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积食会拉肚子吗,宝宝积食拉肚子怎么办
腹泻只是宝宝积食其中一种症状,宝宝积食可能会导致腹泻,但不一定每个宝宝都会出现积食腹泻的情况。如果宝宝积食拉肚子怎么办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宝宝积食拉肚子的解决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宝宝积食会拉肚子吗
宝宝积食不一定会拉肚子。
原因:
腹泻只是宝宝积食其中一种症状,宝宝积食可能会导致腹泻,但不一定每个宝宝都会出现积食腹泻的情况,所以说宝宝积食不一定会拉肚子。
具体分析:
1、首先,积食腹泻的大多数孩子食欲不佳表现在前。
2、其次,出现的大便虽稀但不是水样或者夹带粘液,多呈稀糊状,味酸腐,夹带不消化食物或者奶块,甚者伴随呕吐。
处理方法:
1、要想解决食积腹泻,首先要做的是根据具体情况减少进食量甚至停食,定时喂养,或者进食稀米汤,以减少肠胃负担,使其得以休息;
2、再佐以理气和胃、消食利湿的中药内服,腹泻将很快得以解决,再以健脾开胃药善后,再逐渐适当的给宝宝增加进食量,将大大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
3、小儿再三反复强调“三分医七分养”原则,叮嘱家长在宝宝食积腹泻服用中药期间需严格遵医嘱,按照要求进行护理。同时一定不能口服止泻药或者使用抗生素治疗。
4、各位家长发现宝宝腹泻时,不妨对照宝宝自身情况,参考上面介绍的方法处理,不宜盲目采取措施,避免给宝宝的身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宝宝积食常见症状
1、食不好
冬天明明是胃口大开的时候,宝宝按理会比以前要吃得多,但最近却好像不开胃一样,食量减少,对食物也不感兴趣。
2、寝不安
宝宝晚上睡觉时,爱翻来滚去,身体扭来扭去,睡得不安稳。比较小的孩子,在睡觉的时候还会有哭闹现象。
3、味道重
积食的宝宝通常口腔会有异味,这是因为胃气不降导致的,敏感的家长也许会发现。堆积在体内的食物会造成肠胃失控,食物不能较好地消化,就会发酸,产生难闻的酸腐味儿。这时如果妈妈靠近孩子的嘴巴和鼻子,就能明显闻到异味。积食的宝宝大便也会比平日的要臭。
4、颜色怪
舌体的中间部分,有硬币大的一块厚舌苔,也有的是整个舌头的舌苔变厚变腻。又或者是近段时间,宝宝的脸蛋突然变得很红,这种发红,是比较凝聚的一块,往往是在右侧的颧骨部。有的家长会觉得是孩子自己挠的,其实这往往是积食导致的问题。
宝宝积食的解决办法
饮食调节
1、如果孩子出现食欲下降、咳嗽等积食症状,但还没有外感症状时,可采取饮食调节治疗。
2、这时,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点,选择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汤、面条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类食物,可适当吃些鱼虾。
3、其次,可吃点山楂当零食:适当吃些山楂及山楂制品,能促进胃液分泌,有消油腻,化内积,敛阴开胃的功效,可增加食欲,帮助消化。但山楂片含有较多的糖分,不能长期和过量食用。
4、此外,还要让孩子多喝水,保证睡眠充足、及时排泄,不去公共场合,积食情况就会逐渐缓解。
药物消食
一旦患儿的症状没得到缓解或有低烧时,就要考虑用消食药了。
推拿消食
家长还可以给孩子进行积食推拿,帮助消食、清热。
1、退六俯:
沿患儿左上肢尺侧,从肘关节向腕关节推,每分钟推150-200次。
2、泻大肠:
沿患儿的食指,从虎口方位向指尖推,每分钟推150-200次。
3、清天河水:
沿患儿左上肢正中线(即手心一面的胳膊中间部位),从腕关节向肘关节推,每分钟150-200次。
4、捏脊:
让宝宝趴在床上,夏日可脱去上衣,露出背部,沿宝宝脊椎两旁二指处,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部大椎穴,由下而上连续捏五六次为一组,捏第三次时,每捏三下须将皮肤向上方提起。此法最好坚持每日早晚各做一组。
5、摩腹:
妈咪先搓热手掌,然后顺时针给宝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1、家长需要首先了解宝宝正常的排便习惯,才能在第一时间判断他是不是拉肚子。
2、家长要注意观察便便的形态,如果便便的次数比平时多,质地比平时稀薄,甚至出现水样便,像是从屁股里喷射出来一样。
3、这些可能就是婴儿腹泻的症状,通常还会伴有不爱吃饭、肚子胀痛等肠胃不适症状了。
宝宝拉肚子主要症状
1、轻度拉肚子:每天大便5—6次,甚至多至10余次,大便呈蛋花样或水样,黄或黄绿色,有白色小块,可有低热,溢奶的情况,精神饮食尚好或略减,体重不增或略降,无脱水。
2、中度拉肚子:每天大便10次,稀水便、气味酸且臭,可能中度发烧。
3、重度拉肚子:每天大便10次以上,水样便,黄色,呕吐,发热,尿少,食欲差,体重下降,迅速出现脱水和酸中毒,低钾、钙、镁血症等。
4、部分宝宝可出现明显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或低镁等。
猜你感兴趣:
1.宝宝积食吃什么食物好:
2.6个月宝宝一直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3.七个月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4.宝宝感冒好了之后拉肚子怎么回事
5.孩子发烧拉肚子怎么回事
6.宝宝上吐下泻嗜睡的原因
宝宝积食会拉肚子吗,宝宝积食拉肚子怎么办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