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之“自然入静”

发布时间:2013-03-09 10:30 阅读量:616 日记本:《个人日记》

养生保健之“自然入静”

文/严忠贵(2013、3、8)

昨天下午,偶尔打开电视,在播《百家讲坛》节目。看情形快要结束了,主题是什么不清楚,估计是养生保健方面,主讲者是位神气清朗的慈善长者,姓甚名谁不得而知,颇觉遗憾。

但他讲的内容却像磁石一样深深吸引了小螺丝钉一样的我,他在介绍调动自我保健功能的自然入静法。这在佛学中叫禅定,在道教中名入静,在儒家经典中称坐忘。也就是静坐,眼睛半睁半闭,全身放松,外面的声响听得见,外面的影像看得到,却逐渐忘了自己身在何处,忘了自己的胳膊,忘了自己的腿脚。主讲的专家举了个例子,他有一个朋友患了感冒,甚至有点低烧,不用上医院的,只要自然入静,不久就会出一身汗,好啦!别人喊他,他缓过神回到现实,找到自己的手脚,需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其实入静与睡眠是不同的,睡眠是体力、精力的休养,大脑处于抑制状态;而入静大脑中枢仍处于活跃状态,自动调节身体的保健功能,像电脑上的360安全卫士自动清理垃圾、修复漏洞一样。

有些人思维太活跃了,心猿意马,难以自然入静。专家建议,可试着把意念集中于丹田,即脐下三寸,吸气即鼓起,呼气即瘪下去,这叫以一念代万念。给内心的“猿”、“马”拴上了一根绳,拴上了一根桩,只是一念不可守得太过,似守非守为最佳。不久会感觉丹田有股热气在汹涌,亦可进入入静状态。

为什么一些画家、书法家,尤其是乐队指挥家等长寿的比比皆是,就是因为他们长期处于这种放松、专注、愉悦的状态。做到内心愉悦很重要,你可以助人得乐,也可以自得其乐,甚至可以不乐也乐、苦中寻乐,这取决于自己的心态。有人见阴雨绵绵、落叶飘零,就悲从中来、愁锁眉头;有的人却欣喜流连,觉得别有一番诗情画意,又是作画又是摄影。这就是所谓的“境由心生”。

所以放松在自己,专注在自己,愉悦在自己,身心健康在自己,延年益寿在自己。

养生保健之“自然入静”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