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政府工作报告
商丘,简称商、宋,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省最东部、豫鲁皖三省交界处,东隔安徽一角与江苏徐州相望,素有"豫东门户"之称。小编为你整理了商丘市政府工作报告,希望可以帮到您。
商丘市政府工作报告:20xx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xx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严峻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抢抓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牢牢把握“持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坚持以四项重点带全局,着力调整结构、着力扩大投资、着力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538.2亿元,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6.4亿元,增长2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85.8亿元,增长2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39.5亿元,增长1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23.4亿元,增长1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00元,分别增长10.5%和10.8%;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和好的气势。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经济运行调节,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面对经济下行的困难形势,我们未雨绸缪,以稳经济、保增长为重点,狠抓经济运行监测和综合协调,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调节,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组织开展了百日攻坚行动,有效推动签约项目促开工、在建项目促进度、建成项目促达产、运营项目促增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一直在16%~16.8%的区间运行,利润增速从上半年的0.08%回升至全年的13%;工业用电量增速从年初的-0.4%回升至全年的7.4%,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实现了稳中趋升、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积极组织“金融服务进产业集聚区”活动,为企业新增贷款130亿元,市外融资93亿元,创历史新高,有效保证了各类企业的资金需求。大力促进产销对接,组织参加中博会,成功举办了电动车、三轮车及零部件展览会,提升了商丘制冷产业和电动车品牌影响力,扩大了市场份额。深入开展企业服务活动,在全省率先建成“商丘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着力拓市场、破瓶颈、解难题,促进了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创业创新、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全市年交易额超10亿元的市场达到12家,继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之后,中原车城成为全市第2家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市场,各类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0万户,居全省第3位。
(二)做好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为抓手,围绕主导产业,进一步内引外联,吸引带动配套和相关企业跟进转移,产业集群化态势已经显现。民权县制冷产业形成了年产冰箱冷柜1200万台、压缩机300万台、冷藏保温车1.5万辆的生产能力。柘城县金刚石产业形成了从单晶合成到微粉加工再到系列制品生产较为完善的链条。夏邑县纺织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纺织、印染、服装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虞城县打造以钢卷尺为主的五金电子特色主导产业,年产五金工具1.2亿只、钢卷尺10亿只以上。睢县电子信息产业依托富士康实训工厂和培训基地,年产手机配件1亿多片。宁陵县农资化工产业已入驻史丹利、嘉施利、君信等一批龙头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550万吨。睢阳区纺织针织服装、梁园区医药制造、开发区电动车和环保设备产业,都已形成重要的生产能力,具备了区域竞争优势。目前全市各个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更加清晰,都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集群,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占整个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比重达50%以上。
(三)坚持四项重点工作,保持全局向好发展态势。坚持把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新型城镇化四项重点作为战略性举措来抓,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产业集群区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突出“三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融合,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综合承接能力更加凸显。全市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亿元以上,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7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0亿元以上,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近60%;税收收入40亿元以上,带动41万人就业。在20xx年全省产业集聚区观摩点评活动中,我市获得黄淮四市第1名;3个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第一批专业示范产业集聚区行列,总数居全省第1位。开放招商力度不断加大。坚持把开放招商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突出招大引强,阿诗丹顿电器、格力顿汉、泛亚电缆等一批知名企业和项目落户商丘。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联通河南省分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阿里巴巴商丘产业带,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打造全新的网上物流中心和集散地。全市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完成470.4亿元,总量、增速和完成比例均居全省第3位;引进境外资金2.77亿美元,增长12.4%,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明显增强。中心城区建设实现了重大突破,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启动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1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1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3.8%。商丘新区共引进项目49个,总投资579.6亿元,白云仓储、亿丰物流、大一机电等项目开工建设,中原佳海国际商贸城、义乌国际商贸城、富商新能源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相继签约。
商务中心区建设加快推进,宋城路、中州路和睢阳路3条主干道基本完工,日月湖引黄调蓄工程正在加紧施工。郑徐高铁建设进展顺利,商合杭高铁项目已获国家批准。商丘古城开发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开发银行支持古城棚户区改造的21亿元长期贷款已获批准。深入开展“六城”联创活动,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各县(区)紧紧抓住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着力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实现了县域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心镇、特色镇和新农村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全市启动旧城、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110个,完成房屋征收753万平方米、新开工建设安置房370.3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553.4万平方米。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组织实施了重点项目“百日攻坚活动”、“战酷暑强投资促进度活动”,项目投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安排市管重点项目253个,全年完成投资71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6%,较上年增长32%,其中省管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60%。重点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既为保增长提供了保障,又为商丘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四)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狠抓粮食核心区建设,新建成“百千万”高标准粮田126万亩,全市粮食产量达到128.8亿斤,实现“十连增”,再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大力发展果蔬、花卉等高效农业,加快畜牧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继续发展水产养殖业,提高优质、特色农畜产品比重。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70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5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4118家,科迪乳业、诚实人面业等9个农业产业化集群被省政府认定为20xx年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狠抓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全市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6.9亿元,不断完善灌排体系,灌溉面积达到875.7万亩,抗御自然灾害和旱涝保丰收能力进一步增强。解决农村8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176万千瓦,农作物综合机械水平达到82%。林业生态建设成绩显著,林木覆盖率达到28.6%,完成林业生态建设9.8万亩,任务完成率位居全省第1位。
(五)突出改革创新驱动,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把改革创新作为重大战略加快推进,持续破解要素瓶颈制约,切实增强发展活力。创新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机制,稳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全市农村土地并块面积达870万亩。农业部在我市召开了由12个省农业部门参加的“互换并地”现场会,推广我市“小块并大块”工作经验。创新土地资源保障机制,积极抓好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耕地占补平衡和争取人地挂钩试点工作,申报各类建设用地报件83批次、5.3万亩,创造了我市年度申报土地的新纪录,有效保障了工业化、城镇化用地。创新资金保障机制,完善金融机构考核奖励办法,引导金融机构对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增幅居全省第1位。创新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就业创业,更多的劳动者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大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建成和在筹建的国家级质检中心3个、省级质检中心7个,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高新技术企业1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河南省院士工作站1个,柘城县产业集聚区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超硬材料及制品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六)注重保障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和谐商丘建设。继续加大投入,办好省定“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和市定“十件实事”,全市各项民生支出达24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7.7%。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着重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4050”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全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9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16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工作,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工伤和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达95%以上,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年归集住房公积金10.5亿元,通过住房公积金解决了1.3万户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完成9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12.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投入资金19.5亿元,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圆满完成省定目标。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65所,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16所、县镇普通高中5所,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免费向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23万名学生提供营养餐,免费向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基本解决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2%,均比上年有所提高。支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市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均已免费开放,大运河商丘段申遗工作扎实推进。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3.5%和15.6%。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开展竞技体育,在第12届全国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强化疫情监测分析,做好手足口病、甲型H7N9流感、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左右。不断加强民族和宗教工作,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和经济发展。注重源头预防,积极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评估重大决策事项43起,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因决策不当引发的矛盾纠纷。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处访各项规定,畅通信访渠道,解决实际问题,市县党政领导接待信访案件1128件,办结率95%。加强平安建设,构建和谐商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防控水平全面提升,打防违法犯罪成效显著,社会大局持续平稳,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七)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一年来,我们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依法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定期向市政协通报工作。745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如期办复完毕,办理质量不断提高。出台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坚持依法、公开、科学、民主、效率的原则,遵循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部门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不断增强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审核清理和重大合同的审核备案,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依法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深入实施政风行风评议,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全民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我市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城市先进市考评、省级卫生城市复核检查验收,成功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国家森林城市规划编制顺利通过国家林业局专家评审,在打造宜居、宜业城市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实施公民道德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弘扬“一言九鼎,实干兴商”的商丘城市精神,广泛宣传“商丘好人”群体,全市共有50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5人获得全国、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商丘人可交、干部素质高、地方风气正、发展环境好的软实力不断增强,美誉度日益提高。
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驻商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商丘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巩固了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外事侨务、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统计、供销、邮政、盐业、烟草、史志、地震、人民防空、档案管理、社科研究、青少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慈善事业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顺利完成,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进展顺利,对口援疆工作圆满完成。
各位代表!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凝聚着全市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商部队和公安干警、武警消防官兵,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为商丘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虽然总体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均居全省第3位,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略低于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同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一是经济基础仍然薄弱,经济总量偏小,发展质量不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强,一些企业活力仍显不足。二是在经济结构方面,服务业占比低,消费需求不足,煤电铝等重点行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结构调整仍然面临较大压力。三是土地、资金、用工等生产要素制约明显,环境容量趋紧,出境断面的水容量几乎饱和,大气排放容量空间不大,发展新的产业将面临很大的环境制约,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任务还很重。四是在政府工作中,还存在服务不优、效率不高的现象,少数部门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极少数部门还存在着“吃、拿、卡、要”等现象。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商丘市政府工作报告:20xx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构筑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总目标,坚持“持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抢抓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机遇,扭住发展不放松,坚持以四项重点带全局、四区发展求突破,着力优化结构,着力培育优势,着力改革创新,着力扩大投资,着力改善民生,以调促增、以变促进、以转促好、以改促活,扩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成效,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全市生产总值增速在10%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高于生产总值和全省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外贸出口增长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
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10%以上,体现了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根据我市发展需要和可能制定的,就是要引导各方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调经济结构上来,以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
商丘市政府工作报告:20xx年重点工作
今年,着重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动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积极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大力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二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加快完善工业体系。围绕打造“一谷三城六基地五中心”的目标,大力发展工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新型工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化工、冶金、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综合运用财税支持、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等手段,强化项目引进、技术改造和精深加工,推动传统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不断壮大优势产业,对食品加工、制冷设备等产业,着眼于跨越发展,食品工业主要巩固提升面及面制品加工、畜禽屠宰加工、酿酒等传统食品产业,积极培育乳品加工、果品饮料、速冻休闲食品等新兴食品产业,制冷工业主要完善制冷研发、制冷检测、冷链物流等配套产业,形成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协作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培育高成长性产业,对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现代家居、环保设备等新兴产业,着眼于创新发展,重点开发高性能纤维产品和复合材料、金刚石微粉及制品、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等产品,提升新兴产业产值比重和发展权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性举措来抓,加快发展市场平台建设。建设物流节点城市,完善豫东综合物流集聚区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白云仓储物流、亿丰国际商业博览城、商丘花木交易市场等项目建设进度。依托商务中心区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商务景观、会展等设施,培育楼宇经济,发展金融、中介、研发等现代服务业。以古城保护开发为契机,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积极发展文化观光游、生态休闲游和乡村体验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加快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以梁园区市场建设为重点,推进红星美凯龙、丹尼斯二期、大商新玛特二期、大润发、中濠国际广场等项目建设,实施中原车城升级改造,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数字城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信息产业,充分发挥阿里巴巴(商丘)产业带的作用,鼓励企业拓展网上营销渠道。各县(区)以中心商务区和特色商业区为载体,以服务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服务人口转移、促进人口聚集为重点,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科技、咨询、第三方物流、家居养老等新型服务业态。加强发展载体建设。围绕加快二三产业发展步伐,重点推进产业集聚区、中心商务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产业集聚区要加强软硬件环境建设,突出产城互动,把集聚区内道路、通信、水电、污水垃圾处理、公租房等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统筹规划建设创新孵化、综合服务、检验检测、仓储物流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产业集聚区综合承载能力。全市10个产业集聚区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00亿元,工业增加值260亿元,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5个。结合省里出台的产业集聚区考评办法,强力推进升级晋位和示范创建工作,每个产业集聚区瞄准1~2个方向开展创建,努力实现在省内排位前移,争取更多的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示范行列。中心商务区和特色商业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做好配套,提高承接现代服务业能力。
下一个页更多关于商丘市政府工作报告
商丘市政府工作报告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