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结算提速京津冀医疗一体化进程

发布时间:2017-06-01 12:20

相关话题

就在前几天,“京津冀协同发展调研行”中,北京市市长蔡奇明确表示,今后北京50多家医院将与天津、河北的150余家医疗机构合作,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相信,这样的利好消息会越来越多,老百姓的获得感越来越多。下面小编整理的详细资料。欢迎阅读了解。

异地结算提速京津冀医疗一体化进程

异地结算提速京津冀医疗一体化进程

2月20日晚的《新闻联播》,一位入住河北养老院的北京老人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看病不用再回北京了,在这边就可以直接结算,自己只需要支付10%的医疗费就可以了。因为今年1月,京冀两地签署了医保直接结算服务协议,燕达医院开通全国首家异地结算系统,北京与河北在全国率先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实现这一点,既是广大流动人口对异地就医报销的迫切需求,也是京津冀协同一体化发展三年来交给老百姓的成绩单。所谓协同发展,强调一体化,就是京津冀三地人民不分彼此,享受的各种政策、发展红利应该尽量一致,才可以推动各类人口的合理流动,这样的发展才能惠及百姓,才能得到拥护和支持。

就拿在燕郊等地养老的北京老人来说,原本选择异地养老,尽享鸟语花香、悠闲自在,远离拥堵雾霾等“大城市病”,还能节生活成本,同时也缓解了北京的养老压力。一举多得的好事,可是之前因为不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被迫定期返回北京看病或者拿药,如此养老,当然谈不上给自己、给城市“减负”。

除了养老院的老人,这几年从北京搬迁到河北的企业或者工厂着实不少,要知道,让这些企业或工厂出去,只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而不是要赶人。这些员工以后生活在北京周边,老人看病、小孩上学都是面临的现实问题,如果解决不好,所谓京城“减负”只能是一锅夹生饭。仅在燕郊一地常住的近70万人,就有超过30万人拥有北京医保。可见,京冀两地的异地结算,不仅在于医改层面,更是对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实质性推动,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当然,异地结算说起来简单,只要两地计算机系统兼容联网,各地的制度、技术标准互相衔接,各种手续、规程衔接一致就行。但实际上,最难解决的还是医疗资源的巨大地区差距。为了能看好病,多少人都需要跑到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只是便利了来京城看病的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改革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上嘴皮碰下嘴皮就能解决的事情,越进入深水区,就越靠近实质问题,越需要国家统筹,各地自主,共同提高落后地区的医疗水平。也唯有如此,才能让真正实现一体化发展,让所有老百姓从中受益。

新闻里也说了,如北京儿童医院就和保定的儿童医院就签订了合作伙伴关系,采取各种培训、老师指导、专家坐诊、远程会诊等方式,提高保定儿童医院的医疗水平。持之以恒的推进,大家以后也就都不用挤到北京来了。

就在前几天,“京津冀协同发展调研行”中,北京市市长蔡奇(微博)明确表示,今后北京50多家医院将与天津、河北的150余家医疗机构合作,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相信,这样的利好消息会越来越多,老百姓的获得感越来越多。

猜你喜欢:

1.京津冀一体化政策概念股

异地结算提速京津冀医疗一体化进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