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的参考论文
资本市场不仅是―个长期资金的融通场所,一个重要的资源配置中心,而且也是现代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资本市场的参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资本市场的参考论文篇一
《浅析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摘要:建立一个高效运行、公平交易的证券市场需要什么条件?在证券市场上会计和财务报表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呢?思考一下我国的证券市场,不难发现它存在的种种问题——上市公司质量不高、财务信息造假、监管不严、行政化严重等等。本文将简要分析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出现的原因。
关键词:证券市场;问题;原因
一、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很多人都炒股,有的人赔了有的人赚了,有的人见好就收,有的人敢于冒险,还有的人在股市摸爬滚打很多年后黯然离场,也有人功成名就。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够完善,加上体制上的因素,很多现象用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理论是没有办法解释的。不管是监管部门还是投资者,都在不断的探索,逐步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
中国的资本市场文化是缺乏经验的,很多人到资本市场不是投资而是去投机,用很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炒”,在中国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炒”,明星炒出绯闻,房地产超出泡沫,资本市场炒预期,总是有盲目的人跟风。这种“交易,而不是持有”的我国投资者的方法,正是我们需要改变的。股票以短期持有套利为主要目的,长线价值投资被嗤之以鼻。庄家在这种短期的套利活动中获得巨大利益,而不明真相的小散户很多都被套在了股市里。
这是一个病态的中国股市,股票与市场脱离严重,价值投资得不到重视,参与者以投机的心态进入,就像赌博一样。
那么中国股市为什么会存在着这种问题呢?下面将进行简要分析。
二、我国证券市场重短期套利的原因
中国股市的特殊性和目前的状况决定其缺少必要的投资价值,相对应的是中国股市也不存在真正值得长线投资的上市公司,投机是中国股市的主旋律。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股权结构体系的历史问题
西方国家的股票市场大多是由于经济和市场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发展的,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股票市场符合大多数的市场规律,并且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体制逐步完善,投资者有规律可循。而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并且是在国家的扶持下发展起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股票市场被国有企业以政治而非经济的理由控制着。我国的股票市场上,变现比较好的公司大多是国有企业或者带有国有色彩的企业,这些企业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股票市场的走向。我国股市的一大特色是股权割裂的多元结构体系。股权结构割裂为流通和非流通两部分以及A、B股之间的差异,造成市场上对同一公司存在不同的价格信号和不同的评价机制,由此造成市场功能的错位和对公司价值评估的不确定性。而特殊的股权结构更是导致了定量分析的困难,使得价值投资者无法准确计算出公司的投资价值,这严重影响投资理念的运行。
经过股权分置改革,我国的股票市场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资本不是用来交易的,国家对于股票市场还保留着很大的控制权。这种控制权的存在一方面可以用来调控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极大的阻碍了股票市场的资本的流通和市场化。股票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被用于支持国家产业政策,用于补助国有企业重建,而不是用于个人和企业筹集资金,进行投资。
2、公司普遍质量低下
还是前面提到的问题,我国上市公司以国有企业为主。这些企业能否上市并不取决于其经营状况和实际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是地区、部门利益平衡的结果。因此很多企业为了上市,勾结会计师事务所、保荐人甚至是监管部门,包装企业业绩,进行财务信息的虚假披露,掩盖企业真实经营状况。这些企业上市后由于外在约束不能达到改制的目的,因为上市的结果除了圈钱以外,并无其他意义。导致上市公司质量低下。更糟糕的是,一些企业本来还不错,但上市后圈到大量的钱后出现投资膨胀冲动,将资金盲目投入房地产、保健品等行业,美其名曰“转型”或“多元化”,结果上市后反而导致大量亏损,本来可以良性发展的企业,在进入股票市场后却每况愈下,让投资者很难在众多的上市公司中挑选出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企业。
3、财务造假现象严重
通常认为上市公司带给投资者的一个好处就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比较透明,财务经营信息在相应的监管和制度的约束下会比较真实,这是投资者在利用上市公司财务和经营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时的基本假设。而近年来的诸多案例却在不断的否定这一基本假设。绿大地、银广夏、万福生科,近年来因为财务造假而被大众所熟悉的企业不在少数,企业或与注册会计师勾结、或有意进行舞弊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
这种财务信息造假的行为被发现后,损失最严重的当属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一方面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使得对造假者及相关方并不严厉,从而使造假者有恃无恐;另一方面,在处理这种案件时,缺乏对股东的保护,股东的利益被忽视,在处罚中没有考虑股东遭受的损失。从而使得很多投资者为了规避这种投资失败的风险,转而进行短期投资而不是价值投资。
4、企业吝于发放红利
投资者进行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收益。股票投资的收益一方面来源于企业的分红,一方面来源于出售时的资本利得。上市公司不分配红利,投资者没有现金流回报,这就使得贴现现金流模型这一价值投资的重要理论模型失去了应用的基础。投资者为了获取收益,只得放弃价值投资转而进行投资获取买卖差价。企业分红较少的状况可能有以下几点:①企业可能存在现金流不足的问题,难以支付股东股利。②企业吝于分红可能是企业还处于成长期,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且前期的投资还没有收回或者还没有出现收益,对于这种情况若企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可以考虑长期持有。③企业发展趋于稳定或者处于瓶颈,业绩平稳,每年的分红较少但可能比较稳定,这样的企业也不具有价值投资的意义。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吝于分红的企业不具备价值投资的资质。而这种“铁公鸡”式的企业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上却是大量存在的。
5、资本市场不完善
我国股市缺乏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层次市场体系,之前只有主板市场,后来在开辟了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但仍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资本市场投资品种十分有限,目前只有股票、基金、国债、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等几个品种,结构性缺陷明显。我国股市没有做空机制,而我国投资者对金融产品又有很大的需求,这就使得投机更有市场,而价值投资却不被重视。
6、证券监管体系不完善
证券监管起步不久,受制于证券市场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我国的监管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手段直接,忽视市场公平、高效、透明的客观要求。其次是监管体制尚未健全,行业自律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现行监管体制主张集中统一监管由政府监管机构进行统一管理。而市场变化的复杂性和先天性的监管机构的监管缺陷不能保证证券市场健康运行。最后从权限授予来看,证监会是“运动员”与“裁判员”兼于一身,权限的过度集中与垄断从而可能导致腐败。
以上五个方面导致了中国股票市场的不正常状态,应该成为市场改革的入手点,从而使价值投资得到推广,市场才能趋于健康稳定的发展。
资本市场的参考论文篇二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诚信问题探讨》
摘要:诚信是资本市场的基石。资本市场的巨大的信用风险严重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沉重地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直接危害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政府、中介机构、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等市场参与主体角度来认识我国资本市场的诚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信用体系;资本市场;法制化;市场监管者;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投资者
一般而言,资本市场的参与者由市场监管者(政府)、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四方面构成,其中: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是市场参与的主体,中介机构是按照市场规则联系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桥梁,市场监管者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并有监督市场良好运行的权利。从市场参与的主体来认识我国资本市场的诚信问题,不仅能够相对深入地认识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而且据此也能够提出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
一、诚信问题在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1.政府在资本市场的诚信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制度设计上中国政府在资本市场中同时充当了“裁判”和“运动员”的角色。在资本市场的定位上过多考虑为国有企业服务的功能,这与政府为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核心功能构成了较大的冲突,其表现为中国特色的“一股独大”状况。经营者可能作为大股东的利益代表而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2.中介机构在资本市场的诚信问题
参与资本市场的中介机构有各类投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师事务所等,它们对于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都有重要的影响。中介机构在资本市场中处于桥梁的地位,他们是市场公正、公平的象征。然而作为最主要的中介机构——券商,对于目前资本市场出现的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这些资本公司协助将一大批不合格的企业“包装”并推荐上市;为上市公司提供服务的审计机构执业水准不高,往往屈从于客户的压力,在审计、咨询等业务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改或不愿意发表保留或否定意见。
3.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诚信问题
(1)由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实、虚构利润现象十分普遍,且性质严重,一是定期报告披露不充分,有重大遗漏或误导性陈述;二是重大事件没有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和澄清公告义务。
(2)上市公司在其他方面的诚信缺失:目前上市公司的股权因为债务纠纷及担保连带责任被法院冻结、拍卖、清算、抵债的情形较为普遍,同时上市公司的不合规的资金欲太强。此外,披露的“承诺”朝令夕改,没有公信力。
4.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诚信问题
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投资比例越来越大,暴露出比较严重的诚信问题:
一是利用内幕信息等非法手段来操纵股价,而这种行为是被《资本法》明令禁止的。资本市场上的内幕交易由来已久,操纵股价,联合坐庄,形成了严重的“庄家市场”。“股不在好,有庄则灵”,中小投资者为了生存,不得不适应这种形势。
二是目前的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存在一定的特权。比如新股申购并非全额预缴,机构投资者的信用风险容易加剧中小投资者短期持股和“炒作”的现象,不利于资本市场的稳步发展。
二、建设和发展的资本市场信用体系必要措施
资本市场的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将加强资本市场诚信建设、强化市场参与主体的诚信责任看成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把资本市场诚信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重要工作来抓,使诚信守诺成为资本市场的行为之范、道德之风和利润之源,进而提高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公信度和公信力。
1.改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确保所有者在位对于非国家经济命脉行业的上市公司,逐步降低单一国有股持股人的股权集中程度,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尤其是机构投资者,促进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改善股权高度集中带来的“一股独大”和高度分散造成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2.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构
(1)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建设,使其在监督关联交易等方面发挥作用。在董事会内部建立制衡机制,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2)强化监事会的作用。包括明确监事会的职责,完善监事会工作规则,明确监事的责任和义务,提高监事的专业素质。
3.强化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成熟市场对其上市公司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最有效的制度之一。进一步贯彻以强制信息披露制度为核心的监管理念,规范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的标准,提高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4.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
在中介市场上建立诚信机制是建立整个社会信用关系的逻辑起点。在中介机构中宣扬诚信理念,普及诚信知识,倡导诚信文化,努力营造“有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市场氛围,进一步提高中介机构的诚信水平;促进中介机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加强中介组织的自律管理能力;严惩操纵市场、欺诈上市、利益输送、虚假披露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违规成本。
三、结束语
信用体系是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支撑因素,努力形成诚信制度健全、诚信记录全面、失信惩戒有力、信用服务配套的资本市场诚信体系,从整体上优化资本市场的诚信环境,提高资本市场的诚信水平。以此来充分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的规范、稳健、高效和有序运行。
在我国资本市场,监管者因其诚信而引导市场的发展方向,并确保市场在有序、规范中运转;上市公司因诚信而获得投资者的青睐,使股价有了上升的基础;中介机构将依靠市场和市场机制去求得生存和发展,守法、护法,起到市场和投资者的“保护神”的作用;投资者则因为处在可充分信赖的市场环境中,才拥有了评判价值高低的基石,进而分享“高风险,高收益”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汪玲.资本市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资本市场二十年[M].中信出版社,2012.
[3]郑晓波.证监会五措施构建资本市场诚信体系[N].证券时报,2011-12-05.
[4]王一兵.信用资本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资本市场的参考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