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忆

发布时间:2012-06-23 22:57 阅读量:1260 日记本:《个人日记》

今天五月五——传统的端阳节,对于我却依然,只是炒了一碗饭、给女儿炸了两个别人送她的粽子,我俩就当作过节了。同样的节日却没有了往时的欢乐场景。想起以前心里却格外的温馨。爸爸会在端午这天打扫卫生,拿出准备好的菖蒲、艾叶挂在大门上。而我们总是爱跑去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要在门上挂那种草草?”妈妈有时会说:“小孩子不要乱问,你门长大自然慢慢就知道了。”有时则说:“这样挂着好看,还很香。”很香,确实是这样,除了菖蒲、艾叶的香味,还有幸福、无忧的味道。

妈妈则在几天前割下一扇棕树的叶子,撕成小条拿到柴堆上晒着。到了端午前一晚上就忙着洗叶、烧灰,把粽子包好,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

每次妈妈包粽子,我都会去“帮忙”。先看妈妈拿来一把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糯谷草,找来小筛箩。然后把糯谷草烧成灰,用筛箩筛出细的粉末放入洗好的糯米中,这样就开始包了。看见妈妈非常熟练的动作,一卷、一放、一捆,一个长角、上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于是我学着妈妈的样子,选了两张长度相当的叶子,学着卷,卷了几次,都觉得不对。妈妈看见我忙伸手示范,可叶子一到我手中又不听使唤了。卷了几次叶子被弄破了。重新挑了叶,再来!好不容易卷成一个小尖角,赶快把米放进去。妈妈指导说:“米要稍微用手压一压,紧一点煮出的粽子更黏实,不容易散。”还没等我放满米可又从下面出来了。这样重复卷叶、放米、卷叶、放米......终于有一个能坚持到最后捆的步骤了。可刚放上棕叶条绕了圈又散了。妈妈看见我这般笨就说“现在你们有机会亲自看、亲自学都还不会,我小时侯,你外婆是从不让别人看她的。只说没见过?吃的时候就见着了”我忙问:“为什么?”妈妈说那时因为穷,要多干活抢工分,回家还要哄舅舅小姨他们。所以外婆容不得“闲人”,更别说亲自学习这类的女红的活儿了。“那你没见过怎么包,又是怎么会的呢?”我好奇的问。妈妈说:“有一次我去放牛,看见山上有粽叶,就摘了几张拿泥巴学着包,竟然一包就成,以后就再也没包,直到出嫁后才真正开始包。”我说:“现在外婆全不像你说的那样。”妈妈说:“现在生活好了,也没什么负担了,当然就不那样了。”听着妈妈的话,我突然感觉我的童年虽也不富足,但比起妈妈来,真的丰富多了。我可以每年跟着妈妈一起学包粽子,一起摘花生......

而今,风雨端阳重到,榴花映苍芜。我想家乡的舞阳河上依旧龙舟喊声震天,粽子香飘两岸。只是家里却不再有妈妈烧糯草的烟味,不再有教我学包粽子的那双粗糙但缀满爱纹的手,没有那曾经听过的许多关于“猴子取媳妇”、“野猪偷鸡的故事……其实我最想的还是妈妈你留着粽叶等我回去。

妈妈,我多想此时你还在教我包粽子,就像那些年一样。

端午节,忆的评论0条评论