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黄雀的方法有什么
黄雀是很多人喜欢饲养的笼养鸟。那么黄雀是如何饲养的?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黄雀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黄雀的方法
1、鸟的选择
黄雀是北方笼鸟,尤其是北京地区,饲养得很多。因为它容易驯熟,省事,除换羽期外,整天鸣叫,每年歌唱可长达8个月。一般认为,嘴尖细、身腰长、尾长的健美且善鸣叫的较好。也有的依下体羽色选择,有青色、白色、黄色之分。还有人喜欢红脚(俗称“红爪。)或头、颈、胸染红的。实际上这些颜色与食物有关,一般自然界的黄雀都是黑脚的,经人工养一段时期就变成肉色的,春季迁过的黄雀羽毛常呈红色,但一换羽红色就消失了,其原因尚不清楚。
成年黄雀雌、雄很容易区分。雄鸟身体的黄绿色较浓,羽干纹少,头顶或颏部有黑斑。但刚离巢不久的雄性幼鸟与雌性成鸟较难辨别。这种幼黄雀俗称“麻鸟”,是养鸟者最珍爱的。价格要比雄性成鸟高2—3倍。一方面由于幼鸟易训,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刚离巢不久,还未学会老鸟的鸣叫,即没有“野口”。
2、笼的特点
黄雀每年春、秋两次迁徙时途经我国北方,常可捕获,容易饲养和驯熟。黄雀笼有多种多样,但比较讲究的是漆竹圆笼,宜为封闭底,内铺薄布垫,因为其主食粉料或干粉料,粪便少面干,不易污湿笼底。还应有较高底圈,防止粒料壳乱飞以及鸟糟踏食物。为教以技艺,或做“囿子”,有的人把雌黄雀用架养,多数为直架。
3、饲料和喂法
黄雀在野外主吃针叶树种子,故在家养情况下喜欢吃苏子、花生、核桃、葵花籽等油料作物种子。新捕来的黄雀可用苏子诱食,但不能长期饲喂,否则容易过肥。一般是改喂谷子、黍子、稗子和少量苏子的混合物。黄雀吃食时,常拣苏子吃,其它种子全剔出,造成浪费,不如喂混合粉料好。可把玉米、花生米、苏子(3:1:1)研磨成粉状,再加少量砂粒,并经常给些叶菜(白菜、菠菜、油菜、马齿苋)。另外,也有喂鸡蛋小米的,但冬季需加喂些油料作物的籽实。
4、管理和调教
笼鸟中,饲养黄雀是最省事的,管理只要保证食水充足、新鲜,每周清理1—2次笼子就可以了。秋、冬、春三季常让黄雀晒太阳,夏季将笼子挂凉爽地方。换羽期多给叶菜、补充些苏子。黄雀羽毛换得快,“开叫”早,羽毛闪银灰色光,显得十分漂亮。
北京地区对黄雀的鸣叫要求很严格,讲究“三大口”,即叫喜鹊、油葫芦。如杂有其他鸟的叫声,常被认为是“杂口”,特别忌讳有太平鸟、金翅雀、燕雀的叫声。因而培养一只真正“三大口”的黄雀是很困难的,除能得到“麻鸟”并严格隔离外,须经常早起窜入小笼到有灰喜鹊栖息的树林中去遛。途中要藏在书包里,听到灰喜鹊叫时再拿出,并打开笼套。如此经过两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学会。让其学油葫芦叫口,一般是在自家养油葫芦,晚上油葫芦喜鸣,就把黄雀置灯下听。
至于黄雀的技艺,无非是“叫远”、“撞钟”、“抽签”(过去算命先生常用)等简单动作,全是用苏子引诱形成的简单条件反射。黄雀在人工饲养下的繁殖问题,应引起养鸟爱好者的广泛注意。人工繁殖能得到满意的“麻鸟”,不必去野外捕捉,也有利于保护自然界的种群。国内已有繁殖成功的,须先在大笼中饲养几对,细心观察,发现有亲密成对的,放进繁殖笼内,安上草巢,就有可能产卵。
黄雀饲养的注意事项
黄雀易饲养和驯熟,又喜鸣唱,善模仿别的鸟叫,还会学一些技艺,因而受到初学养鸟者的喜爱。家庭饲养黄雀者各有所好:一般选择喙尖细、身腰长、尾长而善鸣的雄鸟饲养。至于羽色方面,黄雀的下体颜色有青、白、黄等色,可根据个人爱好选择。还有些人喜欢头颈胸是红色的鸟,不过一换新羽,红色也就消失了。
饲养雄黄雀有专门精制的黄雀笼。饲养雌黄雀,如为学技艺,多用直架或弯架拴上脖锁;如为人工繁育试验,可用小笼群养。黄雀最爱吃针叶树的种子,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可喂给苏子、花生、核桃、葵花子等食物,但不能喂得太多,以免过肥影响鸟的呜叫和繁殖。平时喂给谷子、黍子、稗子和少量苏子即可,实验证明,黄雀喂混合粉料效果更好。一般把玉米、花生和苏子按3:1:1的比例混合磨成粉喂给,并经常喂些蔬菜(白菜、油菜、马齿苋等)和少量沙粒。
黄雀在春、秋、冬季应多晒太阳,但在夏季切忌暴晒,最好放在室外通风的地方,而且食、水要充足。
黄雀的呜叫,在北京地区讲究“三口”,即喜鹊、红吱(沼泽山雀)和油葫芦(昆虫名)的呜叫声,而且没有“杂口”,忌讳太平鸟、燕雀、金翅雀等鸟的叫声。训练黄雀的“三口”相当困难,必须将幼鸟藏好,听到灰喜鹊叫时再打开笼套,使黄雀静听。这样,经过20天左右的听、学,可以逐渐让其学会喜鹊呜叫;学红吱的呜叫,可将红吱放在黄雀的一旁呜叫,让黄雀听、学;学油葫芦的叫口,是利用晚上油葫芦爱叫的习性,将黄雀放在灯下听、学。
饲养黄雀的方法有什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