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唱法的基本功

发布时间:2017-03-14 16:24

通俗唱法则无此要求。如果的抽掉了这项特殊要求就认为通俗唱法不需要基本功,结论未免轻率了。下面小编分享了通俗唱法的基本功,希望你喜欢。

通俗唱法的基本功介绍

歌唱训练的特殊性:人人都有嗓子,人人都会唱歌,可唱出来的效果却有天壤之别.不从事声乐专业的人对唱得好的人的结论往往很简单----嗓子好.事实不尽然,有的人嗓子又高又宽又亮,唱起歌来就是不好听.有的人嗓音条件很差,甚至高不上低不下,也不响亮,唱出歌来就是动听,这就是乐感好,而不是嗓子好.因而又有人说:唱流行歌不需要嗓子,只要乐感好就行了,这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应该把歌唱的基本要素相对立起来,这些基本因素就是声音、乐感、技巧.

声音人人都有,作为专业训练要求的声音,通常叫作“音色”加工.在西洋传统唱法中,音色被放在首位,因为它有特殊的要求标准:纯度、浓度、光亮度.在通俗唱法中对声音没有如此讲究,但不等于没有要求.尽管通俗唱法中,对声音具有多层次的特点,在音区和音量上对歌手仍是有所要求的,我们不能以《小芳》、《世上只有妈妈好》那样低层次的歌作为通俗唱法的代表;也不能以《恋寻》、《寂寞让我如此美丽》、《千万次的问》等较高层次的歌作为代表,因为任何事物中间大两头小的共性,中等层次水平的歌最多,这一层歌迷也最多,但作为一种唱法的研究的专业训练,出发点必需放在高层次来要求,即便通俗唱法对音色没有太高的要求.光以“歌唱的声音必需和说话的声音统一”这一点而言听起来很简单,可许多人就是做不到;再以“气声”为例:这种仅属于通俗唱法特有的发声方法在不同人口中唱出来效果完全不同,唱得好的气声有“磁性感”,唱得差的全在漏气,无声可言.区别在哪里?前者气中有“质”,后者没得.“美声至上”者认为通俗唱法的高音全是在嘶叫.就算是吧,可为什么有些歌手“叫”出来令人拍手叫绝;有些歌手叫出来让人受不了?有些人嗓子叫得不坏,有些人一叫就坏.这些具体问题难道不值得思考么?

可见任何歌唱模式,不管美学标准如何不同,都存在优劣之分.如何由低向高、化劣为优就要学习方法.笔者曾得《声乐实用指导》一书中(1995年1月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中提出这样的观点:方法有自觉和自发两种,自觉的方法往往是指经过拜师学艺学来的;自发的是指从未拜师却唱得很有方法.也就是“学而知之”和“生而知之”的区别.生而知之应理解为不自觉地得发声上使用了符合歌唱要求的生理----物理调节;而自觉的方法正是从无数不自觉的总结出来的;实践先于理论.依据这一论点,有些从未学习过的歌手唱起来却比从师多年的人唱得好的例子就不足为怪了.有些歌唱者先天有高音(除了声带天生又薄又短情况外).戈特勒发现了声带具有缩短和边缘振动的特殊机能,那些不怕高音的人正是不自觉地使用了这种发声机能,于是高音问题从理论上得到了解决.再回过来使用于实践----对“恐高症”的人教他们学会这种方法之后,“恐高症”便治愈了.再以用气为例:中国千百年来把丹田气作为演唱艺术的基本要求,成为民族唱法的基础,它形成的过程和性质,与解决“恐高症”相同,都有一个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这就叫方法,二者也成了研究科学发声的基础.

许多自学成才的歌手离不开“摹仿”,摹仿的形式看起来是学歌,而实际上往往也把被摹仿者的方法一起摹仿过来了,投师学艺或自学不过是形式不同而已关键在于效果----是否“得法”.不论何种演唱艺术,要达到高水平,都得有基本功.有些歌没有基本拉就是唱不下来,有些歌没有基本功也能唱.像《小芳》那样的歌,如果给有功底的人去唱,是否大材小用?并非如此,有功底的人唱起《小芳》来肯定比没有功底的人唱得好.那么通俗唱法的功底是什么?如何去训练?以舞蹈为例:不论芭蕾舞、中国民族舞、国际标准舞以及现代劲舞,腰腿功都不可少.如果腰不软、腿没劲,舞感再好都不会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歌唱艺术对基本功的要求与舞蹈是同样严格的.西洋传统声乐的基本功在发声上是打开喉咙和集中声音(声乐术语也叫“关闭”);在呼吸上建立强有力的支持.通俗唱法与西洋传统唱法的基本功没有原则区别,不同的是打开喉咙的方式,西洋传统唱法要求在低喉上打开喉咙,这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做到,如同芭蕾舞强调用足尖站起来跳舞的情况相同.通俗唱法不强调这一点.打开喉咙的具体涵义是喉----舌的对抗,通俗唱法中至今仍有不少歌手喉咙打不开,特别是高音区,用高喉位而不造成 “声道阻塞”,这在通俗唱法中是允许的;但高喉位只要稍有“位移”,却是非常容易产生“声道阻塞”的,这个矛盾在中国民族唱法中早已获得了比较园满的解决 ----用“脑后摘筋”的办法.在通俗唱法中,打开的目的不是为了共鸣的需要,而防止声道阻塞.但是就效果而言,适量地打开喉咙对演唱歌曲的效果来说是积极的.这也是欧美唱法的效果为什么比港台唱法效果好的主要原因之一.具有喉----舌的对抗动作产生的声音,无论力度、质感都会得到加强.所以打开喉咙这种基本功在通俗唱法的训练过程中,地位虽没西洋传统唱法那么重要,但仍不应忽视.

通俗唱法的基本功是“压缩声带”和建立“动态下的气息支持”.在此有必要引证一段帕伐洛蒂的话来说明压缩声带的意义:“当中声区进入高声区时,喉咙部位有一种“收紧”的感觉,这不是肌肉的力量,相反,有关有肌肉必须是很放松的,像正在“打呵欠”一样,但你必须促使声音更压缩(Squeezed)在开始学习掌握这种感觉时,似乎“失声”了(Socrificed),这样使声音变化了.开始时,会经常把声音挤压破了,这是正常的,然而,当正确的方法开始被掌握时,那就是十分安全而保险的方法了.即使一时还不能有漂亮的声音,驾驭熟练后就会漂亮起来.”

这一段话对通俗唱法的训练,有着同样积极的意义,因为它具体地提供了解决高音的方法并阐明了产生高音过程中会出现的反应.不仅如此,这个方法也同时解决了令女声同样困扰的“换声”问题.帕氏所说的喉咙收紧,实际上是声带收紧.他说有关肌肉必须是放松的,用笔者的话说,声带的收紧是建立在喉咙放松的基础上的,喉咙处于打呵欠的状态就是打开喉咙,但二者是一种不容易掌握的矛盾统一,因为喉咙和声带处于同一位置(据说帕氏为解决“高音的过渡”化了六年时间)人的习惯本能是:要么喉咙和声带同时都“紧”起来,要不就是一起都“松”了.但只要化功夫,肯定是能够学会的,这一点下面还要详细探讨.

用“压缩声带”来发声或唱歌的原理,听起来似乎有些“玄乎”.其实并不,因为声带的形状很象人的嘴唇,只要看到吹小号或吹笛子的人怎样吹奏这些乐器时的口唇形状,就不难理解声带在歌唱时的状态,“压缩”或“收缩”声带的涵义也变得很形象化了.

另一个基本功是建立动态的气息支持.为什么要加上动态二字?气息支持不是人所共知的理论么?理由是“知道”歌唱要有气息支持的道理并不难,但“做到”气息要有支持其难度不亚于上述要求;同时还要做到声带紧----喉咙松的矛盾统一.虽然说通俗唱法最接近说话,但说话和歌唱毕竟是有区别的.主要反映在音域上,说话音域“狭”,唱歌音域“宽”,说话有一个八度就够了,歌唱绝对不够;气息也同样有区别,说话时用气“持续”短,歌唱时用气“持续”长.作为能源消耗量而言,说话消耗少,歌唱消耗多.更何况歌唱有高低、强弱、刚柔之分,因而必须要建立一种能调控的呼吸机制.常见的所谓呼吸训练法往往有三个错误倾向:1、重“吸”不重“呼”,而忘了歌唱是在“呼气”状态下进行的;2、重“姿势”而不重实效,认为只要保持两肋张开的姿态去唱歌,就是做到了有支持的呼吸,这样做的结果常常适得其反,“保持”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成了“僵持”,试问气息不流动了,能源供应停止了,声音还怎么再能流动?歌声又如何流畅? (这个问题在下文《误区》中还要谈到.)3、“提气”与“压气”的失调:提气----压气在歌唱中是矛盾的统一,气息是“往上的,没有气息对声门的压力,又何来声音?压气是对所提气势大小的“制动阀”,所谓排泄式呼吸法就是把压气当成了目的,完全忽视了提气的主导作用.具体的方法是要求在收下腹和鼓上腹同时工作,但鼓上腹的力永远不能大于收下腹的力,二者的平衡就成了“僵持”,如果光是下腹鼓出,就成了排泄式;如果光是上腹“收紧”,声音会“憋”住而唱不出.

有人说:“唱歌是呼吸的艺术.”不无道理.这对通俗唱法而言同样适用.从建立歌唱的呼吸机制,以学会控制这种机制,是需要时间和功夫的,它毕竟和日常生活的呼吸是完全不同的.

由于以上两种机制都要经过专门训练才能使用到歌唱的实践需要上,所以称之为歌唱的基本功.不论西洋传统唱法、抑或其他任何唱法,这种生理上的发声要求都是一致的,唯一稍有差别的只是通俗唱法对于喉咙打开的出发点更多是为了声道通畅无阻,不像西洋传统唱法打开喉咙的出发点是为了“建造共鸣腔”,以求在自身建立一个扩大器.

通俗唱法是一门和电声密切结合的学问,因而与话筒结下不解之缘,话筒有质量上的区别,而更重要的却是音响师(或称主调音师),“调音”是一门相当高深学问,不仅要充分了解各种键钮的性能,更重要的是对各种嗓音要具有高度敏锐的瓜能力.大歌星都有自己特聘的调音师,一个优秀的调音可以造就一个歌手成为 “星”一个拙劣的调音师也可以毁掉一个歌星.所谓“录音棚歌手”,大多只有乐感(有的甚至乐感都很差)而没有唱法基本功,从音量到音色,全靠电声塑造.随着科学的高度发展,很可能有一天会产生电脑歌手,不过这就不在本收探讨范围内了.但作为一门唱法来讨论,“唱”始终该是“主”,电声应该是“客”,这个概念不能颠倒(现实中的确存在这种颠倒现象).有些拙劣的音响师(俗称开关师)根本不懂音响,更无自知之明,效果不佳时,还一味埋怨歌手唱得不好,弄得歌手啼笑皆非.音响学是一门非常高深的科学,国际上从事音响工作的人,是相当受人尊崇的;特别是这个“师”的头衔,它要求高度灵敏的听觉辨别力加上熟练的控制调音台的能力.才配得到“师”的桂冠.

作为歌手而言,使用话筒的主观方面和音响师配合的客观方面都属必须重视的技术课题.成为通俗唱法比别的唱法更占有重要地位的内容.

通俗唱法的基本功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