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春节习俗

发布时间:2017-03-20 14:15

春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许许多多的习俗流传下来,而且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河北承德春节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承德春节习俗:

承德一带的春节实际上是从腊月开始的。腊月初八各寺院及家家户户均要熬粥,称腊八粥,一来纪念释加牟尼佛祖成道之日,二来喜庆五俗谷丰登,这天市场上开始上市年画、爆竹、肉类等。有民谣为证“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过年”。在我小时候,现在就开始用碾子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了,先做碾米面的年糕,在做其它面的干粮,总之要做够能吃到农历新年二月二的。接着就要做豆腐,有新鲜豆腐,还有冻豆腐。杀猪扫房等一系列迎接新年的活动全面展开。扫房刷房一定要在打春前,这样最好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扫庭院,这一天被称为"过小年",一般家家都要摆酒宴,祭灶王爷。据说灶王爷这天要去西天汇报一家的生产生活状况,如果浪费那灶王爷距直接在领导那就给你说了,所以祷告语就是:“二十三,过小年,打发灶王老爷上西天,好话多少,坏话少言“,把供奉的纸排位烧掉,送走,据说大年初一回来,继续掌管监督工作。

河北承德春节习俗

一般腊月二十八就开始上坟了,农村没有公墓,每大家都有自己的祖宗坟地,一般都要家里的男丁去上坟,带上各种吃的,各种纸钱,冥币。到了坟地以后,先要绕着坟地划个大圈,据说这就是祖宗的居住地的围墙了,在坟头压上纸张,剩下的就都要烧掉了,我今年春节回去上坟了,还仔细研究一下我们祖坟的风水,还真不错,前面是几个小山头围成的莲花图案,呵呵,我说,我们家族在村里混的还是不错,可能有这个原因。

腊月29的晚上就开始发面,准备第二天蒸馒头的,除夕马上就要来了,除夕和整个初五吃饭前都要放鞭炮的,(不知道什么原因,是告诉人家我们要吃饭了吗,哈哈) 大人们就开吃贴春联,我们这还贴挂圈呢,上屋房子,猪圈,鸡窝,牛棚,水井都贴,门口还要弄个春联”出门见喜“呢,最后在大门口还要弄个棍子,上面缠上黄纸,据说除夕夜,各种鬼怪神灵都出来了,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用它可以挡住鬼怪。天还不黑,就要把所有灯都打开了,据说谁家亮的早,谁家先发财,而且整整一夜是不关灯,也不关大门的。(哈哈,我很早就给打开了) 谁都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到别人家去不能说喝凉水。大的孩子们带领小的孩子,家家户户收集干柴,秸秆,都收集到一起,等到除夕钟声敲响的时候点燃,照亮一年的运气,那时候鞭炮齐鸣,熊熊大火,场面还真的很有意思。我小时候要等到三星西去,大火点起,家家才开始放鞭炮的,现在人懒了,也赶时髦,12点就开始了,我们那里叫“发神旨”。

邯郸春节习俗——除夕扔愁帽

古赵京都邯郸,在除夕欢庆活动中,流传着一种奇异的风俗扔愁帽。

扔愁帽,都在除夕夜深人静之时进行。各家和户的大人、孩子,临睡前,都把头上戴过的旧帽子或旧头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扫街道时,再把它们清扫到墙旮旯里,到下月十五夜晚烤“怕灵火”时烧掉。老人说,这样做,可以扔掉一年的旧愁,迎来一年的新喜。

相传,这一习俗,起自战国末年。秦始皇打败齐、楚等国,派大将章邯出兵赵国。赵国军民坚守阵地,英勇抵抗,给秦军以重大创伤。秦将章邯大怒,攻破赵国都城邯郸后,对这一地方,人不分老幼妇孺,房不分官商民贾,大肆烧杀掳掠。赵国人为了逃避秦军的杀戮,上人摘掉士巾,商人扔掉商帽,背井离乡,四出逃亡。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规定了统一的士服士帽、商服商帽,赵国人不忘亡国的奇耻大辱,每当夜深人静,就纷纷把秦王规定的士服士帽、商服商帽扔到大街上去。但是,那时的邯郸已在秦的统治之下,很多人又因此横遭杀戮。从此,赵国人对秦王更加怨恨。他们为了避免无辜的死亡,就在每年除夕之夜,以新换旧为名,把头上的帽子偷偷扔到大街上,说是驱赶一年的晦气,扔旧愁、迎新喜。官府也就无可奈何了。

久习成俗后来,秦国虽已灭亡,邯郸人并没改变习惯,把它作为一种地方风俗,称之为“扔愁帽”,流传至今。不过,今人扔帽,已没有当年的忧愁,而是把它当作一件应景的乐事了。

河北承德春节习俗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