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发布时间:2017-03-06 08:43

汉语言文学是研究中国词语、句法和传统的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的课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篇一

汉语言文学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摘要: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要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需要加快教育发展,在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汉语言文学能够促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现代远程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助力,汉语言文学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人文基础,对提高国民人民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远处教育环境;语言文学;构建学习型社会

一、现代远程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手段

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它可以整合利用好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持,为学员提供广泛的、快捷的、方便的教育服务。在现今社会中,人们的知识不断更新,科技不断的发展,创新速度加快,社会对个人要求以及个人对自身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也迫切地需要学习。学习型社会是善于全民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人们在学习型中只有持久、全面的学习才能适应形势,应对新挑战。现代远程教育的鲜明特点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远程教育最基本的特征是开放性,远程教育是面向社会大众的,社会大众的强烈教育需求使远程教育应运而生,这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特点不谋而合,即大力倡导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的。

人们一生中都在参与学习活动,这对创建学习型社会对应对信息技术革命,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远程教育的延伸性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要素有相似之处,四面八方的学习者利用多种媒体技术通过远程教育接受教育信息,向整个社会在远程教育环境下拥有了丰富的教育功能。现代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终身学习的理念就这样结合起来。远程教育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有机地连接起来,能够满足不同文化层次和知识结构及需求的人们提供深造学习的机会,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拓宽了发展空间和全新的教育环境及。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方式,他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而发展,为经济社会和学习型社会提供服务。中国有众多的人口学习需求,远程教育能利用整合好的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使更多的人参与学习,达到提升学历的目的,能力教育的需求,学习者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服务于所从事的社会活动,是构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因素。

二、汉语言文学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因素

汉语言文学主要包含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汉语言文学是构建文明社会的人文基础,是继承并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重要手段,是丰富自身精神世界,提高民族认同感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国民人文素质构建学习型社会重要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用汉语言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记录传承下来。我国作为一个在世界中地位重要,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在世界经济文化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这文化与文化大交流的时代,对本民族语言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加重要。学习型社会是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有着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而汉语言文学,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讲包含范围很广,也包括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我们从孩子时代就接触汉语言文学,并实践汉语言文学。

在进入学校之后,课本里开始把汉语言文学作为正规的课程成为伴随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课程,开始长时间广范围地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使我们能能够体悟领会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精髓,对提高自身文学修养有重要作用,对构建学习型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习汉语言文学提升个人素质是构建学习型社会中有重要因素。汉语言文学经过五千年发展、流传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使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使得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发展变化、人类的各种情感,个人的文化素质、个人道德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就不断升华。汉语言文学对人们思想道德上也给予启发,人们通过阅读我国文学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整体素养,知识水平和对事物的认知都会有一定的提升。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了解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对构建学习型社会有重要的作用。

三、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构建学习型社会措施

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强烈需求使得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还任重道远。首先要加强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与培训。教师拥有丰厚的汉语言文化专业知识,并拥有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等能力,并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远程教育环境下的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要求我们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内在的规律和优势,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二是不断开发教育资源,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努力。三是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训练,改变单向灌输式的传统教育的依赖,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提高学习效果。未来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学习型社会。在远程教育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利用现代远程和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资源、教学手段以及学习方式上的优势为全人们提供广泛而丰富的教学知识和内容,满足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需要,从而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提供良好的条件,从而实现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勇.远程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的时代使命.河北学刊.

[2]项连平.发挥优势提高远程教育的实用性.科技创新导报.

[3]金光远.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国高教研究,2007(1).

[4]万幸邱之光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以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为视角江西社会科学.

[5]喻少华.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有关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篇二

汉语言文学专业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

摘要:汉语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应该不断地放开眼界,重视在能力之外的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真正地将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有效融入,打造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

1引言

在当前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再加上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老师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形成了重能力轻品行的错误观念,所以前景令人堪忧。而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摇篮,其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重视,并且将整个教学活动逐渐地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真正关注学生个人品行道德的提升。对于现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的诸多不足,我们要予以正视,并且积极地进行改进,只有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与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才能让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更完善。

2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本质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的过程,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和主体,通过知识和情感等多方面的教育,让接受教育者获得全面的成长和提高。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应用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其本身也具备强大的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渗透的功能,积极地开展相关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更好地陶冶情操,丰富精神内涵,促进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完善。汉语言专业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推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对我国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提高对国家的情感,提高民族自豪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重视和加强高校人文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下面就具体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匮乏的几个方面及解决对策,以达到提高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的目的。

3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匮乏的表现

第一,人格方面的缺失。人格方面的缺失,是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追求自身个性成长的过程中,其自身思想会受到外来的冲击,学生本身缺乏足够的是非辨别能力和抗打击能力,加上人格方面不够健全,所以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这也是当前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开展需求。第二,自律性差。自律性指的是自我约束的能力,特别是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自身的行动来主动争取学习机会。当前,大学生自律性差主要体现在学习、纪律、卫生等几个方面,所涉及到的范围包括教室、宿舍、社团、图书馆等。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很有必要分析大学生自律性的现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第三,信念危机。一些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信念危机,特别是随着我国与世界的接轨,新的学说、观念大量涌入,造成了很多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迷失。再加上外来享乐思想的影响以及处在大学安定的环境下,很多学生都安于享乐,失去了高中的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第四,人文素养失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其人文素质的教育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和限制,学生综合能力的成长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为相关课程的专业性较强,老师在教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难免不会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4如何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

4.1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课程教学的综合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对于同一个教学内容来说,不同的教师也会获得不同的教学效果。对于汉语言文化专业来说,要实现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就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能力和人文教育的整合与应用能力,这给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自身的专业能力进行全面的发挥,提高对课堂的控制力,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保障。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对于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相关需求进行了解,并且不断地进行自我强化,提高对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驾驭能力,真正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地支持。另外,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外,要积极参与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水平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优秀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实现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兼得,并且不断实现自身的全面成长。

4.2合理分配教材内容: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教材内容的合理运用是非常必要的。在有限地教学时间内,教材自身的内容需要进行科学的调整和安排,通过合理的分配,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尽可能地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教材内容来展开教学工作。在教材内容的分配上,要注重人文素质的有效渗透,并且利用具备较强启发性的文章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学,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讲解来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期望值,提高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沟通互动水平,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下,实现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地落实。

4.3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考核方式相对封闭和刻板,并且过分地关注学生的知识文化成绩,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缺乏足够的关注。这种考核方式也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整个学习过程难免会失去信心和热情。结合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落实需求,在考核中,要积极地做好改革控制工作,合理地选择适合学生的考核方式,全面地对学生的素质进行考核。全面地考核方式可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效果有着更加全面地了解,同时也可以就当前人文素质教育中开展的不足进行明确,更好地实现多方面素质教育的全面整合。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更加关心于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并且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根本目的。高校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要积极加强投入和引导管理,积极地做好人文素质教育的整合,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全面地支持。

参考文献

[1]成星,黄正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回归之路———以文化生态为视角[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2(12):12-14.

[2]翁丽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2(4):135-136.

[3]钟家莲,叶新源.试论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原则与思路[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4(1):142-144.

有关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篇三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研究

摘要: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中,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的工作始终要围绕应用性这一核心内容来开展,并通过全面的课程改革来实现应用性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性;课程改革

1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做出适当的完善和调整,旨在培养更多专业复合型人才,让其拥有多方面的知识应用能力,可以更好地胜任各方面工作的需求。相对于应用性较强的理工科专业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但在社会文化不断发展中,相关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并且很多人才培养体系也逐渐体现了实用性方面的漏洞和不足。在社会用人需求和标准不断提高的今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要如何通过合理的课程改革,才能更好地提高本专业的综合教学实力呢?本文提出了一些问题的思考。

2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思路

第一,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课改工作的推进落实,是提高整个教学体系有效性的关键,同时也是积极落实好相关应用性的改革,让整个课程体系可以更好地凸显出应用性教学的相关需求。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加关注于体系性和整体的学术性特点,在应用性要求不断被强调的今天,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关注于能力的方面,因此,整个专业体系的发展应该逐步凸显出专业能力培养的效能。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可以将平台化与模块化的理念进行有效融合,在实现对人才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上,要将传统的课程模式进行改进和调整,通过合理创新,对于专业特征进行全面的体现,围绕能力培养的需求,就多方面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对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让整个课程体系更加丰富、全面。在知识结构的构建上,要做好基础能力的培养,并且对于课程内容的精髓进行不断的提炼,真正地凸显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要通过合理的取舍,让教学内容中的写作、文学、语言类等多方面的内容得到合理安排,并且结合现代化的传媒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以丰富的载体形式,让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地提高。

在课程教学内容中,也要关注学生文学素养的发展规律,结合多方面教学线索的融入,让学生的审美、艺术欣赏能力都得到全面的提高。另外,教师也要深入到市场调研当中,就市场需求进行全面地了解,并针对具体的社会需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向进行优化和调整。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一项系统性的综合过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对新教学思路的优势进行全面地发挥和体现,真正地为提高整个人才培养活动的应用性提供保障。

第二,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内容整合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学调整的过程,更是教学主体创新的过程。在教学中,需要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进行明确,并利用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让学生真正地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也是提高学生竞争力的关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课程内容也要进行不断地丰富,提高对学生语言运用规则与效率的影响,通过积极改进,提高学生对写作规律与方法的理解,并通过基础知识内容的学习,为日后的实践提供足够的知识储备。

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面很广,并且就业岗位与行业相对动态化,很多毕业生都会从事多种不同的工作。而在不同的工作中,其自身专业能力和一些协调、沟通、创新、组织、策划等能力也是学生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在课程内容整合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增加一些具体的实训内容,真正的让学生多方面能力都在不断的训练中得到成长。

在实训项目的设计上,要围绕培养学生能力的方面来进行制定,并且做好阶段性培养目标的分配和制定。通过阶段性内容的分配与整合,让学生逐渐地掌握多种技能,并且在锻炼中逐渐树立良好的信心。实训内容的整合是当前课程体系构建中所必须重视的一环内容,同时也是应用性培养下所应该重点把控的一个环节。第三,加强师资改进的工作。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是提高人才培养效果的关键。对于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来讲,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相关理论来解决当前社会中的一些问题,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写作和语言能力,达到相关行业的职务要求。

但是,很多学校目前的师资力量都相对薄弱,很难支撑相关专业改革的需求。针对当前课程改革的相关需求,教师本身虽然具备足够的学历资格,但是相关社会实践经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失,很难对当前应用性教学模式提供大的帮助,同时也是各项教学工作和目标思路推进落实的瓶颈之一。

在相关专业改革中,双师型教学是一项新的改造理念。教师自身要对于观念进行转变,并且认识到专业改进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地适应改革工作的相关需求。教师要提前对学生的就业需求进行了解,并且展开相关内容的学习培训,同时教师也要深入到学生当中,与学生共同地参与社会实践。在日常工作中,教师也要积极地与用人单位和相关专家进行深入探讨,就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全面了解,通过不断地积累和改进,真正地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

第四,加强校企合作。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和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而相对于理工类的专业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实际的择业就业方面,如果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很容易出现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的脱节,应用性自然就不高。因此,学校在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方面,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在学生和企业之间牵线搭桥,让学生在具备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应用技能,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教学活动中的关键性内容,同时也是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人才培养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并且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在大众化教育不断发展和推行的今天,在相关专业教学中,要打造应用性较强的培养体系和培养策略,构建具有较强专业知识水平的教师队伍,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才能不断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参考文献

[1]李秀茹.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27):117-118.

[2]党永刚.新时期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改革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3(3):114-117.

有关有关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推荐:

1.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2.汉语言文学自考毕业论文

3.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4.自考汉语言文学论文

5.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6.有关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7.汉语言文学自考论文

8.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有关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