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成佛
非常喜欢仓央嘉措的诗《问佛》。在仓央嘉措的笔下,佛不是一尊神,而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慈善长者,在与人的一问一答间,启发人,教导人,告诉人们如何面对困境,如何面对忧喜,如何面对生死,如何直面人生。
我不是佛家弟子,佛也不是我的信仰,我不相信世界上真有佛的存在,但是这也并不妨碍我与佛有缘。我十分欣赏那些充满着睿智与启迪的佛语,其中的每一句都会让人有一种“悟”,对生、对死、对爱、对恨、对世界、对人生的悟,包罗万象。就象一朵朵盛开在我们思想荒漠中的圣洁莲花,教会我们如何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坚持自己的信仰,如何在这个声色充斥的世界里保持内心的自然与纯静。我不明白佛到底是人还是神。也许真正的佛存在于人的内心。我不知道佛是如何去保佑那些善男信女,但我知道佛会告诉人该怎么做,怎样在这个婆娑的世界中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心。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其实有些话我并不懂,但又似懂非懂。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大彻大悟,也不是我们这般的凡夫俗子能理解得到佛家的博大精深,但就是这些令我们似懂非懂非懂的话,会在我们混沌的思想里掠过一丝清凉的风。
也许一个人的思想越纯净,他的心就越接近佛。当一个人年少时,会看到天湛蓝而无私念、见花美好而喜悦、见水清澈而心清、遇事无私念而简单,单纯的眼眸看世界是五彩缤纷。当我们渐渐长大,原本纯净的眼睛会蒙尘,原本简单的心会滋生杂念。当权利让我们追逐,当富贵让我们贪恋,当声色让我们沉迷,当欲望让我们膨胀,于是,人性就慢慢游离了最初的善良和单纯,就有了贪婪,有了欺骗,有了庸俗,有了罪恶,于是,在佛的世界里,就有了极乐世界,有了十八层地狱。
想人间婆娑,全无着落;看万般红紫,过眼成灰。人,就是要简单快乐的生活,时刻保持一颗宽容、忍让、豁达的心。生气与愤怒,其实就是在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其实就是在善待自己。只要你学会“舍得”,学会“放下”,你就会发现,其实,你原来什么也没有失去过。
如何才能生活的更幸福?幸福不是存在于别人的眼光里,不要把自己是否幸福交给社会与他人来定义和评价,幸福应当是自己的一种感觉。知足者才能常乐。保持一种满足,就会感觉幸福。人生,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长,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应该珍惜。
没有哪一个人的人生会完美,因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本身就不完美。即使是天上的那轮明月,也会有圆有缺;即使是浩瀚的大海,也会潮起潮落。花开花落,四季轮回,没有一种事物会以完美的姿态保持永恒。当你哭泣你没有鞋子穿的时候,你还会发现有的人还没有脚。当你面前的门被关上,你却会发现原来你身后的窗户可以打开。
当花开的时候,不要去担心花期;当故事开始的时候,不必去考虑结局。当你拥有时就珍惜,当你失去时不去留恋。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失意时不气馁,在得意是不忘形。有些道理并非要看破红尘时才懂。如果我们不能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那就只好改变我们自己,用一颗平常心和智慧心来面对一切。
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与有情人做快乐事,别管是劫是缘。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人可以成佛,佛也曾如你般天真;人也不必成佛,只要你能扫净内心污浊,只要你快乐,只要你珍惜。
不必成佛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