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的蓝色天堂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7-05-17 16:44

毕淑敏从一个女性特有的角度,完成了她的《蓝色天堂》,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相比,风格各异,却都是作者一路走一路行的辛勤笔耕,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毕淑敏的蓝色天堂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毕淑敏的蓝色天堂读书笔记篇一

放寒假前从卓越网购了几本书,放假时刚好到货,打开包装一看,居然有两本书的内容与之前买的重复。一本是余秋雨的《山居笔记》与之前买的《历史的暗角》,另一本是《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和读过的《问学》,内容并无二般。我不懂出版社,也不懂盗版,但是看到新买的余秋雨著《霜冷长河》,却没有打开的欲望。倒是毕淑敏的《蓝色天堂》一下子吸引了我,于是,在忙忙乎乎过年的氛围里,这本书成了我的首选阅读,半个月了,直到今天终于读完。

书的封皮是一张折叠起来的环球之旅手绘地图,并有旅行的33个理由,在地图的下方写着八个大字“行在心里,心在路上......”翻开书是蓝色的书页,插有一张和平号纪念版船票,船票其实是一张明信片,毕淑敏写到“......将来的某一天清晨,你会扯起风帆,踏上触摸地球素颜之旅的征程......”。

蓝色,我最喜欢的颜色。

旅行,是我喜欢的生活方式之一。

而“行在心里,心在路上......”,让我有了虽未即刻踏上旅程,却可以在这本书里遨游,人未上路,心已经在路上了。据说,这是中国大陆公民首次乘坐游轮,一共有六名中国人完成了环球之旅。

对大海,几乎很少有人说不喜欢,即使知道大海狂怒的时候,汹涌澎拜巨浪滔天,甚至爆发海啸,然而,海毕竟是海,百纳百川是胸怀,巨浪翻滚是气概,浪花朵朵是情怀,特别是海的颜色,碧蓝澄澈,灵动耀目,喜欢大海,喜欢大海的颜色,没有特别的原因,就是喜欢。

毕淑敏说“蓝色是这个星球上最广泛最汹涌澎拜的颜色,它博大精深,无处不在。它负载着所有的生命,乾坤挪移生生不息。它酿造着所有的文明,丰功伟业乐此不疲。所幸截至今日,它还没有被人类的贪婪彻底污染,尚保持着宇宙洪荒的洁净和丰饶。我把这本书名叫‘蓝色天堂’。天堂并不遥远,天堂就在你我指尖。天堂是可以建设,也是可以毁坏的,就看我们如何面对人类的未来。”她还说“我不相信地狱。但是我相信天堂,我所笃信的天堂,它不在天上,只在尘世。人间本该就是天堂。”

于是,2008年5月14日,毕淑敏在儿子芦淼的陪同下,由日本的横滨出发进入太平洋,一路向西,昼夜兼程五万多公里,途径几十个国家,历时114天,进行了一次荡涤身心的旅行。期间由于汶川地震,专程赶回国内捐款授课,虽然这个旅行的句号画的并不完整,但是,在她的人生旅程上,此次环球收获的岂止是旅途的鞍马劳顿,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敬重和与大自然亲近的人生态度。

“海在海中,风在风中。”她说。

生命在生命中,旅程在旅程中。我说。

遭遇海上风暴,忍受和平号在无际的大海里肆无忌惮的震动,毕淑敏轻描淡写而又无限调侃地说,在自己“香消玉殒”之前,早就写好遗书做好准备了。如果因为不可预测的原因,而在旅途中出现意外发生不测,我还真感觉沉入海底是最好的归宿,若是我的遗嘱一定会这么写:若在海上遇难一定不比打捞,就让我睡在那里吧,安安静静,无人相扰。

在冰岛因为贪恋朗格冰川的壮美,芦淼租的车绕道而行,行至半路汽车底盘被一块大石头卡住,还好车上有齐全的工具,在排除故障之后,飞速驶回正道,当芦淼载着毕淑敏赶回雷克雅未克,登上和平号时,和平号刚要起锚,船闸在身后降落,两人身上冷汗如浆。按照规定,和平号不会因为任何人误船而更改离港时间。一旦误船,你就要搭飞机直接奔赴下一站。

在美国纽约港,和平号被查出左舷漏水,漏水的地方居然不是用钢板而是用水泥进行简单封堵。船上的救生艇数目不足,并很快发现右舷也漏水,需要维修,2000多人只好原地等待,并且每日花费不菲,为美国经济做贡献。

在墨西哥,毕淑敏高烧不退,但是她说“我不害怕,一点也不。”她耐心的和自己的身体对话,但是以她医生的知识,她知道这次发烧非同寻常,自己几乎是束手就擒,除了吃药多喝水,剩下的就是和疾病对峙。回国第二年,也就是2009年,墨西哥爆发了“猪流感”,她当时的感冒,就是当地流行已久的一种变异性的病毒,后来此病毒变本加厉成为大家谈虎色变的“N5N1”。看到这里,不仅说出几个“好险”。

当然,从踏上旅途那一刻起,就要承担旅途的艰辛和风险,“无限风光在险峰”,最美的风景总是和最艰险的探索紧紧相连。

危地马拉的密林里,是蒂卡尔金字塔的锋利,是许多珍稀动物的乐园,是玛雅金字塔的所在地,也是玛雅人后代的家园。

在古巴,见证了哈瓦那雪茄的制作流程。最好的雪茄都是纯手工制作,最少需要三年,222道工序,雪茄是天赐古巴的黄金,它们远渡重洋,为古巴创造外汇,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在巴拿马,以2.4美金的门票,领略了圣洛伦索要塞,它是美洲最古老的西班牙军事要塞,1597年由殖民者修建,目前已经是满目废墟。站在临海的悬崖上,你看到一汪碧蓝的海水,然而这一汪水,一半是大西洋,一半是太平洋。这个要塞的存在警示着一部分人欺压掠夺另一部分人的历史再也不能重演。

在尼泊尔的加德满都老皇宫广场上,毕淑敏肆无忌惮的长时间发呆,关于“湿婆”和“宙斯”的故事,那不过是个故事罢了。书中插有一张图片,毕淑敏穿一件红色上衣,背景是白色的虚设拱门建筑,身旁有不相识的游人,太阳很好,懒洋洋的,毕淑敏也很好,懒洋洋的。我感觉自己看到这里的时候,也很好,懒洋洋的,陪她一起发呆。

在恒河,亲眼目睹了焚石台上的尸体焚化成烟,刺鼻的气味里,死者的灵魂前往天堂,恒河,是他们生命的起源和结束。没有哭声。他们对待死亡的安然,让人敬佩。前不久看一则电视短片,据说因为恒河水质变差,居民颇有微词,建议政府出台措施治理河水污染,真希望宗教和环保能并驾齐驱,两全其美。

毕淑敏从一个女性特有的角度,完成了她的《蓝色天堂》,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相比,风格各异,却都是作者一路走一路行的辛勤笔耕,各有千秋各具风采,他俩都是我喜欢的作家。精彩之处还有很多,例如关于金字塔和冈仁波齐雪峰,世界上所有的金字塔都有相似的结构,而这种结构都酷似西藏阿里地区的冈仁波齐雪峰,刚毅中透着高傲,雄伟里透着安详,它接受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民众的顶礼膜拜,它是湿婆居住的神山。

我在《蓝色天堂》的旅行结束了,恰是午夜,希望我今夜睡在蓝色天堂里,好梦。明天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我会翻开余秋雨的《霜冷长河》,春天的脚步近了,冰消雪融,河水醒来,真好。

毕淑敏的蓝色天堂读书笔记篇二

一直喜欢毕淑敏的文字,朴素深邃,鲜有女子行文的柔美,直白、犀利,读她的书能超越浮华,让身心回归宁静恬淡的减法生活,能节制欲望,亲和自然,素净无华,我想这种心灵的“素”生活,才是一种无价的“新奢”,我向往之。 100多天的航海旅行,22个停泊的港口,32篇精美的散文汇成的《蓝色天堂》,毕淑敏用灵性的笔触,让我们领略了世界的神奇与美丽。

书中把海写出了生命,或许大海本来就有着如此美妙的故事。海的波浪翻滚着,像一本本打开的书。粗略看完了几章,我竟对海洋洋溢着深深的敬畏与虔诚。它好似一位伟大的神灵,那么的高高在上。

起初我也对我的想法很疑惑,但想啊想,终于明白,大海是生命的起源。我们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储存着对海洋的眷恋与记忆。我不禁感叹,虽然我没能够像毕淑敏一样,在海上呆了170多天,兴许我这辈子都没有这样的机会。但我能够想象,有一天,我站在甲板上,围绕眼帘的是圆滑到无可挑剔的海平线,凡俗的世界早已悄然遁没。好喜欢被海风吹着,大海苍天,竟也有种天人合一的感觉。所有曾经的烦恼,荒芜的人际关系,不堪回首的往事,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像被船桨切断的海草,留在我们身边的是蔚蓝色,是像天堂一样的蔚蓝色,襁褓一样地包裹着我们的灵魂。

但这些都不是我想看到的,这仅仅是最肤浅的海,海之腑脏,海之灵魂呢?

哦,没有任何表情的海,自在博大,放任不羁。

作为一个巨大的偶然,我们降生人间。我们所具有的唯一能量,就是有目的地向着一个方向前进。这个方向,在哪里呢?

让大海来告诉你吧。在海洋上,人会变得极其单纯,完全丧失了思索的能力。这并不是悲哀,海洋以它的无与伦比的壮阔,已经给出了答案,不比我们这些渺小的生灵再费劲地思考了。

大海是有生命的,一朵浪花,要是离开了海洋,片刻之间就会萎缩。时间之短,我相信任何一种生物的寿命都比它要长。一朵浪花,让自己永不枯萎的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汇入一个丰饶的集体中,才能永不停息地歌唱,可以没有开端也没有结束地走来走去,可以在1000次毁灭中获得1001次重生。

每一刻,我的心都在徜徉, 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比浪花还可怜,浪花由内到外完全与他人融合,获得了永恒的生命。但人呢?人有皮肤,皮肤就像一道分界线,皮肤内,是自我的界线,皮肤外,是他人与自然的范围。人什么时候才能有意识地走出这层皮肤之外,脱离自身啊!好同伴找到精神上的依存关系。这种一寸,不单单是互相帮助,而是本质上使自己一生不再渺小,不再脆弱的唯一法宝。

回过来,看看大海,看看浪花们。它们是如此的平等,如此的团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东西南北的区分,集体缀成一块硕大无比的蓝绸,大智若愚地抖动着,与天公比试着碧蓝和寂寥。

真的,在海面钱,我只能感到颤栗。我所领悟的这一点,这区区的几千字,在大海面前,是如此的卑微。海的内涵,兴许我永远也无法领悟全。

我们这些生命都是海的核心,海就在我们脑海里,在我们心里信马由缰,荼毒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景致,一切的一切,都只能在它面前臣服。

海洋是一所大学,浪花则是教授。这所大学教会我们生命的感悟,而那无数位教授,虽无职称,但日夜授课,永不言倦。海洋带着一种永恒的苍凉,把你关于这个世界的所有表浅认识,都颠簸着飞扬起来,发生碰撞和揉杂。举目四望,你是如此的孤独,天空和水永远在目光的尽头缝缀在一起,包围着你,呈现出博大的哀伤。你知道自己是一定要灭亡的,而大海则永远存在。

但愿我死后,上帝将我变成一朵浪花,日夜依存着海。

行在心里,心在路上。我希望有一天住在海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毕淑敏的蓝色天堂读书笔记篇三

昨晚终于把毕淑敏老师的《蓝色天堂》读完了。带着一份虔诚的心情,张开好奇的心眼,静心的聆听那文字里传来的遥远涛声与陌生国度里不曾了解的细语。

毕老师从日本横滨踏上了“和平号”,我的心也收拾了凌乱,放下现实,轻装跟随。

先是看了几遍那张地图,大略的了解一下毕老师旅行的大致路线,可是一遇到什么经纬之类的问题,便如晕船般昏昏然了,(唉!这都怪我上学时,不好好学习地理留下的病根!)放弃了弄清那些真实位置,只在心里记得她们是从日本出发一路向西,再向西。出发的鸣笛响起那一刻,我的视角跟随着毕老师的文字而变换着,看到了那时的人,那时的景,甚至体会着毕老师那复杂而真实的心情!

“起航了!”

这一路上,经过了许多国家,看到了不同表情的海洋。我的记忆力不是很好,而且是在两个多月里分N次才看完的!(但看的时候,却是绝对的认真。)留下来的是如照片般的记忆!

第一张应该就是那位老板娘所跳的佛罗明戈舞蹈,记得当时看到这段的时候,自己正在公交车上,可是我真的看到眼前,那位身材不佳,但舞技绝对棒的西班牙老妪在公交车里展肢而舞。我惊讶那场景的真实,也奇怪别人的无动于衷,最后為自己的感受而欣喜,这也许是我看过的印象最深的舞蹈了。都说舞蹈是用动作表现灵魂,可是我一直為自己无能领会那些肢体语言而无奈,这次竟是第一次读懂舞蹈的意思!当然这不是我的能力提升了,而是毕老师的话如耳语般告诉我:你看!这个动作就是这个意思呢!你再看,下个动作,可能是这样的感觉噢!你快看,最后她想表达的是什么呢?而我就在这样的带领下,走进了那位老嫗所表演的舞蹈,也领会了佛罗明戈舞的激动人心,因此,它如一张HD的照片,印在我回忆之壁上,被我保存。

还有一张,就是尼泊尔的手工纸,我也是很喜欢纸的,总感觉一张漂亮的纸,把心事写上去,好像心事就会有一个好的归宿,也便可以放下了!通过毕老师的介绍,我觉得尼泊尔那里好像是纸张的博物馆,可以制作出各种美丽的纸张。那时好想亲手摩挲一下它们,心里想:如果将这些纸张上写上心事,那么将会组成一片怎样的情绪海洋,一定如那真实的蓝海一般广阔浩瀚,并且变幻莫测。

最后印象很深的一张,也是最清晰的一张,就是那座冈底斯的冈仁波齐。小时候就知道有金字塔,对它的神秘充满了好奇和幻想,满心希望它是外星人的遗留之筑,也满心盼望著自己可以遇见他们一次(虽然这可能很危险!)读过毕老师的一些书,那里总是可以或清晰或隐约的听到那座山的名字,看到它的影子,会在心里想:一座山嘛!至于那么认真的铭记吗?(这可能和我个人比起山更爱海的缘故,总觉得爬山的过程如此累人,更何况山体好像一大块硬邦邦的石块堆在那里,有些不通人情!)可是书里最后那一篇“世界上所有的金字塔都与它有关”深深的震撼了我,那是我第一次听毕老师那么认真、全面、形象的描述那座山的样子和身世。可能是它与世界文明之地的金字塔有一样的形状,可能是源于它的那么多神话,可能是它脚下葡匐了那么多僧侣,也可能我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轻诵了这篇文章,那座山的样子便浮于纸上,它山顶的皑皑白雪,它山上那隐现的层层天梯,它山下多少仰首而望的人类,构成一副让我充盈满腔却又无法言明的情感的图画!

人因為时间而变的短暂,因此在拥有了许多时间的山川那里显得渺小,山以不变应万变的告诉著世人:很多事情都会发生,然后又会过去!最后留下的会是些什么呢?

毕老师喜欢冈底斯山,我想她是喜欢那里的宏伟而神奇的大自然!大自然随手创造的,都将是人类望而难及的。人类只有去感知,去体会,去适应,在此之上发现美好!

不知今生,我是否有机会踏上这种旅程。若有,我為之高兴,我想用自己的视角,看一看现在用心去想像的景致,这样才会形神合一。若无,也可!因為不是每个愿望都可以实现的。我已经在毕老师的努力之下,看到那一张张让我感动的画面,那些有些会漂浮,有些却是静止不动的一瞬间。这都是在毕老师的精彩诉说中,我的心随之进行环球之旅而留下的。

荷兰早上繁忙的花市……

和平号危机时眾生之相……

哈瓦娜的雪茄……

荣格的曼陀罗……

尼泊尔的葬礼……

库玛里女神的美丽与命运……

那只飞起的美丽的蓝孔雀(那一刻我想成了凤凰)……

还有那一路上蓝的深邃的海……

将会成為我的回忆之光被我珍藏。

也许我要很久以后才会再读起它,可是它带可我的快乐和沉醉却已深深的因入心里。在此再次感谢毕淑敏阿姨,没有您的辛苦行旅,没有您的精彩描述,没有您的真实奇想,我不会如此深刻而真实的完成这一趟心灵的环球之旅!鞠躬!感谢!

毕淑敏的蓝色天堂读书笔记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