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的相关论文欣赏

发布时间:2017-05-26 17:55

日本茶道渗透到日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其产生重大影响,它也体现了日本的社会文化生活和礼仪方式。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的相关论文欣赏,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的相关论文欣赏1

浅谈日本茶道

摘 要:茶道作为日本的一种传统艺术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日本茶道集固本之食道、长智之书画道、积勇之武道、增美之花道和清神之香道、乐道为一体,是日本独特的生活文化。日本茶道源自中国,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古以来,日本茶道人口分属的社会阶层就很广泛,既有皇室贵族政客大贾,更不乏地位低微的普通民众。茶在日本非常受欢迎,是日本民众最为喜爱的饮用物,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众多的日本茶道修习者,或将茶道视为创造交友之缘的工具,或将茶道视为修行得道的指月之指,或将茶道视为其不为无益事且度有生闲暇的娱乐手段。总之,日本茶道一直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从茶道的角度研究日本文化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日本茶道; 茶艺; 文化

一、历史起源及形成

茶原产于中国,日本茶道源自中国的茶文化。在7世纪之前,日本人是不喝茶的。去中国学习佛教禅宗的日本僧侣在学习传播中国文化的时候,把中国的茶种和喝茶的道具和礼仪一起带回了日本。公元805年日本传教大师最澄从中国带回茶籽,栽种在比睿山麓,形成了日本最古的“日本茶园”。刚开始,这些茶叶作为一种贵重药物被利用,后来在日本栽培成功逐渐推广饮用,与此相对的符合日本人的茶道礼仪也渐渐制定出来。

茶道的发展经历了众多茶道大家的推广和发展。茶道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三位是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千利休。在室町时代,商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手工业发达,产品增多,竞争激烈,商业活动繁忙,城市奢华喧嚣。很多人为了享受宁静、闲寂的生活,追求“侘”的审美意识,往往找一块僻静的处所,过起了隐居的田园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村田珠光主张茶与禅在精神上的统一,提出了“谨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创作了“侘茶”这一茶道方式。武野绍鸥承先启后,对村田珠光的茶道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将日本的歌道理论中表现日本民族特有的典雅、素淡、纯净的思想导入茶道,为日本茶道的进一步民族化、正规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十六世纪末,作为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作为“千家流”流派的鼻祖,在他死后,他的后代创设了“表千家”、“裹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个流派。作为茶道主流一直延续到现在。经过千余年的历史发展,日本茶道已经发展成为融合建筑、园艺、美术、宗教、思想、文学、烹饪等诸文化风格的以饮茶为主体的综合艺术技能。

二、茶艺流程知识

举行茶会的地方叫做茶室。日本的茶室,茶室的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小的仅有不到两张榻榻米那么小,大的则会有八张榻榻米以上那么大。茶道中, 把大小为四张半榻榻米的茶室视为基准茶室。日本茶室大多有四叠半“榻榻米”方块大小,方便主人和客人倾心交谈。茶室分为客﹑炉踏﹑点前床间等专门区域。茶室内放有地炉﹑壁龛和各式木窗,室内右侧设置“水屋”,用来放煮水﹑沏茶﹑品茶的器具和清洁用具。在茶室中有很多装饰物,多挂有中国和日本的禅僧所做的书画,另外也有名人亲笔所做的优美的和歌书画等。在陶器和竹制的花瓶中插有根据不同时节从野外采来的各种花卉和野草。茶室内的书画饰物和各种插花,根据时节的不同来调整布置,达到和季节时令相配。在茶室的入口有水缸,客人用水瓢洗手、漱口后,才能从一扇独特的小口进入茶室。在茶室饮茶中,作为一种礼仪,忌谈政治和色情的话题。一踏入茶室,人们就远离凡俗的世界,身心清淡,进入了一种别样的精神世界。在茶室中主人和客人一边品茶吃点心,一边进行融洽的对话,进行心灵相通。此外还有被称作“露地”的茶亭。“露地”是佛教用语,代表脱离于三界之外的没有烦恼苦难、清净无物的境界。千利休认为,茶庭是用来表示“清净无垢的佛教世界”的,所以用佛教用语“露地”来称谓茶庭,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在茶道中,“露地”大多会被设置成一个花草树木水石相间的近似天然的山野空间。进入“露地”,可以沿着点缀于山野林间曲幽的飞石小径,悠闲漫步于芳草中,闻天籁,赏朝夕雨露风霜,观四季雪月飞花。“露地”不仅是为了供行人欣赏,所构筑的是一个“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的净土,目的在于让茶者净心怡神。所以,千利休说:“在露地曹庵中,拂去浮生俗尘,主客坦诚相见,抛却所有规矩尺寸格式等,焚火、烧水、吃茶,莫问他事,此乃佛心之显露也。”

客人依次进入茶室,主客相互鞠躬致礼,主客相向而座,当主人去准备品茶道具煮茶的时候,客人可以欣赏茶室内布置的书画,插花等装饰,也可在庭院中散步。主人一般在敬茶前,为避免空肚喝茶伤胃要先品尝一下甜点心,而且抹茶会比较苦,所以先品尝一下点心,可以避免抹茶的苦涩。敬茶时,主人用左手掌托碗﹐右手五指持碗边﹐跪地后举起茶碗,恭送至正客前。待正客饮茶后,余下宾客才能一一依次传饮。饮时可每人一口轮流品饮,也可各人饮一碗,喝完后将茶碗递回给主人。主人随后可从里侧门内退出,煮茶,或让客人自由交谈。

三、茶道的文化意义

茶道作为日本的传统艺术文化,一直在不断相互吸收学习中发展。中日间的茶文化交流频繁,双方互相派遣学习交流。日本茶道里千家家元千宗室多次带领日本茶道代表团到中国访问日本茶道里千家家元千宗室多次带领日本茶道代表团到中国访问。千宗室以论文《<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获南开大学哲学博士。日本茶道丹月流家元丹下明月多次到中国访问并表演。北京大学的滕军博士在日本专习茶道并获博士学位,出版了《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一书。源于中国茶文化的日本茶道,不断吸收、发展、最终形成了集哲学、文化、宗教为一身,涉及到陶瓷、雕刻、书法、绘画、建筑等诸多领域的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的集中表征,日本茶道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建立.日本茶道浅析.日本学刊.2004(05).

[2]边冬梅.谈日本的茶道文化.南都学坛.2001(04).

[3]倉泽行洋.世界の中の茶道.海外の茶道 茶道学大系別巻.2001.

[4]大森和夫.茶道.茶の湯.日本.2004.

日本茶道的相关论文欣赏2

关于日本茶道的文化内涵研究

[摘 要] 日本茶道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日本茶人通过潜心学习研究,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茶道文化,并且通过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的人们。通过对日本茶道起源、发展的研究,探讨日本茶道中的文化内涵,进而展示了已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瑰宝的茶道中“和、敬、清、寂”的精神文化魅力。

[关键词] 日本;茶道;文化

日本茶道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它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很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日本茶人所推崇的茶汤道礼仪。从古至今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刻的影响着日本人的文化生活,使研习茶道的人们和组织越来越多,遍及全国。

一、日本茶道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饮茶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饮茶始于春秋,早在《晏子春秋》中便有茗茶的记载。在唐代,饮茶习俗不仅流行于我国国内,还远渡重洋传到日本。公元801年,日本高僧空海、最澄来到中国进行访问,经过一段时间在中国的潜心学习,他们掌握了中国的饮茶文化和习俗,回国时带回了大量中国的佛经和茶种,并把中国的饮茶知识在国内传播开。从此,日本开始种茶。到了中国宋代,日本僧人荣西来华,回国时同样带回了大量的茶种,再次使中国的饮茶文化在日本民间流传,此后,种茶和饮茶的风气逐渐在日本盛行。日本的饮茶文化从一开始便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即僧人茶和武士茶。不管是僧人茶还是武士茶,都有着浓厚的中国饮茶文化的烙印,这段历史通常被称为日本茶道前史,即被认为是日本茶道产生以前的茶文化史。中日两国专家学者已达成共识,日人的饮茶文化来源于中国,中日两国在茶文化方面有着较深的渊源,中国茶文化在不同时期不同方面对日本有着长期的影响,日本茶道的历史是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而发展的。15世纪末16世纪初,村田珠光、千利休等人把饮茶行为注入思想,又逐步制定了更为详细、系统的规范,诸如厘定了茶会的种类,规范了茶器具的种类,确定了茶室、茶庭园的格局,制定了主人点茶和客人饮茶的基本动作流程等等,终于创造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茶道。

如今,茶道已融入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当中,人们将学习茶道和开展茶道活动作为一种以茶会友、修身养性和对艺术的高雅追求。爱好茶道的人往往成立小的组织,彼此选择日期互相邀请。

二、日本茶道文化的饮食礼仪

日本茶道有一套严格规矩,颇为讲究。茶道仪式可分为庆贺、迎送、叙事、叙景等不同的内容,流派颇多。现代的日本茶道举行的场所有一套特殊的规定,通常,茶道举行的的场所都是有茶的庭园和茶的建筑组成,即茶庭和茶室。茶庭与主要用于眺望的禅宗枯山水庭园不同,它重在近距离体验,使客人在其间经一条露湿的小径,被沿引至茶道仪式的主建筑物―茶室。茶室的布置也是举行茶道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十分讲究,一般要求简朴而优雅,入口的地方是一扇活动的矮门,客人宜躬身入内,表示谦逊,而主人则跪在门前迎接,以示尊敬。茶室内一般悬挂名人字画,陈设古玩,还放置青瓷茶花瓶,供宾客欣赏。茶室正中设有烧水用的陶制炭炉和茶釜,炉前放着茶碗和各种饮茶用具。另外,茶道饮茶也有很多讲究,使用的茶碗也多为历史珍品,点茶、冲茶、递茶、加水、品饮都有一定的方式,主宾大都是跪在地上恭敬地双手捧碗,喝茶时一定要三口喝尽,最后一口一定要发出声响,以示对茶的赞美,茶道所用的茶,色泽碧绿,略带涩味,饮茶时常备有点心,糕点之类食品,以调和口味。所以,茶道对于日本民众来说,不是通常解渴消乏的活动,而是一种讲究礼仪、陶冶情操的民族习俗和传统文化。

三、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实质

日本茶道的内容不仅局限于外在表现形式的各种艺术方面内容,在内涵方面还具有其独特的一套哲学思想,因而不能将其简单的归为艺术活动一类。对于这种不同的观点,日本著名文化学者久松真一先生的观点获得了为数众多茶道研究者的认同。他从宗教的角度出发将茶道定义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活动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他认为茶道文化体系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统一性,包含了宗教、道德、哲学等诸多方面的复杂内容。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今天日本主流茶道流派“三千家流”的始祖千利休大师将茶道精神归结为“和、敬、清、寂”四个字。从事 日本茶道的人士毕生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这四个字,日本茶道文化倡导人们通过净化心灵、提高品行、磨练意志、学茶上茶,将人们克服困难信心以及道义感进行增强,进而达到升华思想境界这一最终目标。

“和”是表示整个茶事进行过程中具体形式的和谐以及人们内心情感的平和、宁静,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睦、相互礼让、谦卑友好、和谐共处的状态。另外,茶庭院、茶室以及茶具等等 ,其色彩、形状、宽窄、长短以及大小都应该保持协调和完整,给人一种和谐之美,使整个茶事活动在一种平和,宁静的氛围中进行,从而实现一种参与茶事的主人与客人之间、客人与客人之间、甚至是人与所涉及到的器具、环境之间的理想关系。这个“和”字不仅仅源于佛教的教义,也是儒家基本精神的一种体现,充分体现了日本整个国家内部所极力追求和保持的一个完美理想状态。

“敬”是指相互尊敬,主要建立在“和”这一基础之上,共同实施茶事的人士并不分身份的高低和贵贱,全都聚集在窄小茶室里面,沟通感情和品茶畅饮。茶席上虽然设有上座、次座、末座等席位,但这决不是身份的象征,而只是茶室内设定的座位而已。这体现了禅宗佛教的“心佛平等的精神”,即指参与茶事的所有人,甚至包括人与物都是互相平等的。敬是专注与归依是佛教的三昧,是儒教程朱学派的主一无适,即是专注、专一、没有杂念。从这我们不难看出,茶道文化在禅宗教义之中还蕴含了日本神道“万物皆有灵”的精神。而且这种通过茶事追求人们贵贱无差别的理念的建立,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极为难得。 “清”是纯洁、幽静,即要求和茶事相关的人和物必须要洁净,这是对身体及周围一切事物都要求洁净和美好的一种渴求。在被称为露地的茶庭里,茶人们要随时泼洒清水,在迎接贵客之前,茶人们要用抹布擦净茶庭里的树叶和石头,茶室里不用说是一尘不染的,连烧水用的炭都被提前一天洗去了浮尘,茶人就是这样通过去除身外的污浊达到内心的清净的。 当每个人都具有清澈透明的心以及纯洁无暇的内心时候,才能够领略和享受大自然之美,轻松愉快地生活。达到了这种意境才是茶道内涵“清”的实质意义,即茶道的本来面目。日本茶道中的“清”完全体现了日本民族的独特民族习性,不只是要求保持清洁,而且具有具有更深层的含义。茶道重要典籍《南方录》指出:“茶道的目的就是要在茅舍茶室中实现无垢的净土,创造一个理想的社会。”可见这条箴言的寓意之深。

“寂”就是指不贪图奢侈生活、谦恭以及朴素,倡导人们不管世俗有多纷乱,都要具有一颗平常心,做到谦虚做人,拥有无私和坦荡的内心。它是佛教中所讲的“空寂”一语,也是佛语的“寂灭为乐”,这是消除了心中妄想烦恼的境界,即是消除一切心中的杂念,达到无年无想的境界。如果说前三个部分是茶道的修行途径,那么“寂”就可以看作是茶道修行的出发点与目的地。“寂”在梵语中指“静寂”“和平”“静稳”,它还在佛典中被用作“死”、“涅”、“无”的意思。茶人与客人通过茶事进行修行,在茶事的过程中领悟到对世间万物的否定,便进入了一个无的世界,这里没有声音,没有色彩。日本茶道中的寂也便是倡导人们无论世俗如何纷乱都要有一颗平常心,谦虚做人,永葆坦荡无私的心。做茶事时,要严格做到心静如水。假如你心有杂念,就不会做得圆满,其境界也达不到闲寂的标准。

四、结语

日本茶道有着悠久的历史,伴随着漫长的发展历程,它不仅是日本文化的结晶与代表,而且也是东方文化的精华。日本茶文化经过不断的改变发展,逐渐构成独特而系统的茶道体系,不仅在形式上内容及其丰富,而且在思想层面上也有着丰富的内涵。茶道追求的崇尚精神和倡导的人文文化是推动茶道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是用一种仪式来向人讲述禅的思想,正如参禅需要顿悟一样,其中蕴涵的那些人生的经验,需要饮茶者用心方可领悟。

参考文献:

[1]滕军.论日本茶道的若干特性[J].社会科学战线,2009,(03):145-149.

[2]张晓光.论日本茶道精神中的审美文化观念[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02):42-43.

[3]余悦.中国茶韵[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4]柳田圣山.禅与日本文化[M].北京:译林出版社,1989.

[5]张忠良等.中国世界茶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6]栗智.日本茶道的禅宗与“四谛”[J].大众文艺(理论),2009,(12):72-73.

[7]刘笑非,段克勤.“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78-80.

日本茶道的相关论文欣赏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