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6-11-19 10:48

现代教学论把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作为教学的重点加以强调,这固然很对。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呼唤高素质的人才,非智力因素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应当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使二者达到最佳结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智力是一个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 、想象力、表达力、查阅力和自学能力等等;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兴趣、动机、信心、意志、毅力、习惯等。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益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种成分的合成,智力是学习的前提,非智力因素是学习的动力。在智力因素差不多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学习成长起着决定作用。

根据国家的一些专家和学者的调查研究表明,现代人类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优生优育的知识已广泛普及,成绩最好和最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于智力水平, 而在于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旺盛的学习兴趣,较强的进取精神和顽强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怎样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 其根本任务是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谓心理素质, 就是一个人平时一直保持的心理品质, 它是经常性的, 一旦形成就 很难消失。 心理素质的形成关键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拥有正确的认识, 拥有高尚的情趣 , 树立坚定的信心, 练就坚强的意志 ,

以便使学生在处事和学习中处乱不惊 , 始终如一。

一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西方18世纪正式提出美育的伟大德国诗人, 美学家席勒明确了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他说:“有审美情趣和美的教育,高尚的审美情趣对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创新性的全面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美能磨练人性,美首先是艺术品,能培养细致入微的性格。性格越细致,人对世界的认识越敏锐,从而对世界的贡献也越多……..(《给儿子的信》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9页)” 他还说:“儿童天生是诗人。”处在花季的青少年天生爱美, 具有审美的本能需要. 帮助他们识美而悦之, 择美而从之, 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同时, 素质教育也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向生活化. 艺术化的轨道发展。

语文课文有不少艺术珍品, 正是极好的美的精神食粮。 借助对文学作品的欣赏, 使学生进入“无我” 之境, 使人从功利意识中解脱, 自由的想象和联想, 心灵受到感化、 熏陶、渗透, 使之得到美化和提升。 我在教,《社戏》 一文, 欣赏景物时, 在学生初步了解内容的基础上, 我让学生闭目静坐, 听录音, 在头脑中勾勒画面, 然后给画面染上色彩, 让它动起来……这样学生完全融入这幽美的意境中, 感受到了美, 体验到了美, 更受到了美的教。. 也可通过配乐朗读, 分角色朗读等形式, 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欣赏自然美、体验生活美、学习人格美等等, 让他们感受到 “美就是生活” ,美就在我们身边, 人人都要创造美、奉献美,使我们生活的空间成为美的世界。

二 激励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精神能源, 是一个人有无独立学习能力的心理基础, 是开拓性人才必备的心理品质,使学生走向成才的第一步。一个人有自信心, 心理活动就高度积极、稳定,以持久的毅力去实现自己预定的目标, 相反, 一个人没有自信心, 做什么事情就懒散、拖拉,混一天算一天。

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就有一部分学生是这样, 总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 结果是自卑心理太重, 不敢主动说话、发表意见、害怕回答问题等等。

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首先应该从尊重信任开始。中学生的自尊心很强,虚荣爱面子, 如果能架起一座信任和理解的桥梁, 了解他们缺乏自信的原因, 然后对症下药, 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使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自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人的自信心与其成功经验相联系, 成功的经验愈多, 他的自信心也就愈强, 期望也就愈高。反之, 一个经过几次努力都不能成功, 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 降低自信程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 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他可以促进学生要好好学习的愿望”。这就告诉我们, 要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 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增强自信心。在语文教学中, 我经常尽可能给所有的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和享受成功欢乐的时刻, 并通过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认识, 捕捉其闪光点, 使每个人都有受表扬的机会, 并把一篇题目为“别说,我不行”的散文贴在教室里, 提醒每一个学生,遇事多说 “我能行”。

三 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性格

学习是艰苦而长期、连续而不能任意间断的脑力劳动, 他要求学生具备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 要有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顽强意志。狄更斯说过:“顽强的意志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山峰”。著名的科学家爱迪生认为:“创造的成功是一分的灵感加九十九分的血汗”。血汗即指以顽强的意志和刚毅的性格进行刻苦钻研和不懈拼搏, 这都证明顽强的意志是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

而我们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不遗余力,给予物质上、精神上的满足,养成了懒惰的习性,贪图享乐,怕苦怕累,做事缺乏毅力,对人对事表现出冷漠、自私、软弱等不良性格特征,这都给我们的教育培养工作增添了难度。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健康发展。

1.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给学生树立榜样,他们就会知道遇到困难该怎样做,仿效学习。 我结合本班学生王彬的事迹教育学生,身边的榜样最具有说服力,同学们遇到困难,就会和王彬相比,有部分脆弱的学生逐渐变得坚强起来。同时利用古今中外名人事例来激励学生。欧立希发明药物606次失败605次,才最后获得成功。司马迁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终于写成了警世之作《史记》。张海迪、朱彦夫成为一代青年的楷模……使学生明白“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道理。

2.重视受挫教育。

俗话说得好:“不吃苦中苦,难熬人上人”,温室里的花草难成大树。古往今来成大器者无不在成长过程中经受了种种挫折和磨难,而后才干出一番事业来。“逆境出人才”,我们应当故意设置障碍,人为铺设“挫折之路”,让他们走出温室去品尝艰辛,遭受挫折和失败。(如误解、委屈、冷落、考试或竞赛失利等)经受几番逆境的考验,通过克服困难来逐步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磨练顽强意志和塑造良好性格,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程,需要我们教师投入全部的身心,去观察、去了解,走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和学生坦诚相待,像培育花朵一样,精心扶植。

我们的受教育者,是自主能动、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精神的人,因此,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不能全靠正面灌输,更应是春风化雨般的渗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耐心细致地发现问题,动用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情感感染技巧,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智力因素,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与有较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使他们真正成为21世纪的主人。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