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顿公寓

发布时间:2013-02-25 08:24 阅读量:960 日记本:《个人日记》

还是雨中;第一次开始“憎恨”连绵不断的雨季了。

午后,踏着雨,来到了书店,只捧起一本《小团圆》,来到常德路195号。一个我很熟悉的地方。还是悄悄乘上电梯,来到六楼;尽管我知道当年的605室不过是你想象中的一个“迷宫”:1941-1948年的七年,似乎也是张爱玲一生最宝贵的七年,在此诞生了《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等作品。还是这605室,胡兰成第一次来这里,被拒见;于是门缝里递了张字条。隔一日,胡便接到电话,欢欢喜喜去见了。

“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作者当年的描述。

我是在底楼的Book Café & Wine酒吧内静静的读着《小团圆》。嘈嘈切切错杂弹,很大程度上小说是乱上加乱,急切并不连贯起来,变得20世纪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似乎,可很耐心去读《小团圆》,甚至让自己也出现顿时的迷乱,去体会那刻的心情……

坐在酒吧内,仿佛能感受到六楼的昨天,这里是张爱玲作品的地方,这里甚至可以看见其作品的影视版本,这里的饮品全是作者当年的小说名。我点上一杯“倾城之恋”,靠着玻璃,看着外面的细雨,也来着来来往往的拿着相机的追寻者们,游思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旧海上的一群女人。花园路上的丁玲故居,襄阳南路上的萧红故地、余庆坊上的胡蝶旧地、厚德里的秋瑾遗址、还有延安西路边的徐志摩和陆小曼旧居等等,仿佛顷刻间又闻到文字里的墨香。就如靠我最近的田汉故居,大概不会超过200米吧。是他们,如花篆笔地记录下纷繁的年代。

还在中学时代读张爱玲的那句: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 今天居然还没忘记。

常常想,文字其实是这世界上最奇妙、最有血有肉的东西了。 张爱玲在《公寓生活记趣》中的描述;“ 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厌倦了大都会的人们往往记挂着和平幽静的乡村,心心念念盼望着有一天能够告老归田,养蜂种菜,享点清福,殊不知在乡下多买半斤腊肉便要引起许多闲言闲语,而在公寓房子的最上层你就是站在窗前换衣服也不妨事!”她和那群我记忆的作家们,还在享受公寓(旧居)的时光。

爱丁顿公寓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