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方法
导语: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方法
一、想象法
就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一种方法。在学习时,不局限于课文内容,而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按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学习《犟龟》后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把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的盛况描述出来。”学生在描述前,又可分组讨论,相互交流,这样,在某种程度上能填补作品本身的空白,使教材潜在的内容得到了深入的挖掘,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或主题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二、绕道法
就是针对教材内容提问时采取直题曲问的方式,让学生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作答。这种问在此而意在彼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热情。如果所提问题太直太露,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会感到索然无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思维的“跳越”。如教学《一面》一文中写道:“哦,您,您好就是……”,分析这句话时可提问:“作者话没说完就停止了,是不是作者不敢肯定面前的这个人是谁?”学生答:“鲁迅当时处境危险,为了鲁迅的安全没有道破”,老师接着提出关键问:“文章这样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对鲁迅怎样的感情?”学生有了前面的启发,就会幡然醒悟:表现了作者机警的性格和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关心之情。这种通过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但利于激趣砺智、增加思维含量,有时甚至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三、逆问法
又称倒问法,即不从正面提问,而从相反的视角切入,故唱反调。以激活学生思维。如《三峡》一课末段写道:“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正面提问为:“末段引用了渔者歌词有何作用?”,而逆问则可设计为:“如果将该句删掉或不用歌词来表达,那么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这种问法可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逆问如“平地起波澜”,所提问的刺激性和挑战性,往往能令学生深思,使学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
四、故意出错法
教师在教授某一知识时,故意出错,然后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查出错处及错误的原因。这样,容易集中学生注意力,促使思维活动,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有平中见奇之效。如学习刘禹锡的《秋词》时,根据历届学生存在的问题,我在黑板上写了第三句诗“晴空一鹤白云上”,细心的同学马上发现问题,指出“白”字应改为“排”字,在此基础上我顺势利导,解释“排”的意思并引导学生理解整句诗的含义。这样,往复几次,学生养成了根据字义句义来辨别字形的习惯,默写时减少了错别字的产生。
五、矛盾法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为解决“冲突”,就得开动脑筋,认真分析,进而分小组合作讨论,学生的自主和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了。如《荔枝蜜》一文,开头说:“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后文又说:“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并在夜里也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老师问: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抓住了文章情感的突破口,会很自然地促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有效地激活思维。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讲授欲扬先抑这种写作手法及其作用,进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蜜蜂感情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矛盾法,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澜。
六、渐进法
对一些繁而难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循循善诱,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顺藤摸瓜,层层深入,逐步抓住问题的实质,弄清文章的思路,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如:要理解《范进中举》这篇课文的主题,可这样分层设问:(1)小说主人公是谁?(2)中举前,写了他什么事?中举后,他为什么喜极发疯了?这异常反应说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范进的悲剧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吗?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设问,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容易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不失为“快乐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七、迁移法
学完课文内容,根据某一知识点进行适当地拓展,以达到巩固和运用知识的目的。迁移法是适应新的教学理念而产生的一种方法,是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的一种方法。如学了《竹林深处人家》这篇课文,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本文我们学习了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下面请大家运用这种方法来描写我们的家乡,好吗?”这样的提问具有新鲜感和挑战性,而且能把课堂引向广阔的生活,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将学生在课文中产生的感悟、共鸣、联想倾诉出来,做到了学习既源于课内又源于课外,既深入课堂又深入了社会现实。同时这种提问能激发学生留心身边小事,养成勤于观察动手,积累写作素材的好习惯。
八、表演法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教语文就是教生活。语文教学中的表演法恰恰是这方面的体现。表演是指把课文内容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出来,它形象直观,形式自由,实用性强,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活动方式。其目的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如教《强项令》时,我先让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接着全班学生齐读,然后问学生:这篇课文的大意大家都理解了吗?大家都说不成问题。接着我问:“大家能不能依据课文内容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我从举手的同学中选出五位,让他们到教室外商议做好准备,五分钟后让他们上台表演,他们表演的精彩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之后,我请其他学生就刚才的表演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们争相作答,各抒己见。我顺势续问:“董宣是一个怎样的人?湖阳公主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光武帝为何不但不治董宣的罪,反而重赏了他?”学生们回答非常踊跃,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了知识。这种方法很容易突破教学上的重点和难点,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有利于产生亲切的情感体验。需要提醒的是,表演时不能贪图热闹,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九、对比法
是指将相互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而设疑,其目的是找出他们的异同点,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如教完《春》和《济南的冬天》后可这样设疑:同样是写景散文,他们在景物描写上又什么区别?在教师的诱导下,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认识到文章风格各具特色,描写手法也各有千秋,同时也为他们今后鉴赏其他作品和写作积累了方法与经验。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成败。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甚至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提问是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重要“激活”因素,它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我们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和理念,优化教学设计,不断完善课堂提问艺术,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缤彩分层,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有长足的发展。
此外,还有以下几种方法值得借鉴:
1. 逆问反激法
逆问反激法就是教师故意提出一个错误的甚至是反面的观点,引发学生质疑、思考,从而让学生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提问技巧。如在讲《祝福》中“柳妈”这一人物形象时,如果直接提问,学生往往会得出片面或浅显的结论,不能挖掘出人物的性格底蕴。教师可采用这样的问法:“柳妈经常嘲笑祥林嫂改嫁,鼓动祥林嫂用血汗钱捐了一条门槛,而且作者描写柳妈时,也表现了对她的厌恶。所以柳妈是和鲁四老爷一样的杀害祥林嫂的凶手。大家认为对吗?”这一提问出乎学生意外,但言之确凿,有理有据。学生要想反驳这一观点,必须仔细阅读文本,主动探究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和小说的主题。这样,自然达到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和,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的效果。
2. 曲问旁引法
教师不就某一知识点直接提问,而是变换角度,迂回曲折,旁敲侧击,这种提问法就是曲问旁引法。写文章讲究“文似看山不喜平”,提问同样如此。如果教师的提问太直白,太平淡,容易导致课堂气氛的呆板沉闷。曲问旁引法正是一种跌宕灵动的提问技巧,看似漫不经心,全无章法,实则目标明确,形散神聚。有时是“于不疑处设疑”,但“看似寻常最奇崛”;有时是“顾左右而言他”,但“言在此而意在彼”。运用曲问旁引法能有效地切入学生的兴趣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解决疑难问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真知。如讲《记王忠肃公翱事》一课时,教师可这样提问:“王翱夫人爱女,经常迎接女儿回家,这两家住得近吗?”学生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了解“畿辅”的意义。教师接着问:“王翱有为女婿调职的能力吗?”引导学生了解“长”的意义和“铨”这一古代文化知识。这种提问方法从侧面诱导,生动风趣,比直接讲解“畿铺”“长铨”有效得多。
3. 逗引激趣法
教师在讲授知识前,提出与所授知识密切相关,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另一问题,这种提问法就是逗引激趣法。教师如果善于激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传授知识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逗引激趣法运用的是欲擒故纵的策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角度切入,反复渲染,充分调动。在导入新课时很适合运用这种提问技巧。如讲《菱角的喜剧》时,可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见过五个角的菱角吗?”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阅读文本做好准备。
4. 同类联系法
同类联系法是指教师在提问时,调动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联系旧知识,通过整合归类获得新知的一种提问技巧。这一提问法也不从正面入手,而是通过罗列一系列问题去启发学生,引起学生的回忆和联想,使学生触类旁通。
如在讲《药》的主人公时,很多学生认为是夏瑜,因为他们觉得主人公应该是一个光辉高大的革命者形象,对于华老栓也是主人公很不理解。这时教师就可用同类联系法来引导,提出这样的问题:“《孔乙己》的主人公是谁?《祝福》《阿Q正传》的主人公又是谁?”教师再接着问:“这些作品的主人公有哪些特点?”学生经过综合分析后,可得出正确的结论:“都是精神麻木、愚昧落后的下层劳动人民。”教师因势利导,指出鲁迅以这些人为主人公,意在“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这样,通过同类联系法可以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5. 切换比较法
教师故意改变文本或问题内容,通过改变前后的效果对比,使学生自主地理解、认知,这种方法就是切换比较法。切换比较法能让学生开拓崭新的思考空间。如讲解《鸿门宴》时,教师可以通过人物的切换来分析人物形象,在课堂上提出这样的问题:“项羽在宴会上先允许项伯舞剑,再原谅樊哙闯帐,接着又同意沛公如厕。如果换成刘邦,也会这样做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两人的性格特点,学生通过比较后应该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不会。因为项羽不善于用人,优柔寡断,沽名钓誉。而刘邦善于用人,机智多谋,能把握住机会。切换词语也有同样的效果,如把“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中的“常常”换为“从来”或“必然”,然后就此设疑让学生作出比较,很容易使学生体会到作者逻辑的缜密、语言的准确。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方法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