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歌手

发布时间:2013-01-22 16:40 阅读量:752 日记本:《个人日记》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

当我今天再听许巍这首《蓝莲花》的时候,这情不自禁让我想起两年前(即2010年)的一件事。

虽然已经进入了秋天,但广东的天气还是很炎热。下了班第一件事就是先洗个澡,这才觉得稍微凉爽些。去楼下的超市买了一罐啤酒,然后到天台去吹吹风。话说,我当然不是酒鬼,只是偶尔兴致来了,想喝就喝点。因为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文人”(文明人的简称)所以不沾这些陋习。这是我一贯作风以及原则。话说是吹风,但似乎也没什么风。书中有写“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我发现这也没那种景致。也有可能是我无心赏景,所以发现不了这日落西山的美以及蕴意。你要是无心赏景,那怕你看的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在你的眼里那也只是一片灰白。

夜幕降临,街灯被陆续点亮我还是蛮喜欢欣赏这美丽的夜景。在夜空的笼罩下,显得格外妩人和优雅。时有一阵晚风迎面拂来,这才觉得格外的清新和惬意。

下了楼,回到房间似乎也无事可做。就打开电脑看看电影。最近在看《新三国》。这讲的是刘备“三顾茅庐”,剧情场面还在下雪。我不由得感概,文人、谋略者在《三国演义》里都很受重视。我猜那是因为作者本身就是文人,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得志以及向往追求都寄托在了小说中的人物身上。但艺术是允许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又不能脱离生活。正看之际,我手机在响是信息。屏幕显示的不是10086是“小雨”,上班的一个女同事,平时关系处的不错。“在干嘛呢?要不要姐带你出去潇洒潇洒?”所谓的“姐”并不是她比我大,可能是上网上多了,也有因素是我们平时“闹”多了。算起来,我还比她大几个月呢。

“那敢情好啊。不过,我现在一边喝着酒一边看着电影,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潇洒的生活。唯独美中不足的是、、、、、、!!!”我这样回复她,后面我没说完。省去了X个字,你懂的。由此可以证明我前面的话,我不是酒鬼,一罐酒喝了这么长时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情调也。不会儿就收到她的回信:“你出来,姐请你喝”。我迅速的回复:“那OK,我很快出来”。我发出了信息,我无意间看了看她发过来的第二条信息,我觉得有点不对劲,信息的那个“下拉条”还有。我往下按屏幕赫然显示着三个字:“你买单”。我打心底里佩服,真可谓用心良苦。我们闹惯了。其实她很大方,也“乐于买单”。我是“文人”,那就更不用说,钱财乃身外之物、该用则用、交朋结友这方面该花就花,不能老想着占别人便宜,久而久之别人也会慢慢疏远你。小气之人肯定有可恨之处,尤其是一个男人小气那更可悲。

我换好了衣裤、鞋就出门了。我不习惯穿着一双拖鞋然后拖啊拖的就出门,这样会让我很不自在。更别说那光着膀子在街上大摇大摆的招摇过市。我觉得开放不等于不讲究个人形象。我在网上看到美国的摇滚乐队光着膀子在舞台演出,那性质不同。借用网络上的一句话说:“穿衣打扮,也要根据国情而定”,但事实上什么都要根据国情。毕竟在公众场合,每个人都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穿衣打扮,这样才能让这个社会环境更和谐。

见到她我叹服的称道:“高啊,实在是高”。她也好不谦让:“那肯定,姜还是老的辣!”她说出去吃冷饮降温解暑,我悉听尊便。当然,那还是我买的单。男士优先嘛。十多个大洋,虽然不多。但情谊却不是大洋所能衡量的。然后她说去“华润”广场那边逛逛。反正我也没什么事儿做,就欣然答应。穿过步行街然后再拐两下就到了。从那边飘来:“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蓝莲花》我听过,我不由自主的在心理赞叹唱的太好了。声音中似乎也透露出一种沧桑,唱出了这首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和色彩。而且琴也弹的不错。我不会弹但我懂得欣赏。小雨说:“好像有人在那弹唱,去看看”。围观了不少的人,有男有女,有老又少。我看到有人在往他的“吉他包”里放钱。小雨问我:“你会弹这个吗?”我没想到她会问这个问题。“废话,我当然会,我会弹棉花。”她笑了一下,又说道:“你要是学,姐我送你一个。”她这句话,的确让我很感动以及激动。我最欣赏搞艺术的以及文学家。让我自己去学,这恐怕有点纠结,现在都二十来岁了。这学习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我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他的歌声又吸引了一些人停驻聆听,因为在这炎热的“夏季”(在广东来说还是给我一种夏季的感觉)更多人还是习惯出来逛逛闲聊吹风凉快。所以人流还是比较多。我看了看他的“吃饭家伙”。一把琴、一个话筒架、一个音响(音响是放在一个有轮子的小拖车上面,这样去那里就可以拖着走,不用扛着。)旁边放着一个纸板写着:“支持街头艺术,支持街头音乐!”最重要的他是一个人。他留着长发蛮像一个艺术家。体形匀称,五官也端正。大概年龄在二十四五岁左右。外表我就这么简单的描述下,因为我欣赏的是他的精神以及他用歌声所呈现出来的色彩和情感以及追求。唱完了一首歌时有人会鼓掌,也有人给钱。但具体是多少面额我也没注意看。至于给钱的人是出于什么心态也就不得而知。有人是欣赏、有人是觉得新鲜、有人是同样喜欢音乐支持音乐爱好者、有人觉得是在乞讨、有人是觉得怜悯、、、、、、!!!

他唱完了三四首歌,接下来的节目让我意想不到。他说谁要唱歌他可以吉他伴奏。听他说话的口音,我觉得他应该是南方人。这不比唱K,大家都是熟人那怕再唱的鬼哭狼嚎,再五音不全也不碍事儿。毕竟有这么多人围观,有些人想跃跃一试但还是碍于人多怕“难堪”。小雨问我:“你去唱啊。”我很惊讶:“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水准。他唱歌有人给钱,我唱歌那就要命,不行,正常人不干这违法的事儿。”她又说道:“那我试试。”“那行,我精神支持你,你唱完我一定热烈的为你鼓掌。”他也很好说话,小雨就唱了一首老歌《心语心愿》。这歌简单,好听。待他们还没唱完之际,我跑去买了两瓶王老吉。那时候是叫“王老吉”,至于现在叫什么就有点含糊了。等他们唱完了,还有些许掌声呢。我对小雨说:“哎哟,唱的不错哦。”“那当然,姐也是文艺青年。”我就把一瓶王老吉给他,一瓶给小雨。他微笑着说了句:“谢谢!”当然我会礼貌的回一句:“不客气!”他又开始唱了。唱的曲目有经典的老歌、有那时流行的歌曲。有些人走了,但又有人过来驻脚聆听。时有掌声、时有人给钱。我们又听他唱了几首歌,他唱的每一首都很用心。与其说是用嘴在演唱,不如说是用心在演绎。我和小雨每人给了二十块钱。虽然钱不多这也是对街头艺术微薄的支持,但从精神上来说我完全支持。

我们在不远的地方找一张凳子坐下闲聊。但依然能清晰的听到他的歌声和琴声。换个位置和角度去聆听,我觉得又会有一种不同的心境和听觉上的享受以及心灵上的触动。

大概快到十点的时候他在收拾东西,准备收工了。在街灯以及夜色的映衬下,我觉得他就是一个艺术家。

小雨说:“你说他明晚还会不会来?”我回答道:“明晚再来看看不就知道咯。”

第二天临下班的时候,小雨问我还去不去。我让她去看看。然后她找了一个女同事一起去逛街了。

晚上我收到小雨的信息:“他已经不在那里唱了,也没有别人在那唱。我们买了好多东西,要不要来吃?”

我突然觉得有一种迷茫和失落,但又说不清这种情绪是从何而来。我在想他去了何方了呢?

流浪,一个充满了绚烂色彩的词,但这现实生活中却定义了孤独和居无定所。我突然觉得这未必不是件好事儿,人生本来就像一场旅途在乎的沿途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而不是何时到达目的地。流浪,你可以看到这个世界别人看不到的风景。流浪,是一种对生命的诠释以及对目标的追求。流浪,是一种超脱平凡生活而获得的一种升华。所以说流浪是一种艺术。流浪歌手,那就是艺术家。

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我又梦见他在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



流浪歌手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