文二:情境教学法在警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本文介绍了情境教学法在公安警察院校警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绪上投入情境、在特定情境中学习和提高警务英语口语,提高公安警察院校学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水平,作者还总结了情境教学法在警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及影响其应用的因素。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公安警察院校 警务英语口语 教学效果 影响因素

为了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应用水平,教育部于2004年年初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标准(试行)》。《大学英语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增强其自学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提倡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且“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则,应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育部还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提出要“促进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提高”。

在公安警察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警务英语口语教学属于新出现的教学内容,其针对的教学对象是全校各个专业的本、专科学生。对于学习了多年英语的学生来说,不管其基础多么薄弱,提高英语口语会话能力的愿望都是强烈的,警务英语口语课程,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的“听、说、读、写”中“说”的能力,也就是英语口语能力进行训练。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帮助他们训练和发展“说”的技巧和策略,以便有效地学习和提高口语水平。如何更好的使用有效的英语口语教学法, 帮助学生掌握口语技能、训练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尤其是在警务活动中英语会话的能力,并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在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所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属性。教师应借助于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工具,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交流,最后使得学生自己主动建构对知识的意义的理解。

情境化学习理论:情境化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情境化的。建筑类论文情境化学习理论坚持两条最基本的原则:一是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应当置于一个真实度很高的情境中;二是学习需要社会交互与合作。创设情境成为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要求我们将传统的教学设计,改变为设计情境化的学习环境,针对特定的学习目标,将学习内容安排在情境化的真实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问题求解等实践活动而获得更有效的学习。

活动教学理论: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发生的前提。活动可分为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学习的发展是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双重建构的过程。通过活动创设一定的情境,学生在主动参与整个活动过程中,获得了感性认识,最终,活动实现内化,促进学习思维逻辑的形成,从而提高学生主体的整体认识水平,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它要求从现实问题出发,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假设,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达到对事物更深刻的认识。

情境教学法在警务英语口语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教材特点,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训练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实用警务英语口语教程》是笔者使用的警务英语口语教材,是一本融警务工作与语言学习技能的实用英语教材。全书由情景对话构成,所有的情景对话均与警务工作的实际有紧密的联系,具有鲜明的职业实用英语特点。如:日常警务服务、警务管理、案件调查/讯问/询问等情景对话,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与角色。

该教材将英语的实用性放在首位,对话内容真实体现警务执法与服务活动的过程与内容,高度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在本质上即是交际工具,而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即在语言情景中才能更好地学会语言。

1 、根据教材情景对话内容,为语言交际创设物化情境和人化情境

《实用警务英语口语教程》教科书的内容均为具体的警务工作情景下的英语对话,根据这些对话内容,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手段展现真实情境,呈现情景对话的背景环境即物化环境,使学生置身于一个多维、仿真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警务工作情境各个不同环节的要求,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物化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表演欲望,不但很好地再现情景对话内容,还有许多意想不到学生自由发挥的丰富语言内容。

在物化情境中的人的活动自然就形成人化情境。这体现在师生互动、学生合作。在教与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展现真实情境和真实情境的对话过程,引导学生在情感上投入对话发生的情境,引导学生不要为了模仿而模仿,而是投入情境,将语言、能力、技巧相结合,产生情感协调效应,更真实地体现语言交际的功能。这样,学生在扮演对话中的警察或者外国人等不同角色时,能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交际时使英语听说能力得到的锻炼。

2、情境热身。情境热身主要通过对特定情景对话内容的初步了解,如了解该部分英语会话的内容,总结对话基本过程, 解决疑难、生词等,同时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词汇。作为没有实际执法经验的在校学生,大家普遍缺乏对警察执法与服务的切身体验,对执法与服务的有关过程、要求也不清楚。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特定情景对话内容的过程中用英语讲解有关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在特定警务执法与服务过程中的真实情形,同时精心导入情境,激发交际活动;并采取微型情境模拟,片断情境模拟、操练,激励调动等方法引导学生模拟参与在该特定情境下的对话。这一过程可以引导学生逐渐的在情绪上投入,感受在这样特定的对话情境下的语言表达,从而引导学生在思考方式上进入用英语思考的思维状态。

3 深化情境。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情境热身的基础上,利用教材中的设定情境,并对设定情境进行细节化,按照实际警务活动的情形,结合警察执法服务的过程,引导学生设计对话。通过对话现场布置、学生参与模拟特定情境下的人物活动与言语行为、制作对话过程中使用的道具(执法装备)等方式,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心理感受,从而深化对话情境。教学过程中,通过发挥学生主动性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将模拟情境过渡到真实情境,在情境热身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对话,即根据教师设定的模拟情境的实际需要进行交际, 利用手边任何可以利用的道具,在情境中,认真进行操练,用心投入,在交际实践中培养实际语言交际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警务英语口语教学应用的总结

在警务英语口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强化训练,实现了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开口说英语的目标,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英语口语自主学习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增强了学生继续提高英语口语会话能力的自信心。绝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都有正确的认识,在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具有了自主学习能力之后,学生在今后只要继续学习,英语口语应用能力必将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当然,由于学生对警察实际警务执法与服务的经验不足,缺乏真实的心理体验,在情境英语对话的某些环节中,尚不能紧密结合警务工作实际,某些环节对话内容有欠缺;校园内没有很好的英语环境,绝大部分学生接触外教或者来访专家学者的机会非常少;所有的语言环境完全由自己创造,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不够强烈,这些因素影响了警务英语口语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孔娜,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技能培训模式探索[J].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8; 1: 138-140

[2]陈丽芳,浅谈情境交际教学法与酒店英语教学[J]. 双语学习, 2007; 12:毕业论文66-67

[3]陈艾莎, 情景语言教学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意义探讨[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2008; 4:123-127

[4]樊宁, 浅析交际教学法中的师生角色[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8:36-37

[5]刘晓琴, 论交际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58-61

[6]林莉, 情景语言教学在商务口语中的应用[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9 : 111-112

[7]王巧文, 情景教学法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 今日科苑, 2008;06:262

[8]于瑶, 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66-68

英语专业学年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英语专业开题报告范文

2.商务英语专业论文范文

3.英语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4.关于英语翻译专业毕业论文

5.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规划

英语专业学年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