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打工生活
今天从公司出来本以为我会笑的,可是没有!似乎结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那么令人释怀。
辞职!是我想了很久的事情。在四月二十八日我就上交了一份辞职书。眼看要到走了的时间,我哥去出事了,因此就暂时把辞职书撤了回来。我这人不喜欢回马枪,但是这次我却来了一个回马枪。虽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
今天把辞职书交上去,我才发现我这一生不知要交多少次这样的辞职书,我的打工生涯也只是刚刚开始。这些未知的的事情现在就不再谈论了。生活的继续在于对梦想的执着的遐想,这次即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结束了没梦的日子,开始了对新的梦的追求,开始对新环境的挑战。
来北仑打工,算算时间快两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隆源度过的。对于隆源的感情,现在我也无法说清,似乎只有用一个复杂多变可以形容。李燕也这样问我,有没有不舍呢。静下来想想,不舍这样的情感在四月那一次有,这次一点都没有。不知道这种变化是为什么,但是这是我现实最真实的感觉。
打工两年,在北仑生活两年。北仑,隆源也有很多东西在我的记忆中深深的烙下了烙印。在《北仑的记忆》中我这样说过:“北仑是我梦想破灭的地方。”这不是说我就要因此而憎恨北仑,我无法喜欢北仑。我不喜欢这里只是我个人的爱好限制的,是我对我的人生在梦想破灭之后再次审视之后的选择。或许我和北仑的关系只能用平淡来暂时形容吧!用不断的选择来审视。
对于来自山区的我,向往着沿海的繁荣生活。曾经也梦想着这里,一直以为这里是梦开花的地方。可是,我不喜欢这里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打工生活的单调与快节奏。我还是喜欢四川那种闲适的生活方式,那种在闲暇时,在公园或者茶馆喝茶聊天的生活方式。北仑太过于繁忙,太过于单调了。生活在这里,神经总是绷得紧紧的,一有点松散就会堕落。因此,我毫不犹豫的选择离开!
在北仑,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工作中度过的。白班和夜班无休止的交替着,让人感觉这是一种永无休止的循环。这种长时间的工作,是我们这一个阶级无法选择的。我们只能遵循制定者的规则游戏。
隆源!也许我不因该从坏处谈论你。可是,我的生活和你在这两年里连在了一起,这让我不得不从坏处谈论你。其实这些都归为一种文化,企业文化。我不喜欢隆源的企业文化,我觉得隆源这种压迫式的发展方式,是不会培养出很高的企业文化的。也许我这只是一种错误的判断,我也但愿如此。隆源另一个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关于员工的生活吃饭问题。在这里我知道什么叫做,“望梅止渴”。每次看着那难以下咽的饭菜,我的胃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厌食的感觉,这也暂时把饿敢消除了。民以食为天,而隆源去把这个食字忽略了一大半。再有就是浪费!在隆源几乎很大部分饭菜是倒掉了,看着那白花花的米饭被倒掉,我的心真的长生了一种痛感与不舍。可是公司只是一贯的要求人不要浪费,可是又曾却想过,倒饭已经是员工作为对公司不满的无力的无言的抵抗,喧嚣!繁忙的工作之后,我们总是希望能有可口的饭菜,可是这点隆源没有,也不可能有!因为我们几次向公司表达过我们的意愿,结果是跟严厉的苛刻条件。这不得不得让人感到这是资本主义之下的可恶!
人心在于笼络,可是隆源的人心在我们加工课可也说是失去了的。除了隆源,我从未遇到过,如此年轻的打工者,以无所谓的态度来工作。每一步几乎是被规定了的,是失去灵魂了的。治人以治心,心也失去那人又怎样治?在没有心的条件下,再严厉的条款规定也只是一本空无一字的书。这样的书在未来的某一天会被遗弃掉的!若这样的状况一直保持下去!但愿我是错误的!
隆源!有几个人是我难以忘却的。一个是和邹余吵了一架,一气之下走了的张小飞,他和我同一天进入隆源。我们年龄相同,性格也相同。我们相遇也是一种难得的缘份;在我们加工课邹余是最曾经是最严厉的,最不近人情,不知变通的一个班长,他的敬业精神可以说是难得的。同时他也是变化最快的。邹余这个人我不怎么喜欢,但是我很尊重他。我觉得他在很多方面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老段是一个很好的人,不管在性格方面还是在其他为人处世方面。他的性格也喝我大体相同,不过,有时他的观点太过于悲伤,这是我不同意的。他是我刚进入隆源时呗提上去当班长的,虽然带班不怎么好,但这不是它的原因。他的人性化带班方式,只是不适合现在这个文化阶层的人。将来,如果隆源有自己的文化品牌,同时也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的员工,那么老段的这种人性化倒是最适合的了。老史!这个来自北方的人很有特点。高高的个子,时常微笑着,处事也非常的圆滑。其他还有很多人,但是这几个我因该这样提一下。
。。。
打工的生活,还有一些有趣的事情。放假之余,我最喜欢的就是骑车到处闲逛。北仑的街道,公园,山上,海边。。。我都喜欢。我喜欢在这些环境中静静的思考一些问题。有时和几个朋友到山下去偷橘子,摘杨梅,扮竹笋。。。这些感觉很好。有时也感觉很疯狂。
在我空余时间中还有一部分时间,给我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看书!在看书的时候,我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在不知不觉中,悄然的度过几个小时。。。
北仑,有两个地方是我不能忘却的。一个就是打工者的第二故乡王隘。王隘村这里实际是由三个村子组成,其中王隘和前宋最为繁华!这里居住的人百分之九十都是来自中国其它地方的打工者。这里可也说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第方。王隘,我刚来北仑时就住在这里。刚来时我哥的岳父一家人住在一间屋子里。五个人三张床,虽显得有些拥挤,但也让人感觉这是一个家。一间房一个家,在王隘是最常见的。这相对于那些几个相识朋住在一起要好得多,不管环境怎样,家是最能安慰人的,是在这样环境下最好的后力支撑!王隘这个地方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至今我也无法说清。
这个处于北仑工业城中的村子,从宝贵的位置来说很不合适。曾几度听说这三个村子要被拆迁,北仑南城的房租费也几度上涨!我在王隘住了六个月,我后来独自租的那间阴暗潮湿的地下室类型房间,房租也从二百四十两个月一跳,上涨到二百八十元。这样疯狂的涨幅远远超过我们的工资涨幅。现在,中国的涨工资也告一段落,但时看看房租,和一些我们生活所需物价的涨幅,我只有一个结论:“工资降了!”。
在王隘领略了房租跳水般的涨幅,我心里不知多少次骂那些自以为是做了大善事的黑心房东。我这样设想过,如果所有的打工者离开了这里,那北仑工业南城将会是怎样的结果!这不用说!可以说像王隘这样的村子,撑起了整个北仑工业城!
王隘还有一个地方是我难以忘却的,那就是横穿王隘的那条发黑发臭的河。这条和可以说是容纳了所有人的生活垃圾。但是,河两岸的各色商店,总是冲淡这些不好的。
人白天工作,夜晚在这些商店消费,买低质量的商品。我搞不明白这是不是一种心灵的自我陶醉,工作后的疯狂购物。王隘令我难忘的还就是,村头到村尾的香蕉喊买。如果细心的人听了,就会发出在这里商业的欺骗性的感叹。为了自我陶醉,人还是沉迷在了这种欺骗中。
在北仑住的时间最长的地方还是我现在所租住的大契。这里是相对于王隘的另一种繁华。一个城市的商业的重要性,在这里我第一次现实的体味道。这个地方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还有很多我不能读懂的东西,现在暂且暂且把它放在一边不谈。
我的打工生活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