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安全小知识
随着户外活动的普及,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参与人员的重视。那么你对户外安全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户外安全小知识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户外安全小知识一、
一 自然因素
当我们计划去某个地区的时候,我必须要了解当地的自然因素,包括:
1地貌,我们要明白我们去的地方的地表状况:悬崖、落石、冰雪、岩石、丛林、沙漠、湖泊、沼泽等
2温度,失温是导致死亡的一大杀手,当人体内部温度低于正常温度1.5度的时候,人就有生命危险了,还要注意一个误区,不要以为只有零下多少度才可能造成冻伤或者失温甚至死亡,理论上说只要低于人体正常温度2度左右,就有可能发生失温或者死亡,因为还有另一个因素--风速。我们都知道人是恒温动物,我们是依靠体表薄薄的一层空气形成与外界隔绝的一层隔离层,来保证身体不会失温,在寒冷的时候,我们穿厚一点衣服。我们都知道,衣服自己是不会产生热能的,但他帮助我们来加强这个隔离层,于是我们感到温暖。知道这个简单原理,你就可以想象,在极高的风速下,如果没有合适的服装来隔离,那我们体表的空气隔离就会被不停的摧毁,我们的热能就会以惊人的速度消耗,其结局将是悲惨可怕的。
3风速,如上所诉
4降水,降水会带来行动的困难,使你的行程朝过预期并带来如失温,洪水,塌方等危险
5落石,落石也是山地运动里常导致悲剧的原因
6雷击,雷电的威力足以摧毁任何生命
7动植物伤害,有毒的动物与植物是户外运动中需要小心对付的问题
8人为伤害(治安问题)
自然的因素大略就是这些,说起来都是老生常谈,可往往都是犯的这些看似弱智的错误。国内历年来发生的事故,你不难发现许多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而造成的。
所以当我们要去某一个地区的时候,你必须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收集当地的自然因素情报,我们可以通过基础的地理知识来推测获得可能对你很重要的资料。那个地区的海拔,气候类型等综合因素的推断,能让你大致可以知道那里的地理信息。所以,学习基本的地理知识是必要的。
我们必须从上面那几个方面去逐个评估当地情况,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一般经验来说:在自然环境中对于地形:
1,要准确的解读山体地貌,准确知道雪崩原理与地形关系,从而找到安全合理的判断线路。
2,针对气温,携带合适的服装,三层着装系统是户外的基本着装原则。
3,安全的露营与行进针对上面的情况,我们就能知道,
(1)禁止在悬崖下150米范围内扎营(甚至更大范围)
(2)禁止在山里唯一水源扎营
(3)禁止在淹没区扎营(可以通过洪水冲刷痕迹,漂流物判断)
(4)禁止在小盆地的垭口扎营
(5)禁止在山脊上扎营
(6)平坦草原上,最好找一棵树,并在与树距离等于树高的位置上扎营
(7)在石窟里躲避雷雨的时候,不可靠近洞壁
(8)有攻击性动物地区,不可把食物放在帐篷里
4,了解动物习性,避免动物伤害。带上有可能用到的药品。
户外运动安全手册 预防水蛭咬伤水蛭又叫蚂蝗,丛林中水蛭极多,这种动物虽不传染疾病也不立即使人致命,但它吸血多,使人的体力衰弱,并且叮咬处往往流血不止,容易发生感染。蚂蟥的种类很多,有生长在阴湿低凹的林中草地的旱蚂蟥,也有生长在沼泽、池塘中的水蚂蟥,还有生长在山溪、泉水中的寄生蚂蟥(幼虫呈白色,肉眼不易发现)。蚂蟥吸血量很大,可吸取相当于它体重2~10倍的血液。同时,由于蚂蟥的唾液有麻醉和抗凝作用,在其吸血时,人往往无感觉,当其饱食离去时,伤口仍流血不止,常会造成感染、发炎和溃烂。 预防水蛭叮咬的方法 ·在热带丛林中行走要穿长裤,将袜筒套在裤腿外面,以防水蛭钻附人体。行进中,应经常注意查看有无蚂蟥爬到脚上。如在鞋面上涂些肥皂、防蚊油,可以防止蚂蟥上爬。涂一次的有效时间约4~8小时左右。此外,蚂蟥和蛇类对生蒜的气味也不敢靠近,将大蒜汁涂抹在鞋袜和裤脚,也能起到驱避蚂蟥的功效。 ·宿营的地方应选择在比较干燥、草不多的地方,不要在湖边、河边或溪边宿营。 ·休息时经常检查身上有无水蛭叮咬,如有水蛭应及时除去。 ·经过有水蛭的河流、溪沟时,应扎紧裤腿,上岸后应检查是否附有水蛭。 ·尽量喝开水,不喝有寄生水蛭的水。细小的幼水蛭不易发现,喝进后会在呼吸道、食道、尿道等处寄生。 水蛭叮咬的处理 ·水蛭叮咬时切勿用力硬拉,这易使水蛭口器断留在皮下并引起感染。可在叮咬处附近拍打,将其震落。 ·可用肥皂液、浓盐水、烟油、酒精滴在其前吸盘处,或用燃烧着的香烟烫,让其自行脱落,然后压迫伤口止血,并用碘酒涂搽伤口,以防感染。也可用烟汁、石灰水等撒在水蛭身上,或用柴火烤,使其松脱,也可用刀子将其刮下。实在无法时,让它吸饱血自然就脱落。 ·伤口如不断流血,可用炭灰研成末敷于伤口上,或用嫩竹叶捣烂后敷上。 水泡的防治远足的你肯定有过长途跋涉后脚被磨破,长出水泡,每走一步都疼痛难耐的经历。 预防:最好穿着与你的脚‘磨合’惯了的鞋、吸汗的棉或线袜子。在容易磨出水泡的地方事先贴一块‘创可贴’。如有条件,可以到商店里买一瓶防止起泡的喷雾剂(主要减轻摩擦作用)。 一旦磨出了水泡,首先要将泡内的液体排出。用消毒过的缝衣针在水泡表面刺个洞,从上放挤出水泡内的液体,然后用碘酒、酒精等消毒药水涂抹创口及周围,最后用干净的纱布包好。
户外安全小知识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