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德二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习武者能够习得武技真谛的保障。下面是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传统武德二。
传统武德二
一般来讲,习武都处于一个习武者的黄金年龄段,一个人五六十岁了去习武,不能说没有用,但相对如果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价值取向,必然有一个生理年龄的要求,而在这期间,每个人都会遇到实实在在的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于一位有志于攀登崎岖习武之道的人来说,就要有一股异乎寻常的品质要求,当有外来影响时不介于意,身专于心,当有外面的物质引诱,必须要以自己的意志来抗衡,百折不回,这讲的就是意志品质中的专心,所谓专心就是用心专一。如果习武者能够身专志一,心无旁骛,那么历史上许多卓有成就的大家,以他们的实践效果在给我们讲述着这个简单的道理,比如清代的太极拳宗师伍易相(音),文化修养很高,但不以功名为念,毕生研究太极拳术,随时手录,贴于墙上,反复体会,最终使自己的技术达到了化境的地步,写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理论文章。据说伍易相在临终之前还给他的弟子讲解有关太极拳的东西,娓娓不倦。
拳不在多而在精,专心的内容还有一个意思,要求习武者每练习一个技法就要精熟一个技法,武术中有一句话“宁学得多而生疏,不如少而熟。”你在熟的基础上不断刻苦训练,不断体悟,才能使自己的技术以臻神化,所以在训练中有个主张,传一法,弟子如果没有练熟的话不教第二,第二如果没有练熟的话不教第三。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所谓形意拳的著名拳家郭云深,他有一句话“半步奔拳打天下”。说郭云深在相当长时间内只练奔拳,大家知道形意拳五拳动作并不复杂,而郭云深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练这一拳,最后使这一拳出神入化,打到最后,半步奔拳打天下。他的老师叫李飞羽,李飞羽在早年学习形意拳的时候,也只练劈拳和半套连环拳,日日练习,从不间断,被他的老师认为是忠诚朴实,用心传授,最后学乃大成。
技艺工夫的点滴进步无一不是刻苦磨砺的结果,传统武术理论中有这样一个观点,认为一个练武的人必须要经过三膘三瘦,膘就是胖,瘦就是一个人瘦了,膘和瘦是相对而言的,三膘三瘦之又必须经过三伏三九的训练,这个过程在习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酸筋痛骨是非常人所能忍受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将此称为苦心。
关于这种苦心,前代的史料中也有记载,比如《手臂录》的作者吴殳在他的书中提出,枪法历来注重“出格”二字。这种训练过程每一次练习就要求以力竭为度,这样的练习,尽管在他的每一个杆子上,他是把枪头去掉的,用了棉絮,又加了很多厚纸把它包起来,以防受伤,但尽管如此,每次练完以后,“然,左腕右臂,青紫流血,恒不见竭。”也表现出了练武是非常辛苦的。包括站桩之内的桩功,更是传统武术中的重要训练内容,也最为枯燥,非得苦难,难得其功。武术中有一句话,非为习打先练桩,很多武术拳种莫不以站桩为习拳开始的不二法门。站桩以少致多,当你站得实在受不了了就稍稍歇一会儿,通过这种枯燥的、非常人所能忍受的艰苦训练,慢慢地可以把浮躁之气换去,有人把站桩称为换境,也称为“磨性”,这需要习武者有足够的苦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练过武术的人都知道,马步蹲在那儿,你试试看,能够蹲多久?按照规矩,按照要求。在这个过程中,练武者就在不断地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如果没有艰辛苦志之势,没有一个不是半途而废的,这种基本功训练实在非常人所能忍受。
接下来看看意志品质中的第三个方面的内容,那就是恒心,所谓恒心就是指持久不变的意志。功夫的“功”,一个工,一个力,有的时候就写成工夫,功夫一词不仅仅是武术的一种别称,大家知道,尤其是六十年代以后,功夫作为武术的别称,现在是比较流行的,特别是在海外,这是和六十年代李小龙在海外的传播有关系,现在也有一些人把少林武术改称为少林功夫,这是功夫,它成为了武术的别称,但功夫又指时间。我们常说,你有功夫没功夫啊?就是指你有时间没时间。语言学上的这两重含义,正好反映了习武练功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习武是一个漫长的锻炼过程,不可能一下就成功。传统武术理论中就有“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的说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因此,练武者是持之以恒还是半途而废,也是反映一个人意志品质的重要方面。
《少林拳术秘诀》中就讲得很清楚,其中写道,既得方术,要以恒心付之,不可中道停止。一定要有恒心坚持下去。技以积练而有益,功以勤勉而终成。清代的陈鑫也说过:“人自用功,为恒最贵,能恒则成,不恒则败。”要有志气,也要有恒心,这两个是最基本的,作为一个练武者,你不能不知。同时陈鑫又批评了当时一些未有功而先其效,稍用力则其成的慵懒者。还没有开始练就先希望达到什么效果,稍稍练了一下就觉得自己功夫已经练成了,这是一种慵懒者,因此陈氏太极拳中有一句话,以七言诗的形式表现出来,他说到:“人言此艺别有诀,张口不肯对人表,吾谓此艺无甚奇,自幼难以打到老,打到老年自然悟,豁然一贯神机妙。”难在什么呢?难在从小练到老,历史上也有不少习武者尽管有着较好的自身条件,但由于未能持之以恒,中度停止,因此也就难以登堂入室。比如清代的黄百家,也就是黄宗羲的儿子,他原来师从著名内家拳传人黄镇南习武,而且有一定的体会,但由于后来他弃武从文,所以,他到后来很后悔,武也没有练成,引以为终身之憾。
中国传统武术一向推崇运到有形归无极的神明脱化之境,但这个境界是抒情的,神明脱化之境具有多意性和不可重性,无法肯定地达到,只能不断地逼近,是不可穷尽的。因此,许多人就把习武看成以生死相许的终身不尽之学。孙禄堂就这一点指出“习拳勿求速效,勿要有恒”。在这点上,传统武术与有运动寿命的竞技体育有很大的不同,它要求的是习武者用整个生命锲而不舍地训练,在其中,专心、苦心、恒心三心互用。这是习武者关于意志品质的三个有机构成,你有没有这三个方面的准备,有没有专心、苦心、恒心,也是对每一位希望在武功上登堂入室者的考验与要求。其中投射出了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不断进取精神。
这是体肤磨砺的意志品质的基本内容,也是传统武德的第二个结构。
传统武术的第三重结构是什么呢?就是内圣外王的侠义精神。在传统内圣外王的结构图景上,武德伦理规范是基础,意志品质是武德的实践,而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内圣外王的侠义精神,则是传统武德中流光溢彩的无限风光,千百年来,侠义精神的神空浩气,渗透了广大人民的心灵,成为人们判断某种事物的价值尺度。这种价值尺度、价值取向,也是传统武德为习武者所设计的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境界。
什么叫侠义精神呢?要对一个包含了丰富内容的侠义精神作出一个简明的概念表述,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少论著中都谈到“侠义精神”这个词,为了便于讲述,我们这里把侠义精神的概念理解为历史上习武者以武技为手段,以道义为规范,在社会活动中显示出自我价值的一种自觉心理状态。
其中强调了几点:第一,武术中的侠义精神一定是以武技为手段;第二,肯定是以道义为规范,一个习武者如果没有了道义规范,可能成为江湖上一霸,或者成为统治阶级的鹰犬;第三,是在社会实践中显示他自我价值的一种自觉心理状态。常年寒来暑往的种种体肤磨砺,习武者不但把道德伦理的要求深深地印入了自己的灵魂深处,而且锤炼出了百折不挠的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道德规范,原来抽象的道德概念已经转化为一种内心的价值认同,这样就初步完成了对一个习武者的道德教育过程。紧接着的是对习武者一种侠义精神的主动选择和不懈追求。从这个意义上,从道德规范到师门伦理道德规范,到意志品质,到侠义精神,是三个有机的实践过程,从师门伦理到意志品质,这是在习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当你完成了这两个教学过程以后,初步完成了对一个习武者的道德教育过程,紧接着的就是在实践中实现或体现这种侠义精神。
我们看看侠是怎么出来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原指那些凭仗自己的技艺行侠仗义者,当时的侠又称为武侠,这和当时的社会动荡、人群迅速分化、阶级制度变革有关系。在这种变动中出现了一种具有一定武技能力的人,这种人并不依仗于某种,或者说完全被牢笼于某种政治势力,他有独立的自我行动的自由。由于侠被称为武侠,因此武是侠义精神中最基本的特质,武也是在传统社会中匡复正义、实践书剑恩仇的物质力量,或者说,也只有具备了武这样一种物质力量,才可能使得道义的行为变得更具可能性、现实性。因为在冷兵器时期,这种具有武术技能的人显然比一般普通人士更具有社会活动能力。
传统武德二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